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但不管怎麼說,睿哲這次在家門口受了傷,又住了院,現在情況不明,第三天陳媽媽他們惦記著要去醫院看看,陳安修開車將媽媽和兩個嬸子送下去。他也跟著進去看了看睿哲,睿哲還在睡,李文彩就坐在病床邊上陪著,只有兩天不見,她就像老了五歲一樣,頭髮大片的花白。她說著說著就開始哭,陳安修從她的哭聲中聽出,苗苗好像也來醫院了,她的精神受了刺激,白天晚上的不睡覺,不吃飯也不說話,昨天趙小涵帶著來了醫院。
陳安修順著李文彩說的地址找到苗苗的病房門口,他遠遠地看到了趙小涵從病房裡走了出來,臉色很不好,他剛要過去問問,就見病房裡又走出一個人,看穿戴應該是這裡的醫生,接近一米八的個頭,膚色白淨,鼻樑上架著一副無框的眼鏡,人看著有二十七八的樣子,陳安修聽他喊趙小涵師姐,又說讓她不要太擔心,他問過了,孩子只是一時受了驚嚇,並不嚴重,心理疏導一下就行。後面他的聲音低下去,陳安修就聽不到他說什麼了,但看到趙小涵趴在他肩上似乎哭了出來。那人猶豫了一下,伸手拍了拍趙小涵的肩膀。
他站的地方離護士站不遠,此時就聽護士站就兩個小護士小聲議論說,“那不是兒科的霍醫生和骨科的趙醫生嗎?聽說霍醫生一直喜歡趙醫生,這次好像有點戲了。”
另一個人說,“不是吧,霍醫生好像今年還不到三十呢。趙醫生孩子都八,九歲了。他們相差得有四五歲吧?”
“四五歲怎麼了,聽說趙醫生第一次離婚的時候,霍醫生就追求過趙醫生,不過被趙醫生拒絕了,你看現在霍醫生的老婆也去世了,趙醫生也單身了,怎麼就不能試著在一起?現在趙醫生的女兒住院了,雖然說不好詛咒孩子吧,但趙醫生現在正是最脆弱,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說不定正是霍醫生的機會呢。”
“說起霍醫生的那個老婆,好像一開始就有病吧,不知道霍醫生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找那麼個人,結婚好像沒一年,人就沒了吧?”
“我倒是聽人說過那人是霍醫生的青梅竹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之後有人過來,那兩個護士就自動停住了嘴,接下里的事情陳安修就不知道了,他又看看趙小涵,見那兩人之間的氣氛也不是他就能摻和進去的,就悄悄地退了出來。
病房裡人多,陳安修回去的時候也沒和人說起這事,不過臨走的時候,他又見到了那個霍醫生,那人自我介紹說霍敬亭,他正是這次睿哲的主治醫生,他是過來巡視病房的,他看起來很喜歡孩子,對孩子們說話語氣很溫和,睿哲病房裡的其他兩個孩子都喊他霍叔叔,孩子們同他講話,態度也是自然而親近的。
不過當他知道他們是陳天齊的親戚的時候,態度就冷淡很多,並沒有同和他們多說話。但檢查睿哲傷勢的時候仍舊是仔細的,還問睿哲今天早上吃了什麼好吃的。
到家的時候,陳安修和陳媽媽說起這事,陳媽媽就說,“合該睿哲欠苗苗個爸爸吧。”
大概又過了差不多一年,就在苗苗三年級寒假的時候,趙小涵和霍敬亭結了婚,他們沒舉行盛大的婚禮,只是請同事和朋友一起吃個了便飯,之後一家人去了歐洲旅行。他們沒給陳爸爸他們發請柬,不過結婚後過來走了趟,帶了些糖和點心過來。其後趙小涵和陳家也偶有來往,但並不是很密切。
綠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刻意聯繫了,經常遇到的可能性也不大,陳安修離開綠島之前,又遇到過苗苗兩次,一次是他開車經過大潤發的時候,見霍敬亭帶著苗苗在路邊小店裡買炒麵。那天下著雨,他們從店裡出來的時候,霍敬亭一手托著苗苗,另一手裡拎著兩份炒麵,苗苗則趴在他背上撐著傘,兩人有說有笑的從他車子旁邊經過,他隱約聽見苗苗在嫌棄肉絲炒麵的肉很少,霍敬亭答應回家給她炒個雞蛋拌進去。另一次是一個著名的愛爾蘭舞蹈團來綠島巡演的時候,他和章時年帶著噸噸去看,正好遇到了趙小涵和霍敬亭也帶著苗苗去。
