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姬嬰放下酒盞,緩緩站起身來:「能有八分像,已jsg是很難得,容簡有心了。」說著她抬腳往外走去,「叫控禽府來人收下,名字就叫做……」她想了想,「就叫做『紅隼兒』吧。」說完這話,她拖著飄逸的輕紗袍擺離開了錦繡殿。
控禽府坐落於上陽宮內西四宮,里面都是從前魏王府搬進來的一眾舞樂伎人面首,共有五人在內各居一小殿,分別是山雀兒、雲雁兒、夜鶯兒、黃鸝兒和喜鵲兒,今日又添了一位紅隼兒。
這日晚間,紅隼兒被召進姬嬰的寢殿,四更天才送出來。第二日一早,明光殿下發一道口諭,提紅隼兒為控禽府右令儀,與專為聖上彈唱的左令儀山雀兒並尊為首。
控禽府內眾人,多以彈奏歌舞取悅聖上得封,只是內中規矩極嚴,左令儀山雀兒終日戴著面紗,有聲無面,右令儀紅隼兒奉旨不開口,有面無聲,其餘人亦皆各有限令,都不過玩物而已。
三日後,忠嘉侯媯易帶勇明侯妘邈收好行裝,在早朝結束後進宮向姬嬰辭行,姬嬰與姬嫖早已在長信殿內等著她們了,眾人告別了半日,姬嬰又親自走出來,一直送她們出了外宮門方回。
她二人離京當日,又有金帳汗國再派使團和遣使學子,來中原國子監學習。姬嬰午後在觀風殿召見了眾人,又見木合黎給她帶了厚禮來,說是為先前阿勒顏進京時,金帳汗國無視兩國睦鄰協議,擅自增加駐防兵馬一事前來致歉的。姬嬰聽了微微一笑並沒說什麼,只請大使晚間來參加宮宴,並吩咐人去給木合黎備辦國禮請她帶回致意。
當日,姬嬰再發上諭,宣布歸附中原的察合汗國正式更名為「安西道」,由原駐紮科布多的細作司督帥姞安出任安西大都護。此後中原王朝在西域商路話語權更上一層,同時各地道府也在有序落實坤元新政,上下一派欣欣向榮,真正四海昇平,八方安定。
又過一日早朝後,姬嬰坐在長信殿內看中書令妘策帶人前來拆奏封,等看完後,妘策又就今年春闈各地新科進士調派到任情況,同她細細回稟了一遍,又將左相姜舟對朝中幾位新科進士的評價,也與她說了一回。
到這一年春闈取用榜單上,男進士數量較上一屆又減少了,僅剩十之二三,點翰林的三鼎甲中,更是一個男的都沒有。對於這個局面,姬嬰是頗為滿意的,因過去一些年,官場上被開景帝大力提拔男官帶壞風氣,所以她有心對此多加提防,並且準備往後做進一步控制。
自從前段時間宗室內,新生男兒被取消了皇姓,又有平陽王降爵,不予傳皇姓給長女,因廣陵王前事被殺得本就所剩不多的宗室男,地位一降再降,而這兩個決定帶起的風氣也傳入了民間,一時生下男兒的家裡,也都基本上不再給男子冠姓了。
姬嬰坐在大案後面又想了想,隨即起身踱到窗前,悠悠說道:「十之二三,朕看也多了,男人本來也不大適合做官,往後慢慢都用新科進士頂替掉吧。」
妘策忖度片刻,輕聲說道:「先皇妣曾有聖訓,凡識字中舉者皆可為官,若壓制太過,也恐影響陛下聖名。」
姬嬰覷起眼睛,看著窗外的景色,半晌才說:「先皇妣開國初期畢竟形勢不同,此聖訓也是恐怕落了史家褒貶,但從前那些父系王朝正盛時,女人被當貨物聘取販賣,幾乎連人都算不上,如何到了本朝女人當家,倒論起平等來了?也太給他們臉了,依朕看,不把他們踩實了,他們就總得想著要恢復舊制,來革咱們的命。」
說完這話,她又回頭看了看妘策,笑道:「先皇妣有顧慮,朕卻不在乎那些,這個惡人,就由朕來做吧。」只是循序漸進地實現起來,或許還要花上十來年,但沒有關係,姬嬰想,反正她有的是耐心。
妘策聽完這番話,深深看了她一眼,又將這話在心中細細揣摩了一回,也會意一笑,朝她點了點頭。
轉眼間,京城已進入初夏,奉先殿內眾先帝牌位,在五月十八這日卯初天亮時分,由太常卿主持了遷挪祭典,隨後按照輩分一座座被搬進北邊的九華殿內供奉。
九華殿是在奉先殿後面新修建的,採光更好些,整間殿宇寬敞明亮,三排牌位落座後,祭堂比先時在奉先殿看起來更顯氣派。
這時,太常寺又將禮部新制的追封牌位也擺了上來,是哲宗姬平的長女姬妟,姬嬰的長姊,被追封為懿和皇太子,牌位供在了哲宗旁邊。
眾先帝牌位安放好後,姬嬰吩咐人將哲宗的一張龍袍畫像,掛在了世宗身邊。這畫像是她吩咐宮中畫院,參考鶴棲觀里那一副畫像,還有宮中庫房收著的一架大宮燈上姬平的容貌畫下來的。
畫完她又吩咐人照原樣重新做了一架宮燈,卻將畫中的青衣人徹底抹去了。另外她還在文寶庫房裡,尋找到了姬平長女姬妟幼年時,被世宗抱著的一張畫,也叫人臨摹出來,畫了一張穿蟒袍的,掛在了姬平身側。
