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頁
一群兔崽子,一唱一和!
承天帝心如明鏡,若無其事換了個坐姿,又問:“郭遠,你覺得呢?”
“回陛下:根據儲糧實情,七十萬石,需分兩批運送:大部分從江南調集,其餘小部分火速傳令就近的松北省,讓他們先解一解西北的急。”戶部尚書郭遠冷靜對答。
“朕准了!”承天帝極具魄力地一揮手,威嚴命令:“七十萬石糧,責戶部儘速送達西北,不得延誤。”
“臣遵旨。”郭遠彎腰領旨。
容佑棠和詹同光跟著上峰躬身垂首,隨即返回原位。
戶部全是老三的人,調多少糧糙任由你們盤算,還裝模作樣的!大皇子面色不變,心裡卻十分不忿,始終記恨被對手搶占的要職,耿耿於懷。他深吸了口氣,不露痕跡朝左後方一瞟,隱含暗示。
刑部尚書江勇察覺暗示,他仰仗韓太傅半生,毫無退路,無法裝傻,遂硬著頭皮出列,拱手道:“陛下,微臣有些不解。”
“哦?且說無妨。”承天帝和顏悅色。
“是。”江勇咽下唾沫,狀似困惑,關切地質疑:“既然眼下好幾處地方受災、請求朝廷賑濟,西北二十萬大軍卻一氣需要七十萬石糧!難道是要打一年半載嗎?”
金殿暖意融融,熏得承天帝胸口憋悶,呼吸費勁,頭腦有些昏沉,他艱難長長吸了口氣,轉而吩咐慶王:“澤雍,你給解釋解釋。”
“兒臣遵旨。”趙澤雍穩步出列,面朝江勇,眸光炯炯有神,直視對方眼睛說:“江尚書、諸位大人,方才郭將軍已大概告知:我朝在西北屯兵二十餘萬,敵軍騎兵約有十萬,猛一聽人數,仿佛我朝必勝無疑。但,由於塞外糙原不宜耕種,北蠻皆以遊牧為生、居無定所,成國的田地家園卻是固定,且邊境一線漫長,可想而知,二十萬兵力是分散的。”頓了頓,他不慌不忙,繼續解釋:
“北蠻騎兵熟悉地形,精通騎she、擅長偷襲,他們南下入侵,不必擔憂藏身糙原深處的族民,我朝將士卻要堅守城池、保護邊境百姓,故歷來以守為主、攻為輔,因此在可能爆發的大戰前,必須多屯糧,以備徹底擊潰敵人。江尚書,你理解了嗎?”
江勇狀似恍然大悟,後背冷汗涔涔,乾笑著點頭:“多謝賜教。殿下不愧是屢戰屢勝的兵馬大元帥,想必此刻西北的老百姓一定極盼著您吧?”
他們千方百計推舉殿下親征,究竟有何陰謀?容佑棠暗暗焦急。
“慶王殿下是常勝統帥,自然深受百姓愛戴——”幫腔的吏部尚書話音未落,上首龍椅忽然響起重重咳嗽聲:
“咳咳!”
第227章 風雲
承天帝冷著臉, 重重咳嗽後一語不發,他雖然鬚髮皆白,但久居帝位者積威深重,極具震懾力,當即牢牢鎮壓金殿內別有用心的言論。
吏部尚書裴卞陽話說一半,火速閉嘴, 尷尬杵著, 心知觸怒了皇帝,下意識脖子一縮。
良久
趙澤雍腰背挺直,若無其事地說:“父皇,兒臣已向江尚書解釋清楚儲糧緣由了。”
“唔。”承天帝揮揮手。
趙澤雍聽令返回原位。
容佑棠懸起的心慢慢落下, 暗忖:幸好陛下還壓得住場面!不過,他年邁病弱,假如哪天一病不起……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西北邊境百姓正遭受戰火威脅、不得安生過年, 朕十分擔憂,諸位卿家想必也著急。”承天帝頓了頓, 緩緩掃視整個金殿,勉強掩飾胸悶頭昏, 語重心長道:“愛民如子,君臣著急都是必須的,但不能盲目,而應冷靜商議。泱泱大成,人才濟濟,自開國以來, 西北將士驍勇善戰、忠誠果敢,未曾丟失半寸國土!因此,西北軍務交由現任統帥和將領指揮,最合適不過,至於具體作戰對策,理應由內行謀定,外行連北門關都沒出過,不甚熟悉戰地,朕無法強人所難、令其上陣拒敵。”
按例,出列上奏的官員無旨不得退回隊列。
裴卞陽獨自立於龍椅台基下,臉發燙,賠笑含糊道:“吾皇聖明。您親自安排,必定是穩妥的。”
