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問得好!容佑棠垂首,眼裡湧出暢快笑意。

  “再者,‘勝敗乃兵家常事’,此乃古訓,眾所周知,西北將士浴血保衛疆土,自開戰以來,短時間內六勝三負,可想而知戰況多麼激烈。”趙澤雍語調沉穩,極具威懾力。

  兵部尚書高鑫出列,拱手提議:“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西北軍損耗巨大,糧糙必須及時供應,假如饑寒交迫,仗怎麼打?依下官之見,方才傅大人請求的寬限,朝廷不應批准,糧糙得按時送達戰地。”

  “高尚書言之有理!”郭達聲如洪鐘,出列瞥視傅維,義正辭嚴道:“原本應該‘兵馬未動,糧糙先行’,但蠻族偷襲入侵,我軍當然立即迎戰,寒冬打仗十分辛苦,糧糙絕不能斷,否則,人餓馬乏,仗打輸了,怪誰的?依末將看,頭一個應該斬了押糧官!”

  “郭將軍!”負責押運的傅維站不住了,忙出列,愁眉苦臉地解釋:“啟稟太子殿下:並非下官延誤,實在是北方積雪太深了!三尺甚至五尺的雪,馬車滿載糧食,雖然拼命開路,可諸位試想想,那怎麼快得起來呢!”

  “寒冬運糧是有些艱難,但難不過挨餓受凍的邊境將士。”趙澤雍合上軍情奏摺,一字一句地吩咐:“傅大人,按時送達糧糙是陛下的聖旨,本王無權推翻,如果你辦不到,只能以抗旨罪名論處,而後朝廷另派他人接替押送。”

  “太子——”傅維睜大眼睛,無話可回,不敢看韓太傅,垂頭喪氣退回原位。

  刑部尚書江勇嘆了口氣,出列侃侃而談:“老朽深知將士們保衛疆土的艱辛,可眼看已輸了三戰,總得找找原因啊,究竟是北蠻jian詐?還是我朝將領指揮不力?”

  “北蠻諸部落自古是我大成的手下敗將,彈丸之地,有甚強悍實力?太子殿下在西北征戰多年,必定非常清楚。想當初,您任統帥時,朝廷接到的多是捷報,只需商議封賞功臣,並無敗仗煩憂。”吏部尚書裴卞陽彬彬有禮。

  容佑棠忍無可忍,出列朗聲道:“二位尚書大人,太子殿下確實曾守衛西北長達十年,可自其被陛下任命為北營指揮使以來,居京城快五年了,滄海桑田,戰地豈有不變的?”

  “呵呵呵,容侍郎稍安勿躁,議事嘛,各抒己見,各抒己見啊。”裴卞陽皮笑肉不笑。

  大皇子痛苦咳嗽一陣後,唏噓緬懷道:“昔年太子任西北統帥時,誰不知道他戰無不勝?真是、真是……”

  江勇一唱一和,狀似詫異地提醒:“哎,如今太子仍兼任西北統帥吧?陛下信任其指揮作戰能力,曾直言‘唯慶王鎮守西北才放心’。如果太子出手,收拾北蠻絕對是輕而易舉的。”

  “太子貴為儲君,安危無比重要,怎能親自出征?”郭達出言駁斥。

  “郭將軍息怒,老朽可沒提議太子出征,是你自個兒說的。”江勇忙不迭地推卸。

  可此言一出,朝堂便再起嗡嗡議論聲,文武百官都等候太子的應對,其中不乏看戲者。

  容佑棠眼神複雜,擔憂卻別無它法,倍感煎熬。

  “肅靜!”趙澤雍“啪”地一拍奏摺,起身,負手邁下高台,冷冷問:

  “陛下正靜養,倘若本王親自出征,朝政由誰代為掌管?”

  第234章 出征

  朝政?

  大皇子精神抖擻, 不由自主腰背一挺,面色如常,卻悄悄屏息側耳,頗為得意地想:哼,我自年滿十五歲開始為父皇分憂處理朝政,若論經驗, 哪個兄弟比得上我?

  “瑞雪兆豐年。”趙澤雍邁下龍椅高台, 緩慢踱步,太子服飾莊嚴華貴,襯得他尤其高大挺拔,氣勢如虹, 不怒而威,沿途官員本能地垂首,下意識敬畏。趙澤雍負手昂然, 步履從容,沉穩道:“天佑大成, 想必今年將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天氣格外寒冷。”

  嗯?

  所以太子殿下您究竟屬意誰代為掌管朝政?

  猶如百爪撓心的文武百官猜疑不定, 豎起耳朵傾聽。

  “隆冬寒意刺骨,竟致使二位皇兄病倒了,真有些麻煩。”趙澤雍站定長兄跟前,雙目炯炯有神。

  兄弟面對面,大皇子竭力掩飾憤懣屈辱感,高高懸起心, 顧不上假裝疾病。

  “本王斟酌再三,原本打算推舉二位皇兄聯手、在元老大臣的協助下、暫時代為管理朝政,只可惜,大哥和二哥雙雙身體不適。”趙澤雍十分遺憾地指出。

  “不——”大皇子頓感不妙,急欲解釋,卻自幼氣勢鎮不住強悍尚武的弟弟,被對方冷靜打斷:

  “皇兄咳嗽得如此厲害,理應儘快請醫調養,切莫拖延,以免疾病漸深。”

  “其實——”

  趙澤雍不疾不徐,自顧自又打斷說:“還有廣平王。他星夜兼程、千里迢迢從南境奉旨回京,送了老平南侯爺最後一程,疲累哀傷,眼下正臥床靜養。”趙澤雍搖搖頭,掠過長兄,行至現平南侯楊盛平身畔,關切問:“本王的二皇兄如何了?”

