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耿清寧對永和宮的些許恐懼被這幅儀仗帶來的震驚衝散,她被扶在金椅上,一路上不知是深秋的太陽烈,還是人的視線灼人,總覺得有些彆扭。
偏偏從養心殿去永和宮需得繞過乾清宮,經過景仁宮、延禧宮,最後才到永和宮,說經過大半個紫禁城也不誇張。
不過片刻功夫,就連德妃娘娘便從雲嬤嬤那得知了這個消息。
「這老四,」娘娘看著甯楚格屋子,「和先帝真的是兩個性子」。
雲嬤嬤也跟著嘆息,「誰說不是呢」。
先帝爺雖不是見一個愛一個的性子,但對後宮確實不偏不倚,說句雨露均沾也不為過。
除此之外,先帝爺對位份吝嗇極了,十三的額娘章佳氏連生兩子一女,仍然是個庶妃的位份,死後才被追封為妃。
今上竟早早的便把貴妃的儀仗拿出來了,這是要封貴妃的意思嗎?
德妃娘娘沉思片刻,「把賞賜再加厚三分罷」。
雲嬤嬤欲言又止,本來這耿氏做為第一個被接進宮的妃嬪,娘娘已然十分看重,賞賜是加了又加,如今再加厚三分……以後的皇后娘娘進宮該如何賞賜。
只是娘娘素來是個有主意的,她也不敢狠勸,自去收拾賞賜不提。
耿清寧未正時分到的永和宮,雲嬤嬤已經親自在宮門口等著了,一見她就深深的蹲了下去,「給耿娘娘請安」。
聖旨未下,只能這樣含糊的稱呼著。
耿清寧忙親手扶起這個德妃娘娘身邊的貼心人,「嬤嬤這般客氣做什麼,說起來,嬤嬤與我還有幾分緣分呢」。
當年她躺在地上裝暈的時候,就是這位雲嬤嬤解救的她。
雲嬤嬤客氣的笑了兩聲,許多人發達之後都不願提當年之事,不願見當年那些舊人,這位主子倒是不忌諱,不過主子提是一回事,她若是掛在嘴邊就是另一回事了,是以並不接話,只將人往裡頭引。
德妃娘娘一見她便笑了,還叫人端點心上來,「嘗嘗這餑餑,配茶是極好的」。
耿清寧一看,金黃透亮,應當是刷了蜂蜜又放進爐子里烤過的,看上去如同開花柿子餅一般。
正是當年她在偏殿一口氣吃了好幾個的那種。
宮裡的人真可怕。
她捏起一個餑餑,笑道,「娘娘果真疼我,這點心我想了好幾年呢」。
德妃娘娘笑得更慈愛了,「你喜歡就好,這個大師傅還有幾手不錯的點心,回頭叫他去伺候你」。
耿清寧連忙推拒,哪有剛來就白吃白拿的,況且,她只是客氣的奉承話罷了。
德妃娘娘沒應下頭的話,轉而說起別的,「好孩子,太后娘娘這會子該醒了,你去給她磕個頭罷」。
一瞬間,耿清寧覺得自己好像是在玩什麼宮廷遊戲,只要靠近某個人物就會有任務蹦出來,靠近四爺得了一個給娘娘磕頭的任務,靠近娘娘又得了一個給太后磕頭的任務。
還說什麼,磕唄。
磕完頭的耿清寧帶回了她的任務獎勵———甯楚格和一個大師傅。
娘娘還是把那個大師傅給她了。
早知道就不說那話了,像是跟別人要東西似的。
四爺笑得停不下來,見耿清寧滿臉的後悔,才摟著人哄道,「娘娘這是疼你」。
給太后請安就是正名。
不過,娘娘本來就心細如髮,一句話在心裡過上許多遍才肯說出口,這次碰到寧寧這樣的,估計一時也很難習慣。
「你莫要放在心上」,他正了正面色,「不過,若是宮裡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去請教娘娘」。
他打算在福晉進宮之前,叫娘娘去管太妃那頭的事兒,叫寧寧來處理剩下的事兒。
寧寧有能力做好這件事,他知道。
耿清寧只覺得頭皮發麻,人在家中做,工作天上來,但仔細分析一下,宮裡這時候也沒有其他的人能管起來這一攤子事。
除非叫福晉進宮。
一想到這裡她便有些羞愧,像是偷了別人的東西一般。
她心裡明白,福晉才是打理紫禁城的最佳人選,只是,如今四爺已經把這份偏愛給了她,再叫她把這送給別人。
她不願。
第203章
說干就干。
只是, 耿清寧對宮廷事由不太熟悉,她特意請示了四爺,將府里的陳嬤嬤接進來, 聘請為養心殿後殿的頭號執行秘書。
又叫人去請雲嬤嬤, 詢問往年宮中定例。
眼下四爺剛登基,不適合大幹特干, □□為重, 一切按章程辦事,不求出彩, 但求不錯。
除此之外,她又吩咐李懷仁帶人去修繕慈寧宮、壽康宮, 先得把這些地方收拾出來,一旦皇帝的恩旨降下,太后和太妃便要搬到那個地方。
還有東五所,南三所, 一個是阿哥們住的地方, 一個是公主們的地方, 只有這處收拾出來,宮裡才能名正言順的把弘晝的那些表哥們接進來。
這是事關前朝的大事。
陳嬤嬤在府里一副快要退休的模樣,但如今卻在這紫禁城內煥發了第二春, 五十多歲的人每日裡都精神抖擻的, 看著比年輕人都要強上幾分。
讓耿清寧瞬間想到公園裡跳廣場舞的那些退休大媽們, 個個都是這麼有活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偏偏從養心殿去永和宮需得繞過乾清宮,經過景仁宮、延禧宮,最後才到永和宮,說經過大半個紫禁城也不誇張。
不過片刻功夫,就連德妃娘娘便從雲嬤嬤那得知了這個消息。
「這老四,」娘娘看著甯楚格屋子,「和先帝真的是兩個性子」。
雲嬤嬤也跟著嘆息,「誰說不是呢」。
先帝爺雖不是見一個愛一個的性子,但對後宮確實不偏不倚,說句雨露均沾也不為過。
除此之外,先帝爺對位份吝嗇極了,十三的額娘章佳氏連生兩子一女,仍然是個庶妃的位份,死後才被追封為妃。
今上竟早早的便把貴妃的儀仗拿出來了,這是要封貴妃的意思嗎?
