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頁
她額頭汗津津的,嘴唇毫無血色,見竹清進來,她伸手,「嬤嬤,我害怕。」縱然有這麽多人在外頭候著,可她還是害怕,萬一難產……萬一血崩……
一旦產生這些念頭,她渾身的力氣就散了,癱軟在床上。竹清握著她的手,安慰道:「太子妃,莫怕,穩婆和醫女都在,等一下皇貴妃與太醫們會在外頭等候,您不要擔心。」
「好……好……」太子妃疼得說不出話,外頭傳來動靜,過後春蘭進來稟報導:「太子妃,皇貴妃娘娘到了,她還吩咐人拿牌子去宮外尋您的母親。」
竹清立馬對她說道:「太子妃,您等下就能看見您母親了。」這句話極大的安撫了太子妃,她精神好些了,又用了一些用人參煲的雞湯。
屋外,有人搬了椅子來,「皇貴妃娘娘,您請坐。」
皇貴妃坐下,隨後問起太子妃的情況,得知一切順利,便點點頭,「有竹清嬤嬤在,本宮放心。」就是不知太子妃自身順不順利。
半個時辰後,太子妃的母親也到了,皇貴妃抬手,「夫人免禮。」夫人也不扭捏,起身後又與皇貴妃說要進去。
康定侯夫人的到來讓太子妃鎮定不少,竹清與她各自負責一些事情,都等著太子妃開十指。
三個時辰後,十指開了,太子妃嘴裡咬著棉布,只能發出嗚咽的聲音。又過了一個半時辰,終於生了,母子平安。
「恭賀皇貴妃,賀喜皇貴妃。」宮人們跪下,皇貴妃親自抱了孩子,又欣喜地說道:「好,你們也辛苦了,傳本宮的話,東宮上下宮人賞三個月的月例,正院裡伺候的賞半年,穩婆醫女等,各賞一年。」
如此,真真是皆大歡喜。
太子妃尚且在產房裡不能移動,故而竹清便把她的慣常用的東西拿了過來,供她使用。康定侯夫人見狀,說道:「怎麽能勞煩嬤嬤你呢?讓宮女們做就好。」這位可是惹不起的,陛下都給幾個薄面呢。
「不麻煩。」竹清擺擺手,又看向小皇孫,「長得真是好,奴婢活了這麽些年,頭一回看見胎髮如此濃密的,將來定長得像太子那般英俊,也如太子妃一般有才。」
「那便承嬤嬤吉言。」康定侯夫人喜得眼睛都眯起來了,女兒頭一胎就生了小皇孫,如此她就不用擔心了。哪怕來日曲側妃入了東宮,也生了兒子,得了皇貴妃娘娘的臉,也不必擔心她生事。
五月份是小皇孫滿月禮,陛下親自為孫兒起名,鳴,為鳴哥兒。
六月份,太子妃已經能自己處理帳簿、管理宮人,因著太子馬上就要迎曲側妃入門,太子妃怕手忙腳亂,故而還特意央竹清再留下一陣子,「竹清嬤嬤,您瞧瞧鳴哥兒,他可舍不得您走。您再呆一陣兒,好不好?我要忙著曲側妃的婚嫁事宜,實在抽不開身,偏除了您,我又信不得她們會照顧好鳴哥兒。」
竹清也不是木石做的人,瞧了瞧因為生育而眉眼柔和不少的太子妃,便應了,「太子妃看得上我,我自然留下。」左不過再住一兩個月,也不礙事。
六月初九是竹清的生辰,恰好在曲側妃進門的前三日,竹清原本沒想著過生辰,但太子妃得知了,教小廚房做了一桌子菜,又去誠王府請了菊兒,一同給竹清慶賀。
「我知道嬤嬤不想大辦,但就這般當作不知道,我卻過意不去。嬤嬤照顧我十個月,我豈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這一杯酒是我敬您的,嬤嬤。」太子妃說的誠懇,是正正經經把竹清當作長輩,才有此肺腑之言。
倘若沒有竹清這般知曉後宮之事,又懂尚宮局事宜的人在旁邊指點著,過去她也不可能因為差事幹得好被皇貴妃讚揚。
「正好,今日菊兒姑姑也得空,豈不美哉?」太子妃與兩人小酌幾杯,隨後聽太子回來了,便離席了。
只剩下竹清與菊兒兩個人,她們自斟自飲,又聊起近況,竹清說道:「待曲側妃入宮,太子妃對宮務熟悉之後,我要離宮了。」
這事兒從前菊兒聽她說過,從前她支持,如今瞧了太子妃禮遇竹清,加之她在誠王府被誠王妃善待,心境改變了。故而她勸竹清,「不若留下來?定居在京城,平時有個頭暈眼花的,也能找太醫瞧瞧,你出宮去了,身體不舒服找郎中看,卻也未必能治好。」
「何況我看太子妃對您很好,讓您幫著照顧小皇孫,多體面的差事。那春蘭與秋葵伺候你起居,也不用你自己動手,多好。」菊兒說,「年前您才病了一場,太醫怎麽說的,讓您靜心休養,您反過來,還要去外頭舟車勞頓,讓人擔心。」
竹清搖搖頭,「太子妃很好,但我總想再出去走走,安穩並不是我想要的。」就像從前她拼了命地往上爬,跟著王妃入東宮,隨後又成了尚宮,答應陛下去小地方開辦書院,如此種種,皆是挑戰與刺激。
如今雖然還在宮裡,但她早已不會遇見困難與危機,自然也就不願意再呆下去。
