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頁
朝輕岫神情從容:「就算二十一郎不行,那還有十九娘。」
司徒元目光複雜地看著朝輕岫:「原來武威王想擁立十九娘繼位?」
朝輕岫沒有直接回答,只輕輕笑了一下:「我為人臣子,豈能輕言廢立?還是先給十九娘遞個消息,瞧瞧她的態度再說。」
司徒元聞言,沒忍住「呵」了朝輕岫一聲。
倒不是司徒元不夠穩重,只是兩人認識太久,也太熟悉,考慮到今後「呵」她的機會不會很多,司徒元決定坦率表達自己的心情。
被「呵呵」的朝輕岫果然只是微笑。
司徒元按照朝輕岫的意思,將消息遞了出去。
從永平元年開始,殷十九娘就時常出入武威王府邸,四年前還在朝輕岫的上奏下被封了君侯,兩人名為堂姊妹,實則有些師徒的意思。
得知小皇帝去世後,殷十九娘就一直老老實實閉門不出,直到看見了旁人給她遞來的一張紙條。
殷十九娘看了紙條許久,末了將之放在蠟燭上,看著紙條燃燒殆盡。
三日後。
殷十九娘聯絡大夏宗室親貴,聯名上了一封勸進表,希望武威王繼承大位。
「……」
十年過去了,在朝輕岫的用心經營之下,她的宗室身份已經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承認,官方上的名字也改成了殷姓,只是平日不講究時,還按舊日稱呼來。
普通百姓大多發自內心地認為武威王是皇帝的堂姊,與此同時,朝中與朝輕岫有關聯的大臣數量也越來越多。
哪怕平時跟朝輕岫關係不親近的人,相處這麼些年後,也漸漸覺得,起碼武威王本人處理問題的能力不錯,對事情的分析挺清晰,性格也算穩定,據說還學過武功,不似短命之相。更要緊的是她對北臷態度強硬,而且看上去能將強硬的態度堅持下去。
有前兩人皇帝一平庸一敗絮在前面做對比,朝臣們對武威王繼位的接受力度一下子便高了起來,得知十九娘上勸進表時,基本沒什麼人站出來堅定反對。
既然反對派保持靜默,中立派這幾年又因為王家的事情對小皇帝甚為不滿,剩下的死忠派當然得力保武威王上位。
勸進表第一回遞上去時,身為大夏忠臣的武威王自然嚴詞拒絕此事。
宗室們也沒放棄,繼續言辭懇切地曉以大義,從各個角度論證武威王才是真命天子,若不繼任皇帝位,簡直對不起大夏列祖列宗。
司天監推演天象,表示武威王身具紫薇之氣,只有她同意繼位,才能保證大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希望武威王為了天下蒼生,鄭重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
武威王聞言,用袖子抹了兩回眼淚,表示自己德行淺薄,不能竊據神器。
雖然武威王態度堅定,奈何其他人態度更鑑定,到第三次時,連司徒元都去找了朝輕岫一趟,結果她還是堅定地表示自己並無謀奪皇位之意,語氣之果決,差點讓司徒元產生了「咱們倆到底誰才是從一開始就有不臣之心的那個」的錯覺。
到朝輕岫第三次正式推辭為止,皇位已經空了一個多月。
不過雖然推脫皇位,朝輕岫還是儘自己親王的義務,每天都在禁中值宿,順便替先小皇帝認真守靈。
因為公務繁忙,這一日朝輕岫只睡了一個時辰就匆匆起身,洗臉漱口後,又換了新的外袍。
宮人輕聲輕腳地為朝輕岫披上衣衫,然後迅速退下,朝輕岫剛端起茶盞,忽然覺得身上衣服不對。
袍子上的花紋不是親王用的蛟龍,而是天子用的金龍。
就在此刻,殿門被打開,一群衣冠端正的大臣站在門口,對著朝輕岫拜倒,公孫衛等人更是搶步上前,擁簇著朝輕岫坐到不知什麼時候搬來的龍椅上,隨後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一隻手拉著衣襟的朝輕岫:「……」
司徒元面色肅然,似乎沒注意到朝輕岫今天洗臉洗得太匆忙,眼下看著還有些睡眠不足的萎靡,一字字道:「請官家早日繼承大統,以定民心。」
諸大臣跟上:「請官家早日繼承大統,以定民心。」
一重又一重的聲浪以此為中心,不斷向外擴散。
這道聲音很快就會傳遍大夏的每一個角落。
永寧九年十月。
北臷收到消息——大夏哀帝遇刺身亡,崩後無嗣,群臣以大義相曉,擁武威王繼皇帝位。
第325章
朝輕岫被擁上皇位後, 需要擇日祭天,再舉行正式的登基大典,不過大臣們平常稱呼時,已經可以喊她「陛下」跟「官家」了。
因此, 對朝官家而言, 值宿禁中不再是一項可以展示她勤勉態度的工作——司徒元親切告知朝輕岫, 以後宮裡就是她的家,朝堂就是她的朝堂, 大夏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她的問題, 然後送上了一堆本來就該天子處理的奏摺。
朝輕岫:「……」
行, 作為成年人,她的確沒道理像之前那位小皇帝一樣,事事都讓大臣攝政。
既然這一回登基的是成年人朝輕岫, 她無論如何分不到擁立之功的好處, 只能蹲在宮城中,默默給司徒元卓希聲等大臣封爵的封爵, 加榮譽職銜的加榮譽職銜, 要是本人職位已經升無可升,就去獎勵對方的家人,最後連打雜的小吏都原地上升一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司徒元目光複雜地看著朝輕岫:「原來武威王想擁立十九娘繼位?」
