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她伏下身去,「請陛下恩准,讓臣妾的夫君一同上馬,若是不能上,能否叫他牽一牽?」
這時文官隊列里的楚青崖開了口,語氣極為鄭重,字字清晰,即使是站在最後一排的官員也能聽見:
「請大人稟報陛下,微臣的夫人身嬌體弱,不擅騎馬,萬一跌壞了狀元,微臣定要被二老逐出家門,她如今比微臣金貴百倍,斷然是磕碰不得的。」
廣場上起了陣鬨笑。
禮部堂官進殿內稟報,不一會兒出來:「陛下准了。」
楚青崖終於從百官之中走出,在江蘺身邊跪下,袖子裡的右手緊握住她,掌心竟也出了汗,微微地抖。
江蘺忍不住破涕為笑,用袖子草草抹了把臉,兩人一同謝了恩。
眾臣恭送天子起駕後,鴻臚寺的人牽來三匹馬,皆是品相上佳的良駒,不等禮官開口,楚青崖就將她輕輕一舉放在馬背上,隨即躍上馬鞍,坐在她身後。
「閣老,花還沒簪上呢,別慌著走呀!」禮官急急提醒。
江蘺笑得合不攏嘴:「大人饒了他吧,我夫君可憐見的,只得了二甲最後一名,哪知道簪花不簪花,一聽見能跟三鼎甲走中間的道,高興得什麼規矩都忘了!」
楚青崖也笑道:「正是,本官不如你們三位,沒見過世面。大人且將那花遞給我,我替夫人插在帽上。」
夫妻倆一唱一和,說得禮官侍衛和榜眼探花全都笑了。
禮官高舉玉盤,楚青崖從中拿了銀葉翠羽的一對芍藥花,扶正她的皂紗帽插了進去,端詳著頻頻點頭:
「有女同乘,顏如舜華,夫人如此甚美。」
時辰已到,隊伍前的樂師們抱著樂器,鑾儀衛手持黃傘,禮官抬金榜,引著三匹馬在眾人的矚目下沿御道朝南行去,後頭還跟著十二名腰佩寶刀的年輕護衛。他們要穿過奉天門、午門、端門、開陽門,一直走到盛京府衙,然後再送三位頂尖才子歸家。
建豐二年四月廿六,盛京城萬人空巷,百姓們聽聞殿試放榜,紛紛來到皇城外翹首張望,大街上人聲鼎沸。北城最大的酒樓正在置辦給中式進士的龍門宴,歌樓舞榭的迴廊站滿了紅粉翠袖,各省會館的馬車早已等候在城門處,車蓋和檐鈴上都扎著紅綢花,特地來迎接本鄉的天子門生。
巳時初刻,日頭升到城牆上,旌旗在初夏的風中獵獵飄動,但聞「嚓」地一響,禮炮划過穹頂,隨後鑼鼓喧天,爆竹齊鳴,浩浩蕩蕩的儀仗來到了皇城門口。人們摩肩接踵,歡呼雀躍,爭相一睹新科進士的風采,只見隊伍前頭的禮官將金榜捧給侍衛,貼在外牆上,一人來到彩棚下拿起十字披紅,待第一匹雪白的神駒從城樓中央的大門內緩步走出,百姓們皆是一呆。
你道怎的?
那狀元郎頭戴皂巾,身穿藍袍,一張俏臉迎著天光,眉比遠山,色勝芙蓉,分明是個春風得意的年輕女郎。她身後還坐著另一人,左手執韁繩,右手環住她的腰,緋袍補子上繡著展翅高飛的仙鶴,赫然是當朝那位素有酷吏之名的小閣老。
他接過禮官手中朱紅的綢緞,為女狀元披在肩上,伸手將她一縷青絲捋至耳後,低眉一笑間,雙眸中的冰雪被驕陽盡數融化,盛滿了熠熠閃爍的柔情,正是:
平步青雲不可攀,卻墜芙蓉小春山。
紅線原來作玉斧,砍得蟾宮一枝丹。
*
(正文完)
--------------------
祝所有高考的小朋友得償所願!
