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我知道,有人會用鹽水浸泡茄子來去澀。可我要提醒你,鹽超標也同樣不健康。”
“不用擔心。”秦椒說著,從自帶行頭裡抱出個小罈子。
川菜廚師不能離身的,除了花椒、辣椒、豆瓣醬,就是這一口泡菜罈子。泡菜水兩勺,細細淋過茄身,靜靜醃上十分鐘。
旁邊熱鍋冷油,鍘細成茸的豆瓣醬、泡薑絲、泡紅椒同蒜末、素肉臊已煸炒至噴香,油也變得紅亮。秦椒飛快舀起一勺油,只等醃好後的茄子連同汁水一併滑入炒鍋,立刻澆上一勺。
刺啦一聲響,茄皮瞬間支楞外翻,片片似魚鱗怒張。
“川菜用油第一條講究——下鍋不瀝油。意思是一鍋成菜,原材料事先不用油處理。”秦椒一邊說,一邊拋鍋顛勺,讓整個茄子在鍋中翻滾以均勻受熱。
克雷聳聳肩,他的茄子自第一步處理就抹過橄欖油。
幾拋幾顛,茄子漸漸酥軟,大蒜與泡菜水混合出的魚香味漸漸濃郁,這時撒上少許白糖,為其提升鮮味;少許香醋,以增添酸爽。
起鍋前,再撒一把翠碧的蔥花,不僅增色,更是以蔥香為調度,將整道菜的香味徹底激發。
“川菜用油第二條講究——起鍋不飛油,意思是直到成菜也不能添加油。”秦椒笑眯眯將茄子顛入餐盤,“再請看第三條講究——裝盤一線油。”
鏡頭下,茄子如魚靜臥盤中,茄身酥軟油亮,魚鱗微張,滿浸著素肉臊和菜汁,然而圍繞在茄子周圍的油,僅僅是金黃的一線。非但不感覺油膩,還讓人平添了幾分食慾。
“這就叫油亮一線,多了、少了,都是手藝不到家。”秦椒朝克雷做了個“請”的手勢。
這場終極挑戰賽不同於以往比賽,沒有評委,唯有挑戰者的菜品足夠優秀,令守擂者心服口服拱手讓出冠軍寶座。
克雷品嘗得很慢,很仔細,眉頭時皺時舒。一開始,秦椒還緊張地盯著他看,盯著盯著,忽而鬆弛下來,唇角漾起淡淡的笑意。
克雷注意到了她的表情變化,皺了皺眉:“看來你很有把握讓我認輸?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這樣自信。”
秦椒搖搖頭,說自己並沒有把握。
“認輸,或者不認輸,全憑你的感受。我只對一件事有把握……”
秦椒看向那盤魚香茄子。
一次又一次地挑戰,在比賽的重點,她選擇了一道最普通的家鄉菜。盈鼻的魚香味告訴她,這是一道好菜。
“我代表我的傳承和堅持來到這裡,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無論你們有什麼評判標準,要給出什麼結果,我清楚自己做出了一道好菜——任何時候,招待任何顧客都不會感覺害臊的好菜。”
克雷笑了,將餐叉放到一旁。
“當我開始嘗試全素烹飪時,許多人說我瘋了,為什麼要挑戰這個世界的主流飲食風格?有些路的確很難走,我選擇忠於自己的美食,很高興,你也一樣。”
他走過來,給了秦椒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承認我對中國菜了解不多,並存有許多大眾偏見。現在我要大聲承認,中國菜征服了我!”
秦椒還沒回過神來,他已經連珠炮似的提出各種問題:“為什麼茄子不會澀?為什麼一勺油能讓茄子變得如此柔潤?最開始那兩勺神奇的水是什麼?”
2017年的《素食煮藝》年度冠軍挑戰賽,就在兩個廚師的熱烈討論里圓滿落幕。
秦椒抱著獎盃走進病房,病床上的老人仍戴著呼吸面罩,右手卻虛弱而堅定地朝上抬起幾公分,朝她比了個V字。
第260章 大結局
《素食煮藝》的勝利,讓秦椒和熊貓飯店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中國餐館綜合徵”的風暴尚未遠去,許多媒體都把她的勝利稱作“中國菜的一次成功復仇”,稱讚她憑藉堅定的決心和神奇的傳承,在西方烹飪評價體系的節目中展現了東方的力量。
等到秦椒終於肯接受採訪時,卻說她不認為這是復仇。
或者說,她不認同美食的戰爭。
“魚香茄子是川菜中經典的複合味型,魚香味是以風味完全不同的調料融合而成的。川菜本身就是融合料理,從誕生開始就吸收了南北方不同菜系的優點。中國菜更是由八大菜系,無數分支匯聚而成。”
秦椒說,她從小在後廚耳濡目染的理念,就是烹飪是一門調和的藝術。
“美食不僅是吃,更是分享生活方式和精神理念。就像我是通過炸魚和薯條開始了解英國,我的英國客人則是通過花椒開始了解四川。”
她笑了笑,略帶嘲諷地補充道:“現在通過折耳根和味精,應該更加了解中國菜和中國了。”
她說,中國人的飲食講究酸甜苦辣五味調和,營養均衡。調和,是各種味道巧妙搭配,而不是哪一種味道強行壓制其他。
“同樣,我們認為國家也好,文化也好,人與人的關係也好,都應該做到這樣的和諧。這是華人祖祖輩輩的智慧傳承,也是我今後的方向。”
最後,秦椒對著因為她言辭不夠激烈而頗為失望的主持人笑笑,轉向鏡頭,就像看著屏幕前的萬千觀眾。
