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既然你也同意,那我明天和陸叔說。請他幫忙聯繫一下,再聽聽人家那位趙先生的意思。”
既然這邊已經做好決定,陸江遠的建議是宜早不宜遲,他當天就給趙原初去了電話,說明了意思,趙原初聽說是他的孫子要拜師,答應見見孩子,但他今年回老家了,要年初八才能回來。兩人約好年初十見面再詳談。
對方沒鬆口,年初十也不算是正式的拜師,陳安修他們也沒打算弄地太興師動眾,年初十那天就陸江遠一個人陪著噸噸去的。
趙原初和陸江遠也算是老相識了,但要說感情深到什麼程度也未必然,畢竟也是交集不多,據他所知,陸江遠單身多年,從未結婚,他很好奇陸江遠哪裡來的孫子,還十來歲了,結果一見面,竟然還算是半個熟人,綠島拍賣會距今也就三個來月,他當然不會忘記這個當時連老師都頗為注意的孩子,之所以說半個,是因為這個孩子壓根不認識他。
既然是孩子要拜師,趙原初也沒將過多的注意力浪費在和陸江遠的寒暄上,他知道這個叫陳秋陽的孩子有一定的鑑賞能力,但繪畫基礎和天分就不清楚了,他將噸噸單獨喊到畫室,也沒問噸噸學畫多久,具體學過什麼,就讓噸噸自己挑工具,撿著自己擅長的畫兩幅,交待完這些,他也沒守著,逕自出去和陸江遠說話去了。
噸噸在裡面大概待了兩個小時就出來了,陸江遠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趙原初進去看了,出來也沒說太多,只說他會認真考慮。
人家沒一口應承,陸江遠也沒勉強,剛從老家回來,下午的時候趙遠初去見老師謝半石,說起今天有人來拜師學畫,“那個孩子拿著我小孫子的水彩筆給我畫了兩幅兒童畫。我都不知道該說他自信還是狂妄。不過還是能看得出有不錯的繪畫基礎,更關鍵是的話,這個孩子很有靈氣,我原先聽陸江遠說孩子在畫室跟著人學畫,還擔心孩子小小年紀染上一身匠氣。我有心收他,但是這孩子未免傲氣了些。”
謝半石聽他講完,緩緩開口說,“陸江遠的孫子?那樣的家族出來的孩子,驕傲些是難免的。”
趙原初想了想說,“說起這個也有點奇怪,陸江遠也沒結婚,哪裡來的孫子,更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姓陳,是綠島的,老師,就是上次我們在綠島拍賣會遇到的那個孩子,您還有印象嗎?”
“是他?他是陸江遠的孫子?你改天將他的畫拿過來我看看。”
正文 第374章
拜師的事情過了四五天還是沒有回信,噸噸看著就有點沮喪,畢竟是十四歲的小少年,不管外表多麼冷淡矜持,心理還沒強大到水火不侵的地步。
陳安修是知道噸噸的性子的,既然選擇要去,必然是盡全力的,噸噸說單論繪畫基礎,不一定能入人家的眼,但獨闢蹊徑的結果是好像人家也不怎麼欣賞,“實在不行,咱讓叔叔拍些你以前獲獎的作品傳過來,我再帶著去一趟趙先生那邊行不行?”噸噸學了這麼些年的畫,陸陸續續的也在市里和省里獲了不少獎,有些獎還是比較有分量的,還出國展覽過。
噸噸沒什麼猶豫地搖搖頭,“算了,我也不是一定要選他。”爺爺和大爸爸說還有其他的人選,他不想爸爸低聲下去求人。就算沒有其他人選,他都不會同意爸爸這麼做。
之前噸噸表現出那麼喜歡趙先生的畫,現在態度轉變這麼快,陳安修多少也猜得到原因,“咱就是讓人再看看畫,又不是要死賴著不放,有什麼丟人的?也許這兩幅,人家都沒看出你是什麼水平,再多點,人家就能看出來了。到時候肯定就願意收你為徒了,如果還不行,咱就死心行不行?”他不光是這麼說,事實上也確實覺得這就是個再加把勁的事情,要真讓他去為噸噸低聲下氣,他不是做不到,而是覺得沒必要,以噸噸的性格絕對不會願意拜一個拿爸爸尊嚴換來的老師。
噸噸這次還是搖了頭,但顯然沒上次堅定。
不過陳安修知道,不管堅定不堅定,噸噸兩次否決的事情就不會再改變決定的,那這件事想拉他一起做就不太可能了。他自己整理了一些噸噸獲獎作品圖片還有最近的一些習作,打算親自送過去給趙原初看看。
