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萬大人聞言漲紅了臉色,他也知道自己這次拿來說的話其實有些站不住腳,所以索性不理會馬大人,而是直接朝著御座上的皇帝叩頭說道:「御史天職如此,還望陛下為臣正名。」
馬大人這個時候卻窮追猛打亦是朝著上方的天子奏道,「此等彈劾方式不過是排除異己的手段罷了,微臣在翰林院讀書修史,歷朝歷代不乏此等小人忝列廟堂蠱惑聖明天子,還望陛下明察。」
被貼了個「小人」的標籤,萬大人張張嘴想要辯駁但是他今日彈劾薛寶釵的理由確實也是拿不出手,於是也只能憤恨地跪在地上等待徐澄俞說話。
這個時候梁大人手底下的一員干將吳大人不得不出列說話,這人是梁閣老提拔到部院的一個弟子,現在也是在禮部做郎中,現在看到事情被搞砸了一半不得不出來收拾爛攤子。
吳大人比之御史萬大人站得要前面許多,現在也更能看得清皇帝的臉色,他看到了徐澄俞臉上玩味的神色,心中就覺得這次不好,自己一行人想要把薛寶釵拉下馬這件事兒本就違逆聖心,現在看著陛下的樣子可能另有後手不由得心中發苦。
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吳大人出列之後也是引經據典地駁斥了馬大人之語,論證了御史的權利範圍。
看著底下的人又吵成一團而且有了拉別人下水的意思,徐澄俞適時出聲打斷道:「薛卿,萬御史所奏之事你可有什麼分辨的。」
薛寶釵站得更加靠前,她看了眼在百官最前面的幾位閣老,出列對著帝王一禮後說道:「對於萬大人的彈劾,微臣有證據一一駁斥。」
這話一出梁閣老都面色有變,還跪在地上的萬御史更是傾頹了身子,吳大人也是緊鎖眉頭望向了前列現在唯一一個身著朱紫的女官。
薛寶釵諷刺地一笑,隨意派個男人來就覺得自己會不可自拔地愛上,這些同僚對著女人和自己都不太了解。
萬御史真真假假的彈劾理由中,最有邏輯和所謂證據的就是薛寶釵現在與一教坊司的樂人有染。
朝廷官員自有一套禮儀規範約束,這種事情就算是男子犯了也算是失德,不說貶官或是如何至少是能讓人在這種關鍵節點推出競爭。
當庭呈上了自己查出來的東西,薛寶釵卻直接粉碎了對方的妄念,「微臣確實是和楊樂師有過一段交情,只是萬不敢說是私情,這是楊樂師畫押過的證詞。」
至於那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最開始都是出自晏城中的一條街巷的閒漢和小兒之口,薛寶釵叫人去探查了之後順藤摸瓜查出來的東西就十分有意思了,這裡是萬御史妻弟一家所居的地方。
這也是林慕月提供的思路,現在污衊人和後世網絡水軍都是一個路數,單個傳言和帳號不重要,看這些人背後是誰解決這個人才重要。
「不光是如此,微臣還查到了些別的,還請陛下御覽」,薛寶釵又從袖中拿出一本摺子雙手呈上,自有御前的內侍把東西拿給徐澄俞看。
這摺子裡面涉及到了梁閣老,所以薛寶釵也是沒有當庭說出來,畢竟對著陛下要如何處置閣老,她雖然有預料但是到底只是個猜測所以還是留了一絲餘地。
果然徐澄俞在看了這摺子之後,他目光沉沉地看了一眼梁閣老,而後就有茂才有眼力見地叫眾人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最近最重要的事兒除了各地征糧和稅收之事就是閣老人選的更替,前兩件事兒薛寶釵已然是和同僚理得明明白白了,所以現在這話一出眾臣哪裡還有什麼別的要事可奏。
薛寶釵行走在殿前的台階上,後面傳來了梁閣老的聲音,「薛大人請留步。」
回過頭去,薛寶釵對上了梁閣老複雜的神色,梁閣老站在台階高處看著底下的後生晚輩,語氣沉鬱地說道:「薛大人好手段。」
勾唇一笑,薛寶釵雖是抬頭仰望,但是卻並不輸陣,「和梁大人的手段比算什麼呢,這不過是被動反擊罷了。」
梁閣老其實也知道自己這次的手段有些激進,但是一點點滲透費時不說,他也察覺到了同僚似乎已經發現了自己的打算。
這次若是再叫薛寶釵入閣,那他感覺這徐家的天下終有一日是要姓林了。
是的,梁閣老不僅是針對薛寶釵和女官這一個群體,他還覺得林閣老把持朝政、林後獨寵後宮是惑主的妖后佞臣。
薛寶釵其實隱約讀到了梁閣老的這些想法,但是她其實也懶得想這人的奇葩想法,現在看著梁閣老神色複雜地看自己,她對著人行禮說道:「我還有事就先走了,閣老也保重吧。」
這次的事情一出,梁閣老致仕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看著從遠處出來的風讓薛寶釵的紅袍衣角翻飛,梁閣老深深嘆氣知道自己已然是滿盤皆輸。
「……戶部侍郎薛寶釵加太子少師、文華殿大學士」,宣旨的內侍宣讀完了旨意,看著面前的官人謝恩接旨,他心裡也是感慨自己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
雖然徐澄俞登基之後沒多久就改制科舉,叫許多以前並無科考資格的人能夠有一個為官的機會,又讓有才學、懂實幹的女子也入朝為官。
但是天底下當官的成千上萬,大學士雖只有五品的銜卻是人人趨之若鶩,現在面前的薛大人才是什麼年紀就已然是如此高位哪裡能不讓人唏噓呢。
