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情急之下,我連自己出發時定下的「絕不與朝廷官兵真正動手」的規矩都顧不上了,只想著犧牲我一個,拯救所有江湖客。好在在那之前,郭大人、杜大人一起側頭看了過來,後者還壓下眉宇,道:「這又是做什麼。」
面對朝臣,天璇倒很恭敬。動作也停下,回答:「兩位大人,此人就算在圍剿魔教一事上立了功,也抵不過他從前在魔門那些惡行,自然要一同處死。」一頓,「這也是您二位的意思。」
我哪能認這話?登時「唔」得更大聲。杜大人也有不快,都是上的人精,誰聽不出天璇的陰陽怪氣?他眼睛眯起一點,道:「這麼說,靈犀衛手中一定也有證據?」
問得好!
我又「唔」了聲,算是給他加油鼓勁。天璇也愣住,過了會兒才應:「這滿場跪著的,便是人證!」
「同知說笑了。」這一回,換杜大人皮笑肉不笑,「你前頭才認過,太平門覆滅,皆因此人主動上門、與你們合作。如今,卻又要拿這魔門之人的話來決定此人生死。莫非是覺得,他們還能讓自己掉腦袋的『禍首』活命嗎?」
這話說的。
連我都覺得杜大人在強詞奪理,何況天璇,偏偏他一時真拿不出「物證」。
這也是當然的,靈犀衛就不是講究證據的組織。依照謝玉衡對我描述過的,這地方應該和老家歷史上東廠相差無幾,只是裡頭的人都還算健全。我甚至可以大膽猜測,連判書上寫的那些內容,也是為了讓公開處斬的程序更妥當,沈通等人的罪過又實在鐵證如山,這才臨時拼湊而來。
此刻,天璇呼吸更亂,情緒更糟,卻也真拿不出什麼「物證」,只能壓著怒意去看杜大人。
我被夾在他倆中間,知道他們那口中是在講我,實際爭執卻早已脫離我。看來京城的水遠比此前所想要深,若是此番能夠順利脫出,最後幾個月時光里,我和謝玉衡一定要遠離此處。
唉,「若是」。
稍稍消沉片刻,我又打起精神,繼續努力「唔唔」。
杜大人的注意力被我引來。看他神色,似乎覺得我很不識趣。可俗話說得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雖只是個小人物,此刻卻能成為朝臣對上靈犀衛的一把刀。加上前頭婦人從人群中站出作證一事,讓他對我的印象尚可,他還是用溫和語調和我講話,「你這樣子,是有話要說?」
我點頭。
杜大人跟著點點頭,在天璇反對的目光中,伸手揪出我口中的布條。
總算沒那麼憋悶,我吐出一口氣,沒浪費更多時間,逕自開口:「若我曾害過一個人,便要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杜大人挑眉,天璇則是冷笑。
我不在意這些,「在太平門時,我或許的確做過一些違心之事。可若說傷及無辜,我絕未……
「江湖上或許有一些風聲,但你們既拿了太平門那麼多魔頭,自然知道,沈通手底下有不少養子。裡頭是有人殘忍嗜殺,卻並非是我。」
話說到這兒,天璇已經不耐煩了,就連杜大人也顯得興致缺缺。
眼下不是講究「人生而平等」的地方,哪怕是有慈心的官員,與江湖客也並非一路人。
我深知這點,趕在他們打斷之前轉換話音,「若朝廷真要因我的出身殺我,我無話可說。只是那些要為我出頭的人,卻是無辜。」
語罷,不等兩人有所反應,我便開始點下方眾人。雖然相處的時候不多,他們平日也不會把自己的事跡掛在嘴邊。可大伙兒見了面,相互總要有幾句誇讚。我當時覺得自己並未認真去聽,此刻卻發現,各個門派所行、俠客所為,其實都已經深深烙在我腦海當中。
聶莊主是大俠,那些會因他的品行敬仰他、不遠千里前來救他的人又何嘗不是呢?村學,許多門派都在辦。助人之事,大多門派也都有做。平日走在路上,碰到什麼可憐人,便將身上銀兩全都送出去,自己再想其他辦法來籌路費的人太多太多。
他們將這當作睡前笑談,我卻從中看到光輝之處。此刻一一講予杜大人,慢慢的,他臉上也出現動容。
我以為這就是結束了。
沒想到,刑台之下,忽有人開口:「小兄弟,你前頭說的無量門,可位於西南地方?」
我微微一愣,轉過腦袋去看聲音傳來方向,見到一商賈打扮的中年男子。
他滿臉鄭重,見眾人看他,又道:「若是如此,我今日便算與恩人重逢。等此事了解,還請恩人們到我家中一坐,由我招待。」
講著話,男子環顧四周。在看到幾個人影的時候,臉上露出清晰亮色:「便是這身衣裳!那年我去西南行商,路上卻被山匪攔下。若非貴派弟子出手救我,還一路送我入城,莫說今日家財了,我怕是根本沒法站在這兒呢!」
這又是哪出?
我先有意外,待聽完他的話,又覺得理所當然。
以此人穿著來看,他不說豪商巨賈,也的確是富甲一方。這樣的人,為逐利而來京城做買賣,實在正常。至於在這兒碰到曾經的恩人,於他是意外之喜,於我們也是好事。空口說的話,哪有這樣得了實證的更令人信服?