地址陳安修是問陸江遠要的,對方並不是支持他的做法,要依著陸江遠的意思,他覺得沒什麼必要,比趙原初更出色的,他照樣能找到,當初之所以選擇趙原初是綜合了各方面的條件,但那人並不是完全無可取代。但是他見陳安修執意如此,也沒說太多阻止的話,不過他以不插手表明了態度。
陳安修的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沒有陸江遠的牽線,別說見面,他連人家小區門口都進不去,現在美院還沒開學,他到學校也是白搭,有兩次在小區門口見到趙原初的車了,他抱著畫夾和資料剛跑過去,人家不等他說兩句話,就很客氣地表達拒絕的意思,這還是他在小區門口守了好幾天,和保安混熟了,他請一個小保安請了三天午飯,對方私下泄露給他給的車牌信息。
當他第三次被拒絕後,那個小保安也忍不住對他有點同情了,“哥,我和你說,你也不用很難受了,一年到頭來趙教授這裡求收徒,求指導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趙教授要挨個接待的話,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這也可以理解的是吧?不過這趙教授算好的了,不是很忙的時候也接待一些,收徒好像沒有,但是指導還是有的。”
陳安修根據這幾天的觀察,趙原初這次出去,多半是要晚上回來了,今天註定沒收穫,他也有時間和小保安多聊兩句,“你怎麼知道他只是指導,沒收徒呢。”
那小保安見他懷疑自己的判斷,眼睛一瞪,辯證說,“要真成了趙教授的徒弟,還不要常過來啊,那些人一般來過幾次後,就大多就不再來糾纏了。”
“你小子還挺聰明的嘛。”
小保安年紀不大,聽人誇獎,嘿嘿笑了兩聲,不過他想了想之後又給陳安修提供個消息,“最近那個趙教授好像挺忙的,我也不知道人家在忙什麼,但他老婆經常拎著些東西出去,看著裡面都是些吃的喝的,分量還不小,晚上他們還有時候一起回來,所以我估計應該去的是一個地方。我有一次看她東西帶的很多,幫她攔計程車,聽她說了一個地址,要不然你去那裡看看?總比在這裡乾等好吧?”
陳安修一想也是,就拍拍小保安的肩膀說,“行,你和我說說,我拿手機記記,如果真成了,回來請你好的。”
小保安其實自己估摸著這頓好的是沒戲,想讓趙教授收徒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他就是相處幾天,覺得這人還不錯,該吃吃該喝喝,該交朋友交朋友,想打聽點事就光明正大的來。也不像有些人,施捨點小恩小惠,就覺得他們該五體投地感泣涕零地將知道的事情全部倒出來,再不然就是表面上和他們交好,暗下里拐彎抹角自以為聰明的套他們的話,真當是世界上就他們聰明,別人都是傻子嗎?
陳安修得了小保安的地址,道聲謝,攔輛計程車就過去了,到地發現是一家私人博物館,問了門口的人,說是這幾天裡面在布展,所以免費開放,陳安修也沒搞清楚這具體是家什麼博物館,但他在外面停車場上看到趙原初車了,就裝模作樣地跟著進去了。進去後發現好像是一家陶瓷博物館,裡面瓷器陶器之類的東西很多,也有講解員在解說。陳安修雖然是跟著在人走,不過他興趣不在這上面,加上一眼望過去,好些破碗爛碟的,他也看不出個花來,他也就不特意跟著講解員了,自己到處走了走,見到漂亮的就著意瞅兩眼,在某種程度上,他和冒冒的審美也差不多,看東西就有好看和不好看之分。
經過一處比較大的展廳,發現裡面好些人在忙碌,但是動靜並不是很大,他見到趙原初的身影在裡面在一晃而過,他就找個側門繞了進去,裡面正在布置的是畫展,看著規模還不小,看那些人的穿戴也不像是特意來打工的,看著有一些就是來幫忙的朋友,有人見陳安修抱著個畫夾進來,以為他是同行被喊來幫忙的,就指個地方讓他放好東西,又拉著他一起忙活。陳安修就一邊幫人幹活,一邊聊天,很快就知道後天開始這裡有一場為期一周的青年畫家聯合畫展,而且這些人有個共同的身份,就是他們都是謝半石的再傳徒弟子,換句話說,就是謝半石徒弟的徒弟們一起辦的畫展,這裡面也包括趙原初兩個徒弟的作品。
