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第150章 恣逍遙 【終章】
「竊昏殤」爺孫三帝遷出皇陵這日, 靖王府傳來一則喜訊快報,靖王姒雲凌晨時分誕下一女,母子平安。
正趕上這天是朝中旬休, 姬嬰起得稍晚了些,用早膳時聽聞此信, 又連聲細問了問經過。聽說她是昨夜三更發作的,歷經兩個時辰, 整個過程還算是比較順利,沒有遭受太多苦楚, 她才鬆了一口氣:「這時候她必然累得很,先將車馬備下,朕午後過去瞧瞧。」
到了午後申時初刻,聽宮人來報說靖王甦醒, 姬嬰忙換了衣服,登車出宮來她府上看望。
青龍街這座靖王府,還是姬嬰熟悉的模樣,但她此刻過來,已不走西側門進府了。御駕在王府正門停了下來,府前三扇大門全部打開,早有提前趕來的宮人和靖王府的執事在此等候聖駕。
姬嬰下了車, 熟門熟路地往後面走去, 及至姒雲起坐的後院裡,這邊庭中來來往往, 有許多執事走動, 見聖駕到, 皆站住行禮避讓。
等她走進屋中時,姒雲正臥在榻上喝水, 聽說聖駕到,忙要起身,姬嬰見狀快走了兩步上來,笑道:「快別起身。」說完一旁有姒雲的貼身執事端了大椅來請姬嬰坐,又給姒雲身後墊了幾個枕頭,好讓她靠著說話。
這時又有養娘將幼兒抱了過來,姬嬰湊過去瞧了瞧,見她睡得正熟,臉兒紅撲撲的,十分可愛。
在這邊看了一會兒,養娘才將她抱到里間,好讓她二人自在說話。
姒雲見她這日特特趕來,又帶了許多賀禮補品,已是十分感動,又想到前幾日朝中曾有些議論,說她改姓後保留王爵不合宗室禮法。她也想自己一個異姓王,宗室不宗室,外戚不外戚的,確實不妥,但聽說姬嬰對此未做表態,所以今日見她過來,姒雲又提起了這件事,考慮到父皇舊事有愧哲宗,向姬嬰自請降爵。
姬嬰見她這樣說,輕柔一笑:「這個朕也慮過了,一碼歸一碼,阿雲往日待朕的好處,不該因這些事抹殺,靖王爵位仍與你三代承襲,從太上王算起,到今日這女兒頭上,再下一代才改『靖寧侯』,好嗎?」隨後她又說要給這女孩兒賜名為「錦」,就叫做姒錦。
姒雲聽完不禁動容:「臣代母親與女兒,一併謝過媎媎恩典。」
說了兩句話,姬嬰又想到今日過來,還沒見到姒羌,於是也問了問她近況,聽姒雲說她如今愈發出世,每日只在府中建造的家觀里清修,晌午才在這邊同姒雲用了膳,見她這邊一切安好,就回家觀還願去了。
姬嬰聽完點了點頭:「既如此,那朕就不去叨擾了。」隨後又囑咐她好生休養,見她也有些乏了,遂起駕回宮去了。
等她回到長信殿時,已是薄暮時分,媯鳶正等在書房門口,見姬嬰回來,跟著她一起走進了書房,向她回稟了今日三帝遷陵一事。
因降罪詔書已發,對於遷陵,朝中倒沒再有人抗議,所以今日事辦得很是順利,三帝遷出皇陵後,被送到了三十里外的一處宗室陵園。又因聖旨說了不必單修墓室,所以眾人只將三帝骸骨塞進了一個破棺材草草埋了,趕在關城門前回來復命。
姬嬰聽完只讓媯鳶先回去休息,原本她想,應該將皇考牌位搬回奉先殿中,但此刻又覺得那裡曾供奉過開景帝,還是晦氣。於是她提筆下詔,擇吉日將奉先殿內的先帝牌位,全部搬入北邊九華殿中,奉先殿重新修整留作別用。