承天帝莞爾,略昂首,威嚴說:“朕雖安居都城許久,但年輕時曾數次奉先皇之命、押運糧糙或撫慰軍民,遠赴西北巡察。自古以來,塞外蠻族眾多,他們不事生產、卑劣無恥,冷不防南下偷襲、燒殺搶掠,趕不盡殺不絕,大成將士們日夜防備,保衛疆土不易啊。”
裴卞陽繼續賠笑,硬著頭皮,畢恭畢敬道:“陛下英明神武,微臣碌碌大半生,竟從未遠出邊塞,慚愧至極。”
“分內職責不同,無需慚愧,踏實做好你的吏部尚書,就算給朕分憂了。”承天帝的笑容似有若無。
“是。”裴卞陽深深彎腰。
承天帝意有所指感慨一番後,終於大發慈悲地揮揮手,同時問:“還有誰想上奏?速速提出來。”
裴卞陽謹慎返回原位,後背裡衣汗濕。
“嗯?沒有麼?”承天帝眼神睥睨,俯視文武百官。
方才旁觀了一出殺雞儆猴,唬得眾官噤若寒蟬,紛紛選擇明哲保身,裝聾作啞。
片刻後
御書房首輔大學士魯子興出列,蒼老的嗓音不疾不徐道:“啟稟陛下:仡褚部此番擅自撕毀盟約,全然不顧千里迢迢南下我京都求學族民的性命安危,據其中一名頭領的兒子稱,仡褚原族長死於部落內亂,新族長乃暴戾貪婪之人,那人一意孤行,聯合其餘三蠻族、一同進攻我國。正如陛下所言,蠻族深藏糙原腹地,趕不盡殺不絕,長期征戰必會損傷我國元氣,因此,老臣提議:待平息戰火後,扶持原族長的嫡系上位,重新簽訂盟約,責令新頭領嚴加管束族民,以保邊境太平。”
承天帝讚賞頷首,嘴上卻說:“愛卿慮得是,但茲事體大,不可糙率決定,仡褚可算北蠻最大部落,他們私自挑起戰爭,必須給予適當懲戒!否則,大成國的威嚴何存?”
“父皇言之有理。”趙澤雍重新出列,主動攬責:“兒臣身為西北統帥,責無旁貸,稍後將立即面見仡褚質子,調查內情以待決策。”
“你抓緊去辦。”承天帝點點頭,正欲就北蠻入侵一事詳談幾句時,胸腔深處忽然湧起一股渾濁悶氣,瞬間眼前一黑!但當著眾臣的面、為了穩定,皇帝絕不能表露病弱,他只能硬生生忍住,咬緊牙關,給李德英遞了個眼神,後者立刻上前俯身,默契對視一眼後,心領神會,內廷總管尖亮高亢的嗓音宣布:
“時已巳時,今日早朝到此為止,陛下有旨:退朝!”
李德英故意略去了“有事啟奏”四字,但因為今日早朝較以往已延長兩刻鐘,是以並不顯得太突兀。
除了若干有心人外,苦站小半天的官員如蒙大赦,齊聲高呼:“微臣恭送陛下。”
——按例,承天帝本該起身,負手踱步,繞過金龍翔雲大圍屏,率先離開殿堂。於是文武百官習以為常地等著,皇帝仍端坐,誰也不敢喧鬧亂動。
然而,承天帝狀似閉目養神,紋絲不動——其實,他被疾病纏身,能坐穩龍椅已是竭盡全力,根本無法起身行走。
糟糕,陛下可能發病了,關鍵時刻,他絕不能倒下!容佑棠熟知皇帝病情,不由得焦慮,情急生智,他靈機一動,果斷出列,拱手道: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不知您可否撥冗一聽?”
承天帝徐徐吐出一口氣,略恢復了些精神,說話還是有力氣的。他沉聲道:“巳時了,眾臣都有公務急需處理,不宜耽誤國事,且各自忙去吧。容卿,你有何事?留下儘快奏明。”
“遵旨。”容佑棠恭謹垂首。
其餘官員要麼站得腿肚子酸疼、要麼飢腸轆轆、要麼急於更衣,一早想散朝了,聞言齊呼:
“微臣告退。”
須臾,文武百官排班按序,秩序井然,如cháo水一般退出金殿,分頭忙碌。其中,幾位皇子和容佑棠一道留下,他們自然也猜到父親身體不適,只是反應沒容佑棠快而已。
不多時
偌大的金殿空蕩蕩,承天帝睜開眼睛,左右一掃,心漸漸踏實了:雖說衰老病弱不可避免,但能瞞一天是一天,以儘可能穩住朝局。
“皇兒,你們也下去忙吧,別讓朕操心。”承天帝不容置喙地命令。
幾位皇子面面相覷,趙澤雍率先應答:“請父皇保重龍體,兒臣這就去見仡褚質子!”