送走了宣旨的內侍,薛寶釵回身看著母親和兄長,她揚起一個笑容說,「這是大喜事,母親之前不是說想開個花宴?咱們好好辦一場。」
馬大人這個時候卻窮追猛打亦是朝著上方的天子奏道,「此等彈劾方式不過是排除異己的手段罷了,微臣在翰林院讀書修史,歷朝歷代不乏此等小人忝列廟堂蠱惑聖明天子,還望陛下明察。」
被貼了個「小人」的標籤,萬大人張張嘴想要辯駁但是他今日彈劾薛寶釵的理由確實也是拿不出手,於是也只能憤恨地跪在地上等待徐澄俞說話。
這個時候梁大人手底下的一員干將吳大人不得不出列說話,這人是梁閣老提拔到部院的一個弟子,現在也是在禮部做郎中,現在看到事情被搞砸了一半不得不出來收拾爛攤子。
吳大人比之御史萬大人站得要前面許多,現在也更能看得清皇帝的臉色,他看到了徐澄俞臉上玩味的神色,心中就覺得這次不好,自己一行人想要把薛寶釵拉下馬這件事兒本就違逆聖心,現在看著陛下的樣子可能另有後手不由得心中發苦。
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吳大人出列之後也是引經據典地駁斥了馬大人之語,論證了御史的權利範圍。
看著底下的人又吵成一團而且有了拉別人下水的意思,徐澄俞適時出聲打斷道:「薛卿,萬御史所奏之事你可有什麼分辨的。」
薛寶釵站得更加靠前,她看了眼在百官最前面的幾位閣老,出列對著帝王一禮後說道:「對於萬大人的彈劾,微臣有證據一一駁斥。」
這話一出梁閣老都面色有變,還跪在地上的萬御史更是傾頹了身子,吳大人也是緊鎖眉頭望向了前列現在唯一一個身著朱紫的女官。
薛寶釵諷刺地一笑,隨意派個男人來就覺得自己會不可自拔地愛上,這些同僚對著女人和自己都不太了解。
萬御史真真假假的彈劾理由中,最有邏輯和所謂證據的就是薛寶釵現在與一教坊司的樂人有染。
朝廷官員自有一套禮儀規範約束,這種事情就算是男子犯了也算是失德,不說貶官或是如何至少是能讓人在這種關鍵節點推出競爭。
當庭呈上了自己查出來的東西,薛寶釵卻直接粉碎了對方的妄念,「微臣確實是和楊樂師有過一段交情,只是萬不敢說是私情,這是楊樂師畫押過的證詞。」
至於那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最開始都是出自晏城中的一條街巷的閒漢和小兒之口,薛寶釵叫人去探查了之後順藤摸瓜查出來的東西就十分有意思了,這裡是萬御史妻弟一家所居的地方。
這也是林慕月提供的思路,現在污衊人和後世網絡水軍都是一個路數,單個傳言和帳號不重要,看這些人背後是誰解決這個人才重要。
「不光是如此,微臣還查到了些別的,還請陛下御覽」,薛寶釵又從袖中拿出一本摺子雙手呈上,自有御前的內侍把東西拿給徐澄俞看。
這摺子裡面涉及到了梁閣老,所以薛寶釵也是沒有當庭說出來,畢竟對著陛下要如何處置閣老,她雖然有預料但是到底只是個猜測所以還是留了一絲餘地。
果然徐澄俞在看了這摺子之後,他目光沉沉地看了一眼梁閣老,而後就有茂才有眼力見地叫眾人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最近最重要的事兒除了各地征糧和稅收之事就是閣老人選的更替,前兩件事兒薛寶釵已然是和同僚理得明明白白了,所以現在這話一出眾臣哪裡還有什麼別的要事可奏。
薛寶釵行走在殿前的台階上,後面傳來了梁閣老的聲音,「薛大人請留步。」
回過頭去,薛寶釵對上了梁閣老複雜的神色,梁閣老站在台階高處看著底下的後生晚輩,語氣沉鬱地說道:「薛大人好手段。」
勾唇一笑,薛寶釵雖是抬頭仰望,但是卻並不輸陣,「和梁大人的手段比算什麼呢,這不過是被動反擊罷了。」
梁閣老其實也知道自己這次的手段有些激進,但是一點點滲透費時不說,他也察覺到了同僚似乎已經發現了自己的打算。
這次若是再叫薛寶釵入閣,那他感覺這徐家的天下終有一日是要姓林了。
是的,梁閣老不僅是針對薛寶釵和女官這一個群體,他還覺得林閣老把持朝政、林後獨寵後宮是惑主的妖后佞臣。
薛寶釵其實隱約讀到了梁閣老的這些想法,但是她其實也懶得想這人的奇葩想法,現在看著梁閣老神色複雜地看自己,她對著人行禮說道:「我還有事就先走了,閣老也保重吧。」
這次的事情一出,梁閣老致仕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看著從遠處出來的風讓薛寶釵的紅袍衣角翻飛,梁閣老深深嘆氣知道自己已然是滿盤皆輸。
「……戶部侍郎薛寶釵加太子少師、文華殿大學士」,宣旨的內侍宣讀完了旨意,看著面前的官人謝恩接旨,他心裡也是感慨自己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
雖然徐澄俞登基之後沒多久就改制科舉,叫許多以前並無科考資格的人能夠有一個為官的機會,又讓有才學、懂實幹的女子也入朝為官。
但是天底下當官的成千上萬,大學士雖只有五品的銜卻是人人趨之若鶩,現在面前的薛大人才是什麼年紀就已然是如此高位哪裡能不讓人唏噓呢。
送走了宣旨的內侍,薛寶釵回身看著母親和兄長,她揚起一個笑容說,「這是大喜事,母親之前不是說想開個花宴?咱們好好辦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