那個時候他就知道,陳天齊永遠地成為趙小涵的歷史了。
當然這一刻陳安修是沒有預知能力的,昨天山貨和小飯館已經徹底放假,今天配送中心送完年前最後一次蔬菜,年初二之前也要停工了,家裡的事情料理清楚,他們明天就要去北京了。訂的臘月二十九的火車票,季君毅跟著一道走。他本來以為今年發生這多事,季君毅會留下來的,哪知道人家要照常回去過年。
在哪裡過年,其實陳安修都無所謂,不過一想到要面對章家那位老爺子,他就覺得胃疼。
作者有話要說:趙小涵徹底過去了。
…
正文 第372章
胃疼不胃疼的,這個年總是要過的,不過在陳安修離開之前,陳天晴先回來了,她是臘月二十八下午的火車,不到五點抵達綠島,陳安修和陳天雨都有事走不開,章時年讓耿濤是火車站接的人,之後去章時年的公司坐了會。下班後兩人一道走的。
章時年並沒有與人閒聊的嗜好,上下班的路上一般都是閉目養神或者思考些事情,耿濤跟隨他多年,深知他的習慣,沒有特殊情況也並不打擾。陳天晴臨時去了趟衛生間,到停車場的時候,章時年已經上車了,沒有陳安修在場,她和章時年也不太親近,就自動坐了副駕駛。
這次章時年倒也沒一路沉默,他問了些陳天晴工作的事情。這是個合適的切入點,他要是關心私生活,陳天晴反而不知道該怎麼應對,說近了感覺不對,刻意疏遠了又不合適。談談工作就相對容易多了,她是做金融這一塊的,這雖然不是章時年的專業領域,可也有絕對的發言權,而且他視野寬廣,思路清晰。陳天晴開始是沒話找話,只想著千萬不要冷場,但到後來竟也慢慢認真起來。兩人大概聊了有半個多小時,直到陳安修的電話打過來。他是打給章時年的,不過先和陳天晴說的話,問路上冷嗎?又說山上現在又開始飄小雪花了,讓他們路上慢點,不要著急。
他這麼說,陳天晴特意留心了下窗外,不知道是雪太小,還是市區這邊根本就沒下,她瞅了半天,也沒看到有雪花,“……市區這邊好像還沒下大,應該不要緊……我知道了,大哥,待會就回去了。”因為是章時年的手機,她也沒打算聊太久,簡單地說了幾句就將手機還了回去。
之後就是那兩人的時間,陳天晴也沒太留意聽,偶爾的捕捉到兩句,似乎也沒有固定的話題,都是些很隨意的閒聊,而且好像大哥的話比較多,章時年大多是在回應,她沒好意思專程回頭去看章時年的表情,但聲音聽著是愜意而放鬆的,完全沒有面對旁人時那種疏離感。
“大哥話還真是多,這都馬上就到家了還說個不停。”陳天晴在心裡默默吐槽自己的哥哥,但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另一個無比聒噪的人,那人也不知道從哪裡弄到的她的手機號碼,隔三差五地就給她打電話。她有時候不想接,但不妨礙那人經常打,每次還都有各種理由,有時候她不想說話,那人自己就能講半個小時。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四五個月,她竟然有些被強迫地習慣了。今天不知道怎麼知道她要回家的,掐著點的在門口堵著,說自己要去火車站接人,順便送她一程。大概怕她不同意,直接將她的行李箱搶了過去拖著。她這輩子都沒遇到過那麼厚臉皮又無賴的人。
車子進到郊區,街上的路燈少了些,陳天晴換個姿勢,發現外面真的下雪了,昏黃路燈的映照下那些洋洋灑灑的雪花就很清楚了,她的手伸到隨身的包里想摸手機,沒摸到裝在暗袋裡的手機之前,她先摸到了一個保溫盒,因為一直在包里放著,表面還有微熱的溫度,她不用打開也知道裡面是一整盒的南瓜餅,是臨上車之前,邵中則塞到她包里的,那人做事好像從來不給人拒絕的機會。她是喜歡吃南瓜餅,但是這一盒的手藝實在不怎樣,一點都不軟糯不說,還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之所以還能稱作南瓜餅,是因為真的是南瓜做的,有兩個裡面,她吃到了沒剝乾淨的南瓜皮。