「太子妃對我很好,我知足感恩,但平淡的日子也總要有改變的那一日。」竹清慢慢悠悠地倒酒,跟著太后在宮裡養老的十來年已經足夠了,如今的她要去更加廣闊的天地瞧瞧。<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旦產生這些念頭,她渾身的力氣就散了,癱軟在床上。竹清握著她的手,安慰道:「太子妃,莫怕,穩婆和醫女都在,等一下皇貴妃與太醫們會在外頭等候,您不要擔心。」
「好……好……」太子妃疼得說不出話,外頭傳來動靜,過後春蘭進來稟報導:「太子妃,皇貴妃娘娘到了,她還吩咐人拿牌子去宮外尋您的母親。」
竹清立馬對她說道:「太子妃,您等下就能看見您母親了。」這句話極大的安撫了太子妃,她精神好些了,又用了一些用人參煲的雞湯。
屋外,有人搬了椅子來,「皇貴妃娘娘,您請坐。」
皇貴妃坐下,隨後問起太子妃的情況,得知一切順利,便點點頭,「有竹清嬤嬤在,本宮放心。」就是不知太子妃自身順不順利。
半個時辰後,太子妃的母親也到了,皇貴妃抬手,「夫人免禮。」夫人也不扭捏,起身後又與皇貴妃說要進去。
康定侯夫人的到來讓太子妃鎮定不少,竹清與她各自負責一些事情,都等著太子妃開十指。
三個時辰後,十指開了,太子妃嘴裡咬著棉布,只能發出嗚咽的聲音。又過了一個半時辰,終於生了,母子平安。
「恭賀皇貴妃,賀喜皇貴妃。」宮人們跪下,皇貴妃親自抱了孩子,又欣喜地說道:「好,你們也辛苦了,傳本宮的話,東宮上下宮人賞三個月的月例,正院裡伺候的賞半年,穩婆醫女等,各賞一年。」
如此,真真是皆大歡喜。
太子妃尚且在產房裡不能移動,故而竹清便把她的慣常用的東西拿了過來,供她使用。康定侯夫人見狀,說道:「怎麽能勞煩嬤嬤你呢?讓宮女們做就好。」這位可是惹不起的,陛下都給幾個薄面呢。
「不麻煩。」竹清擺擺手,又看向小皇孫,「長得真是好,奴婢活了這麽些年,頭一回看見胎髮如此濃密的,將來定長得像太子那般英俊,也如太子妃一般有才。」
「那便承嬤嬤吉言。」康定侯夫人喜得眼睛都眯起來了,女兒頭一胎就生了小皇孫,如此她就不用擔心了。哪怕來日曲側妃入了東宮,也生了兒子,得了皇貴妃娘娘的臉,也不必擔心她生事。
五月份是小皇孫滿月禮,陛下親自為孫兒起名,鳴,為鳴哥兒。
六月份,太子妃已經能自己處理帳簿、管理宮人,因著太子馬上就要迎曲側妃入門,太子妃怕手忙腳亂,故而還特意央竹清再留下一陣子,「竹清嬤嬤,您瞧瞧鳴哥兒,他可舍不得您走。您再呆一陣兒,好不好?我要忙著曲側妃的婚嫁事宜,實在抽不開身,偏除了您,我又信不得她們會照顧好鳴哥兒。」
竹清也不是木石做的人,瞧了瞧因為生育而眉眼柔和不少的太子妃,便應了,「太子妃看得上我,我自然留下。」左不過再住一兩個月,也不礙事。
六月初九是竹清的生辰,恰好在曲側妃進門的前三日,竹清原本沒想著過生辰,但太子妃得知了,教小廚房做了一桌子菜,又去誠王府請了菊兒,一同給竹清慶賀。
「我知道嬤嬤不想大辦,但就這般當作不知道,我卻過意不去。嬤嬤照顧我十個月,我豈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這一杯酒是我敬您的,嬤嬤。」太子妃說的誠懇,是正正經經把竹清當作長輩,才有此肺腑之言。
倘若沒有竹清這般知曉後宮之事,又懂尚宮局事宜的人在旁邊指點著,過去她也不可能因為差事幹得好被皇貴妃讚揚。
「正好,今日菊兒姑姑也得空,豈不美哉?」太子妃與兩人小酌幾杯,隨後聽太子回來了,便離席了。
只剩下竹清與菊兒兩個人,她們自斟自飲,又聊起近況,竹清說道:「待曲側妃入宮,太子妃對宮務熟悉之後,我要離宮了。」
這事兒從前菊兒聽她說過,從前她支持,如今瞧了太子妃禮遇竹清,加之她在誠王府被誠王妃善待,心境改變了。故而她勸竹清,「不若留下來?定居在京城,平時有個頭暈眼花的,也能找太醫瞧瞧,你出宮去了,身體不舒服找郎中看,卻也未必能治好。」
「何況我看太子妃對您很好,讓您幫著照顧小皇孫,多體面的差事。那春蘭與秋葵伺候你起居,也不用你自己動手,多好。」菊兒說,「年前您才病了一場,太醫怎麽說的,讓您靜心休養,您反過來,還要去外頭舟車勞頓,讓人擔心。」
竹清搖搖頭,「太子妃很好,但我總想再出去走走,安穩並不是我想要的。」就像從前她拼了命地往上爬,跟著王妃入東宮,隨後又成了尚宮,答應陛下去小地方開辦書院,如此種種,皆是挑戰與刺激。
如今雖然還在宮裡,但她早已不會遇見困難與危機,自然也就不願意再呆下去。
「太子妃對我很好,我知足感恩,但平淡的日子也總要有改變的那一日。」竹清慢慢悠悠地倒酒,跟著太后在宮裡養老的十來年已經足夠了,如今的她要去更加廣闊的天地瞧瞧。<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