如果眼前有一面鏡子,我大約會發覺自己比他神色還亮。更沒想到的是,待此人與無量門弟子相互見禮,人群里又有第二個人猶豫著站出。定睛去看,他竟是書生打扮:「杜大人,學生今年春時進京趕考,可惜名落孫山。原先以為,這趟入京是一無所獲。沒想到,還有此事在等學生。」
面對朝臣,天璇倒很恭敬。動作也停下,回答:「兩位大人,此人就算在圍剿魔教一事上立了功,也抵不過他從前在魔門那些惡行,自然要一同處死。」一頓,「這也是您二位的意思。」
我哪能認這話?登時「唔」得更大聲。杜大人也有不快,都是上的人精,誰聽不出天璇的陰陽怪氣?他眼睛眯起一點,道:「這麼說,靈犀衛手中一定也有證據?」
問得好!
我又「唔」了聲,算是給他加油鼓勁。天璇也愣住,過了會兒才應:「這滿場跪著的,便是人證!」
「同知說笑了。」這一回,換杜大人皮笑肉不笑,「你前頭才認過,太平門覆滅,皆因此人主動上門、與你們合作。如今,卻又要拿這魔門之人的話來決定此人生死。莫非是覺得,他們還能讓自己掉腦袋的『禍首』活命嗎?」
這話說的。
連我都覺得杜大人在強詞奪理,何況天璇,偏偏他一時真拿不出「物證」。
這也是當然的,靈犀衛就不是講究證據的組織。依照謝玉衡對我描述過的,這地方應該和老家歷史上東廠相差無幾,只是裡頭的人都還算健全。我甚至可以大膽猜測,連判書上寫的那些內容,也是為了讓公開處斬的程序更妥當,沈通等人的罪過又實在鐵證如山,這才臨時拼湊而來。
此刻,天璇呼吸更亂,情緒更糟,卻也真拿不出什麼「物證」,只能壓著怒意去看杜大人。
我被夾在他倆中間,知道他們那口中是在講我,實際爭執卻早已脫離我。看來京城的水遠比此前所想要深,若是此番能夠順利脫出,最後幾個月時光里,我和謝玉衡一定要遠離此處。
唉,「若是」。
稍稍消沉片刻,我又打起精神,繼續努力「唔唔」。
杜大人的注意力被我引來。看他神色,似乎覺得我很不識趣。可俗話說得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雖只是個小人物,此刻卻能成為朝臣對上靈犀衛的一把刀。加上前頭婦人從人群中站出作證一事,讓他對我的印象尚可,他還是用溫和語調和我講話,「你這樣子,是有話要說?」
我點頭。
杜大人跟著點點頭,在天璇反對的目光中,伸手揪出我口中的布條。
總算沒那麼憋悶,我吐出一口氣,沒浪費更多時間,逕自開口:「若我曾害過一個人,便要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杜大人挑眉,天璇則是冷笑。
我不在意這些,「在太平門時,我或許的確做過一些違心之事。可若說傷及無辜,我絕未……
「江湖上或許有一些風聲,但你們既拿了太平門那麼多魔頭,自然知道,沈通手底下有不少養子。裡頭是有人殘忍嗜殺,卻並非是我。」
話說到這兒,天璇已經不耐煩了,就連杜大人也顯得興致缺缺。
眼下不是講究「人生而平等」的地方,哪怕是有慈心的官員,與江湖客也並非一路人。
我深知這點,趕在他們打斷之前轉換話音,「若朝廷真要因我的出身殺我,我無話可說。只是那些要為我出頭的人,卻是無辜。」
語罷,不等兩人有所反應,我便開始點下方眾人。雖然相處的時候不多,他們平日也不會把自己的事跡掛在嘴邊。可大伙兒見了面,相互總要有幾句誇讚。我當時覺得自己並未認真去聽,此刻卻發現,各個門派所行、俠客所為,其實都已經深深烙在我腦海當中。
聶莊主是大俠,那些會因他的品行敬仰他、不遠千里前來救他的人又何嘗不是呢?村學,許多門派都在辦。助人之事,大多門派也都有做。平日走在路上,碰到什麼可憐人,便將身上銀兩全都送出去,自己再想其他辦法來籌路費的人太多太多。
他們將這當作睡前笑談,我卻從中看到光輝之處。此刻一一講予杜大人,慢慢的,他臉上也出現動容。
我以為這就是結束了。
沒想到,刑台之下,忽有人開口:「小兄弟,你前頭說的無量門,可位於西南地方?」
我微微一愣,轉過腦袋去看聲音傳來方向,見到一商賈打扮的中年男子。
他滿臉鄭重,見眾人看他,又道:「若是如此,我今日便算與恩人重逢。等此事了解,還請恩人們到我家中一坐,由我招待。」
講著話,男子環顧四周。在看到幾個人影的時候,臉上露出清晰亮色:「便是這身衣裳!那年我去西南行商,路上卻被山匪攔下。若非貴派弟子出手救我,還一路送我入城,莫說今日家財了,我怕是根本沒法站在這兒呢!」
這又是哪出?
我先有意外,待聽完他的話,又覺得理所當然。
以此人穿著來看,他不說豪商巨賈,也的確是富甲一方。這樣的人,為逐利而來京城做買賣,實在正常。至於在這兒碰到曾經的恩人,於他是意外之喜,於我們也是好事。空口說的話,哪有這樣得了實證的更令人信服?
如果眼前有一面鏡子,我大約會發覺自己比他神色還亮。更沒想到的是,待此人與無量門弟子相互見禮,人群里又有第二個人猶豫著站出。定睛去看,他竟是書生打扮:「杜大人,學生今年春時進京趕考,可惜名落孫山。原先以為,這趟入京是一無所獲。沒想到,還有此事在等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