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宋令
璋雖然不在這裡,但是整座宅邸都在向她訴說著他是那樣竭盡所能地取悅於她。可是——又何須他來討她的歡心,她早已對他情之所至,魂牽夢縈。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第48章 大捷
「昨日裡長生與我說, 他想正式開蒙讀書。」
昭陽宮中,沈輅和任雪霽趁著一道用晚膳的功夫又核對了一遍冬至朝會的種種安排。待兩人商議過後,許雲深忽然開口如是說道。
「讀書?」任雪霽錯愕地抬眼, 「長生這個年紀, 是不是有些早了?」
「雖然早了些,但是長生聰慧,提前開蒙也未嘗不可。」沈輅倒是不以為意,「我小的時候,約莫也是在這個年紀開始跟隨祖父讀書習字。長生既然有這個想法,不如略等上一兩個月, 到了春天開蒙正好。」
許雲深點了點頭:「這些事情阿月你懂的多,都聽你的安排。」
「不過話說回來,長生怎麼突然會有這個念頭?」任雪霽奇道。
許雲深輕咳了一聲,促狹地看了沈輅一眼:「還不是因為某人抱著長生哭訴太辛苦,長生回來就與我說,他要努力學習早一點幫上他沈姨的忙。」
沈輅大窘, 訕訕道:「我只是……我有些想君珩了而已。我沒有想到會給長生這麼大的壓力。」
「長生畢竟已經坐了這龍椅,他遲早是要接下這個擔子的。」許雲深嘆息道,「我固然是希望他能有一個輕鬆愉快的童年, 但是長生他比我心急。」
「長生畢竟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 即使我和君珩現在能幫他掌管政務, 但是最遲到了長生加冠的時候他也必須要親政了。算來不過十幾年的功夫, 他再早學這些都不算早。」沈輅緩緩道, 「過了年後,我會留心替長生挑選名師為他講學。」
「關於這個……」許雲深卻道, 「我是想問問,你哥哥是否願意做這個帝師。」
「我哥哥?」沈輅詫異地看向許雲深。
「阿月, 我信得過你,因此也信得過你的哥哥姐姐。」許雲深正色道,「但是其他外臣,我並不信任。長生年紀太小,讀書能讀成什麼樣子還在其次,我最怕他移了性情,長成……那個性子。」
許雲深含糊了一下,隱去了「先帝」二字,但是沈輅和任雪霽卻都聽得明白。
「你哥哥的事情,我也聽你說過不少。」許雲深繼續道,「既然曾經是探花郎,學識自然不會差。你又說過你姐夫在他的指點下中了舉,他如今也在修遠書院教書,想必教導長生應該不乏經驗才是。既然已經有了如此合適的人選,我覺得很沒有必要再去尋外人。」
「你說的很是。」沈輅頗為意動,「待我回家的時候問一問我兄長,我想他沒有理由拒絕。」
她是真的很心動。
許雲深所擔憂的問題,其實也是她所憂心之事。她名為內相,實則攝政,而攝政權臣若非篡位奪權,多半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如今長生年幼,自然會對她十分依賴,但是待他成長為真正的帝王之後,他是否會對她和君珩心存芥蒂這誰也不敢保證。而如果是她的親哥哥做這個帝師,能夠對長生言傳身教引導他的想法,那麼長生的周圍就不會存在對她不利的聲音。
更何況,只是「帝師」二字,就足以讓她答應下來了。
她的祖父就曾是帝師,因此她家裡從前也被稱一聲帝師府。既然她的祖父做得這個位置,那麼她的兄長又如何不能讓沈家恢復從前的尊榮?她和君珩汲汲營營十年,甘冒偌大的風險,所求不過是宋沈兩家的清譽而已。而眼下,沈家祖孫三代探花兩任帝師的美譽觸手可及,這樣的名望她實在沒有辦法推拒。
——如果哥哥不答應,那麼……等君珩回京之後,她也不是不能再兼任帝師一職。
*
冬至朝會。萬壽節。正旦朝會。沈輅和任雪霽接連撐下來三個大日子,終於等到了冬去春來。
京城內,沈輯答應下了任職帝師一事,過了春耕節後便正式為長生開蒙。而邊關處,總算熬過了冬日苦寒抵住了北狄進攻的安武侯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擊。
中軍帳中,魏朝有些麻木地看著眼前眾將議事的情形。
他承認自己不比安武侯是三朝老臣經驗豐富,也承認自己是第一次任參贊一職見識短淺,但……他就是想問問,監軍親自帶兵衝殺這種事情,歷朝歷代有過前例嗎?
他是眼睜睜地看著姜侯爺把這位威懾朝野的宋督公丟去從一個什長做起,也是眼睜睜地看著宋令璋屢建功勳一步一步做到了先鋒官的位置——讓這位手握兵符的宋督公任先鋒,他都不知道是該說姜硯無所顧忌還是說宋令璋膽大妄為。這個中軍帳里是只有他學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句話嗎?
