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謝陛下。」惶恐起身,卻見身側無人,平日服侍左右的樓筱徹也不知何處去了。
落座後,邢夙昔盯著覃烑的臉出神,那眉眼與自己肖似,非也,應該說與覃燁相似。
被當今聖上目光審視,不過須臾覃烑便覺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卻沒料到那人先道:「若然者,挾日月而不烑,潤萬物而不耗,這是個好名。」
覃烑一愣,自然對邢夙昔偶然冒出的一句看似稱讚的話語十分不解,但還來不及應聲,但聽那人又道——
「朕曉得你有強國之志。」邢夙昔語氣是少有的語重心長,「烑兒,你若日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方可清除內憂外患。」
「陛下……」
「何況這皇位就本屬於你。」邢夙昔不顧覃烑愕然,接著道,「朕知這五年沒成甚麼大業,遭眾人非議,但朕卻做了兩件事。」
於是邢夙昔簡要地將鬼外子一事,以及他如何利用鐘不歸複雜的黨羽讓其難顧兩頭。
雖只是輕描淡寫帶過,但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覃烑竟是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他看不清覃燁的面容,他猜不透那人心思。
「你可是能承此大業?」邢夙昔的手緩緩搭上,覃烑頓覺其中勁力深沉含蓄,如灌重鉛,汗珠無徵兆地滴嗒落於地上。
覃烑目中濕潤,渾身栗抖難止,言辭有力之極:「定不負所望!」
……
當日有詔曰:左丞鐘不歸誑上欺君,苦虐黎民,實有權奸賣國之嫌,即刻下放入獄。
……
當交代完這一切後的邢夙昔倍感輕鬆,他終是逃脫了「覃燁」二字長達數年的禁錮。反正有關禪讓的一系列繁瑣文書他早已寫好,只需樓筱徹告訴覃烑便可,毋需他再費心。
這下終於可以與解意揩病目,捻衰髯,再尋一處僻靜之地,就會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之日。
玉笙寒近日便一直住在宮中,當他被噩夢驚醒時,邢夙昔剛坐至他床邊。
「還是夢魘?」邢夙昔為他揩去面上汗珠。
「不太像是。」玉笙寒半撐著身子,兩眼無神,「又像是……徵兆夢了。」
「快結束了。」聽聞徵兆夢三字,邢夙昔心下一痛,舊時那些是是非非似又要席捲而至,他這廂緊緊抱住玉笙寒,「解意,就快結束了。」
邢夙昔雖是自己的愛人不假,但他畢竟還有龍袍在身,君臣有別一事玉笙寒自然曉得,所以他也無權去評價邢夙昔所謂的退位讓賢之法。
但打心底玉笙寒不願讓邢夙昔背上千古罵名,成萬夫所指,被世間所唾。
可人世間大多時候,都是這般無力罷。玉笙寒躺在他寬闊的懷中,手臂緊緊摟住他腰身,將頭貼在他心口,卻不吭聲。
邢夙昔見他如此,心中發熱,分外清楚玉笙寒擔憂之事,輕嘆一聲,道:「解意不必如此,世人以為常理之事,其中多半荒謬不經,經不住推敲。且任他們去說,只有你我知曉其中曲折便可,嗯?好不好?」
「我……理會得。」玉笙寒不大情願地應了一聲,正欲撤手起身,哪知手腕被邢夙昔所捉,一個沒留意,又被他按回榻上。
「反正啊,與我睏覺的又不是他們。」邢夙昔湊至玉笙寒耳邊,「何況讓解意舒服的,亦不是他們……」