“唔。”
父親並未獨留哪一個兒子,大皇子、廣平王勉強服氣,與兄弟們一同告退。
趙澤雍走之前,路過容佑棠,彼此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擦肩而過。
大皇子和廣平王一前一後,彼此不屑一顧,他們經過容佑棠時,不約而同斜睨,飽含慍怒告誡之意。
容佑棠鎮定自若,中規中矩地垂首,自認於公於國無愧。
固執要強的承天帝陸續屏退閒雜人等,再也撐不住,發出“唉喲~”一聲,引起空曠迴響,繼而他眼睛一閉,整個人往後摔,幸而被幾個引枕接住,毫髮無傷。
“陛下!”容佑棠大吃一驚。
“陛下!”李德英飛撲攙扶。
大臣、太監、御前帶刀侍衛等人,頓時亂成一團,七手八腳上前攙扶。
“唰啦”一聲厲響,下意識匆匆靠近龍椅的容佑棠倏然止步,頭頂懸著一把雪亮寒刀,忠心耿耿的侍衛大喝:
“大人請止步!”
“未經陛下允許,任何人不得踏上龍椅台階!”
“抱歉,我一時心急了。”容佑棠歉意解釋,從善如流,立即後退幾步,並正色提議:“陛下龍體欠安,何不立刻請御醫診脈呢?放心,我暫且留下,恭候聖上清醒後問話。”
李德英膽戰心驚,額頭冒白汗,慌忙掐了承天帝的虎口和人中,連聲下令:“就按容大人的意思辦!快去,悄悄把御醫請來此處,切勿走漏風聲,否則腦袋別想要了!”
侍衛們也知道厲害,三兩下一合計,便有四人飛奔從後殿密道離開。
“李公公,龍椅寬大,不如讓陛下半躺吧?那樣兒舒坦些。”容佑棠懇切提議,始終位於漢白玉石基下方。
“哎,咱家也是這麼想的。”李德英抬袖擦汗,招呼侍衛幫忙,小心翼翼攙扶艱難喘息的老皇帝半躺。
承天帝心如明鏡,若無其事換了個坐姿,又問:“郭遠,你覺得呢?”
“回陛下:根據儲糧實情,七十萬石,需分兩批運送:大部分從江南調集,其餘小部分火速傳令就近的松北省,讓他們先解一解西北的急。”戶部尚書郭遠冷靜對答。
“朕准了!”承天帝極具魄力地一揮手,威嚴命令:“七十萬石糧,責戶部儘速送達西北,不得延誤。”
“臣遵旨。”郭遠彎腰領旨。
容佑棠和詹同光跟著上峰躬身垂首,隨即返回原位。
戶部全是老三的人,調多少糧糙任由你們盤算,還裝模作樣的!大皇子面色不變,心裡卻十分不忿,始終記恨被對手搶占的要職,耿耿於懷。他深吸了口氣,不露痕跡朝左後方一瞟,隱含暗示。
刑部尚書江勇察覺暗示,他仰仗韓太傅半生,毫無退路,無法裝傻,遂硬著頭皮出列,拱手道:“陛下,微臣有些不解。”
“哦?且說無妨。”承天帝和顏悅色。
“是。”江勇咽下唾沫,狀似困惑,關切地質疑:“既然眼下好幾處地方受災、請求朝廷賑濟,西北二十萬大軍卻一氣需要七十萬石糧!難道是要打一年半載嗎?”
金殿暖意融融,熏得承天帝胸口憋悶,呼吸費勁,頭腦有些昏沉,他艱難長長吸了口氣,轉而吩咐慶王:“澤雍,你給解釋解釋。”
“兒臣遵旨。”趙澤雍穩步出列,面朝江勇,眸光炯炯有神,直視對方眼睛說:“江尚書、諸位大人,方才郭將軍已大概告知:我朝在西北屯兵二十餘萬,敵軍騎兵約有十萬,猛一聽人數,仿佛我朝必勝無疑。但,由於塞外糙原不宜耕種,北蠻皆以遊牧為生、居無定所,成國的田地家園卻是固定,且邊境一線漫長,可想而知,二十萬兵力是分散的。”頓了頓,他不慌不忙,繼續解釋:
“北蠻騎兵熟悉地形,精通騎she、擅長偷襲,他們南下入侵,不必擔憂藏身糙原深處的族民,我朝將士卻要堅守城池、保護邊境百姓,故歷來以守為主、攻為輔,因此在可能爆發的大戰前,必須多屯糧,以備徹底擊潰敵人。江尚書,你理解了嗎?”
