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因為包分配也是有弊端的,並非所有人都能分配到好單位。
分配到好單位自然普天同慶,但分配到不對口且地點偏遠的單位……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這時候就是看你日常學習情況,以及跟班主任還有班級的班幹部關系的時候了。
像江若望這種成績優秀,已經在導師那裡掛了名兒的甚至都不需要參加這一步驟,直接被老黃拉到研究所去,關系掛在研究所中讀他的研究生。
而她呢?成績還不錯,但不拔尖兒,越到後面越吃力,顯然不是理論形人才,老黃瞧不上她。讀書期間也沒有發表什麼文章,更沒有參加什麼活動——畢竟為了讓成績保持在班級就已經花費了聞嘉嘉大量的時間了,更別提她期間還得賺錢,更得教育家裡的孩子。
所以聞嘉嘉不屬於積極分子,不出意外她的單位海市的廠里去。
小廠肯定不至於,大概率是像臨和醫玻那種掛在工業局下面的大廠。
比方說儀表局的下屬單位,這算是第一等的廠,還挺吃香的,可聞嘉嘉不想去。
去儀表局的廠子,還不如回臨和呢。
畢竟臨和的沈廠長在去年給她開出主任的位置,那裡的環境她還熟。說實話,聞嘉嘉著實心動了一瞬。
但她野心勃勃想當廠長,去了臨和只能「篡位」,大大提高了難度,只能婉拒。
於是聞嘉嘉拒絕了沈廠長,拒絕了學校給安排的工作,正式成為一名無業游民,也算是復大恢復招生後開天闢地的頭一遭。
班級里最倒霉的學生,也都分配到了城郊的學校去,像她這種畢業即失業的還真是整個學院的第一例。
當時輔導員看她都跟看傻子似的,就算聞嘉嘉說想去南方闖闖,輔導員也理解不了。
聞嘉嘉說要去南方,還真不是說說而已。
進入九月份,聞春和聞萱開學後聞嘉嘉就琢磨著到南方去逛一趟。
聞嘉嘉跟來看她的魏岱說:「我尋思著咱們也開一家服裝店吧,錢留著又沒法生錢。」
魏岱也是熟讀政策的人了,每天都得看報紙和聽廣播的,自然不會覺得開店太掉價。
於是點頭:「我去過南邊,他們那裡的衣服確實要比咱們這裡的更好看。你找好店面沒,沒有的話這兩天咱們一起去找。」
店面這種事哪裡還需要魏岱來,這可是房產啊,聞嘉嘉早在兩年前就買了。
不僅如此,還在浦東買下兩座院子,囤著等拆遷。這一拆家裡仨姐妹的房子直接解決。
所以說房子還是早買早好,等魏岱想起來黃花菜都涼了。
聞嘉嘉買的那間店鋪處於鬧市區,不大,只有40多平方。她也沒怎麼裝修,因為這時候正是廣大老百姓對物質條件的渴求度開始上漲的時候。
有錢人是有,但那是表姨的市場人群,聞嘉嘉從南方進回來的貨人家還真不一定看得上呢。
她對這家店的定位人群就是老百姓,所以得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當然了,衣服嘛,成本低利潤豐厚,再怎麼薄利多銷也能掙好些錢。
頭回去南方,聞嘉嘉和魏岱一起去。
魏岱說:「老白就在那邊,你往後再要去,直接找他就好。」
聞嘉嘉驚訝:「老白不是在老家開飯館嗎,怎麼跑到那裡去了。」
魏岱:「說是到那裡開飯館,市場大。就在火車站旁邊,好大的一家店。」
聞嘉嘉覺得老白很有腦子,算是走在時代浪潮的最前端了。
他的店果然很大。
聞嘉嘉和魏岱坐火車都把腿坐麻好幾次後終於到了廣市。
先去老白的店鋪中,聞嘉嘉見到這位快十年沒見的人。
老白胖許多,笑起來時聲音都是渾厚的:「弟妹咋和從前沒多大變化呢。」
聞嘉嘉笑道:「老白你也是,呃……還比從前闊氣了。」
「胖就胖,還闊氣啥呀。跟大卡車一樣,我上回見到他都驚呆了。」魏岱嘴巴特損,「是怎麼吃到這種地步的,可見這幾年生活過得好。」
老白生活卻是好,特別是這兩年,家裡有錢還不卻物資,直接把自己吃到快要兩百斤。在這年代,整個城市也找不出有幾個比他胖的了。
他還怪失落:「唉,我這體型多好。可惜醫生喊減肥,說我太胖了身體不好。你說說,咱都沒想到自己有天需要減肥。這可是我一口一口吃出來的肉。」
得,生活滋潤得聞嘉嘉和魏岱都酸了。
翌日。
夫妻倆在老白的帶領下來到衣服廠。
這時候是有「投機倒把」罪的,而且早在前兩年就生效。
但改革開放嘛,一切以經濟發展為重心,私人買賣和開廠經商都允許了,像這種到南方進衣服去其他地方賣的行為更是沒啥事兒。
被抓的倒爺通常都是那些大「私倒」和給批條搞腐敗的「官倒」,聞嘉嘉這種小生意沒啥大事兒,就連魏岱都沒讓聞嘉嘉別來沾這行。
不過為了安全考慮,聞嘉嘉還是走貨車運大貨的路子,火車運小貨的路子。雖然這樣成本會高,但沒辦法,安全嘛。
