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際上是因為舊城拆遷老闆暴富分了三套房。」

  李信年面不改色地拿起另一個杯子倒滿:「現實就是這麼沒有浪漫因子。」

  就像深受觀眾喜愛的吉他手其實是個欠債劈腿的不道德分子。祝汐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

  很難說李信年當時講這個八卦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其他深意,或者哪怕沒有,但字面意思其實就已經說得很明白。

  荔枝酒在果酒中算得上度數上限比較高的一種,雖然看著是淡淡的粉紅色,入口就知道不那麼綿柔。估計李信年也是不太喜歡這一點,難怪當時拿回家就放在冰箱裡沒動過。

  然而與此同時聽到李信年很輕柔地叫了他一聲:「汐汐。」

  客廳只開了一盞落地燈,不知道是不是李信年有意為之。然而那種昏暗的光線在此刻很柔軟地蔓延到他們腳下,光影微茫的邊緣,像是明暗交界的呼吸。

  汐汐。

  他輕聲說,我有時候很感謝音樂。

  「因為哪怕是我們這樣平凡普通的人,也可以在舞台上耀眼一秒鐘。」

  就算會各奔東西,就算會窮困潦倒。

  就算明天之後依然歸於沉寂的生命,在台上台下對視的哪一個瞬間,也像是人生遇見過的無數種可能。

  李信年慢慢地說:「我在迷津第一次看到你,就覺得你太漂亮了。」

  是那種無論從哪個方向都能一眼被人注意到的耀目中心,只是很普通地支著手坐在那裡,就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朝那個方向匯聚過去。

  好像滿室聲色里一抹刺目的純白。

  李信年垂下眼神看著祝汐,那一個晚上的事情後來他們都沒有再提過,但當時在場的人,誰都看得出祝汐並不在河流的這一邊。

  而很多人會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來到台下,聽一兩首歌,喝一晚上酒。多麼堅強的人,也會有需要依靠的時刻。

  李信年並不會輕視任何尖銳或者低迷的情緒,他在話筒背後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每一個觀眾都是他內化的自己的一部分。而一場演出的結束和抽離就像一幕戲劇的終止。

  像聚光燈照向空無一物的舞池,現實世界緩緩浮蕩著塵埃。

  然而在陰影的邊緣有什麼東西動了一下。

  ——是被他撿回家的小貓。

  「所以我後來一直在想……如果你要走的話,我有沒有理由留住你。」

  其實不用刻意去打聽,也知道藝術學院今年新來的講師很受歡迎。他們很少這樣面對面看著彼此講話,哪怕是兩年前最後一次見面,最後也只是說:「我們分開一段時間,好好想一想好不好。」

  而當時的分別是未完待續也好,是激盪段落之後塵埃落定的休止也好,時間和世界的轉變剛好來到那一個岔口,只要向前一步,就能鬆掉一口氣,走向所有平平無奇的聚散和分別。

  一切都結束了,小朋友要回到自己的那條軌道上去——他後來才知道當時祝汐提到寧芸是什麼意思,葬禮進行得無聲無息,而他甚至沒有聽到一點端倪。

  「她在的時候我好像總是喘不過氣,但是她走了我應該也不會解脫。」

  這是祝汐當時情緒最外露的一句話,然而直到現在仿佛一切的輪盤第二次轉回起點,他們才居然又在最初的地方相遇。

  還是一樣的燈光和聲色,人群哄鬧著向前走去。鹿淩江北岸的這片舊城區翻翻改改生機盎然,長街兩畔梧桐樹葉的綠色漫長地綿延,還是那種五光十色而碌碌向前的生活。

  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他的錯。但他開始想要把路邊撿到的貓留在這個世界裡。

  「等下我把今晚的照片發給你吧。」

  李信年忽然說。

  嗯?這個話題跳躍有點快,祝汐抬起眼睛去看他,李信年看著他,目光交匯了一下才轉開視線。

  我剛才看了,他們拍得不錯。

  明天朋友圈肯定又是一波刷屏。

  李信年劃開手機相冊,沒多久祝汐的手機響了一下,點開李信年的對話框之前,忽然發現自己之前居然還加過他那幾個朋友的群。

  之前一直放在那裡沒管,今晚之後群里居然在瘋狂艾特李信年。

  「怎麼沒人圈我。」祝汐把手機給李信年看,沒想到然後李信年就用那種眼神看了他一眼。

  怎麼。

  沒怎麼。李信年輕描淡寫地說,他們可能不太敢吧。

  但我突然不想發朋友圈了。

  祝汐湊過去看李信年相冊上的圖片,意外地居然真的拍得不錯,以他在寧芸和祝展國的薰陶下又學了那麼多年藝術的眼光,有幾張也能算得上專業水平了。

  「拍得太光明正大了。」

  李信年慢慢地用手指挪那幾張圖,光影交錯在他指尖換來換去。

  好像馬上就要發生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一樣。

  那種不能宣之於口的曖昧氣氛,好像在光天化日之下鼓盪起來。明明是很平常的場景,但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像走在琴弦上,某種心照不宣變局的前奏。

  「不想讓他們看見。」

  李信年低頭親了親祝汐的耳廓,感覺到對方靜止了一秒:「你之前不是問……」

  是那個關於在路邊撿貓的話題,某段發生在昏暗走廊里的對話,長夜未盡時,無人知曉的獨白:

  「我想了很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