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當然不是,走罷蕭大人,今夜便回去收拾行李,明日就踏上旅途,讓我們看看,你一手推動繁榮的北安州如今怎麽樣了。」竹清攬著蕭扶風的肩膀,明明兩個人已經衰老,但腰背依舊挺直,依稀可見年輕時是何等的驕傲肆意。
大風吹散了她們兩個人的話,斷斷續續的話語飄向四周,蕭扶風說,「你封王……禮部尚宮局為你準備禮儀與王府……你不再等等……」
「管他們,於我而言……是榮譽而已……辦事效率拖延時間。」竹清亦不是那等迂腐守舊的人。於是等宮中以及禮部來人之後,卻發現竹清與剛被陛下加封太子少傅的蕭扶風不見了。一問才得知,兩人早已趁著夜色一路北上。
*
北安州。此時已經天黑,然城門口依舊車水如龍,源源不斷的馬車、驢車運載著貨物走到隊伍當中,排隊等候進城門。一輛並不起眼的馬車也加入了隊伍當中,蕭扶風撩起車帘子,不肯放過一絲一毫的景色,「變了,也沒變。」
檢查文書與路引的官兵們速度很快,他們練就出火眼金睛,一看便知道有沒有問題,待看見某一個人的文書之後,小兵抬了抬頭,「你是……」
蕭扶風食指放在嘴唇上,小兵震驚過後,便恭恭敬敬地把文書路引還給她,又說道:「您請進。」
他轉頭,想跟身邊的小兵分享甚麽,卻見他同樣激動不已,「你也見到了?」
「對啊,我孩子能上學,還是多虧了她。」
小兵想了想,發現兩人講的不是同一個人,但同樣讓人敬佩。
進來了蕭扶風的宅子後,兩人好一番洗漱,又打扮得乾淨整潔,這才攜手出門。
「我記得從前這條街最惹人注目的就是烤羊排的店,如今卻不是啦。」竹清說,兩側街道一眼望不到頭,其中食肆最多,甚麽烤羊排的,燉羊肉的,還有南邊來的茶樓,精緻可口的叉燒、鳳爪……
「我們先從哪兒開始吃起?」竹清問,選擇太多,一時間犯了難,「是吃南邊的小吃呢,還是吃北邊的面呢?」
蕭扶風瞅瞅她,說道:「按照順序,從這邊第一家開始吃起,反正咱們不打算在宅子裡開火,就一日三餐輪著在這裡吃。」以她們兩個的錢財,足夠瀟灑了。
「成。」竹清點點頭,她們進入第一家,那是南北風格混雜的鍋子店,專門做火鍋,夥計忙得腳不沾地,忙把她們迎進去,「兩位客人是在大堂吃還是雅間?如今雅間正正好有一間,可要?」
「雅間。」蕭扶風說,店小二高興地在單子上寫寫畫畫,高聲道:「雅間兩位。」他又得了一份提成,嘿嘿。
雅間門口貼著梅花,裡面擺著幾個盆栽,看似是新鮮採摘下來的梅花,實則是假花,倒是讓人稀奇。
這樣的一間雅間,要多添二兩銀子。
「二位是要甚麽鍋子?鴛鴦鍋還是單鍋?我們這裡還有三鍋四鍋,如果客人們是第一回 到我們酒樓,那得嘗嘗這四鍋子,麻辣、牛油、清湯、酸鍋,定是不虧的!」店小二麻溜地解釋,「這牛肉下到牛油里,只短短几息之間,便可以撈上來再沾蘸料,一口下去,滿嘴噴香……」
蕭扶風:「……四鍋,還有牛肉、羊肉、這個五花肉、魚皮、魚丸、麵條,你要點甚麽?」
竹清看了看菜單,說道:「我點一些素菜,土豆片、蓮藕、生菜,就這些,再要一壺酒,青梅酒,要冰的。」
「喲客官真會吃,這熱鍋子就得配冰的酒才夠味。」店小二也不耽擱,馬上去安排了。
「牛肉也能隨意供應了,我們大文真的變化太大。」蕭扶風感慨,在過去三十年,牛肉還是定量的,因為耕牛很重要,可是隨著利於農田發展的發明越來越多,耕牛就被解放了,商人們琢磨到商機,最後出現了一種肉牛,從小牛變成可供宰殺的大牛不過幾個月,而且肉多肉質鮮美。如今連平民百姓也能時常買到牛肉,可見生活的滋潤。
「當然,不然我們這麽努力是為了甚麽?」竹清說道,一處變化會引起連鎖反應,從農機、水車開始,改變就一點一滴地滲入到各個方面。再加上大文不斷的對外擴張,經濟繁榮,有市場有需求,商人們有利可圖,自然積極。
鍋子上來了,是方方正正的銅鍋,四個格子,其中兩個是紅紅的油辣鍋,上頭飄滿了辣椒,紅的青的都有。另外一個是番茄鍋,最後一個是翻滾雞塊的雞湯清鍋。
濃郁的香味撲鼻,竹清下了最喜歡吃的牛肉與五花肉,蕭扶風倒酒,又與竹清一杯乾了,感嘆道:「不枉人生此行。」
「我們小酌就好,等下鬧肚子。」竹清說,腸胃脆弱,然而嘴饞。
如今的季節其實並不適合吃鍋子,兩人吃得滿頭大汗,又咕嘟咕嘟灌酒,實在是暢快。
到最後,蕭扶風詩興大發,又作了兩首詩,非常符合今夜的心情,竹清誇讚道:「妙極妙極,我要寫下來。」