而且直接找到廠家,廠家直銷省去了和中間商的接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分配到好單位自然普天同慶,但分配到不對口且地點偏遠的單位……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這時候就是看你日常學習情況,以及跟班主任還有班級的班幹部關系的時候了。
像江若望這種成績優秀,已經在導師那裡掛了名兒的甚至都不需要參加這一步驟,直接被老黃拉到研究所去,關系掛在研究所中讀他的研究生。
而她呢?成績還不錯,但不拔尖兒,越到後面越吃力,顯然不是理論形人才,老黃瞧不上她。讀書期間也沒有發表什麼文章,更沒有參加什麼活動——畢竟為了讓成績保持在班級就已經花費了聞嘉嘉大量的時間了,更別提她期間還得賺錢,更得教育家裡的孩子。
所以聞嘉嘉不屬於積極分子,不出意外她的單位海市的廠里去。
小廠肯定不至於,大概率是像臨和醫玻那種掛在工業局下面的大廠。
比方說儀表局的下屬單位,這算是第一等的廠,還挺吃香的,可聞嘉嘉不想去。
去儀表局的廠子,還不如回臨和呢。
畢竟臨和的沈廠長在去年給她開出主任的位置,那裡的環境她還熟。說實話,聞嘉嘉著實心動了一瞬。
但她野心勃勃想當廠長,去了臨和只能「篡位」,大大提高了難度,只能婉拒。
於是聞嘉嘉拒絕了沈廠長,拒絕了學校給安排的工作,正式成為一名無業游民,也算是復大恢復招生後開天闢地的頭一遭。
班級里最倒霉的學生,也都分配到了城郊的學校去,像她這種畢業即失業的還真是整個學院的第一例。
當時輔導員看她都跟看傻子似的,就算聞嘉嘉說想去南方闖闖,輔導員也理解不了。
聞嘉嘉說要去南方,還真不是說說而已。
進入九月份,聞春和聞萱開學後聞嘉嘉就琢磨著到南方去逛一趟。
聞嘉嘉跟來看她的魏岱說:「我尋思著咱們也開一家服裝店吧,錢留著又沒法生錢。」
魏岱也是熟讀政策的人了,每天都得看報紙和聽廣播的,自然不會覺得開店太掉價。
於是點頭:「我去過南邊,他們那裡的衣服確實要比咱們這裡的更好看。你找好店面沒,沒有的話這兩天咱們一起去找。」
店面這種事哪裡還需要魏岱來,這可是房產啊,聞嘉嘉早在兩年前就買了。
不僅如此,還在浦東買下兩座院子,囤著等拆遷。這一拆家裡仨姐妹的房子直接解決。
所以說房子還是早買早好,等魏岱想起來黃花菜都涼了。
聞嘉嘉買的那間店鋪處於鬧市區,不大,只有40多平方。她也沒怎麼裝修,因為這時候正是廣大老百姓對物質條件的渴求度開始上漲的時候。
有錢人是有,但那是表姨的市場人群,聞嘉嘉從南方進回來的貨人家還真不一定看得上呢。
她對這家店的定位人群就是老百姓,所以得走薄利多銷的路子。
當然了,衣服嘛,成本低利潤豐厚,再怎麼薄利多銷也能掙好些錢。
頭回去南方,聞嘉嘉和魏岱一起去。
魏岱說:「老白就在那邊,你往後再要去,直接找他就好。」
聞嘉嘉驚訝:「老白不是在老家開飯館嗎,怎麼跑到那裡去了。」
魏岱:「說是到那裡開飯館,市場大。就在火車站旁邊,好大的一家店。」
聞嘉嘉覺得老白很有腦子,算是走在時代浪潮的最前端了。
他的店果然很大。
聞嘉嘉和魏岱坐火車都把腿坐麻好幾次後終於到了廣市。
先去老白的店鋪中,聞嘉嘉見到這位快十年沒見的人。
老白胖許多,笑起來時聲音都是渾厚的:「弟妹咋和從前沒多大變化呢。」
聞嘉嘉笑道:「老白你也是,呃……還比從前闊氣了。」
「胖就胖,還闊氣啥呀。跟大卡車一樣,我上回見到他都驚呆了。」魏岱嘴巴特損,「是怎麼吃到這種地步的,可見這幾年生活過得好。」
老白生活卻是好,特別是這兩年,家裡有錢還不卻物資,直接把自己吃到快要兩百斤。在這年代,整個城市也找不出有幾個比他胖的了。
他還怪失落:「唉,我這體型多好。可惜醫生喊減肥,說我太胖了身體不好。你說說,咱都沒想到自己有天需要減肥。這可是我一口一口吃出來的肉。」
得,生活滋潤得聞嘉嘉和魏岱都酸了。
翌日。
夫妻倆在老白的帶領下來到衣服廠。
這時候是有「投機倒把」罪的,而且早在前兩年就生效。
但改革開放嘛,一切以經濟發展為重心,私人買賣和開廠經商都允許了,像這種到南方進衣服去其他地方賣的行為更是沒啥事兒。
被抓的倒爺通常都是那些大「私倒」和給批條搞腐敗的「官倒」,聞嘉嘉這種小生意沒啥大事兒,就連魏岱都沒讓聞嘉嘉別來沾這行。
不過為了安全考慮,聞嘉嘉還是走貨車運大貨的路子,火車運小貨的路子。雖然這樣成本會高,但沒辦法,安全嘛。
而且直接找到廠家,廠家直銷省去了和中間商的接觸。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