難得今天的電話沒追過來,不過等到拿出手機的時候,陳天晴抿著嘴唇笑了,沒電了,怪不得這麼安靜。
現在是臘月二十八的晚上了,還有兩天就是新年,他們的車子一路上過來,不時地就能聽到鞭炮聲,還有放煙花的,到鎮上的時候,這聲響就更明顯了。
真的要過年了,每次回到家,陳天晴才有要過年的清晰感覺,陳爸爸大概知道他們這會就要來了,已經在胡同口的路燈下等著了,看到他們的車子後,就大步地迎了過來。
“爸爸。”耿濤停車後,陳天晴打開車門跑下去,章時年也跟著下來了。
陳爸爸並不是個善於對兒女表達感情的父親,儘管一早就在這裡等人,但真見到人也沒說太多感性的話,只接過閨女的包,問路上冷嗎?坐車還順利嗎?又招呼章時年快回屋,說是飯都做好了,外面冷。
陳安修他們訂的是上午十點多的車票,早上就要到市區和老爺子他們會合,明天就不過來道別,恰好今晚陳天晴回來,大家就一起在家裡吃了團圓飯。
不過陳奶奶不在,她跟著陳建友一家到陳三叔那邊去了。陳建友每次回來,家裡的客人絡繹不絕,各種好話也和不要錢一樣往陳奶奶面前送,她心裡一高興,精神也跟著好轉很多,有時候陳建友扶著她,她也願意到離家近的各處親戚家裡坐坐。兒子衣錦榮歸,做為母親,她的臉上也十分有光彩。劉雪的事情還沒人告訴她,之前由於天雨橫插一槓子,各家親戚的錢基本都拿出來了。大過年的,他們也頗為避諱地都沒在老太太跟前提這茬,反而因為對天雨心存感激,面上較之往年更和氣些。陳奶奶不知道這裡面的曲折,一心沉浸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和兒子榮歸全家團圓的喜悅中。
陳天雨是等大家動了筷子才進門的,他今天去林家島給姥姥姥爺和兩個舅舅家送年貨去了,之前打過電話回來說,今天下雪,老人不讓走,他準備在那邊歇一宿了,沒想到臨時又回來了,“查了明天的天氣,明天有大雪,下了大雪,路上就更難走了。”同樣是走山路,去林家島的路要比他們這邊還崎嶇些,拐彎也多。如果真大雪封了路,就只能從海上坐船繞過來,更麻煩。
陳媽媽讓他去洗手,又多拿了一副碗筷過來。但他是在林家島那邊吃了不少東西回來的,這會也不餓,就擠到陳安修和冒冒中間坐著,搶了陳安修餵飯的活。
其實冒冒現在已經很會自己吃了,不過有些菜他叉不起來或者站起來也夠不到,大人就是幫著夾夾菜,另外就是哄著多吃點他不太熱衷的蔬菜。
陳安修順著李文彩說的地址找到苗苗的病房門口,他遠遠地看到了趙小涵從病房裡走了出來,臉色很不好,他剛要過去問問,就見病房裡又走出一個人,看穿戴應該是這裡的醫生,接近一米八的個頭,膚色白淨,鼻樑上架著一副無框的眼鏡,人看著有二十七八的樣子,陳安修聽他喊趙小涵師姐,又說讓她不要太擔心,他問過了,孩子只是一時受了驚嚇,並不嚴重,心理疏導一下就行。後面他的聲音低下去,陳安修就聽不到他說什麼了,但看到趙小涵趴在他肩上似乎哭了出來。那人猶豫了一下,伸手拍了拍趙小涵的肩膀。
他站的地方離護士站不遠,此時就聽護士站就兩個小護士小聲議論說,“那不是兒科的霍醫生和骨科的趙醫生嗎?聽說霍醫生一直喜歡趙醫生,這次好像有點戲了。”
另一個人說,“不是吧,霍醫生好像今年還不到三十呢。趙醫生孩子都八,九歲了。他們相差得有四五歲吧?”
“四五歲怎麼了,聽說趙醫生第一次離婚的時候,霍醫生就追求過趙醫生,不過被趙醫生拒絕了,你看現在霍醫生的老婆也去世了,趙醫生也單身了,怎麼就不能試著在一起?現在趙醫生的女兒住院了,雖然說不好詛咒孩子吧,但趙醫生現在正是最脆弱,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說不定正是霍醫生的機會呢。”
“說起霍醫生的那個老婆,好像一開始就有病吧,不知道霍醫生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找那麼個人,結婚好像沒一年,人就沒了吧?”
