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再想一想使團里那位矜貴的皇家代表,面對蒙古國使團時何其老辣成熟,每回看見他,目不斜視中倒有些不把人放在眼裡,可只有他這個被針對的人才清楚,那裝作不在乎背後的嫉妒跟冷酷。
聽說這段子天天晚上回城,半點不嫌麻煩,馮敏又跟對方有過一段,她的心偏過去情有可原。是他輕敵了,輸給這樣一個家世樣貌都在自己之上的人,並不難受。
方天佑在馮家逗留了小半個時辰,跟馮敏談天說地極其融洽,雙方都無奈地發現,拋開婚嫁這層關係,彼此之間反而大方爽朗許多,性情相投,很有共同語言。走的時候,馮敏將方天佑送至門口,心頭陰霾盡去,笑得那叫一個春花燦爛。
不巧的是,目送馬匹剛轉過巷口,扭身的那一下瞧見另一側面無表情的人,跟個活閻王似的,直勾勾盯著她,滿眼老婆紅杏出牆的哀怨。馮敏腳下踟躕,慢吞吞朝他走過去,伸手去牽馬,被一下躲開,顯是不想理她,下一瞬又蹦出三個字,「繩子髒。」
馮敏好笑,若無其事哦了一聲,默默走在後面,走到隔壁家門口,門裡出來下人將馬牽進去,看她還跟著,心平氣和了點,「他來幹什麼?」
馮敏了他一眼,明知他想聽什麼,偏吊著,「過來看看。」
「敏敏。」
他心裡火燒似的,酸澀難當,看見她跟求親對像在一起笑的那麼開心,都難受死了,她還只管事不關己,是不是真要他把心掏出來,她才相信他的心也是血生肉長,會疼的。
第52章 我以為在做夢
大漢歷來有跟番邦結交的歷史,除過那幾部言而無信的遊牧名族,南至南朝,東靠朝鮮,西臨柔然,北抵蒙古都有過密切的來往。這次使臣商定了跟蒙古通商、互為依靠,還允許彼此在自己境內互建署了,直達天聽,就相當於在蒙古靠近大漢的境內締造光祿寺分部,商議既定,蒙古選定了雲陽,大漢也派了人過去。
馮敏不知道蔡玠親自帶人去了,好幾不見人回,隔壁靜悄悄的,人仿佛少了不少,難不成都走了?想到那一,到最後她也沒解釋方天佑是來幹嘛的,他隱沒在夜色中的背影,不免在意。
在院子裡收著黃花,不時往門外看一眼,往常這個時候從城外回來的人差不多就該到家了,一定會來看一眼蔡大寶,跟她聊聊一見聞。乍然少了這麼一段,竟如此不習慣,其實她也沒有那麼不喜歡他吧。
他口口聲聲她討厭他,哪裡知道,如果她討厭一個人,是絕不肯跟對方產生絲毫牽扯的,就算被纏著,也會想辦法從對方的生活中消失。那麼算計她的柳嫣,她也想著不過生命中的一個過客,短暫交際之後,餘生茫茫,未必再有見面的機會,何必浪費感情,過好自己的子才是正經。
一個傷害她的人,都能看的如此開,輕飄飄放過。那個在蔡家對她最好的人,反而格外的嚴苛責難。說到底,其他那些人從未進入過她的內心深處,她對他們沒有任何期待,也就談不上如何失望,只有他,她是喜歡依靠過的,也曾眷戀他的溫柔深情而產生過動搖,所以當事情鬧到無法收場時,除了反思自己,能責怪的也只有那一個人。
認真說起來,其實人人有自己的不得已。彼此位置交換,她不能保證自己做的比他更好,可身在局中,到底有太多的感情用事。
她從來不是一個對旁人求全責備的人,多數時候溫柔耐心、善解人意,連二妞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對一個待她那麼好的人冷若冰霜,還勸她,仔細人家追著追著就跑了。最開始,她想著跑就跑了,落個清淨,後來又隱隱覺得,他不會跑的,也不知哪來的這份篤定。