……
後據史書所載,朔鳳五年,南隱帝覃燁告以禪讓之事,讓帝位與其侄覃烑。
同年,烑即位,改年號為明承。
……
眾山煙霧,翠壁青屏。
邢夙昔與玉笙寒共騎一馬,離了皇宮,避開眾人數城來至江邊。
二人下馬,將馬具卸下丟在叢中藏好後,準備將坐騎放生。見馬兒徘徊不走,玉笙寒回身一撫馬頸,輕拍馬臀,馬這才依依不捨的撒蹄而去。
見馬兒得了自由,玉笙寒來至邢夙昔身側,二人一時無語,就這麼身披大襖佇立在渡口邊。
二人若乘船沿江東行,順此水路走上一程,對他們二人而言,便可將這些瑣事紛爭遠遠拋之腦後。
雪舞郊衢,天色漸暗,邢夙昔望著眼前遠水翻銀,濁浪迭起,笑得格外任達不拘:「雖朔風砭骨,但你解我意。」
「又來。」玉笙寒溺寵地瞥了身側之人一眼,「多少年了,還沒鬧夠。」
「想一直這樣,不可以麼?」
「自然可以。」玉笙寒低聲一笑,任由邢夙昔牽去了自己的手,「你怎樣都可以。」
二人嬉笑言談間,邢夙昔餘光瞥見不遠處有一隻船泊在岸邊,於是高聲道:「有勞船家,這可是東去的渡船麼?」
不過一會兒,但見一老伯從舟蓬中走出,看了看二人道:「二位公子要去哪裡?」
邢夙昔道:「我二人要去南邊,可是方便麼?」
老伯回道:「自然方便,若走水路,沒幾日便到臨州了。」
言罷放下踏板,容二人上船。
邢夙昔從襖間取出一碇大銀交給老伯。又見他忙去扯起蓬帆,將舟頭搖起櫓來。小船雖是不大,但悠悠蕩蕩間,一路向南,也算是穩當。
曾有言道:自一氣才分,三界始立。緣有四生之品類,遂成萬種之輪迴。浪死虛生,如蟻旋磨,猶鳥投籠,累劫不能明其真性。
但這些……真的再與他們二人再無干係麼?
縱然二人離開京城浪跡天涯已成定居,但玉笙寒依舊難安,他總覺這一切都太過順利。不過也許是之前步步艱辛,因而突然順意,突然有些不大習慣。
落座後,邢夙昔盯著覃烑的臉出神,那眉眼與自己肖似,非也,應該說與覃燁相似。
被當今聖上目光審視,不過須臾覃烑便覺被折磨的不成人形,卻沒料到那人先道:「若然者,挾日月而不烑,潤萬物而不耗,這是個好名。」
覃烑一愣,自然對邢夙昔偶然冒出的一句看似稱讚的話語十分不解,但還來不及應聲,但聽那人又道——
「朕曉得你有強國之志。」邢夙昔語氣是少有的語重心長,「烑兒,你若日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能,方可清除內憂外患。」
「陛下……」
「何況這皇位就本屬於你。」邢夙昔不顧覃烑愕然,接著道,「朕知這五年沒成甚麼大業,遭眾人非議,但朕卻做了兩件事。」
於是邢夙昔簡要地將鬼外子一事,以及他如何利用鐘不歸複雜的黨羽讓其難顧兩頭。
雖只是輕描淡寫帶過,但字字句句皆出自肺腑,覃烑竟是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他看不清覃燁的面容,他猜不透那人心思。
「你可是能承此大業?」邢夙昔的手緩緩搭上,覃烑頓覺其中勁力深沉含蓄,如灌重鉛,汗珠無徵兆地滴嗒落於地上。
覃烑目中濕潤,渾身栗抖難止,言辭有力之極:「定不負所望!」
……
當日有詔曰:左丞鐘不歸誑上欺君,苦虐黎民,實有權奸賣國之嫌,即刻下放入獄。
……
當交代完這一切後的邢夙昔倍感輕鬆,他終是逃脫了「覃燁」二字長達數年的禁錮。反正有關禪讓的一系列繁瑣文書他早已寫好,只需樓筱徹告訴覃烑便可,毋需他再費心。
