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書生也開始娓娓道來。
京中一切都貴,可回家也要不少盤纏,更有可能途中遇險。他斟酌百般,到底選擇留下抄書賺錢,順道準備三年後又一場春闈。
而這一切,都多虧了年幼時曾在秋水劍門所辦村學聽課的經歷。
若非劍門免去他的束脩,家中一定沒有錢財讓他讀書。時至今日,他也只是一個普通農夫。哪裡像是現在,能為恩人開口。
話講出來,人群中幾個統一穿著褐色衣袍的江湖客相互看看,走出來朝他拱手,「先生能有今日,便是掌門最欣慰之事。」
書生笑了笑,退回人群中。
而他依然不是結束。
「那年我娘病重,我去求鎮中醫館,他們說一副藥要五兩銀子,便是將我家祖屋賣去也付不起,不如趁早放棄。是幾個和那邊大俠一樣穿著青色蓮花袍子的人路過,將他們的劍當了,給我娘看病吃藥。再幾天後,我在碼頭看到他們扛包。那會兒羞於上前與恩人想見,此刻卻不能再退縮。」
「我年幼時曾叫拐子帶走,當時還不知發生了什麼,只覺得頭腦暈暈乎乎,不知不覺就不見家人。那會兒正是幾個江湖大俠察覺不對,將我從拐子手裡救出,還將那惡人扭送官府!待到長大些,再想此事,我是駭出一身冷汗。對,我家阿爹阿娘提過,帶我回家的人是個道士,名叫黃鶴!方才仿佛正聽到恩人名頭?」
「我家女兒……」
「我年幼時也讀過旁邊門派辦的學堂!可惜不及那位書生相公頭腦好,到今日也只能做些買賣。」
「我……」
「還有我……」
一個一個人站出來,烈烈日頭照著他們,照不滅他們眼裡的堅決。
也照不滅江湖客們眼眶的紅色。
初時或許還有和謝玉衡提過的一樣、不過圖謀名聲才來京城的人。但在聽說眾人準備以真面目與朝堂相對時,這些人自然是灰溜溜地離開了。留下的,不說心懷大義,也的確一心助人。
出手的時候是不求回報,可當「回報」當真出現,他們自是感動。
「這些事,待郭大人回來,本官皆會報予。」
我身旁,杜大人鄭重地說。
語罷,他深深躬身,朝下方江湖客們落下一禮。再起身時,我留意到,他眸中也有水色。
第55章 起落
有了杜大人這番表現,靈犀衛再扣著人便不合適了。
眾多前面被押住的江湖客得了自由,倒都記得大局為重。我一眼掃過去,基本沒人和前面制著自己的靈犀衛起衝突。有那道行深的,甚至能朝對方笑一笑。道行淺的,也不過是瞪一眼、哼哼兩聲。
靈犀衛那邊的表現也差不多,甚至顯得脾氣更好些。在上頭的示意下放了人,便再沒往江湖客們身上看一眼。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開始往自己原先的位置挪動。
不對……
我眼睛眯起一點,更仔細地去分辨。
不太好意思地說,其實我記性不算太好。面對許多陌生人,要確定他們原先站在何方也是難事。不過,仔細觀察了會兒,我還是察覺到:那些頂著不同代號、尚且沒有「天權」「天樞」等正式名字的年輕人,乍看起來是往人群里散開了,但有幾個地方,他們分布得格外密集。
可不就是我與謝玉衡所在!?
……
……
日頭還在繼續爬高。
看客當中,不少人開始用袖子、帕子擦汗。
杜大人抬頭看了看,大約是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於是側過頭,與留下的另一名監斬官商量了兩句,又朝身側的下屬們吩咐起來。
不少人因這動靜屏住呼吸,連擦汗的動作都稍稍停下。身子不由前傾,臉上、眼中寫滿了一句話:這是要開始了?
的確。在眾人目光中,太平門人與無塵山莊上下、其他被捲入的江湖客被分別帶到刑場兩側,劊子手拎著磨得鋒利的大刀上來,旁側自有人喊:「午時已到——」
杜大人念起判書。別看他長得瘦,嗓音卻是讓我意外的洪亮。一個個名字落在在場眾人耳畔,其中大多在我聽來都十分陌生,於百姓們來說恐怕更是如此。他們臉上卻露出許多暢快,只要惡人被懲罰,便算大快人心了。
如此情形之中,劊子手們舉起大刀。
一起,一落!
無數太平門人人頭落地,血濺當場!