她打算把遊歷的經歷寫下來,過後刊印出來,就叫《記》,以她的視角記錄各州各縣的風土人情。<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大風吹散了她們兩個人的話,斷斷續續的話語飄向四周,蕭扶風說,「你封王……禮部尚宮局為你準備禮儀與王府……你不再等等……」
「管他們,於我而言……是榮譽而已……辦事效率拖延時間。」竹清亦不是那等迂腐守舊的人。於是等宮中以及禮部來人之後,卻發現竹清與剛被陛下加封太子少傅的蕭扶風不見了。一問才得知,兩人早已趁著夜色一路北上。
*
北安州。此時已經天黑,然城門口依舊車水如龍,源源不斷的馬車、驢車運載著貨物走到隊伍當中,排隊等候進城門。一輛並不起眼的馬車也加入了隊伍當中,蕭扶風撩起車帘子,不肯放過一絲一毫的景色,「變了,也沒變。」
檢查文書與路引的官兵們速度很快,他們練就出火眼金睛,一看便知道有沒有問題,待看見某一個人的文書之後,小兵抬了抬頭,「你是……」
蕭扶風食指放在嘴唇上,小兵震驚過後,便恭恭敬敬地把文書路引還給她,又說道:「您請進。」
他轉頭,想跟身邊的小兵分享甚麽,卻見他同樣激動不已,「你也見到了?」
「對啊,我孩子能上學,還是多虧了她。」
小兵想了想,發現兩人講的不是同一個人,但同樣讓人敬佩。
進來了蕭扶風的宅子後,兩人好一番洗漱,又打扮得乾淨整潔,這才攜手出門。
「我記得從前這條街最惹人注目的就是烤羊排的店,如今卻不是啦。」竹清說,兩側街道一眼望不到頭,其中食肆最多,甚麽烤羊排的,燉羊肉的,還有南邊來的茶樓,精緻可口的叉燒、鳳爪……
「我們先從哪兒開始吃起?」竹清問,選擇太多,一時間犯了難,「是吃南邊的小吃呢,還是吃北邊的面呢?」
蕭扶風瞅瞅她,說道:「按照順序,從這邊第一家開始吃起,反正咱們不打算在宅子裡開火,就一日三餐輪著在這裡吃。」以她們兩個的錢財,足夠瀟灑了。
「成。」竹清點點頭,她們進入第一家,那是南北風格混雜的鍋子店,專門做火鍋,夥計忙得腳不沾地,忙把她們迎進去,「兩位客人是在大堂吃還是雅間?如今雅間正正好有一間,可要?」
「雅間。」蕭扶風說,店小二高興地在單子上寫寫畫畫,高聲道:「雅間兩位。」他又得了一份提成,嘿嘿。
雅間門口貼著梅花,裡面擺著幾個盆栽,看似是新鮮採摘下來的梅花,實則是假花,倒是讓人稀奇。
這樣的一間雅間,要多添二兩銀子。
「二位是要甚麽鍋子?鴛鴦鍋還是單鍋?我們這裡還有三鍋四鍋,如果客人們是第一回 到我們酒樓,那得嘗嘗這四鍋子,麻辣、牛油、清湯、酸鍋,定是不虧的!」店小二麻溜地解釋,「這牛肉下到牛油里,只短短几息之間,便可以撈上來再沾蘸料,一口下去,滿嘴噴香……」
蕭扶風:「……四鍋,還有牛肉、羊肉、這個五花肉、魚皮、魚丸、麵條,你要點甚麽?」
竹清看了看菜單,說道:「我點一些素菜,土豆片、蓮藕、生菜,就這些,再要一壺酒,青梅酒,要冰的。」
「喲客官真會吃,這熱鍋子就得配冰的酒才夠味。」店小二也不耽擱,馬上去安排了。
「牛肉也能隨意供應了,我們大文真的變化太大。」蕭扶風感慨,在過去三十年,牛肉還是定量的,因為耕牛很重要,可是隨著利於農田發展的發明越來越多,耕牛就被解放了,商人們琢磨到商機,最後出現了一種肉牛,從小牛變成可供宰殺的大牛不過幾個月,而且肉多肉質鮮美。如今連平民百姓也能時常買到牛肉,可見生活的滋潤。
「當然,不然我們這麽努力是為了甚麽?」竹清說道,一處變化會引起連鎖反應,從農機、水車開始,改變就一點一滴地滲入到各個方面。再加上大文不斷的對外擴張,經濟繁榮,有市場有需求,商人們有利可圖,自然積極。
鍋子上來了,是方方正正的銅鍋,四個格子,其中兩個是紅紅的油辣鍋,上頭飄滿了辣椒,紅的青的都有。另外一個是番茄鍋,最後一個是翻滾雞塊的雞湯清鍋。
濃郁的香味撲鼻,竹清下了最喜歡吃的牛肉與五花肉,蕭扶風倒酒,又與竹清一杯乾了,感嘆道:「不枉人生此行。」
「我們小酌就好,等下鬧肚子。」竹清說,腸胃脆弱,然而嘴饞。
如今的季節其實並不適合吃鍋子,兩人吃得滿頭大汗,又咕嘟咕嘟灌酒,實在是暢快。
到最後,蕭扶風詩興大發,又作了兩首詩,非常符合今夜的心情,竹清誇讚道:「妙極妙極,我要寫下來。」
她打算把遊歷的經歷寫下來,過後刊印出來,就叫《記》,以她的視角記錄各州各縣的風土人情。<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