但是……又何必笑說旁人,其實就算是他自己,有時候都記不起面前這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將軍就是京城中那個陰鷙狠毒的「活閻王」。每每看到宋令璋提槊上馬神采飛揚的模樣,他都會恍惚地想到——滿朝畏懼的宋督公,其實也不過是弱冠之齡。
連他都是如此,更不必說那些與鎮南侯府有舊的將士們。他聽到過許多將軍私下議論宋令璋,最後卻都會落到一聲唏噓嘆惋。這樣的名門之後天生將才,卻只能困在皇城司內做個提督,明珠暗投也不過如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璋雖然不在這裡,但是整座宅邸都在向她訴說著他是那樣竭盡所能地取悅於她。可是——又何須他來討她的歡心,她早已對他情之所至,魂牽夢縈。
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
第48章 大捷
「昨日裡長生與我說, 他想正式開蒙讀書。」
昭陽宮中,沈輅和任雪霽趁著一道用晚膳的功夫又核對了一遍冬至朝會的種種安排。待兩人商議過後,許雲深忽然開口如是說道。
「讀書?」任雪霽錯愕地抬眼, 「長生這個年紀, 是不是有些早了?」
「雖然早了些,但是長生聰慧,提前開蒙也未嘗不可。」沈輅倒是不以為意,「我小的時候,約莫也是在這個年紀開始跟隨祖父讀書習字。長生既然有這個想法,不如略等上一兩個月, 到了春天開蒙正好。」
許雲深點了點頭:「這些事情阿月你懂的多,都聽你的安排。」
「不過話說回來,長生怎麼突然會有這個念頭?」任雪霽奇道。
許雲深輕咳了一聲,促狹地看了沈輅一眼:「還不是因為某人抱著長生哭訴太辛苦,長生回來就與我說,他要努力學習早一點幫上他沈姨的忙。」
沈輅大窘, 訕訕道:「我只是……我有些想君珩了而已。我沒有想到會給長生這麼大的壓力。」
「長生畢竟已經坐了這龍椅,他遲早是要接下這個擔子的。」許雲深嘆息道,「我固然是希望他能有一個輕鬆愉快的童年, 但是長生他比我心急。」
「長生畢竟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 即使我和君珩現在能幫他掌管政務, 但是最遲到了長生加冠的時候他也必須要親政了。算來不過十幾年的功夫, 他再早學這些都不算早。」沈輅緩緩道, 「過了年後,我會留心替長生挑選名師為他講學。」
「關於這個……」許雲深卻道, 「我是想問問,你哥哥是否願意做這個帝師。」
「我哥哥?」沈輅詫異地看向許雲深。
「阿月, 我信得過你,因此也信得過你的哥哥姐姐。」許雲深正色道,「但是其他外臣,我並不信任。長生年紀太小,讀書能讀成什麼樣子還在其次,我最怕他移了性情,長成……那個性子。」
許雲深含糊了一下,隱去了「先帝」二字,但是沈輅和任雪霽卻都聽得明白。
「你哥哥的事情,我也聽你說過不少。」許雲深繼續道,「既然曾經是探花郎,學識自然不會差。你又說過你姐夫在他的指點下中了舉,他如今也在修遠書院教書,想必教導長生應該不乏經驗才是。既然已經有了如此合適的人選,我覺得很沒有必要再去尋外人。」
「你說的很是。」沈輅頗為意動,「待我回家的時候問一問我兄長,我想他沒有理由拒絕。」
她是真的很心動。
許雲深所擔憂的問題,其實也是她所憂心之事。她名為內相,實則攝政,而攝政權臣若非篡位奪權,多半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如今長生年幼,自然會對她十分依賴,但是待他成長為真正的帝王之後,他是否會對她和君珩心存芥蒂這誰也不敢保證。而如果是她的親哥哥做這個帝師,能夠對長生言傳身教引導他的想法,那麼長生的周圍就不會存在對她不利的聲音。
更何況,只是「帝師」二字,就足以讓她答應下來了。
她的祖父就曾是帝師,因此她家裡從前也被稱一聲帝師府。既然她的祖父做得這個位置,那麼她的兄長又如何不能讓沈家恢復從前的尊榮?她和君珩汲汲營營十年,甘冒偌大的風險,所求不過是宋沈兩家的清譽而已。而眼下,沈家祖孫三代探花兩任帝師的美譽觸手可及,這樣的名望她實在沒有辦法推拒。
——如果哥哥不答應,那麼……等君珩回京之後,她也不是不能再兼任帝師一職。
*
冬至朝會。萬壽節。正旦朝會。沈輅和任雪霽接連撐下來三個大日子,終於等到了冬去春來。
京城內,沈輯答應下了任職帝師一事,過了春耕節後便正式為長生開蒙。而邊關處,總算熬過了冬日苦寒抵住了北狄進攻的安武侯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反擊。
中軍帳中,魏朝有些麻木地看著眼前眾將議事的情形。
他承認自己不比安武侯是三朝老臣經驗豐富,也承認自己是第一次任參贊一職見識短淺,但……他就是想問問,監軍親自帶兵衝殺這種事情,歷朝歷代有過前例嗎?
他是眼睜睜地看著姜侯爺把這位威懾朝野的宋督公丟去從一個什長做起,也是眼睜睜地看著宋令璋屢建功勳一步一步做到了先鋒官的位置——讓這位手握兵符的宋督公任先鋒,他都不知道是該說姜硯無所顧忌還是說宋令璋膽大妄為。這個中軍帳里是只有他學過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句話嗎?
但是……又何必笑說旁人,其實就算是他自己,有時候都記不起面前這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將軍就是京城中那個陰鷙狠毒的「活閻王」。每每看到宋令璋提槊上馬神采飛揚的模樣,他都會恍惚地想到——滿朝畏懼的宋督公,其實也不過是弱冠之齡。
連他都是如此,更不必說那些與鎮南侯府有舊的將士們。他聽到過許多將軍私下議論宋令璋,最後卻都會落到一聲唏噓嘆惋。這樣的名門之後天生將才,卻只能困在皇城司內做個提督,明珠暗投也不過如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