這下終於可以與解意揩病目,捻衰髯,再尋一處僻靜之地,就會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之日。
玉笙寒近日便一直住在宮中,當他被噩夢驚醒時,邢夙昔剛坐至他床邊。
「還是夢魘?」邢夙昔為他揩去面上汗珠。
「不太像是。」玉笙寒半撐著身子,兩眼無神,「又像是……徵兆夢了。」
「快結束了。」聽聞徵兆夢三字,邢夙昔心下一痛,舊時那些是是非非似又要席捲而至,他這廂緊緊抱住玉笙寒,「解意,就快結束了。」
邢夙昔雖是自己的愛人不假,但他畢竟還有龍袍在身,君臣有別一事玉笙寒自然曉得,所以他也無權去評價邢夙昔所謂的退位讓賢之法。
但打心底玉笙寒不願讓邢夙昔背上千古罵名,成萬夫所指,被世間所唾。
可人世間大多時候,都是這般無力罷。玉笙寒躺在他寬闊的懷中,手臂緊緊摟住他腰身,將頭貼在他心口,卻不吭聲。
邢夙昔見他如此,心中發熱,分外清楚玉笙寒擔憂之事,輕嘆一聲,道:「解意不必如此,世人以為常理之事,其中多半荒謬不經,經不住推敲。且任他們去說,只有你我知曉其中曲折便可,嗯?好不好?」
「我……理會得。」玉笙寒不大情願地應了一聲,正欲撤手起身,哪知手腕被邢夙昔所捉,一個沒留意,又被他按回榻上。
「反正啊,與我睏覺的又不是他們。」邢夙昔湊至玉笙寒耳邊,「何況讓解意舒服的,亦不是他們……」
……
後據史書所載,朔鳳五年,南隱帝覃燁告以禪讓之事,讓帝位與其侄覃烑。
同年,烑即位,改年號為明承。
……
眾山煙霧,翠壁青屏。
邢夙昔與玉笙寒共騎一馬,離了皇宮,避開眾人數城來至江邊。
二人下馬,將馬具卸下丟在叢中藏好後,準備將坐騎放生。見馬兒徘徊不走,玉笙寒回身一撫馬頸,輕拍馬臀,馬這才依依不捨的撒蹄而去。
見馬兒得了自由,玉笙寒來至邢夙昔身側,二人一時無語,就這麼身披大襖佇立在渡口邊。
二人若乘船沿江東行,順此水路走上一程,對他們二人而言,便可將這些瑣事紛爭遠遠拋之腦後。
雪舞郊衢,天色漸暗,邢夙昔望著眼前遠水翻銀,濁浪迭起,笑得格外任達不拘:「雖朔風砭骨,但你解我意。」
「又來。」玉笙寒溺寵地瞥了身側之人一眼,「多少年了,還沒鬧夠。」
「想一直這樣,不可以麼?」
「自然可以。」玉笙寒低聲一笑,任由邢夙昔牽去了自己的手,「你怎樣都可以。」
二人嬉笑言談間,邢夙昔餘光瞥見不遠處有一隻船泊在岸邊,於是高聲道:「有勞船家,這可是東去的渡船麼?」
不過一會兒,但見一老伯從舟蓬中走出,看了看二人道:「二位公子要去哪裡?」
邢夙昔道:「我二人要去南邊,可是方便麼?」
老伯回道:「自然方便,若走水路,沒幾日便到臨州了。」
言罷放下踏板,容二人上船。
邢夙昔從襖間取出一碇大銀交給老伯。又見他忙去扯起蓬帆,將舟頭搖起櫓來。小船雖是不大,但悠悠蕩蕩間,一路向南,也算是穩當。
曾有言道:自一氣才分,三界始立。緣有四生之品類,遂成萬種之輪迴。浪死虛生,如蟻旋磨,猶鳥投籠,累劫不能明其真性。
但這些……真的再與他們二人再無干係麼?
縱然二人離開京城浪跡天涯已成定居,但玉笙寒依舊難安,他總覺這一切都太過順利。不過也許是之前步步艱辛,因而突然順意,突然有些不大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