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許夫人也是放低了姿態,一上來就各種誇誇夸,「許久不見,唐夫人還是依舊雍容華貴。」
「這是沈大小姐吧,這氣度一看就不是凡人,哪裡是那些小門小戶可以比的……」
唐宛卿卻不想繞什麼彎子,或是再提起沈秉蘇玉翡那些人,「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許夫人臉色訕訕,這下才提出了難事,無非是家裡生意出了問題,又要送兒子出國留學的,需要一大筆錢。
唐宛卿聽了反倒雲淡風輕,因為她根本不可能因為三言兩語以及所謂的沈許兩家世交情誼,就掏出這筆錢的,不然豈不是成了個冤大頭,以後多的是上門打秋風的人。
「如今小女才是沈家家主,我已不管沈家的事了。況且即便是兩家世交關係,支出這樣一大筆錢也要讓族人知曉才行。」
她當然不會讓許家糾纏到女兒頭上,三兩下推到沈氏宗族上,只說將這事傳回族裡去,多的是沈氏族人去砸許家的門,什麼關係還來讓沈家出錢幫許家,有這個錢那也是照顧沈家族裡的孤兒寡母,供族裡的孩子讀書識字,怎麼會管一個外人。
許夫人聞言臉色有些難看,知道曾經的世交關係壓根不被對方放在眼裡,可偏偏誰讓他們有求於人呢。
既然一開始打動不了唐宛卿,那少不得付出代價了,可是以許家如今的家底,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一個讓他們驕傲出類拔萃的兒子許清鶴了。
在來之前許夫人就與丈夫商議好了最後的底線,於是期期艾艾提出可以讓自家兒子入贅沈家,只要沈家和唐家願意日後幫扶許清鶴的前程仕途。
本來還不好意思當著沈秋的面說出來,想著這種兒女婚嫁之事還是父母作主的。
許老爺和許夫人也是下了狠心,讓兒子入贅說出去總是不好聽的,但他們權衡過利弊,沈家的巨富還有唐家在政府方面的資源人脈,是許家難以企及的,若是真的結為姻親,那可就是以後幾代人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而且許清鶴的子嗣以後終有一日也會姓許的。
不說以後,就是當下定了婚約,以兩個孩子的年歲,少不得要再等上幾年,在此之前也能有理由讓唐宛卿幫扶唐家,資助他們的兒子出國留學。
許家處處都謀算好了,唯一沒有料到的是唐宛卿的反應。
許家自以為他們都捨得讓兒子入贅了,加上兒子許清鶴明擺著的品貌才華,唐宛卿應該不會拒絕才是。她既然讓女兒繼承家業,自然不會再外嫁的,而招贅招來的那些歪瓜裂棗又怎麼比得上他們的兒子許清鶴。
可是唐宛卿臉色變也未變,仿佛什麼也沒聽到一般。
許夫人心中驚疑,又不死心地道,「許沈兩家是世交,清鶴那孩子也是您看著長大的,他如今也在翰文中學讀書,不如讓他與沈大小姐先多見幾面……」
「我已經許久不回江城了,」一直沒開口的沈秋突然打斷了許夫人的話,然後似笑非笑地道:「但是一些事我還是知道的。」
「許清鶴與蘇玉翡的女兒自小青梅竹馬,情誼深厚。」
沈秋是不關心劇情人物的生活,但也不會有什麼事瞞過她的耳目,尤其還有系統在。
本來唐宛卿還只是想著隨便打發了,可聽到這話立刻氣勢變了,不是原劇情中的嫉妒,而是憤怒厭惡許家人敢騙到她頭上了。
在她眼中許家的兒子連入贅都配不上她女兒,居然還耍這樣的花招。
「這樣三心二意的人,是不配進沈公館的門的。」
不光是許清鶴,就連許家人也一樣。
……
另一邊,本來許清鶴還不知道父母有意攀上沈家,甚至不惜讓他入贅一事,但他很快就知道了。
因為沈公館的人跟他的學校打了招呼,說明了此事,並義正嚴詞表示許家與沈公館並無任何關係,也不希望有人打著沈家世交的旗號行事。
這下本來成績還算優異的許清鶴徹底沒了名聲,如今這風氣再開放,這攀龍附鳳的名聲總是不好聽的,而且還是想給人當贅婿。
不管是看重風骨的文人,還是重視沈公館背景地位的人,對許清鶴的評價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就是之前打算給許清鶴寫推薦信出國留學的老師,也在各方質疑下選擇了放棄這個學生。
畢竟當下名聲還是很重要的。他也不希望傳出去自己教的學生一心攀高枝要給人當贅婿,也是教師生涯中的污點。
最後許清鶴受不了旁人的冷嘲熱諷休學暫時回家了。
……
許家人也知道怕是交好不成,反得罪了唐宛卿,但沒想到還會直接影響到兒子的前途,甚至是出國留學的機會。
但要說去鬧沈公館鬧,他們是不敢的,就是江城的沈氏宗族他們都招架不住。
早知如此就不那般好高騖遠了,許老爺責怪妻子一開始提出的念頭,「沈家今時不同往日,哪裡是那麼容易攀上關係的。」
許夫人也是愁眉苦臉,「我哪裡知道會變成這樣子,本來就算不成,也能說上幾句話,求人家幫忙拉許家一把。」