如今朝堂上,開景朝入仕的大臣數量持續減少,職司都被姬嬰首批門生和坤元二年的新科進士補上來了,為數不多還在高位的,也都是姒羌從前的黨羽,姒太傅的門生,是確有些資歷才幹的治世能臣。這些人見開景帝獲罪,卻沒有波及靖王姒雲,聖上還開恩許靖王世子姒錦再襲一代王爵,這才都放下心來,料想自家大約也不會再受開景帝牽連,無不對姬嬰竭忠盡智,以保全地位。
這日午後,春景正好,姬嬰正在錦繡殿中觀舞,一支舞畢,有宮人走進來稟道:「啟稟陛下,忠嘉侯送來的生辰禮已到,請陛下過目。」
媯易在察合汗國歸附後,留京兩個月,見朝中各處已穩,遂擇了日子,於三日後再帶勇明侯妘邈回河西,以安定新歸附的西北地界。
媯易想到再過陣子就到姬嬰的萬壽節,自己不在京中,所以提前給她準備了生辰賀禮,她聞言點點頭:「拿進來吧。」
不多時,只見兩個宮人引著一個年輕男子走進殿中,在她面前十步遠的地方跪下行禮,她托腮上下端詳了一回,身段不錯,於是挑眉說道:「抬起頭來。」
那男子緩緩將頭抬起,眼睛卻還是向下垂著,姬嬰一見他眉眼面龐,竟與阿勒顏極為相似,只是少了冷酷,多了些靦腆,她坐起身來,又問:「你是哪裡人?今年多大了?」
他再次低下頭:「虜家沙洲人,今年十七歲。」
姬嬰聽完皺了皺眉:「往後你就不要說話了,你的聲音不像他。」隨後又說,「衣裳脫了朕瞧瞧。」
殿中宮人一聽,都慌忙退出去避讓,半晌後,聽到殿中叫人,那個替媯易回稟的宮官才又走進來,見那男子已將衣裳穿上了,於是低頭說道:「啟稟陛下,這是忠嘉侯收察合汗國回來時,在路上碰巧遇到的,家世經歷都查過,乾淨的,見他有個八分像,遂獻來給陛下解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竊昏殤」爺孫三帝遷出皇陵這日, 靖王府傳來一則喜訊快報,靖王姒雲凌晨時分誕下一女,母子平安。
正趕上這天是朝中旬休, 姬嬰起得稍晚了些,用早膳時聽聞此信, 又連聲細問了問經過。聽說她是昨夜三更發作的,歷經兩個時辰, 整個過程還算是比較順利,沒有遭受太多苦楚, 她才鬆了一口氣:「這時候她必然累得很,先將車馬備下,朕午後過去瞧瞧。」
到了午後申時初刻,聽宮人來報說靖王甦醒, 姬嬰忙換了衣服,登車出宮來她府上看望。
青龍街這座靖王府,還是姬嬰熟悉的模樣,但她此刻過來,已不走西側門進府了。御駕在王府正門停了下來,府前三扇大門全部打開,早有提前趕來的宮人和靖王府的執事在此等候聖駕。
姬嬰下了車, 熟門熟路地往後面走去, 及至姒雲起坐的後院裡,這邊庭中來來往往, 有許多執事走動, 見聖駕到, 皆站住行禮避讓。
等她走進屋中時,姒雲正臥在榻上喝水, 聽說聖駕到,忙要起身,姬嬰見狀快走了兩步上來,笑道:「快別起身。」說完一旁有姒雲的貼身執事端了大椅來請姬嬰坐,又給姒雲身後墊了幾個枕頭,好讓她靠著說話。
這時又有養娘將幼兒抱了過來,姬嬰湊過去瞧了瞧,見她睡得正熟,臉兒紅撲撲的,十分可愛。
在這邊看了一會兒,養娘才將她抱到里間,好讓她二人自在說話。
姒雲見她這日特特趕來,又帶了許多賀禮補品,已是十分感動,又想到前幾日朝中曾有些議論,說她改姓後保留王爵不合宗室禮法。她也想自己一個異姓王,宗室不宗室,外戚不外戚的,確實不妥,但聽說姬嬰對此未做表態,所以今日見她過來,姒雲又提起了這件事,考慮到父皇舊事有愧哲宗,向姬嬰自請降爵。
