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一屋子伺候小少爺的下人在家裡歇著,倒是馮家帶著孩子,當然雙方都樂見其成,自然也沒人說什麼。只陳媽媽旁敲側擊的,還想將兩座房子中間的牆上打個門,說是方便來往,話里話外的意思,往後他們走了,這房子就留給馮家了。

  她一個下人,哪能做主主家房子的歸屬,不用想就知道是誰的主意。馮敏既不貪這一處房產,也不同意中間開門,堪稱油鹽不進。陳媽媽時常嘀咕,瞧著是個溫柔有禮,料定好說話的,怎麼那麼有主意呢,又不得不佩服,為人之堅定,立身之正,多少男人也比不上,更不用說養在深閨的女子們了。

  馮敏進去看了陳媽媽,看她好些了,聊了幾句,想打探那個人吧,又不好開口。陳媽媽坐在床前,看馮敏在堂屋中間的方桌旁安坐,手肘撐在桌子上,單手垂著,拎起茶杯轉一下,放下,又拎起來轉一下,越看越眼熟,這不是大爺不知何時養成的習慣嘛,源頭在這呢,一時心裡又好笑又感嘆,這樣兩個人,合該是一對。

  也就明白馮敏磨磨蹭蹭在這裡幹什麼呢,陳媽媽披上衣裳走過去坐下,將點心往馮敏跟前推了一點,笑道:「這是蒙古國那邊很有名的零嘴,用牛奶摻麥粉做的,都說好吃,我吃不慣奶味兒,娘子嘗嘗吧。」

  這邊有的東西,也會給馮家送一份,這種點心馮敏也吃過,順水推舟撿起來一塊,輕輕咬了一口,陳媽媽笑意更深,「大爺這幾帶人去蒙古國勘察去了,說是要修建一個使團署,總有十天半月才能回來,行程忙,我又病著,還以為您知道呢。」

  那一目了然的眼神,盯的馮敏臉上莫名泛熱,竟然有些心虛,她表現的很明顯嗎?坐不下去了,從容站起來,走出去抱過蔡大寶,叫他在外面跟陳媽媽打招呼。蔡大寶高聲喊了一聲媽媽,還叫陳媽媽乖乖吃藥,快點好起來陪他玩,喜的陳媽媽在裡面笑開懷。

  走出大門,馮敏摸了摸臉,懊惱地甩甩頭。回到家,院子裡坐了好幾個人,原是馮大姑一家,還有許久未見的劉大表哥,馮敏坐了半,才聽清大姑一家的來意。

  馮敏的大表哥年近三十,常年在鄉下務農。之前雲陽危急,不肯跟家裡人逃跑,參與了守城,也算有功,憑著這份不大不小的功勞,後來在缺人的衙門裡謀了個小鋪頭的缺,這也算吃上官家飯了,奈何家裡沒什麼門路,好事輪不到他,麻煩事總落到頭上,前些時候還因為給人背鍋得罪了一個小財主,費了不少功夫才摁下去這件事。

  為著這事,馮家也跟著嘆了幾氣,今次聽說雲陽要修建蒙古國的使團署,馮大姑就起了心思,不如去署了里找個事,不比一輩子做個小鋪快強?自然就想到馮家隔壁那位。

  於自家萬分為難的事,不過人家一句話。

  只是怎麼好開這個口呢,少不得借馮家用一用,請人家一請,成就成,不成至少盡了人事。馮敏在一邊聽著,大傢伙兒商量請人的席面,要準備什麼禮物,按照她在刺史府看慣的那些吃用,其實自家能拿出來的東西,在人家府里連下人都不稀罕,可已經算是舉兩家之力了,怎麼好挑剔,只好按照蔡玠的喜好跟口味,幫忙調整一二。

  朱秀兒跟馮老三還算謹慎,說起來是請鄰居,要請來真佛,少不得看在馮敏跟蔡大寶的面子,萬一不成,自家不是為難?嘴上便有幾分保留,只劉家一個個在興頭上,不好太潑冷水,唯有盡力而已。

  第二馮大姑又來了,親手給大寶做了幾身衣裳,還給三嫂跟侄女一人兩條嶄新的裙子,說是商量商量子,家裡也好準備起來。朱秀兒埋怨他大姑來就來,帶什麼東西?如實道:「人還沒回來呢,大寶見天兒找爹爹,幸好他娘還哄得住,他們那邊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回來。」

  這樣一來,沒法定下具體的子了,馮大姑也不糾結,看朱秀兒泡豆子打算自己磨豆腐,姑嫂倆拉著家常一處忙活去了。馮敏將蔡大寶哄睡了,掃見姑姑送來的禮,嘆了一聲,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正沒個奈何處,隔壁來人,小丫頭臉兒嚇的白白的,「不好了娘子,我家大爺受傷了,這會兒還昏睡不醒,陳媽媽急的要命,請你過去。」

  什麼傷會重到昏睡不醒?馮敏的心一下揪起來,語氣失控地輕顫,「怎麼、怎麼會受傷呢,不是帶了很多人去嗎?」

  門外姑嫂倆也嚇住了,一個擔心自家事不成,一個心疼蔡大寶還那么小,生怕那位大爺有個閃失,雙雙催促馮敏,「叫你去就先去吧,那邊指定亂著呢,大寶我帶著乳母看著就好了。」

  馮敏聽聞,跟那丫頭腳下生風出了門,還好,大戶人家出來的下人很是穩當,越是著急的時候越是有條不紊,陳媽媽蠟黃著一張臉坐鎮,屋裡來來去去的人雖多,並不亂。蔡玠果真蒼白著一張臉躺在床上,雙目緊閉,形容頹廢,那樣大一張床,將他高高大大一個人襯托的脆弱了不少。

  屋裡熏著一股藥的香氣,他上半身的衣裳敞開,四五寸一條皮開肉綻的傷口橫亘在胸口偏下的位置,血肉模糊。馮敏只看了一眼,偏開頭不敢再看,片刻之後,又回過頭去,當初她爹摔斷腿,也是深可見骨的一道傷,當時經人介紹的一位老大夫的止血藥極為有效,當即不得不出言詢問大夫。

  看傷的大夫是蔣夫人派給蔡大寶的,五十來歲的模樣,腿上有點跛,原是軍中退下來的,拿手的不是風寒感冒,正是冷兵器所創傷口的治療。一聽有上好的止血藥,正是需要。馮敏又忙回家,跟馮大姑說明情況,請個動作迅速識路的年輕人趕去外鎮的鄉下取藥,馮大姑立刻想到自家兒子,可不是瞌睡來了就有枕頭,比平時積極百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