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想想也正常,即便什麼也不做,照這樣下去唐宛卿也能富貴榮華一生,不用當什麼深宅怨婦, 也不會經歷喪女之痛鬱鬱而終。這樣的安排已經讓原主心滿意足了。
原主的確是個善良不會為難他人的好人。
而這樣一來, 沈秋也可以放開手腳去做更多事情了。比如年後她就打算出國一趟。
而且「可能會在國外待上很長時間。」她對唐母如此說道,
這些年沈記是她在幕後操控, 但她建立也不止是這一家商號, 還有其他不少生意, 包括在國外。
里里外外也扶持了不少代理人, 比如與她關係不錯的小舅舅唐逸舟就代表她在國外收購了不少產業土地, 與國外的各大財閥建立合作關係, 而國內的生意也有人打理。沒什麼放心不下的,包括沈家在內。
沈秋也不會覺得唐宛卿離了她就不行了,即便是唐宛卿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也會有人幫她。
關於沈秋在國外的投資布局,唐宛卿知道的並不多,或許唐老太爺可能了解一些, 不單純是商業生意上的事,還涉及到了當下的時局政治。
唐宛卿不免有些擔憂女兒的安全, 畢竟如今她們擁有的已經足夠了,富貴榮華安享舒適生活不好麼, 何必再冒別的風險。
哪怕她也知道女兒一點也不簡單,就像是自家的機械廠發展到後面成了軍械武器廠,還涉及到了軍火生意,就連她出門在外身邊也時刻有人保護。
沈秋並沒有解釋太多,只需要告訴唐宛卿,「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事實上只要沈秋不想,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傷害到她。
在這個時代待了幾年一點微末靈力還是有的,更不用說其他的能力手段。
唐宛卿勸了幾句,見女兒有自己的想法後也沒再多說,這些年她習慣了聽女兒的話,不說當成父親唐老太爺一樣對待,但要說強勢那是強勢不起來的,更不可能做女兒的主。
於是打點起了行囊東西,還有身邊照顧的人員安排。
……
與唐宛卿為人母的擔心不同,唐老太爺在得知沈秋會出國一段時間後,主動讓家中的第三代子孫,尤其是年齡相近的那幾個孫輩跟著一起去。
不指望他們能做什麼,跟在沈秋身邊見識見識世面,學些東西也是好的。
沈秋這隻蝴蝶的半路穿入,改變的不止是沈家,還有唐家的命運。
唐家因為與沈秋合作投資各種實業生意,開辦工廠,資產迅速膨脹,已經是全國巨富之一。比之原來的唐家,非但沒有要衰落的趨勢,反而屹立不倒,越發興盛了。
也許是唐家發展的好,又有沈秋這個勝似妖孽一般的外孫女作為保險,不擔心日後會有什麼意外,唐老太爺這些年也越發心寬體胖,頤養天年,瞧著也能多活上兩三載。
但人總是容易貪心的,哪怕唐家以後幾代人財富都不缺,但更進一步的還有子孫的前程,唐家的將來。
這幾年下來,唐老太爺對於沈秋的眼光再沒有任何懷疑。比如現在新上台的那位政府領袖,也是在沈秋的建議下唐家避開了一次重大危機。
他也知道沈秋投資的不止有生意,還有其他的。若是這個外孫女姓唐,他壓根就不用憂慮了。
唐老太爺甚至還提過待他百年後,不如由沈秋一併接管了唐家,這也不是不能成的,立下遺囑換個姓就好了。
有的人家連女婿都能上位執掌家業的,何況是本就有著一層血緣關係的外孫女。
但沈秋毫不猶豫拒絕了,倒不是她對沈家有多少感情,而是唐家沒有重要到那個份上,若有危險幫扶一把回報恩情就是了,沒必要硬接下這一大攤子,勞心勞力還徒惹麻煩是非。
唐老太爺聽後,不知是該說這個外孫女心明眼亮,對唐家沒有貪圖之心,還是惋惜遺憾了。
只是帶人一起去國外看看,這個要求和接管唐家相比,簡單多了,沈秋也就答應了。
恐怕唐老爺子也知道了她在做些什麼。
*****
而在出國前還出現了個小插曲,因著連任務都已經完成了,沈秋更不會在意什麼劇情了,可不想還會有人找上門來。
自唐宛卿回來後也參加了不少宴會的,不知怎麼遇到了一個『熟人』——許夫人。
其實對方也是打著沈家世交認識唐夫人的名義進了宴會,上來便攀關係拉人情,顯然是有事相求,唐宛卿隨意應付了幾句,結果第二日就登門拜訪了,還備上了厚禮。
伸手不打笑臉人,送帖子她還可以不理會,但人等在了外面,這下也不好明晃晃地把人往外趕。
唐宛卿對女兒道:「那就見一見,看他們是什麼事吧。」
蕭函不可置否。
許夫人早早打聽了沈公館在滬都的名聲地位,進來前對所見到這般富麗堂皇也有些心理準備,只不過還是忍不住覺得沈秉實在愚蠢。為個外室私生女,鬧得與家世雄厚又這般厲害的唐宛卿離婚,真真是得了芝麻丟了西瓜。