姬嬰見她這樣說,輕柔一笑:「這個朕也慮過了,一碼歸一碼,阿雲往日待朕的好處,不該因這些事抹殺,靖王爵位仍與你三代承襲,從太上王算起,到今日這女兒頭上,再下一代才改『靖寧侯』,好嗎?」隨後她又說要給這女孩兒賜名為「錦」,就叫做姒錦。
姒雲聽完不禁動容:「臣代母親與女兒,一併謝過媎媎恩典。」
說了兩句話,姬嬰又想到今日過來,還沒見到姒羌,於是也問了問她近況,聽姒雲說她如今愈發出世,每日只在府中建造的家觀里清修,晌午才在這邊同姒雲用了膳,見她這邊一切安好,就回家觀還願去了。
姬嬰聽完點了點頭:「既如此,那朕就不去叨擾了。」隨後又囑咐她好生休養,見她也有些乏了,遂起駕回宮去了。
等她回到長信殿時,已是薄暮時分,媯鳶正等在書房門口,見姬嬰回來,跟著她一起走進了書房,向她回稟了今日三帝遷陵一事。
因降罪詔書已發,對於遷陵,朝中倒沒再有人抗議,所以今日事辦得很是順利,三帝遷出皇陵後,被送到了三十里外的一處宗室陵園。又因聖旨說了不必單修墓室,所以眾人只將三帝骸骨塞進了一個破棺材草草埋了,趕在關城門前回來復命。
姬嬰聽完只讓媯鳶先回去休息,原本她想,應該將皇考牌位搬回奉先殿中,但此刻又覺得那裡曾供奉過開景帝,還是晦氣。於是她提筆下詔,擇吉日將奉先殿內的先帝牌位,全部搬入北邊九華殿中,奉先殿重新修整留作別用。
如今朝堂上,開景朝入仕的大臣數量持續減少,職司都被姬嬰首批門生和坤元二年的新科進士補上來了,為數不多還在高位的,也都是姒羌從前的黨羽,姒太傅的門生,是確有些資歷才幹的治世能臣。這些人見開景帝獲罪,卻沒有波及靖王姒雲,聖上還開恩許靖王世子姒錦再襲一代王爵,這才都放下心來,料想自家大約也不會再受開景帝牽連,無不對姬嬰竭忠盡智,以保全地位。
這日午後,春景正好,姬嬰正在錦繡殿中觀舞,一支舞畢,有宮人走進來稟道:「啟稟陛下,忠嘉侯送來的生辰禮已到,請陛下過目。」
媯易在察合汗國歸附後,留京兩個月,見朝中各處已穩,遂擇了日子,於三日後再帶勇明侯妘邈回河西,以安定新歸附的西北地界。
媯易想到再過陣子就到姬嬰的萬壽節,自己不在京中,所以提前給她準備了生辰賀禮,她聞言點點頭:「拿進來吧。」
不多時,只見兩個宮人引著一個年輕男子走進殿中,在她面前十步遠的地方跪下行禮,她托腮上下端詳了一回,身段不錯,於是挑眉說道:「抬起頭來。」
那男子緩緩將頭抬起,眼睛卻還是向下垂著,姬嬰一見他眉眼面龐,竟與阿勒顏極為相似,只是少了冷酷,多了些靦腆,她坐起身來,又問:「你是哪裡人?今年多大了?」
他再次低下頭:「虜家沙洲人,今年十七歲。」
姬嬰聽完皺了皺眉:「往後你就不要說話了,你的聲音不像他。」隨後又說,「衣裳脫了朕瞧瞧。」
殿中宮人一聽,都慌忙退出去避讓,半晌後,聽到殿中叫人,那個替媯易回稟的宮官才又走進來,見那男子已將衣裳穿上了,於是低頭說道:「啟稟陛下,這是忠嘉侯收察合汗國回來時,在路上碰巧遇到的,家世經歷都查過,乾淨的,見他有個八分像,遂獻來給陛下解悶。」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