第1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咕嚕咕嚕掉落碗底的聲音停了,盛意抓著裝鳥糧的袋子,怔愣不已。

  蝦米又說了一遍:「小魚,我們和好,好不好,好不好。」

  盛意輕輕回頭,對門房間裡傳來梁聽敘均勻的呼吸聲。

  聽見聲音好像就看不見眼前的景了,盛意覺得眼前好模糊。

  手機在褲帶里震了震,他仰頭,拿出手機,只見徐文彬給他發來信息。

  [bingo]:盛哥,只要你們開心幸福,我也會為你們感到幸福的

  [bingo]:真的

  [bingo]:梁哥真的對你很好

  [bingo]:我想起來了,我也去日本留過學,日本留學要上一年語言學校

  [bingo]:梁哥也讀了研究生,和你同時畢業

  [bingo]:他肯定跳了級,拼命想和你同時畢業

  [bingo]:你們以後都要好好的,好嗎

  盛意低下頭,睜著眼看著落地的水花。

  第五卷 後記

  第93章 愛是常覺虧欠,愛是血肉滋長

  劇透預警。

  愛總是感情流小說探究的、亘古不變的話題。

  開文前,我突然開始問自己,愛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愛,為什麼愛,怎麼闡述愛。什麼樣的愛讓人記憶深刻,又是什麼樣的愛才算愛。

  迫於上半年未調整好的情緒,我沒有想明白,暈乎地、為了趕新人期能上的新秀榜單開了這篇文。

  字從指尖溜走,我好像逐漸看見了「愛」。

  兩個小孩小時候都沒得到多麼充盈的愛。

  盛意的父親從小離家不見人影,母親只在監督他彈鋼琴時嚴厲待他,日常也忙於事業,他總是一個人待在空蕩的、黑暗的家裡。

  梁聽敘自小被生父生母嫌棄,看盡人性,被灌藥、被拋棄,又因為長相占優、總能吸引住領養者的目光,遭孤兒院其他小孩孤立。

  兩人的戀愛,更像帶著隱晦的滿身傷,互相舔舐、互相療傷。

  他們模仿著、笨拙地給出他們認為的、所謂的愛,其實本質都是缺愛的小孩,只是外顯程度不一樣——盛意總會委屈,梁聽敘總會隱忍。

  愛會把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綁在一起,維繫愛不靠兩人有多相像,愛好有多相同。

  而是靠的包容,靠足夠的、足以相互抵消的情緒價值。

  他們其實都足夠堅韌,閃閃發亮的優點也都足以蓋過缺點。

  盛意雖在鋼琴比賽栽了跟頭,但毋庸置疑,他是個天才——人外有人,說天才可能不合適,那他也稱得上「小天才」。

  他向來具備屬於天才的傲慢。他會毫不避諱覺得其他同學彈得好爛,會在他們前來問問題時,很沒情商地如實回答:不知道,突然就會了。

  有這方面原因在,他的身邊沒有朋友,總被暗戳針對說壞話。可盛意一直覺得,是他沒有從同學的角度想問題,從來沒有想過是他的態度問題。

  天賦傍身,又有久負盛名的爹,盛意有那個資本傲慢。

  梁聽敘兩度失聲,一回因受到生父母長久的責罵唾棄而失聲,一回受到現實的衝擊而失聲,他本也不是什麼過分堅韌到無堅不摧的人。

  第一次在孤兒院,盛意擋在他跟前,幫他趕走那些找茬的小朋友,把他划進獨屬於自己的領地。他第一次受到重視,在盛意幫助下,失聲有了好轉。

  第二次遭遇生活變故,聯繫不到盛意,現實一地雞毛,他拼拼湊湊把自己粘好,才再度出現在盛意面前。

  若非要找出相像的地方,除卻他們一樣缺愛,一樣缺乏安全感外,他們總在為別人考慮。

  特別是戀愛這種親密關係,過度到甚至不為自己考慮。

  愛是常覺虧欠,他們總覺得虧欠對方,捧著一顆真心,毫不躲藏地交到對方手裡,卻恰逢周圍推搡,攔不住雙雙掉進泥地里。

  比賽受挫、手傷頻發,對曾過得順風順水的盛意來說,打擊非常大,相當於短短兩個月,抹殺了他整整15年來的所有努力。

  梁聽敘的出現的確幫他轉移了不少注意力,但同時,盛意本身也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沉湎過去不是他會做的事,因此,盛意才能在有人引導他轉移注意力時,迅速轉移。

  一句耳熟能詳的話,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這句話的主語也不只是「生活」,它可以換成任何一種東西。

  比如沒頂打擊,比如醜陋的人性。

  保持自身良好的品德特質本就不是一件輕易的事。

  但也是這樣的盛意,在被分手後五年,忘不掉梁聽敘。

  梁聽敘闖入他的生活,陪著他過各種新奇體驗,把全部的他劃入領域,梁聽敘沒有這種體驗,盛意更沒有。

  同樣的,梁聽敘也難以走出來。

  缺愛的人,嘗試學會愛,付出愛,卻撕扯血肉也阻止不了漸行漸遠。

  所以再見面那刻,兩人望眼欲穿,卻也不曾再把對方划進領地里——都在害怕再度分別。

  但再害怕,也阻擋不了兩人越湊越近的步伐和心。

  看似越離越遠,其實都在想方設法地湊近。

  一別五年,五年經歷足以改變一個人,兩人都不像從前那般,能夠毫無顧忌地直抒愛意,曾經的經歷成了絆腳石,阻隔他們的步履。

  可愛會讓血肉滋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