陳安修心道怪不得趙原初要來幫忙呢,不過人家那種大師又年紀不小了,肯定不能和年輕人一樣來做體力活,他拉個人問問,對方說最經常在旁邊的那個辦公室里,但他過去兩趟也沒見到人,就看到裡面有個年紀挺大長的也很氣派的老人在裡面看畫。第一次進去他見人家看畫很認真,也沒好意思打擾,就悄悄退了出來。第二次進去,趙原初還不在,裡面的老人也注意到他了,他就問了問,那老人說趙原初和這裡的館長談事情去了,人倒是一點沒架子,說話很和氣,他得到結果就又退了出去。
第三次是吃午飯的時候,可能畫展在即,正是忙的時候,他跟著忙到快一點,午飯才開始。他也沒顧上吃午飯,就又抱著畫夾和資料過去,這一次門直接鎖上了。但他不死心,下午仍舊沒走,終於在三點多的時候,他見那個辦公室又開了門,就自己抱著畫夾進去了,這次裡面有兩個人,除了先前見到的那位老人,還有個七十上下的,不過不是趙原初,趙原初他已經見過幾次,也算是認識了。
謝半石徒弟不多,但是徒孫不少,這裡面除了極少數的,大多他也認不全,不過那些人都認識他是肯定的,他見這個年輕人進來三次都不知道他是誰,就斷定這人不是他的徒孫,又見人抱著個畫夾子指名見原初,他心下就有些瞭然了,這樣的人見太多了,他本也不想插手,可他見這年輕人真在這裡跟著忙活大半天,那一頭一身的汗,破天荒地就多問了一句,“你找他是有什麼事情嗎?”
“我想請他看看我兒子的畫。”
這和謝半石料想的有一點差距,他以為是這個年輕人自己要找原初,原來還是個孩子,看這人年紀不大,估摸就算結婚早,孩子也就最多六七歲,這么小的年紀,上來就想著拜名師,家長的心不小,但家長大多望子成龍,也能理解,“孩子年紀不大,興趣最重要,你找到這裡,就算原初願意收他,也沒那麼多時間親自指導,倒不如在外面先找個老師帶著,等他再大點,如果孩子還想學畫,你再帶他過來。”
陳安修聽他喊原初,覺得應該是熟人,有門,就解釋說,“他已經跟著人學了六年了。”
既然這邊已經做好決定,陸江遠的建議是宜早不宜遲,他當天就給趙原初去了電話,說明了意思,趙原初聽說是他的孫子要拜師,答應見見孩子,但他今年回老家了,要年初八才能回來。兩人約好年初十見面再詳談。
對方沒鬆口,年初十也不算是正式的拜師,陳安修他們也沒打算弄地太興師動眾,年初十那天就陸江遠一個人陪著噸噸去的。
趙原初和陸江遠也算是老相識了,但要說感情深到什麼程度也未必然,畢竟也是交集不多,據他所知,陸江遠單身多年,從未結婚,他很好奇陸江遠哪裡來的孫子,還十來歲了,結果一見面,竟然還算是半個熟人,綠島拍賣會距今也就三個來月,他當然不會忘記這個當時連老師都頗為注意的孩子,之所以說半個,是因為這個孩子壓根不認識他。
既然是孩子要拜師,趙原初也沒將過多的注意力浪費在和陸江遠的寒暄上,他知道這個叫陳秋陽的孩子有一定的鑑賞能力,但繪畫基礎和天分就不清楚了,他將噸噸單獨喊到畫室,也沒問噸噸學畫多久,具體學過什麼,就讓噸噸自己挑工具,撿著自己擅長的畫兩幅,交待完這些,他也沒守著,逕自出去和陸江遠說話去了。
噸噸在裡面大概待了兩個小時就出來了,陸江遠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趙原初進去看了,出來也沒說太多,只說他會認真考慮。
人家沒一口應承,陸江遠也沒勉強,剛從老家回來,下午的時候趙遠初去見老師謝半石,說起今天有人來拜師學畫,“那個孩子拿著我小孫子的水彩筆給我畫了兩幅兒童畫。我都不知道該說他自信還是狂妄。不過還是能看得出有不錯的繪畫基礎,更關鍵是的話,這個孩子很有靈氣,我原先聽陸江遠說孩子在畫室跟著人學畫,還擔心孩子小小年紀染上一身匠氣。我有心收他,但是這孩子未免傲氣了些。”
謝半石聽他講完,緩緩開口說,“陸江遠的孫子?那樣的家族出來的孩子,驕傲些是難免的。”
趙原初想了想說,“說起這個也有點奇怪,陸江遠也沒結婚,哪裡來的孫子,更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姓陳,是綠島的,老師,就是上次我們在綠島拍賣會遇到的那個孩子,您還有印象嗎?”