現在好了,說不定人真的跑了,馮敏收回不知第幾次望向門口的目光,捉住追著貓跑的蔡大寶。蔡大寶學會走路開始就總想自己跑,追雞攆狗,朱秀兒擔心他小短腿骨頭沒長,萬一傷著了,不許他每一跑太多路。直到近來看他很是朗,總算不拘著了,於是家裡的貓遭殃了,看見他便竄上房梁,留下蔡大寶仰著小腦袋眼巴巴盯著,跟馮敏告狀,貓貓不理他,「貓,貓。」
馮敏握住蔡大寶的小胖手,親了親,「貓貓喜歡你,但你老是揪人家的毛毛,人家就不喜歡你了,下次別揪了,它就跟你玩了。」
落西山,地面的暑氣蒸騰起來,比午時更熱了。馮家是幾十年的泥土房,冬暖夏涼,最是舒服,隔壁新砌的青磚房,還沒有他們這邊涼快。朱秀兒每些時候熬一大罐綠豆湯、酸梅湯,湃在井中,晚上吃了解暑,偶爾叫馮敏給隔壁送些過去,就是主子不用,陳媽媽她們稀罕呢。
馮敏之前都不去,朱秀兒便自己去,因著大寶胃口不好,晚間吃得少,近來乳母的奶也不怎麼吃了,怕他夜裡餓肚子。朱秀兒收拾出小鍋,燒上油,想炕點軟乎乎的土豆餅,沒空。
於是馮敏捧著一罐子綠豆湯,乳母抱著蔡大寶,去隔壁串門。開門的是個小丫頭,陳媽媽中暑了,害怕過了病氣,只在家中修養,幾個丫頭婆子在院中打著蒲扇乘涼呢,看馮敏過來,忙一個個站起來問好迎接。
這邊人一副畢恭畢敬的派頭,馮敏早見識過了,勸也勸不聽,只隨她們去。原本陳媽媽是打算派幾個過去伺候的。馮家院子小、屋子少,廚房也不大,怎麼好持這麼多人的飯菜,陳媽媽便說那邊伺候,回來吃飯,這也不成道理,馮家一家都反對,終於作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聽說這段子天天晚上回城,半點不嫌麻煩,馮敏又跟對方有過一段,她的心偏過去情有可原。是他輕敵了,輸給這樣一個家世樣貌都在自己之上的人,並不難受。
方天佑在馮家逗留了小半個時辰,跟馮敏談天說地極其融洽,雙方都無奈地發現,拋開婚嫁這層關係,彼此之間反而大方爽朗許多,性情相投,很有共同語言。走的時候,馮敏將方天佑送至門口,心頭陰霾盡去,笑得那叫一個春花燦爛。
不巧的是,目送馬匹剛轉過巷口,扭身的那一下瞧見另一側面無表情的人,跟個活閻王似的,直勾勾盯著她,滿眼老婆紅杏出牆的哀怨。馮敏腳下踟躕,慢吞吞朝他走過去,伸手去牽馬,被一下躲開,顯是不想理她,下一瞬又蹦出三個字,「繩子髒。」
馮敏好笑,若無其事哦了一聲,默默走在後面,走到隔壁家門口,門裡出來下人將馬牽進去,看她還跟著,心平氣和了點,「他來幹什麼?」
馮敏了他一眼,明知他想聽什麼,偏吊著,「過來看看。」
「敏敏。」
他心裡火燒似的,酸澀難當,看見她跟求親對像在一起笑的那麼開心,都難受死了,她還只管事不關己,是不是真要他把心掏出來,她才相信他的心也是血生肉長,會疼的。
第52章 我以為在做夢
大漢歷來有跟番邦結交的歷史,除過那幾部言而無信的遊牧名族,南至南朝,東靠朝鮮,西臨柔然,北抵蒙古都有過密切的來往。這次使臣商定了跟蒙古通商、互為依靠,還允許彼此在自己境內互建署了,直達天聽,就相當於在蒙古靠近大漢的境內締造光祿寺分部,商議既定,蒙古選定了雲陽,大漢也派了人過去。