“我倒是聽人說過那人是霍醫生的青梅竹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之後有人過來,那兩個護士就自動停住了嘴,接下里的事情陳安修就不知道了,他又看看趙小涵,見那兩人之間的氣氛也不是他就能摻和進去的,就悄悄地退了出來。
病房裡人多,陳安修回去的時候也沒和人說起這事,不過臨走的時候,他又見到了那個霍醫生,那人自我介紹說霍敬亭,他正是這次睿哲的主治醫生,他是過來巡視病房的,他看起來很喜歡孩子,對孩子們說話語氣很溫和,睿哲病房裡的其他兩個孩子都喊他霍叔叔,孩子們同他講話,態度也是自然而親近的。
不過當他知道他們是陳天齊的親戚的時候,態度就冷淡很多,並沒有同和他們多說話。但檢查睿哲傷勢的時候仍舊是仔細的,還問睿哲今天早上吃了什麼好吃的。
到家的時候,陳安修和陳媽媽說起這事,陳媽媽就說,“合該睿哲欠苗苗個爸爸吧。”
大概又過了差不多一年,就在苗苗三年級寒假的時候,趙小涵和霍敬亭結了婚,他們沒舉行盛大的婚禮,只是請同事和朋友一起吃個了便飯,之後一家人去了歐洲旅行。他們沒給陳爸爸他們發請柬,不過結婚後過來走了趟,帶了些糖和點心過來。其後趙小涵和陳家也偶有來往,但並不是很密切。
綠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刻意聯繫了,經常遇到的可能性也不大,陳安修離開綠島之前,又遇到過苗苗兩次,一次是他開車經過大潤發的時候,見霍敬亭帶著苗苗在路邊小店裡買炒麵。那天下著雨,他們從店裡出來的時候,霍敬亭一手托著苗苗,另一手裡拎著兩份炒麵,苗苗則趴在他背上撐著傘,兩人有說有笑的從他車子旁邊經過,他隱約聽見苗苗在嫌棄肉絲炒麵的肉很少,霍敬亭答應回家給她炒個雞蛋拌進去。另一次是一個著名的愛爾蘭舞蹈團來綠島巡演的時候,他和章時年帶著噸噸去看,正好遇到了趙小涵和霍敬亭也帶著苗苗去。
那個時候他就知道,陳天齊永遠地成為趙小涵的歷史了。
當然這一刻陳安修是沒有預知能力的,昨天山貨和小飯館已經徹底放假,今天配送中心送完年前最後一次蔬菜,年初二之前也要停工了,家裡的事情料理清楚,他們明天就要去北京了。訂的臘月二十九的火車票,季君毅跟著一道走。他本來以為今年發生這多事,季君毅會留下來的,哪知道人家要照常回去過年。
在哪裡過年,其實陳安修都無所謂,不過一想到要面對章家那位老爺子,他就覺得胃疼。
作者有話要說:趙小涵徹底過去了。
…
正文 第372章
胃疼不胃疼的,這個年總是要過的,不過在陳安修離開之前,陳天晴先回來了,她是臘月二十八下午的火車,不到五點抵達綠島,陳安修和陳天雨都有事走不開,章時年讓耿濤是火車站接的人,之後去章時年的公司坐了會。下班後兩人一道走的。
章時年並沒有與人閒聊的嗜好,上下班的路上一般都是閉目養神或者思考些事情,耿濤跟隨他多年,深知他的習慣,沒有特殊情況也並不打擾。陳天晴臨時去了趟衛生間,到停車場的時候,章時年已經上車了,沒有陳安修在場,她和章時年也不太親近,就自動坐了副駕駛。
這次章時年倒也沒一路沉默,他問了些陳天晴工作的事情。這是個合適的切入點,他要是關心私生活,陳天晴反而不知道該怎麼應對,說近了感覺不對,刻意疏遠了又不合適。談談工作就相對容易多了,她是做金融這一塊的,這雖然不是章時年的專業領域,可也有絕對的發言權,而且他視野寬廣,思路清晰。陳天晴開始是沒話找話,只想著千萬不要冷場,但到後來竟也慢慢認真起來。兩人大概聊了有半個多小時,直到陳安修的電話打過來。他是打給章時年的,不過先和陳天晴說的話,問路上冷嗎?又說山上現在又開始飄小雪花了,讓他們路上慢點,不要著急。
他這麼說,陳天晴特意留心了下窗外,不知道是雪太小,還是市區這邊根本就沒下,她瞅了半天,也沒看到有雪花,“……市區這邊好像還沒下大,應該不要緊……我知道了,大哥,待會就回去了。”因為是章時年的手機,她也沒打算聊太久,簡單地說了幾句就將手機還了回去。