“是他?他是陸江遠的孫子?你改天將他的畫拿過來我看看。”
正文 第374章
拜師的事情過了四五天還是沒有回信,噸噸看著就有點沮喪,畢竟是十四歲的小少年,不管外表多麼冷淡矜持,心理還沒強大到水火不侵的地步。
陳安修是知道噸噸的性子的,既然選擇要去,必然是盡全力的,噸噸說單論繪畫基礎,不一定能入人家的眼,但獨闢蹊徑的結果是好像人家也不怎麼欣賞,“實在不行,咱讓叔叔拍些你以前獲獎的作品傳過來,我再帶著去一趟趙先生那邊行不行?”噸噸學了這麼些年的畫,陸陸續續的也在市里和省里獲了不少獎,有些獎還是比較有分量的,還出國展覽過。
噸噸沒什麼猶豫地搖搖頭,“算了,我也不是一定要選他。”爺爺和大爸爸說還有其他的人選,他不想爸爸低聲下去求人。就算沒有其他人選,他都不會同意爸爸這麼做。
之前噸噸表現出那麼喜歡趙先生的畫,現在態度轉變這麼快,陳安修多少也猜得到原因,“咱就是讓人再看看畫,又不是要死賴著不放,有什麼丟人的?也許這兩幅,人家都沒看出你是什麼水平,再多點,人家就能看出來了。到時候肯定就願意收你為徒了,如果還不行,咱就死心行不行?”他不光是這麼說,事實上也確實覺得這就是個再加把勁的事情,要真讓他去為噸噸低聲下氣,他不是做不到,而是覺得沒必要,以噸噸的性格絕對不會願意拜一個拿爸爸尊嚴換來的老師。
噸噸這次還是搖了頭,但顯然沒上次堅定。
不過陳安修知道,不管堅定不堅定,噸噸兩次否決的事情就不會再改變決定的,那這件事想拉他一起做就不太可能了。他自己整理了一些噸噸獲獎作品圖片還有最近的一些習作,打算親自送過去給趙原初看看。
地址陳安修是問陸江遠要的,對方並不是支持他的做法,要依著陸江遠的意思,他覺得沒什麼必要,比趙原初更出色的,他照樣能找到,當初之所以選擇趙原初是綜合了各方面的條件,但那人並不是完全無可取代。但是他見陳安修執意如此,也沒說太多阻止的話,不過他以不插手表明了態度。
陳安修的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沒有陸江遠的牽線,別說見面,他連人家小區門口都進不去,現在美院還沒開學,他到學校也是白搭,有兩次在小區門口見到趙原初的車了,他抱著畫夾和資料剛跑過去,人家不等他說兩句話,就很客氣地表達拒絕的意思,這還是他在小區門口守了好幾天,和保安混熟了,他請一個小保安請了三天午飯,對方私下泄露給他給的車牌信息。
當他第三次被拒絕後,那個小保安也忍不住對他有點同情了,“哥,我和你說,你也不用很難受了,一年到頭來趙教授這裡求收徒,求指導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趙教授要挨個接待的話,就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這也可以理解的是吧?不過這趙教授算好的了,不是很忙的時候也接待一些,收徒好像沒有,但是指導還是有的。”
陳安修根據這幾天的觀察,趙原初這次出去,多半是要晚上回來了,今天註定沒收穫,他也有時間和小保安多聊兩句,“你怎麼知道他只是指導,沒收徒呢。”
那小保安見他懷疑自己的判斷,眼睛一瞪,辯證說,“要真成了趙教授的徒弟,還不要常過來啊,那些人一般來過幾次後,就大多就不再來糾纏了。”
“你小子還挺聰明的嘛。”
小保安年紀不大,聽人誇獎,嘿嘿笑了兩聲,不過他想了想之後又給陳安修提供個消息,“最近那個趙教授好像挺忙的,我也不知道人家在忙什麼,但他老婆經常拎著些東西出去,看著裡面都是些吃的喝的,分量還不小,晚上他們還有時候一起回來,所以我估計應該去的是一個地方。我有一次看她東西帶的很多,幫她攔計程車,聽她說了一個地址,要不然你去那裡看看?總比在這裡乾等好吧?”