江勇狀似恍然大悟,後背冷汗涔涔,乾笑著點頭:“多謝賜教。殿下不愧是屢戰屢勝的兵馬大元帥,想必此刻西北的老百姓一定極盼著您吧?”
他們千方百計推舉殿下親征,究竟有何陰謀?容佑棠暗暗焦急。
“慶王殿下是常勝統帥,自然深受百姓愛戴——”幫腔的吏部尚書話音未落,上首龍椅忽然響起重重咳嗽聲:
“咳咳!”
第227章 風雲
承天帝冷著臉, 重重咳嗽後一語不發,他雖然鬚髮皆白,但久居帝位者積威深重,極具震懾力,當即牢牢鎮壓金殿內別有用心的言論。
吏部尚書裴卞陽話說一半,火速閉嘴, 尷尬杵著, 心知觸怒了皇帝,下意識脖子一縮。
良久
趙澤雍腰背挺直,若無其事地說:“父皇,兒臣已向江尚書解釋清楚儲糧緣由了。”
“唔。”承天帝揮揮手。
趙澤雍聽令返回原位。
容佑棠懸起的心慢慢落下, 暗忖:幸好陛下還壓得住場面!不過,他年邁病弱,假如哪天一病不起……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西北邊境百姓正遭受戰火威脅、不得安生過年, 朕十分擔憂,諸位卿家想必也著急。”承天帝頓了頓, 緩緩掃視整個金殿,勉強掩飾胸悶頭昏, 語重心長道:“愛民如子,君臣著急都是必須的,但不能盲目,而應冷靜商議。泱泱大成,人才濟濟,自開國以來, 西北將士驍勇善戰、忠誠果敢,未曾丟失半寸國土!因此,西北軍務交由現任統帥和將領指揮,最合適不過,至於具體作戰對策,理應由內行謀定,外行連北門關都沒出過,不甚熟悉戰地,朕無法強人所難、令其上陣拒敵。”
按例,出列上奏的官員無旨不得退回隊列。
裴卞陽獨自立於龍椅台基下,臉發燙,賠笑含糊道:“吾皇聖明。您親自安排,必定是穩妥的。”
承天帝莞爾,略昂首,威嚴說:“朕雖安居都城許久,但年輕時曾數次奉先皇之命、押運糧糙或撫慰軍民,遠赴西北巡察。自古以來,塞外蠻族眾多,他們不事生產、卑劣無恥,冷不防南下偷襲、燒殺搶掠,趕不盡殺不絕,大成將士們日夜防備,保衛疆土不易啊。”
裴卞陽繼續賠笑,硬著頭皮,畢恭畢敬道:“陛下英明神武,微臣碌碌大半生,竟從未遠出邊塞,慚愧至極。”
“分內職責不同,無需慚愧,踏實做好你的吏部尚書,就算給朕分憂了。”承天帝的笑容似有若無。
“是。”裴卞陽深深彎腰。
承天帝意有所指感慨一番後,終於大發慈悲地揮揮手,同時問:“還有誰想上奏?速速提出來。”
裴卞陽謹慎返回原位,後背裡衣汗濕。
“嗯?沒有麼?”承天帝眼神睥睨,俯視文武百官。
方才旁觀了一出殺雞儆猴,唬得眾官噤若寒蟬,紛紛選擇明哲保身,裝聾作啞。
片刻後
御書房首輔大學士魯子興出列,蒼老的嗓音不疾不徐道:“啟稟陛下:仡褚部此番擅自撕毀盟約,全然不顧千里迢迢南下我京都求學族民的性命安危,據其中一名頭領的兒子稱,仡褚原族長死於部落內亂,新族長乃暴戾貪婪之人,那人一意孤行,聯合其餘三蠻族、一同進攻我國。正如陛下所言,蠻族深藏糙原腹地,趕不盡殺不絕,長期征戰必會損傷我國元氣,因此,老臣提議:待平息戰火後,扶持原族長的嫡系上位,重新簽訂盟約,責令新頭領嚴加管束族民,以保邊境太平。”
承天帝讚賞頷首,嘴上卻說:“愛卿慮得是,但茲事體大,不可糙率決定,仡褚可算北蠻最大部落,他們私自挑起戰爭,必須給予適當懲戒!否則,大成國的威嚴何存?”