祝所有考證的同學成功拿證!
祝所有考公考編的小天使順利上岸!
祝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
100章圓圓滿滿完結,狀元狐的運氣已經送到大家心靈的窗戶里啦!明天是女兒開始創業的尾聲+後記~wb有達賞通道:)
打油詩後兩句引用:
《晉書·郤詵傳》:「臣舉賢良封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牡丹亭·鷓鴣天》: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第一章女主哼的小曲。
第103章 園中葵
西風送爽,梧葉凋零,又是一年清秋時節。
九月的京城金裝玉裹,滿城都瀰漫著桂花馥郁的甜香,尚書府內新栽的丹桂也開了一院,窗子只露了條縫,那幽幽的香氣就順著清風灌滿了整座屋子,鑽進碧羅帳。
天剛濛濛亮。
錦被籠著兩隻交頸鴛鴦,一隻睡眼惺忪,一隻閉目養神,躺到卯時,侍女端著水盆進門,照例向暖閣里喊了三聲。
雄的那隻拍拍右邊:「醒醒,起來上課。」
雌的那隻踢踢左邊:「起來上值。」
又躺了一會兒,兩人相對無言,一個不想上課,一個不想上值,在侍女第二次進屋喊的時候終於磨磨蹭蹭地爬了起來。
……昨夜鬧得太厲害了。
江蘺穿著衣裳,痛心疾首:「你現在越來越懈怠了,我聽杜蘅說,早上你最後一個來衙門,晚上第一個走,宮裡上個月只去了五趟。」
楚青崖梳著頭髮,漫不經心:「那不是沒大案子嗎,去年忙活的能抵兩年了,我就盼著這麼熬到陛下親政。我聽薛閣老說,你給典簿送了方寶硯,讓他把你的課都排到午後去。」
「小閣老知己知彼。」
「江才子老謀深算。」
夫妻倆洗漱更衣完,就去外間用早飯,楚青崖品著茶不緊不慢,江蘺則狼吞虎咽。家裡離刑部很近,但離國子監遠,她如今當了先生,一個齋里誰都能遲到,只有她不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這時文官隊列里的楚青崖開了口,語氣極為鄭重,字字清晰,即使是站在最後一排的官員也能聽見:
「請大人稟報陛下,微臣的夫人身嬌體弱,不擅騎馬,萬一跌壞了狀元,微臣定要被二老逐出家門,她如今比微臣金貴百倍,斷然是磕碰不得的。」
廣場上起了陣鬨笑。
禮部堂官進殿內稟報,不一會兒出來:「陛下准了。」
楚青崖終於從百官之中走出,在江蘺身邊跪下,袖子裡的右手緊握住她,掌心竟也出了汗,微微地抖。
江蘺忍不住破涕為笑,用袖子草草抹了把臉,兩人一同謝了恩。
眾臣恭送天子起駕後,鴻臚寺的人牽來三匹馬,皆是品相上佳的良駒,不等禮官開口,楚青崖就將她輕輕一舉放在馬背上,隨即躍上馬鞍,坐在她身後。
「閣老,花還沒簪上呢,別慌著走呀!」禮官急急提醒。
江蘺笑得合不攏嘴:「大人饒了他吧,我夫君可憐見的,只得了二甲最後一名,哪知道簪花不簪花,一聽見能跟三鼎甲走中間的道,高興得什麼規矩都忘了!」
楚青崖也笑道:「正是,本官不如你們三位,沒見過世面。大人且將那花遞給我,我替夫人插在帽上。」
夫妻倆一唱一和,說得禮官侍衛和榜眼探花全都笑了。
禮官高舉玉盤,楚青崖從中拿了銀葉翠羽的一對芍藥花,扶正她的皂紗帽插了進去,端詳著頻頻點頭:
「有女同乘,顏如舜華,夫人如此甚美。」
時辰已到,隊伍前的樂師們抱著樂器,鑾儀衛手持黃傘,禮官抬金榜,引著三匹馬在眾人的矚目下沿御道朝南行去,後頭還跟著十二名腰佩寶刀的年輕護衛。他們要穿過奉天門、午門、端門、開陽門,一直走到盛京府衙,然後再送三位頂尖才子歸家。
建豐二年四月廿六,盛京城萬人空巷,百姓們聽聞殿試放榜,紛紛來到皇城外翹首張望,大街上人聲鼎沸。北城最大的酒樓正在置辦給中式進士的龍門宴,歌樓舞榭的迴廊站滿了紅粉翠袖,各省會館的馬車早已等候在城門處,車蓋和檐鈴上都扎著紅綢花,特地來迎接本鄉的天子門生。
巳時初刻,日頭升到城牆上,旌旗在初夏的風中獵獵飄動,但聞「嚓」地一響,禮炮划過穹頂,隨後鑼鼓喧天,爆竹齊鳴,浩浩蕩蕩的儀仗來到了皇城門口。人們摩肩接踵,歡呼雀躍,爭相一睹新科進士的風采,只見隊伍前頭的禮官將金榜捧給侍衛,貼在外牆上,一人來到彩棚下拿起十字披紅,待第一匹雪白的神駒從城樓中央的大門內緩步走出,百姓們皆是一呆。
你道怎的?