等這日九華殿內遷挪牌位和掛畫像儀式完成後,她叫眾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太子姬嫖同她一起在殿內,到香案前又單給姬平上了三炷香,因遷殿這日,也正好是她的冥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控禽府坐落於上陽宮內西四宮,里面都是從前魏王府搬進來的一眾舞樂伎人面首,共有五人在內各居一小殿,分別是山雀兒、雲雁兒、夜鶯兒、黃鸝兒和喜鵲兒,今日又添了一位紅隼兒。
這日晚間,紅隼兒被召進姬嬰的寢殿,四更天才送出來。第二日一早,明光殿下發一道口諭,提紅隼兒為控禽府右令儀,與專為聖上彈唱的左令儀山雀兒並尊為首。
控禽府內眾人,多以彈奏歌舞取悅聖上得封,只是內中規矩極嚴,左令儀山雀兒終日戴著面紗,有聲無面,右令儀紅隼兒奉旨不開口,有面無聲,其餘人亦皆各有限令,都不過玩物而已。
三日後,忠嘉侯媯易帶勇明侯妘邈收好行裝,在早朝結束後進宮向姬嬰辭行,姬嬰與姬嫖早已在長信殿內等著她們了,眾人告別了半日,姬嬰又親自走出來,一直送她們出了外宮門方回。
她二人離京當日,又有金帳汗國再派使團和遣使學子,來中原國子監學習。姬嬰午後在觀風殿召見了眾人,又見木合黎給她帶了厚禮來,說是為先前阿勒顏進京時,金帳汗國無視兩國睦鄰協議,擅自增加駐防兵馬一事前來致歉的。姬嬰聽了微微一笑並沒說什麼,只請大使晚間來參加宮宴,並吩咐人去給木合黎備辦國禮請她帶回致意。
當日,姬嬰再發上諭,宣布歸附中原的察合汗國正式更名為「安西道」,由原駐紮科布多的細作司督帥姞安出任安西大都護。此後中原王朝在西域商路話語權更上一層,同時各地道府也在有序落實坤元新政,上下一派欣欣向榮,真正四海昇平,八方安定。
又過一日早朝後,姬嬰坐在長信殿內看中書令妘策帶人前來拆奏封,等看完後,妘策又就今年春闈各地新科進士調派到任情況,同她細細回稟了一遍,又將左相姜舟對朝中幾位新科進士的評價,也與她說了一回。
到這一年春闈取用榜單上,男進士數量較上一屆又減少了,僅剩十之二三,點翰林的三鼎甲中,更是一個男的都沒有。對於這個局面,姬嬰是頗為滿意的,因過去一些年,官場上被開景帝大力提拔男官帶壞風氣,所以她有心對此多加提防,並且準備往後做進一步控制。
自從前段時間宗室內,新生男兒被取消了皇姓,又有平陽王降爵,不予傳皇姓給長女,因廣陵王前事被殺得本就所剩不多的宗室男,地位一降再降,而這兩個決定帶起的風氣也傳入了民間,一時生下男兒的家裡,也都基本上不再給男子冠姓了。
姬嬰坐在大案後面又想了想,隨即起身踱到窗前,悠悠說道:「十之二三,朕看也多了,男人本來也不大適合做官,往後慢慢都用新科進士頂替掉吧。」
妘策忖度片刻,輕聲說道:「先皇妣曾有聖訓,凡識字中舉者皆可為官,若壓制太過,也恐影響陛下聖名。」
姬嬰覷起眼睛,看著窗外的景色,半晌才說:「先皇妣開國初期畢竟形勢不同,此聖訓也是恐怕落了史家褒貶,但從前那些父系王朝正盛時,女人被當貨物聘取販賣,幾乎連人都算不上,如何到了本朝女人當家,倒論起平等來了?也太給他們臉了,依朕看,不把他們踩實了,他們就總得想著要恢復舊制,來革咱們的命。」
說完這話,她又回頭看了看妘策,笑道:「先皇妣有顧慮,朕卻不在乎那些,這個惡人,就由朕來做吧。」只是循序漸進地實現起來,或許還要花上十來年,但沒有關係,姬嬰想,反正她有的是耐心。
妘策聽完這番話,深深看了她一眼,又將這話在心中細細揣摩了一回,也會意一笑,朝她點了點頭。
轉眼間,京城已進入初夏,奉先殿內眾先帝牌位,在五月十八這日卯初天亮時分,由太常卿主持了遷挪祭典,隨後按照輩分一座座被搬進北邊的九華殿內供奉。
九華殿是在奉先殿後面新修建的,採光更好些,整間殿宇寬敞明亮,三排牌位落座後,祭堂比先時在奉先殿看起來更顯氣派。
這時,太常寺又將禮部新制的追封牌位也擺了上來,是哲宗姬平的長女姬妟,姬嬰的長姊,被追封為懿和皇太子,牌位供在了哲宗旁邊。
眾先帝牌位安放好後,姬嬰吩咐人將哲宗的一張龍袍畫像,掛在了世宗身邊。這畫像是她吩咐宮中畫院,參考鶴棲觀里那一副畫像,還有宮中庫房收著的一架大宮燈上姬平的容貌畫下來的。
畫完她又吩咐人照原樣重新做了一架宮燈,卻將畫中的青衣人徹底抹去了。另外她還在文寶庫房裡,尋找到了姬平長女姬妟幼年時,被世宗抱著的一張畫,也叫人臨摹出來,畫了一張穿蟒袍的,掛在了姬平身側。
等這日九華殿內遷挪牌位和掛畫像儀式完成後,她叫眾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下太子姬嫖同她一起在殿內,到香案前又單給姬平上了三炷香,因遷殿這日,也正好是她的冥誕。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