“父皇言之有理。”趙澤雍重新出列,主動攬責:“兒臣身為西北統帥,責無旁貸,稍後將立即面見仡褚質子,調查內情以待決策。”
“你抓緊去辦。”承天帝點點頭,正欲就北蠻入侵一事詳談幾句時,胸腔深處忽然湧起一股渾濁悶氣,瞬間眼前一黑!但當著眾臣的面、為了穩定,皇帝絕不能表露病弱,他只能硬生生忍住,咬緊牙關,給李德英遞了個眼神,後者立刻上前俯身,默契對視一眼後,心領神會,內廷總管尖亮高亢的嗓音宣布:
“時已巳時,今日早朝到此為止,陛下有旨:退朝!”
李德英故意略去了“有事啟奏”四字,但因為今日早朝較以往已延長兩刻鐘,是以並不顯得太突兀。
除了若干有心人外,苦站小半天的官員如蒙大赦,齊聲高呼:“微臣恭送陛下。”
——按例,承天帝本該起身,負手踱步,繞過金龍翔雲大圍屏,率先離開殿堂。於是文武百官習以為常地等著,皇帝仍端坐,誰也不敢喧鬧亂動。
然而,承天帝狀似閉目養神,紋絲不動——其實,他被疾病纏身,能坐穩龍椅已是竭盡全力,根本無法起身行走。
糟糕,陛下可能發病了,關鍵時刻,他絕不能倒下!容佑棠熟知皇帝病情,不由得焦慮,情急生智,他靈機一動,果斷出列,拱手道: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啟奏,不知您可否撥冗一聽?”
承天帝徐徐吐出一口氣,略恢復了些精神,說話還是有力氣的。他沉聲道:“巳時了,眾臣都有公務急需處理,不宜耽誤國事,且各自忙去吧。容卿,你有何事?留下儘快奏明。”
“遵旨。”容佑棠恭謹垂首。
其餘官員要麼站得腿肚子酸疼、要麼飢腸轆轆、要麼急於更衣,一早想散朝了,聞言齊呼:
“微臣告退。”
須臾,文武百官排班按序,秩序井然,如cháo水一般退出金殿,分頭忙碌。其中,幾位皇子和容佑棠一道留下,他們自然也猜到父親身體不適,只是反應沒容佑棠快而已。
不多時
偌大的金殿空蕩蕩,承天帝睜開眼睛,左右一掃,心漸漸踏實了:雖說衰老病弱不可避免,但能瞞一天是一天,以儘可能穩住朝局。
“皇兒,你們也下去忙吧,別讓朕操心。”承天帝不容置喙地命令。
幾位皇子面面相覷,趙澤雍率先應答:“請父皇保重龍體,兒臣這就去見仡褚質子!”
“唔。”
父親並未獨留哪一個兒子,大皇子、廣平王勉強服氣,與兄弟們一同告退。
趙澤雍走之前,路過容佑棠,彼此交換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擦肩而過。
大皇子和廣平王一前一後,彼此不屑一顧,他們經過容佑棠時,不約而同斜睨,飽含慍怒告誡之意。
容佑棠鎮定自若,中規中矩地垂首,自認於公於國無愧。
固執要強的承天帝陸續屏退閒雜人等,再也撐不住,發出“唉喲~”一聲,引起空曠迴響,繼而他眼睛一閉,整個人往後摔,幸而被幾個引枕接住,毫髮無傷。
“陛下!”容佑棠大吃一驚。
“陛下!”李德英飛撲攙扶。
大臣、太監、御前帶刀侍衛等人,頓時亂成一團,七手八腳上前攙扶。
“唰啦”一聲厲響,下意識匆匆靠近龍椅的容佑棠倏然止步,頭頂懸著一把雪亮寒刀,忠心耿耿的侍衛大喝:
“大人請止步!”
“未經陛下允許,任何人不得踏上龍椅台階!”
“抱歉,我一時心急了。”容佑棠歉意解釋,從善如流,立即後退幾步,並正色提議:“陛下龍體欠安,何不立刻請御醫診脈呢?放心,我暫且留下,恭候聖上清醒後問話。”
李德英膽戰心驚,額頭冒白汗,慌忙掐了承天帝的虎口和人中,連聲下令:“就按容大人的意思辦!快去,悄悄把御醫請來此處,切勿走漏風聲,否則腦袋別想要了!”
侍衛們也知道厲害,三兩下一合計,便有四人飛奔從後殿密道離開。
“李公公,龍椅寬大,不如讓陛下半躺吧?那樣兒舒坦些。”容佑棠懇切提議,始終位於漢白玉石基下方。
“哎,咱家也是這麼想的。”李德英抬袖擦汗,招呼侍衛幫忙,小心翼翼攙扶艱難喘息的老皇帝半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