“無論存在多少偏見,都擋不住真正的美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用擔心。”秦椒說著,從自帶行頭裡抱出個小罈子。
川菜廚師不能離身的,除了花椒、辣椒、豆瓣醬,就是這一口泡菜罈子。泡菜水兩勺,細細淋過茄身,靜靜醃上十分鐘。
旁邊熱鍋冷油,鍘細成茸的豆瓣醬、泡薑絲、泡紅椒同蒜末、素肉臊已煸炒至噴香,油也變得紅亮。秦椒飛快舀起一勺油,只等醃好後的茄子連同汁水一併滑入炒鍋,立刻澆上一勺。
刺啦一聲響,茄皮瞬間支楞外翻,片片似魚鱗怒張。
“川菜用油第一條講究——下鍋不瀝油。意思是一鍋成菜,原材料事先不用油處理。”秦椒一邊說,一邊拋鍋顛勺,讓整個茄子在鍋中翻滾以均勻受熱。
克雷聳聳肩,他的茄子自第一步處理就抹過橄欖油。
幾拋幾顛,茄子漸漸酥軟,大蒜與泡菜水混合出的魚香味漸漸濃郁,這時撒上少許白糖,為其提升鮮味;少許香醋,以增添酸爽。
起鍋前,再撒一把翠碧的蔥花,不僅增色,更是以蔥香為調度,將整道菜的香味徹底激發。
“川菜用油第二條講究——起鍋不飛油,意思是直到成菜也不能添加油。”秦椒笑眯眯將茄子顛入餐盤,“再請看第三條講究——裝盤一線油。”
鏡頭下,茄子如魚靜臥盤中,茄身酥軟油亮,魚鱗微張,滿浸著素肉臊和菜汁,然而圍繞在茄子周圍的油,僅僅是金黃的一線。非但不感覺油膩,還讓人平添了幾分食慾。
“這就叫油亮一線,多了、少了,都是手藝不到家。”秦椒朝克雷做了個“請”的手勢。
這場終極挑戰賽不同於以往比賽,沒有評委,唯有挑戰者的菜品足夠優秀,令守擂者心服口服拱手讓出冠軍寶座。
克雷品嘗得很慢,很仔細,眉頭時皺時舒。一開始,秦椒還緊張地盯著他看,盯著盯著,忽而鬆弛下來,唇角漾起淡淡的笑意。
克雷注意到了她的表情變化,皺了皺眉:“看來你很有把握讓我認輸?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你這樣自信。”
秦椒搖搖頭,說自己並沒有把握。
“認輸,或者不認輸,全憑你的感受。我只對一件事有把握……”
秦椒看向那盤魚香茄子。
一次又一次地挑戰,在比賽的重點,她選擇了一道最普通的家鄉菜。盈鼻的魚香味告訴她,這是一道好菜。
“我代表我的傳承和堅持來到這裡,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無論你們有什麼評判標準,要給出什麼結果,我清楚自己做出了一道好菜——任何時候,招待任何顧客都不會感覺害臊的好菜。”
克雷笑了,將餐叉放到一旁。
“當我開始嘗試全素烹飪時,許多人說我瘋了,為什麼要挑戰這個世界的主流飲食風格?有些路的確很難走,我選擇忠於自己的美食,很高興,你也一樣。”
他走過來,給了秦椒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承認我對中國菜了解不多,並存有許多大眾偏見。現在我要大聲承認,中國菜征服了我!”
秦椒還沒回過神來,他已經連珠炮似的提出各種問題:“為什麼茄子不會澀?為什麼一勺油能讓茄子變得如此柔潤?最開始那兩勺神奇的水是什麼?”
2017年的《素食煮藝》年度冠軍挑戰賽,就在兩個廚師的熱烈討論里圓滿落幕。
秦椒抱著獎盃走進病房,病床上的老人仍戴著呼吸面罩,右手卻虛弱而堅定地朝上抬起幾公分,朝她比了個V字。
第260章 大結局
《素食煮藝》的勝利,讓秦椒和熊貓飯店又一次成為輿論的焦點。
“中國餐館綜合徵”的風暴尚未遠去,許多媒體都把她的勝利稱作“中國菜的一次成功復仇”,稱讚她憑藉堅定的決心和神奇的傳承,在西方烹飪評價體系的節目中展現了東方的力量。
等到秦椒終於肯接受採訪時,卻說她不認為這是復仇。
或者說,她不認同美食的戰爭。
“魚香茄子是川菜中經典的複合味型,魚香味是以風味完全不同的調料融合而成的。川菜本身就是融合料理,從誕生開始就吸收了南北方不同菜系的優點。中國菜更是由八大菜系,無數分支匯聚而成。”
秦椒說,她從小在後廚耳濡目染的理念,就是烹飪是一門調和的藝術。
“美食不僅是吃,更是分享生活方式和精神理念。就像我是通過炸魚和薯條開始了解英國,我的英國客人則是通過花椒開始了解四川。”
她笑了笑,略帶嘲諷地補充道:“現在通過折耳根和味精,應該更加了解中國菜和中國了。”
她說,中國人的飲食講究酸甜苦辣五味調和,營養均衡。調和,是各種味道巧妙搭配,而不是哪一種味道強行壓制其他。
“同樣,我們認為國家也好,文化也好,人與人的關係也好,都應該做到這樣的和諧。這是華人祖祖輩輩的智慧傳承,也是我今後的方向。”
最後,秦椒對著因為她言辭不夠激烈而頗為失望的主持人笑笑,轉向鏡頭,就像看著屏幕前的萬千觀眾。
“無論存在多少偏見,都擋不住真正的美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