我何曾見過這樣的場面?本以為自己已經算見多識廣,可真到了鮮血噴薄而出的那一刻,本能反應還是將眼睛閉上。心臟「咚咚」狂跳起來,灼熱的空氣將血氣烘得更腥更烈,一股腦地往人鼻子裡鑽。我近乎作嘔,唯一能做的是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人血,不是人血,是我在家裡幫老爸殺雞殺魚呢。」
如此自我催眠良久,我總算能睜開眼睛。卻也不是望向前方,而是彆扭地偏著視線,你家裡忽略刑台上的場面。
這麼一來,目光竟是轉到天璇身上。和同僚們一樣,他也已經把我放開了。只是放得不情不願,人繼續杵在一旁,看我的眼神里也帶著厭惡仇怨。
我皺皺眉頭,乾脆只看自己腳尖,順道盤算起眼下狀況。
沒大意外的話,其他江湖客算是安穩了。至於聶莊主那邊,他與無塵山莊上下如何,還得看皇帝最終如何決斷。唯一能影響到此事的是郭大人,可他會說什麼話、有什麼行動全非我能影響,考慮也是白考慮。
京中一切都貴,可回家也要不少盤纏,更有可能途中遇險。他斟酌百般,到底選擇留下抄書賺錢,順道準備三年後又一場春闈。
而這一切,都多虧了年幼時曾在秋水劍門所辦村學聽課的經歷。
若非劍門免去他的束脩,家中一定沒有錢財讓他讀書。時至今日,他也只是一個普通農夫。哪裡像是現在,能為恩人開口。
話講出來,人群中幾個統一穿著褐色衣袍的江湖客相互看看,走出來朝他拱手,「先生能有今日,便是掌門最欣慰之事。」
書生笑了笑,退回人群中。
而他依然不是結束。
「那年我娘病重,我去求鎮中醫館,他們說一副藥要五兩銀子,便是將我家祖屋賣去也付不起,不如趁早放棄。是幾個和那邊大俠一樣穿著青色蓮花袍子的人路過,將他們的劍當了,給我娘看病吃藥。再幾天後,我在碼頭看到他們扛包。那會兒羞於上前與恩人想見,此刻卻不能再退縮。」
「我年幼時曾叫拐子帶走,當時還不知發生了什麼,只覺得頭腦暈暈乎乎,不知不覺就不見家人。那會兒正是幾個江湖大俠察覺不對,將我從拐子手裡救出,還將那惡人扭送官府!待到長大些,再想此事,我是駭出一身冷汗。對,我家阿爹阿娘提過,帶我回家的人是個道士,名叫黃鶴!方才仿佛正聽到恩人名頭?」
「我家女兒……」
「我年幼時也讀過旁邊門派辦的學堂!可惜不及那位書生相公頭腦好,到今日也只能做些買賣。」
「我……」
「還有我……」
一個一個人站出來,烈烈日頭照著他們,照不滅他們眼裡的堅決。
也照不滅江湖客們眼眶的紅色。
初時或許還有和謝玉衡提過的一樣、不過圖謀名聲才來京城的人。但在聽說眾人準備以真面目與朝堂相對時,這些人自然是灰溜溜地離開了。留下的,不說心懷大義,也的確一心助人。
出手的時候是不求回報,可當「回報」當真出現,他們自是感動。
「這些事,待郭大人回來,本官皆會報予。」
我身旁,杜大人鄭重地說。
語罷,他深深躬身,朝下方江湖客們落下一禮。再起身時,我留意到,他眸中也有水色。
第55章 起落
有了杜大人這番表現,靈犀衛再扣著人便不合適了。
眾多前面被押住的江湖客得了自由,倒都記得大局為重。我一眼掃過去,基本沒人和前面制著自己的靈犀衛起衝突。有那道行深的,甚至能朝對方笑一笑。道行淺的,也不過是瞪一眼、哼哼兩聲。
靈犀衛那邊的表現也差不多,甚至顯得脾氣更好些。在上頭的示意下放了人,便再沒往江湖客們身上看一眼。一個個都眼觀鼻、鼻觀心,開始往自己原先的位置挪動。
不對……
我眼睛眯起一點,更仔細地去分辨。
不太好意思地說,其實我記性不算太好。面對許多陌生人,要確定他們原先站在何方也是難事。不過,仔細觀察了會兒,我還是察覺到:那些頂著不同代號、尚且沒有「天權」「天樞」等正式名字的年輕人,乍看起來是往人群里散開了,但有幾個地方,他們分布得格外密集。
可不就是我與謝玉衡所在!?
……
……
日頭還在繼續爬高。
看客當中,不少人開始用袖子、帕子擦汗。
杜大人抬頭看了看,大約是覺得時候差不多了,於是側過頭,與留下的另一名監斬官商量了兩句,又朝身側的下屬們吩咐起來。
不少人因這動靜屏住呼吸,連擦汗的動作都稍稍停下。身子不由前傾,臉上、眼中寫滿了一句話:這是要開始了?
的確。在眾人目光中,太平門人與無塵山莊上下、其他被捲入的江湖客被分別帶到刑場兩側,劊子手拎著磨得鋒利的大刀上來,旁側自有人喊:「午時已到——」
杜大人念起判書。別看他長得瘦,嗓音卻是讓我意外的洪亮。一個個名字落在在場眾人耳畔,其中大多在我聽來都十分陌生,於百姓們來說恐怕更是如此。他們臉上卻露出許多暢快,只要惡人被懲罰,便算大快人心了。
如此情形之中,劊子手們舉起大刀。
一起,一落!
無數太平門人人頭落地,血濺當場!
我何曾見過這樣的場面?本以為自己已經算見多識廣,可真到了鮮血噴薄而出的那一刻,本能反應還是將眼睛閉上。心臟「咚咚」狂跳起來,灼熱的空氣將血氣烘得更腥更烈,一股腦地往人鼻子裡鑽。我近乎作嘔,唯一能做的是不斷告訴自己:「這不是人血,不是人血,是我在家裡幫老爸殺雞殺魚呢。」
如此自我催眠良久,我總算能睜開眼睛。卻也不是望向前方,而是彆扭地偏著視線,你家裡忽略刑台上的場面。
這麼一來,目光竟是轉到天璇身上。和同僚們一樣,他也已經把我放開了。只是放得不情不願,人繼續杵在一旁,看我的眼神里也帶著厭惡仇怨。
我皺皺眉頭,乾脆只看自己腳尖,順道盤算起眼下狀況。
沒大意外的話,其他江湖客算是安穩了。至於聶莊主那邊,他與無塵山莊上下如何,還得看皇帝最終如何決斷。唯一能影響到此事的是郭大人,可他會說什麼話、有什麼行動全非我能影響,考慮也是白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