朝輕岫沒有直接回答,只輕輕笑了一下:「我為人臣子,豈能輕言廢立?還是先給十九娘遞個消息,瞧瞧她的態度再說。」
司徒元聞言,沒忍住「呵」了朝輕岫一聲。
倒不是司徒元不夠穩重,只是兩人認識太久,也太熟悉,考慮到今後「呵」她的機會不會很多,司徒元決定坦率表達自己的心情。
被「呵呵」的朝輕岫果然只是微笑。
司徒元按照朝輕岫的意思,將消息遞了出去。
從永平元年開始,殷十九娘就時常出入武威王府邸,四年前還在朝輕岫的上奏下被封了君侯,兩人名為堂姊妹,實則有些師徒的意思。
得知小皇帝去世後,殷十九娘就一直老老實實閉門不出,直到看見了旁人給她遞來的一張紙條。
殷十九娘看了紙條許久,末了將之放在蠟燭上,看著紙條燃燒殆盡。
三日後。
殷十九娘聯絡大夏宗室親貴,聯名上了一封勸進表,希望武威王繼承大位。
「……」
十年過去了,在朝輕岫的用心經營之下,她的宗室身份已經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承認,官方上的名字也改成了殷姓,只是平日不講究時,還按舊日稱呼來。
普通百姓大多發自內心地認為武威王是皇帝的堂姊,與此同時,朝中與朝輕岫有關聯的大臣數量也越來越多。
哪怕平時跟朝輕岫關係不親近的人,相處這麼些年後,也漸漸覺得,起碼武威王本人處理問題的能力不錯,對事情的分析挺清晰,性格也算穩定,據說還學過武功,不似短命之相。更要緊的是她對北臷態度強硬,而且看上去能將強硬的態度堅持下去。
有前兩人皇帝一平庸一敗絮在前面做對比,朝臣們對武威王繼位的接受力度一下子便高了起來,得知十九娘上勸進表時,基本沒什麼人站出來堅定反對。
既然反對派保持靜默,中立派這幾年又因為王家的事情對小皇帝甚為不滿,剩下的死忠派當然得力保武威王上位。
勸進表第一回遞上去時,身為大夏忠臣的武威王自然嚴詞拒絕此事。
宗室們也沒放棄,繼續言辭懇切地曉以大義,從各個角度論證武威王才是真命天子,若不繼任皇帝位,簡直對不起大夏列祖列宗。
司天監推演天象,表示武威王身具紫薇之氣,只有她同意繼位,才能保證大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希望武威王為了天下蒼生,鄭重考慮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
武威王聞言,用袖子抹了兩回眼淚,表示自己德行淺薄,不能竊據神器。
雖然武威王態度堅定,奈何其他人態度更鑑定,到第三次時,連司徒元都去找了朝輕岫一趟,結果她還是堅定地表示自己並無謀奪皇位之意,語氣之果決,差點讓司徒元產生了「咱們倆到底誰才是從一開始就有不臣之心的那個」的錯覺。
到朝輕岫第三次正式推辭為止,皇位已經空了一個多月。
不過雖然推脫皇位,朝輕岫還是儘自己親王的義務,每天都在禁中值宿,順便替先小皇帝認真守靈。
因為公務繁忙,這一日朝輕岫只睡了一個時辰就匆匆起身,洗臉漱口後,又換了新的外袍。
宮人輕聲輕腳地為朝輕岫披上衣衫,然後迅速退下,朝輕岫剛端起茶盞,忽然覺得身上衣服不對。
袍子上的花紋不是親王用的蛟龍,而是天子用的金龍。
就在此刻,殿門被打開,一群衣冠端正的大臣站在門口,對著朝輕岫拜倒,公孫衛等人更是搶步上前,擁簇著朝輕岫坐到不知什麼時候搬來的龍椅上,隨後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一隻手拉著衣襟的朝輕岫:「……」
司徒元面色肅然,似乎沒注意到朝輕岫今天洗臉洗得太匆忙,眼下看著還有些睡眠不足的萎靡,一字字道:「請官家早日繼承大統,以定民心。」
諸大臣跟上:「請官家早日繼承大統,以定民心。」
一重又一重的聲浪以此為中心,不斷向外擴散。
這道聲音很快就會傳遍大夏的每一個角落。
永寧九年十月。
北臷收到消息——大夏哀帝遇刺身亡,崩後無嗣,群臣以大義相曉,擁武威王繼皇帝位。
第325章
朝輕岫被擁上皇位後, 需要擇日祭天,再舉行正式的登基大典,不過大臣們平常稱呼時,已經可以喊她「陛下」跟「官家」了。
因此, 對朝官家而言, 值宿禁中不再是一項可以展示她勤勉態度的工作——司徒元親切告知朝輕岫, 以後宮裡就是她的家,朝堂就是她的朝堂, 大夏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她的問題, 然後送上了一堆本來就該天子處理的奏摺。
朝輕岫:「……」
行, 作為成年人,她的確沒道理像之前那位小皇帝一樣,事事都讓大臣攝政。
既然這一回登基的是成年人朝輕岫, 她無論如何分不到擁立之功的好處, 只能蹲在宮城中,默默給司徒元卓希聲等大臣封爵的封爵, 加榮譽職銜的加榮譽職銜, 要是本人職位已經升無可升,就去獎勵對方的家人,最後連打雜的小吏都原地上升一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