那狀元郎頭戴皂巾,身穿藍袍,一張俏臉迎著天光,眉比遠山,色勝芙蓉,分明是個春風得意的年輕女郎。她身後還坐著另一人,左手執韁繩,右手環住她的腰,緋袍補子上繡著展翅高飛的仙鶴,赫然是當朝那位素有酷吏之名的小閣老。
他接過禮官手中朱紅的綢緞,為女狀元披在肩上,伸手將她一縷青絲捋至耳後,低眉一笑間,雙眸中的冰雪被驕陽盡數融化,盛滿了熠熠閃爍的柔情,正是:
平步青雲不可攀,卻墜芙蓉小春山。
紅線原來作玉斧,砍得蟾宮一枝丹。
*
(正文完)
--------------------
祝所有高考的小朋友得償所願!
祝所有考證的同學成功拿證!
祝所有考公考編的小天使順利上岸!
祝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
100章圓圓滿滿完結,狀元狐的運氣已經送到大家心靈的窗戶里啦!明天是女兒開始創業的尾聲+後記~wb有達賞通道:)
打油詩後兩句引用:
《晉書·郤詵傳》:「臣舉賢良封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
《牡丹亭·鷓鴣天》: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第一章女主哼的小曲。
第103章 園中葵
西風送爽,梧葉凋零,又是一年清秋時節。
九月的京城金裝玉裹,滿城都瀰漫著桂花馥郁的甜香,尚書府內新栽的丹桂也開了一院,窗子只露了條縫,那幽幽的香氣就順著清風灌滿了整座屋子,鑽進碧羅帳。
天剛濛濛亮。
錦被籠著兩隻交頸鴛鴦,一隻睡眼惺忪,一隻閉目養神,躺到卯時,侍女端著水盆進門,照例向暖閣里喊了三聲。
雄的那隻拍拍右邊:「醒醒,起來上課。」
雌的那隻踢踢左邊:「起來上值。」
又躺了一會兒,兩人相對無言,一個不想上課,一個不想上值,在侍女第二次進屋喊的時候終於磨磨蹭蹭地爬了起來。
……昨夜鬧得太厲害了。
江蘺穿著衣裳,痛心疾首:「你現在越來越懈怠了,我聽杜蘅說,早上你最後一個來衙門,晚上第一個走,宮裡上個月只去了五趟。」
楚青崖梳著頭髮,漫不經心:「那不是沒大案子嗎,去年忙活的能抵兩年了,我就盼著這麼熬到陛下親政。我聽薛閣老說,你給典簿送了方寶硯,讓他把你的課都排到午後去。」
「小閣老知己知彼。」
「江才子老謀深算。」
夫妻倆洗漱更衣完,就去外間用早飯,楚青崖品著茶不緊不慢,江蘺則狼吞虎咽。家裡離刑部很近,但離國子監遠,她如今當了先生,一個齋里誰都能遲到,只有她不能。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