「要怪也怪清鶴,以前非要與那個沈明月來往,不然說不定還有機會。」<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是沈大小姐吧,這氣度一看就不是凡人,哪裡是那些小門小戶可以比的……」
唐宛卿卻不想繞什麼彎子,或是再提起沈秉蘇玉翡那些人,「有什麼事就直說吧。」
許夫人臉色訕訕,這下才提出了難事,無非是家裡生意出了問題,又要送兒子出國留學的,需要一大筆錢。
唐宛卿聽了反倒雲淡風輕,因為她根本不可能因為三言兩語以及所謂的沈許兩家世交情誼,就掏出這筆錢的,不然豈不是成了個冤大頭,以後多的是上門打秋風的人。
「如今小女才是沈家家主,我已不管沈家的事了。況且即便是兩家世交關係,支出這樣一大筆錢也要讓族人知曉才行。」
她當然不會讓許家糾纏到女兒頭上,三兩下推到沈氏宗族上,只說將這事傳回族裡去,多的是沈氏族人去砸許家的門,什麼關係還來讓沈家出錢幫許家,有這個錢那也是照顧沈家族裡的孤兒寡母,供族裡的孩子讀書識字,怎麼會管一個外人。
許夫人聞言臉色有些難看,知道曾經的世交關係壓根不被對方放在眼裡,可偏偏誰讓他們有求於人呢。
既然一開始打動不了唐宛卿,那少不得付出代價了,可是以許家如今的家底,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一個讓他們驕傲出類拔萃的兒子許清鶴了。
在來之前許夫人就與丈夫商議好了最後的底線,於是期期艾艾提出可以讓自家兒子入贅沈家,只要沈家和唐家願意日後幫扶許清鶴的前程仕途。
本來還不好意思當著沈秋的面說出來,想著這種兒女婚嫁之事還是父母作主的。
許老爺和許夫人也是下了狠心,讓兒子入贅說出去總是不好聽的,但他們權衡過利弊,沈家的巨富還有唐家在政府方面的資源人脈,是許家難以企及的,若是真的結為姻親,那可就是以後幾代人的榮華富貴,享用不盡。
而且許清鶴的子嗣以後終有一日也會姓許的。
不說以後,就是當下定了婚約,以兩個孩子的年歲,少不得要再等上幾年,在此之前也能有理由讓唐宛卿幫扶唐家,資助他們的兒子出國留學。
許家處處都謀算好了,唯一沒有料到的是唐宛卿的反應。
許家自以為他們都捨得讓兒子入贅了,加上兒子許清鶴明擺著的品貌才華,唐宛卿應該不會拒絕才是。她既然讓女兒繼承家業,自然不會再外嫁的,而招贅招來的那些歪瓜裂棗又怎麼比得上他們的兒子許清鶴。
可是唐宛卿臉色變也未變,仿佛什麼也沒聽到一般。
許夫人心中驚疑,又不死心地道,「許沈兩家是世交,清鶴那孩子也是您看著長大的,他如今也在翰文中學讀書,不如讓他與沈大小姐先多見幾面……」
「我已經許久不回江城了,」一直沒開口的沈秋突然打斷了許夫人的話,然後似笑非笑地道:「但是一些事我還是知道的。」
「許清鶴與蘇玉翡的女兒自小青梅竹馬,情誼深厚。」
沈秋是不關心劇情人物的生活,但也不會有什麼事瞞過她的耳目,尤其還有系統在。
本來唐宛卿還只是想著隨便打發了,可聽到這話立刻氣勢變了,不是原劇情中的嫉妒,而是憤怒厭惡許家人敢騙到她頭上了。
在她眼中許家的兒子連入贅都配不上她女兒,居然還耍這樣的花招。
「這樣三心二意的人,是不配進沈公館的門的。」
不光是許清鶴,就連許家人也一樣。
……
另一邊,本來許清鶴還不知道父母有意攀上沈家,甚至不惜讓他入贅一事,但他很快就知道了。
因為沈公館的人跟他的學校打了招呼,說明了此事,並義正嚴詞表示許家與沈公館並無任何關係,也不希望有人打著沈家世交的旗號行事。
這下本來成績還算優異的許清鶴徹底沒了名聲,如今這風氣再開放,這攀龍附鳳的名聲總是不好聽的,而且還是想給人當贅婿。
不管是看重風骨的文人,還是重視沈公館背景地位的人,對許清鶴的評價一下子跌入了谷底。
就是之前打算給許清鶴寫推薦信出國留學的老師,也在各方質疑下選擇了放棄這個學生。
畢竟當下名聲還是很重要的。他也不希望傳出去自己教的學生一心攀高枝要給人當贅婿,也是教師生涯中的污點。
最後許清鶴受不了旁人的冷嘲熱諷休學暫時回家了。
……
許家人也知道怕是交好不成,反得罪了唐宛卿,但沒想到還會直接影響到兒子的前途,甚至是出國留學的機會。
但要說去鬧沈公館鬧,他們是不敢的,就是江城的沈氏宗族他們都招架不住。
早知如此就不那般好高騖遠了,許老爺責怪妻子一開始提出的念頭,「沈家今時不同往日,哪裡是那麼容易攀上關係的。」
許夫人也是愁眉苦臉,「我哪裡知道會變成這樣子,本來就算不成,也能說上幾句話,求人家幫忙拉許家一把。」
「要怪也怪清鶴,以前非要與那個沈明月來往,不然說不定還有機會。」<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