許家之前也不是沒想過走沈秉的關係,誰想他作為新任當家的親生父親,卻是早已被邊緣化了,毫無地位可言。恐怕唐宛卿雖離了婚,但照樣在沈家當家作主。<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原主的確是個善良不會為難他人的好人。
而這樣一來, 沈秋也可以放開手腳去做更多事情了。比如年後她就打算出國一趟。
而且「可能會在國外待上很長時間。」她對唐母如此說道,
這些年沈記是她在幕後操控, 但她建立也不止是這一家商號, 還有其他不少生意, 包括在國外。
里里外外也扶持了不少代理人, 比如與她關係不錯的小舅舅唐逸舟就代表她在國外收購了不少產業土地, 與國外的各大財閥建立合作關係, 而國內的生意也有人打理。沒什麼放心不下的,包括沈家在內。
沈秋也不會覺得唐宛卿離了她就不行了,即便是唐宛卿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也會有人幫她。
關於沈秋在國外的投資布局,唐宛卿知道的並不多,或許唐老太爺可能了解一些, 不單純是商業生意上的事,還涉及到了當下的時局政治。
唐宛卿不免有些擔憂女兒的安全, 畢竟如今她們擁有的已經足夠了,富貴榮華安享舒適生活不好麼, 何必再冒別的風險。
哪怕她也知道女兒一點也不簡單,就像是自家的機械廠發展到後面成了軍械武器廠,還涉及到了軍火生意,就連她出門在外身邊也時刻有人保護。
沈秋並沒有解釋太多,只需要告訴唐宛卿,「放心,我不會有事的。」
事實上只要沈秋不想,這個世界上沒人能傷害到她。
在這個時代待了幾年一點微末靈力還是有的,更不用說其他的能力手段。
唐宛卿勸了幾句,見女兒有自己的想法後也沒再多說,這些年她習慣了聽女兒的話,不說當成父親唐老太爺一樣對待,但要說強勢那是強勢不起來的,更不可能做女兒的主。
於是打點起了行囊東西,還有身邊照顧的人員安排。
……
與唐宛卿為人母的擔心不同,唐老太爺在得知沈秋會出國一段時間後,主動讓家中的第三代子孫,尤其是年齡相近的那幾個孫輩跟著一起去。
不指望他們能做什麼,跟在沈秋身邊見識見識世面,學些東西也是好的。
沈秋這隻蝴蝶的半路穿入,改變的不止是沈家,還有唐家的命運。
唐家因為與沈秋合作投資各種實業生意,開辦工廠,資產迅速膨脹,已經是全國巨富之一。比之原來的唐家,非但沒有要衰落的趨勢,反而屹立不倒,越發興盛了。
也許是唐家發展的好,又有沈秋這個勝似妖孽一般的外孫女作為保險,不擔心日後會有什麼意外,唐老太爺這些年也越發心寬體胖,頤養天年,瞧著也能多活上兩三載。
但人總是容易貪心的,哪怕唐家以後幾代人財富都不缺,但更進一步的還有子孫的前程,唐家的將來。
這幾年下來,唐老太爺對於沈秋的眼光再沒有任何懷疑。比如現在新上台的那位政府領袖,也是在沈秋的建議下唐家避開了一次重大危機。
他也知道沈秋投資的不止有生意,還有其他的。若是這個外孫女姓唐,他壓根就不用憂慮了。
唐老太爺甚至還提過待他百年後,不如由沈秋一併接管了唐家,這也不是不能成的,立下遺囑換個姓就好了。
有的人家連女婿都能上位執掌家業的,何況是本就有著一層血緣關係的外孫女。
但沈秋毫不猶豫拒絕了,倒不是她對沈家有多少感情,而是唐家沒有重要到那個份上,若有危險幫扶一把回報恩情就是了,沒必要硬接下這一大攤子,勞心勞力還徒惹麻煩是非。
唐老太爺聽後,不知是該說這個外孫女心明眼亮,對唐家沒有貪圖之心,還是惋惜遺憾了。
只是帶人一起去國外看看,這個要求和接管唐家相比,簡單多了,沈秋也就答應了。
恐怕唐老爺子也知道了她在做些什麼。
*****
而在出國前還出現了個小插曲,因著連任務都已經完成了,沈秋更不會在意什麼劇情了,可不想還會有人找上門來。
自唐宛卿回來後也參加了不少宴會的,不知怎麼遇到了一個『熟人』——許夫人。
其實對方也是打著沈家世交認識唐夫人的名義進了宴會,上來便攀關係拉人情,顯然是有事相求,唐宛卿隨意應付了幾句,結果第二日就登門拜訪了,還備上了厚禮。
伸手不打笑臉人,送帖子她還可以不理會,但人等在了外面,這下也不好明晃晃地把人往外趕。
唐宛卿對女兒道:「那就見一見,看他們是什麼事吧。」
蕭函不可置否。
許夫人早早打聽了沈公館在滬都的名聲地位,進來前對所見到這般富麗堂皇也有些心理準備,只不過還是忍不住覺得沈秉實在愚蠢。為個外室私生女,鬧得與家世雄厚又這般厲害的唐宛卿離婚,真真是得了芝麻丟了西瓜。
許家之前也不是沒想過走沈秉的關係,誰想他作為新任當家的親生父親,卻是早已被邊緣化了,毫無地位可言。恐怕唐宛卿雖離了婚,但照樣在沈家當家作主。< ="<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