德妃娘娘沉思片刻,「把賞賜再加厚三分罷」。
雲嬤嬤欲言又止,本來這耿氏做為第一個被接進宮的妃嬪,娘娘已然十分看重,賞賜是加了又加,如今再加厚三分……以後的皇后娘娘進宮該如何賞賜。
只是娘娘素來是個有主意的,她也不敢狠勸,自去收拾賞賜不提。
耿清寧未正時分到的永和宮,雲嬤嬤已經親自在宮門口等著了,一見她就深深的蹲了下去,「給耿娘娘請安」。
聖旨未下,只能這樣含糊的稱呼著。
耿清寧忙親手扶起這個德妃娘娘身邊的貼心人,「嬤嬤這般客氣做什麼,說起來,嬤嬤與我還有幾分緣分呢」。
當年她躺在地上裝暈的時候,就是這位雲嬤嬤解救的她。
雲嬤嬤客氣的笑了兩聲,許多人發達之後都不願提當年之事,不願見當年那些舊人,這位主子倒是不忌諱,不過主子提是一回事,她若是掛在嘴邊就是另一回事了,是以並不接話,只將人往裡頭引。
德妃娘娘一見她便笑了,還叫人端點心上來,「嘗嘗這餑餑,配茶是極好的」。
耿清寧一看,金黃透亮,應當是刷了蜂蜜又放進爐子里烤過的,看上去如同開花柿子餅一般。
正是當年她在偏殿一口氣吃了好幾個的那種。
宮裡的人真可怕。
她捏起一個餑餑,笑道,「娘娘果真疼我,這點心我想了好幾年呢」。
德妃娘娘笑得更慈愛了,「你喜歡就好,這個大師傅還有幾手不錯的點心,回頭叫他去伺候你」。
耿清寧連忙推拒,哪有剛來就白吃白拿的,況且,她只是客氣的奉承話罷了。
德妃娘娘沒應下頭的話,轉而說起別的,「好孩子,太后娘娘這會子該醒了,你去給她磕個頭罷」。
一瞬間,耿清寧覺得自己好像是在玩什麼宮廷遊戲,只要靠近某個人物就會有任務蹦出來,靠近四爺得了一個給娘娘磕頭的任務,靠近娘娘又得了一個給太后磕頭的任務。
還說什麼,磕唄。
磕完頭的耿清寧帶回了她的任務獎勵———甯楚格和一個大師傅。
娘娘還是把那個大師傅給她了。
早知道就不說那話了,像是跟別人要東西似的。
四爺笑得停不下來,見耿清寧滿臉的後悔,才摟著人哄道,「娘娘這是疼你」。
給太后請安就是正名。
不過,娘娘本來就心細如髮,一句話在心裡過上許多遍才肯說出口,這次碰到寧寧這樣的,估計一時也很難習慣。
「你莫要放在心上」,他正了正面色,「不過,若是宮裡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你可以去請教娘娘」。
他打算在福晉進宮之前,叫娘娘去管太妃那頭的事兒,叫寧寧來處理剩下的事兒。
寧寧有能力做好這件事,他知道。
耿清寧只覺得頭皮發麻,人在家中做,工作天上來,但仔細分析一下,宮裡這時候也沒有其他的人能管起來這一攤子事。
除非叫福晉進宮。
一想到這裡她便有些羞愧,像是偷了別人的東西一般。
她心裡明白,福晉才是打理紫禁城的最佳人選,只是,如今四爺已經把這份偏愛給了她,再叫她把這送給別人。
她不願。
第203章
說干就干。
只是, 耿清寧對宮廷事由不太熟悉,她特意請示了四爺,將府里的陳嬤嬤接進來, 聘請為養心殿後殿的頭號執行秘書。
又叫人去請雲嬤嬤, 詢問往年宮中定例。
眼下四爺剛登基,不適合大幹特干, □□為重, 一切按章程辦事,不求出彩, 但求不錯。
除此之外,她又吩咐李懷仁帶人去修繕慈寧宮、壽康宮, 先得把這些地方收拾出來,一旦皇帝的恩旨降下,太后和太妃便要搬到那個地方。
還有東五所,南三所, 一個是阿哥們住的地方, 一個是公主們的地方, 只有這處收拾出來,宮裡才能名正言順的把弘晝的那些表哥們接進來。
這是事關前朝的大事。
陳嬤嬤在府里一副快要退休的模樣,但如今卻在這紫禁城內煥發了第二春, 五十多歲的人每日裡都精神抖擻的, 看著比年輕人都要強上幾分。
讓耿清寧瞬間想到公園裡跳廣場舞的那些退休大媽們, 個個都是這麼有活力。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