馮敏不知道蔡玠親自帶人去了,好幾不見人回,隔壁靜悄悄的,人仿佛少了不少,難不成都走了?想到那一,到最後她也沒解釋方天佑是來幹嘛的,他隱沒在夜色中的背影,不免在意。
在院子裡收著黃花,不時往門外看一眼,往常這個時候從城外回來的人差不多就該到家了,一定會來看一眼蔡大寶,跟她聊聊一見聞。乍然少了這麼一段,竟如此不習慣,其實她也沒有那麼不喜歡他吧。
他口口聲聲她討厭他,哪裡知道,如果她討厭一個人,是絕不肯跟對方產生絲毫牽扯的,就算被纏著,也會想辦法從對方的生活中消失。那麼算計她的柳嫣,她也想著不過生命中的一個過客,短暫交際之後,餘生茫茫,未必再有見面的機會,何必浪費感情,過好自己的子才是正經。
一個傷害她的人,都能看的如此開,輕飄飄放過。那個在蔡家對她最好的人,反而格外的嚴苛責難。說到底,其他那些人從未進入過她的內心深處,她對他們沒有任何期待,也就談不上如何失望,只有他,她是喜歡依靠過的,也曾眷戀他的溫柔深情而產生過動搖,所以當事情鬧到無法收場時,除了反思自己,能責怪的也只有那一個人。
認真說起來,其實人人有自己的不得已。彼此位置交換,她不能保證自己做的比他更好,可身在局中,到底有太多的感情用事。
她從來不是一個對旁人求全責備的人,多數時候溫柔耐心、善解人意,連二妞都不理解,為什麼要對一個待她那麼好的人冷若冰霜,還勸她,仔細人家追著追著就跑了。最開始,她想著跑就跑了,落個清淨,後來又隱隱覺得,他不會跑的,也不知哪來的這份篤定。
現在好了,說不定人真的跑了,馮敏收回不知第幾次望向門口的目光,捉住追著貓跑的蔡大寶。蔡大寶學會走路開始就總想自己跑,追雞攆狗,朱秀兒擔心他小短腿骨頭沒長,萬一傷著了,不許他每一跑太多路。直到近來看他很是朗,總算不拘著了,於是家裡的貓遭殃了,看見他便竄上房梁,留下蔡大寶仰著小腦袋眼巴巴盯著,跟馮敏告狀,貓貓不理他,「貓,貓。」
馮敏握住蔡大寶的小胖手,親了親,「貓貓喜歡你,但你老是揪人家的毛毛,人家就不喜歡你了,下次別揪了,它就跟你玩了。」
落西山,地面的暑氣蒸騰起來,比午時更熱了。馮家是幾十年的泥土房,冬暖夏涼,最是舒服,隔壁新砌的青磚房,還沒有他們這邊涼快。朱秀兒每些時候熬一大罐綠豆湯、酸梅湯,湃在井中,晚上吃了解暑,偶爾叫馮敏給隔壁送些過去,就是主子不用,陳媽媽她們稀罕呢。
馮敏之前都不去,朱秀兒便自己去,因著大寶胃口不好,晚間吃得少,近來乳母的奶也不怎麼吃了,怕他夜裡餓肚子。朱秀兒收拾出小鍋,燒上油,想炕點軟乎乎的土豆餅,沒空。
於是馮敏捧著一罐子綠豆湯,乳母抱著蔡大寶,去隔壁串門。開門的是個小丫頭,陳媽媽中暑了,害怕過了病氣,只在家中修養,幾個丫頭婆子在院中打著蒲扇乘涼呢,看馮敏過來,忙一個個站起來問好迎接。
這邊人一副畢恭畢敬的派頭,馮敏早見識過了,勸也勸不聽,只隨她們去。原本陳媽媽是打算派幾個過去伺候的。馮家院子小、屋子少,廚房也不大,怎麼好持這麼多人的飯菜,陳媽媽便說那邊伺候,回來吃飯,這也不成道理,馮家一家都反對,終於作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