陳安修一想也是,就拍拍小保安的肩膀說,“行,你和我說說,我拿手機記記,如果真成了,回來請你好的。”
小保安其實自己估摸著這頓好的是沒戲,想讓趙教授收徒哪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他就是相處幾天,覺得這人還不錯,該吃吃該喝喝,該交朋友交朋友,想打聽點事就光明正大的來。也不像有些人,施捨點小恩小惠,就覺得他們該五體投地感泣涕零地將知道的事情全部倒出來,再不然就是表面上和他們交好,暗下里拐彎抹角自以為聰明的套他們的話,真當是世界上就他們聰明,別人都是傻子嗎?
陳安修得了小保安的地址,道聲謝,攔輛計程車就過去了,到地發現是一家私人博物館,問了門口的人,說是這幾天裡面在布展,所以免費開放,陳安修也沒搞清楚這具體是家什麼博物館,但他在外面停車場上看到趙原初車了,就裝模作樣地跟著進去了。進去後發現好像是一家陶瓷博物館,裡面瓷器陶器之類的東西很多,也有講解員在解說。陳安修雖然是跟著在人走,不過他興趣不在這上面,加上一眼望過去,好些破碗爛碟的,他也看不出個花來,他也就不特意跟著講解員了,自己到處走了走,見到漂亮的就著意瞅兩眼,在某種程度上,他和冒冒的審美也差不多,看東西就有好看和不好看之分。
經過一處比較大的展廳,發現裡面好些人在忙碌,但是動靜並不是很大,他見到趙原初的身影在裡面在一晃而過,他就找個側門繞了進去,裡面正在布置的是畫展,看著規模還不小,看那些人的穿戴也不像是特意來打工的,看著有一些就是來幫忙的朋友,有人見陳安修抱著個畫夾進來,以為他是同行被喊來幫忙的,就指個地方讓他放好東西,又拉著他一起忙活。陳安修就一邊幫人幹活,一邊聊天,很快就知道後天開始這裡有一場為期一周的青年畫家聯合畫展,而且這些人有個共同的身份,就是他們都是謝半石的再傳徒弟子,換句話說,就是謝半石徒弟的徒弟們一起辦的畫展,這裡面也包括趙原初兩個徒弟的作品。
陳安修心道怪不得趙原初要來幫忙呢,不過人家那種大師又年紀不小了,肯定不能和年輕人一樣來做體力活,他拉個人問問,對方說最經常在旁邊的那個辦公室里,但他過去兩趟也沒見到人,就看到裡面有個年紀挺大長的也很氣派的老人在裡面看畫。第一次進去他見人家看畫很認真,也沒好意思打擾,就悄悄退了出來。第二次進去,趙原初還不在,裡面的老人也注意到他了,他就問了問,那老人說趙原初和這裡的館長談事情去了,人倒是一點沒架子,說話很和氣,他得到結果就又退了出去。
第三次是吃午飯的時候,可能畫展在即,正是忙的時候,他跟著忙到快一點,午飯才開始。他也沒顧上吃午飯,就又抱著畫夾和資料過去,這一次門直接鎖上了。但他不死心,下午仍舊沒走,終於在三點多的時候,他見那個辦公室又開了門,就自己抱著畫夾進去了,這次裡面有兩個人,除了先前見到的那位老人,還有個七十上下的,不過不是趙原初,趙原初他已經見過幾次,也算是認識了。
謝半石徒弟不多,但是徒孫不少,這裡面除了極少數的,大多他也認不全,不過那些人都認識他是肯定的,他見這個年輕人進來三次都不知道他是誰,就斷定這人不是他的徒孫,又見人抱著個畫夾子指名見原初,他心下就有些瞭然了,這樣的人見太多了,他本也不想插手,可他見這年輕人真在這裡跟著忙活大半天,那一頭一身的汗,破天荒地就多問了一句,“你找他是有什麼事情嗎?”
“我想請他看看我兒子的畫。”
這和謝半石料想的有一點差距,他以為是這個年輕人自己要找原初,原來還是個孩子,看這人年紀不大,估摸就算結婚早,孩子也就最多六七歲,這么小的年紀,上來就想著拜名師,家長的心不小,但家長大多望子成龍,也能理解,“孩子年紀不大,興趣最重要,你找到這裡,就算原初願意收他,也沒那麼多時間親自指導,倒不如在外面先找個老師帶著,等他再大點,如果孩子還想學畫,你再帶他過來。”
陳安修聽他喊原初,覺得應該是熟人,有門,就解釋說,“他已經跟著人學了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