  “回太子殿下:您安排的御醫為廣平王診脈開了方子,病情已經穩住了。”楊盛平顧慮重重,索性靜觀其變。

  “那就好。”趙澤雍欣慰點頭,忽略長兄的急切緊張眼神,最終停在瑞王和五皇子之間,抬手握住兩個弟弟的肩膀,鄭重其事宣布:

  “皇兄們病體難支,思前想後,在本王出征期間,朝政只能暫且交由你們管理。”

  “三哥!”毫不知情的五皇子雙目圓睜,當頭被焦雷擊中。

  “可我的精力一向不大好。”瑞王不慌不忙,歉意表示。

  “無妨,凡事你和五弟商量著辦,再者還有魯大人等元老從旁教導,想必萬無一失。”趙澤雍溫和鼓勵。

  什麼?!

  大皇子猛地扭頭,呼吸急促,當眾挨了一耳光似的,臉頰火辣辣,不遠處的韓太傅火速遞了個眼神,暗示外孫鎮定。

  “諸位大人,可有異議?”趙澤雍高聲詢問,他轉身返回龍椅,昂首闊步,袍角生風。

  “太子殿下忠孝赤誠、果敢勇猛,下官佩服得五體投地!”吏部尚書裴卞陽咬咬牙,率先表態。

  “殿下用兵如神,名震天下,若親自出征,西北戰局一定能扭轉,邊境太平指日可待。”刑部尚書江勇謙恭地奉承。

  “太子貴為儲君,得天庇護,自然戰無不勝。”

  “區區西北蠻族,豈是殿下的對手?”

  “太子親自上陣,是否太危險了?”

  ……

  霎時,朝堂上炸開了鍋,議論聲四起,部分人讚不絕口,部分人驚疑不定、面面相覷,其餘如容佑棠等知情者,皆凝重沉默。

  “肅靜!”

  內監總管李德英大聲告誡:“請諸位大人遵守朝堂規矩。”

  趙澤雍返回龍椅高台,坐定後雙手握膝,雷厲風行地吩咐:“既然諸位大人沒有異議,那就請勠力同心,共渡難關,待本王回京,一定據實向陛下請封賞或責罰!”頓了頓,他威嚴道:

  “齊志陽?”

  “末將在!”齊志陽畢恭畢敬,舉手投足間滿是忠誠果敢。

  “軍情緊急,糧糙必須源源不斷地供應,你曾兩次負責押送軍械前往西北,較為熟悉戰地,此番可願意協助傅維押運糧糙?”趙澤雍沉聲詢問。

  “陛下有旨,令太子掌管朝政,您的命令,文武百官自當遵從。”齊志陽一心擁護太子,忍不住意有所指,聲如洪鐘,激昂道:“請太子殿下放心,末將必定全力以赴,儘早把糧糙給西北的弟兄送去,若有差池,罪該受任何懲罰!”

  “你有盡職為公的心,實屬難得。”趙澤雍滿意頷首,隨即催促:“既如此,事不宜遲,糧糙數量龐大,你們這就出發吧,想方設法加快押運行程,不得有誤。”

  “是!”

  單膝下跪的齊志陽抱拳,敬重垂首,緊接著起立,即刻執行命令,高大個頭俯視傅維:“傅大人,請。”

  “唉,哎,下官遵命。”眾目睽睽,傅維低眉順目,半聲不敢反對,暗中叫苦連天,腿軟著告退離去。

  眾多官員一愣一愣,眼珠子悄悄掃來掃去,困惑迷茫。

  “對戰如救火,不容絲毫耽擱,本王明早啟程趕赴西北,京城就交由諸位了。”趙澤雍眸光沉靜,喜怒不形於色,又議事片刻後,便宣布退朝。

  不多時

  心急如焚的五皇子一路追趕兄長至乾明宮,壓低嗓門,口乾舌燥地勸阻:“三哥,你千萬別親自出征!”

  “你明知道我從未沾手朝政、毫無經驗,突然委以重任,我、我不敢接。”

  “咱們親兄弟,大可說敞亮話,眼下父皇病重,你若離京,萬一有個意外,局勢大亂,後果將不堪設想。”

  ……

  趙澤雍腳步未停,簡要解答:“五弟,你一向是最睿智灑脫的,委屈你幫忙扛一陣子,我會銘記這份手足之情。”

  “可是我壓根沒接觸過朝政啊!”

  “不必擔憂,我已安排妥當,屆時魯老他們會鼎力相助,只要你們齊心協力,朝堂會安穩的。”趙澤雍會意地寬慰。

  “並非我推脫,怕就怕……”五皇子欲言又止。

  “別怕,郭子琰會留京統領北營,作為你們的堅實屏障。”趙澤雍心如明鏡。

  “你不帶上郭達?!”

  五皇子震驚,呆了呆,極力反對:“那怎麼行?三哥,你是儲君,安危至關重要,請三思而後行!”

  “我已經考慮清楚了。”乾明宮前,趙澤雍止步,轉身拍了拍弟弟肩膀,懇切叮囑:“澤琛體弱,將主要負責侍奉父皇,朝政還需你多費心。五弟,假如真有意外,你要儘量穩住局勢,等我回京後,親自處置作亂之人。”

  戰場兇險……假如你回不來呢?

  沉思半晌,五皇子沉重嘆了口氣,誠摯道:“只盼天佑大成,保護我朝太子早日平安凱旋。”

  趙澤雍笑了笑,說:“走,咱們去給父皇請安。”

  “唉,好。”

  兄弟倆並排時,五皇子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落後半步。

  不多久後

  明黃龍床的側方,圍屏內新設一矮榻,供宋慎休憩,他不敢遠離病人半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