之後就是那兩人的時間,陳天晴也沒太留意聽,偶爾的捕捉到兩句,似乎也沒有固定的話題,都是些很隨意的閒聊,而且好像大哥的話比較多,章時年大多是在回應,她沒好意思專程回頭去看章時年的表情,但聲音聽著是愜意而放鬆的,完全沒有面對旁人時那種疏離感。
“大哥話還真是多,這都馬上就到家了還說個不停。”陳天晴在心裡默默吐槽自己的哥哥,但腦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現出另一個無比聒噪的人,那人也不知道從哪裡弄到的她的手機號碼,隔三差五地就給她打電話。她有時候不想接,但不妨礙那人經常打,每次還都有各種理由,有時候她不想說話,那人自己就能講半個小時。這樣的事情持續了四五個月,她竟然有些被強迫地習慣了。今天不知道怎麼知道她要回家的,掐著點的在門口堵著,說自己要去火車站接人,順便送她一程。大概怕她不同意,直接將她的行李箱搶了過去拖著。她這輩子都沒遇到過那麼厚臉皮又無賴的人。
車子進到郊區,街上的路燈少了些,陳天晴換個姿勢,發現外面真的下雪了,昏黃路燈的映照下那些洋洋灑灑的雪花就很清楚了,她的手伸到隨身的包里想摸手機,沒摸到裝在暗袋裡的手機之前,她先摸到了一個保溫盒,因為一直在包里放著,表面還有微熱的溫度,她不用打開也知道裡面是一整盒的南瓜餅,是臨上車之前,邵中則塞到她包里的,那人做事好像從來不給人拒絕的機會。她是喜歡吃南瓜餅,但是這一盒的手藝實在不怎樣,一點都不軟糯不說,還大小不一,奇形怪狀。之所以還能稱作南瓜餅,是因為真的是南瓜做的,有兩個裡面,她吃到了沒剝乾淨的南瓜皮。
難得今天的電話沒追過來,不過等到拿出手機的時候,陳天晴抿著嘴唇笑了,沒電了,怪不得這麼安靜。
現在是臘月二十八的晚上了,還有兩天就是新年,他們的車子一路上過來,不時地就能聽到鞭炮聲,還有放煙花的,到鎮上的時候,這聲響就更明顯了。
真的要過年了,每次回到家,陳天晴才有要過年的清晰感覺,陳爸爸大概知道他們這會就要來了,已經在胡同口的路燈下等著了,看到他們的車子後,就大步地迎了過來。
“爸爸。”耿濤停車後,陳天晴打開車門跑下去,章時年也跟著下來了。
陳爸爸並不是個善於對兒女表達感情的父親,儘管一早就在這裡等人,但真見到人也沒說太多感性的話,只接過閨女的包,問路上冷嗎?坐車還順利嗎?又招呼章時年快回屋,說是飯都做好了,外面冷。
陳安修他們訂的是上午十點多的車票,早上就要到市區和老爺子他們會合,明天就不過來道別,恰好今晚陳天晴回來,大家就一起在家裡吃了團圓飯。
不過陳奶奶不在,她跟著陳建友一家到陳三叔那邊去了。陳建友每次回來,家裡的客人絡繹不絕,各種好話也和不要錢一樣往陳奶奶面前送,她心裡一高興,精神也跟著好轉很多,有時候陳建友扶著她,她也願意到離家近的各處親戚家裡坐坐。兒子衣錦榮歸,做為母親,她的臉上也十分有光彩。劉雪的事情還沒人告訴她,之前由於天雨橫插一槓子,各家親戚的錢基本都拿出來了。大過年的,他們也頗為避諱地都沒在老太太跟前提這茬,反而因為對天雨心存感激,面上較之往年更和氣些。陳奶奶不知道這裡面的曲折,一心沉浸在即將到來的新年和兒子榮歸全家團圓的喜悅中。
陳天雨是等大家動了筷子才進門的,他今天去林家島給姥姥姥爺和兩個舅舅家送年貨去了,之前打過電話回來說,今天下雪,老人不讓走,他準備在那邊歇一宿了,沒想到臨時又回來了,“查了明天的天氣,明天有大雪,下了大雪,路上就更難走了。”同樣是走山路,去林家島的路要比他們這邊還崎嶇些,拐彎也多。如果真大雪封了路,就只能從海上坐船繞過來,更麻煩。
陳媽媽讓他去洗手,又多拿了一副碗筷過來。但他是在林家島那邊吃了不少東西回來的,這會也不餓,就擠到陳安修和冒冒中間坐著,搶了陳安修餵飯的活。
其實冒冒現在已經很會自己吃了,不過有些菜他叉不起來或者站起來也夠不到,大人就是幫著夾夾菜,另外就是哄著多吃點他不太熱衷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