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我一愣。
他將我背上的荊條全部抽出扔遠,拉著我的手一步一步地進入他的寢殿。他和我說: 「陟南,一場敗仗而已,無妨,孤都不在乎。」
我想解釋,但是我剛剛一張口,他便抵住了我的唇。他說: 「孤說了,無妨,你不要放在心上。」
我當時不明白這個動作究竟是意味著什麼,但是許久之後我才恍惚間有了些許感覺。
那時候他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蜀王錦,而是在戰敗之後降了游雍,成為了游雍朝廷中一個敗軍戰俘。
好在雍王溯沒有折辱主公,他派主公去治理黃河,季錦對這項任務沒有表達出反對的意思,反而興致勃勃地拉著我去找人治河。
蜀地多水,治河的事他有經驗。季錦從蜀地找了好多工匠來,雖然黃河的水治理起來比蜀地的那幾條江難得多,但好在游雍很大方,只要是季錦開口說要治理黃河,白先生給錢都很大方,要多少給多少。
每次我陪著季錦去要錢,都能看到掌管戶部的官員看著我們的目光都在冒火,像是恨不得撲上來砍我們兩個敗家子幾刀。
沒到這個時候,季錦總是會挑釁地衝著他們笑,像是在嘲笑他們的無能狂怒。
我忍不住勸: 「殿下,我們要不要別這麼囂張?」
季錦嗤笑我: 「你怎麼這麼慫?當年孤身入蜀當細作的時候,孤還以為你不怕死呢。」
我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他扶住我,順便嘲笑我: 「瞅你這點膽子。」
我目瞪狗呆狗瞪目呆,覺得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幻聽。
「殿下,你,你早就知道?」
「不然呢?」他瞥了我一眼, 「一個明顯讀過書的人卻是個樵夫,還出現在了孤回錦官城的必經之路上,恰巧在孤遇到土匪的時候突然出現——這麼多巧合,孤怎麼當成巧合啊。」
我頓時無言。許久之後,我才問: 「那殿下當初為什麼還要給我那麼多的信任?」
又讓我打氐人,又讓我打游雍,給予我兵權,給予我見止,還有那無窮無盡的,讓我為之心神不寧的信任。
「還能為什麼?見色起意唄。」
他說的滿不在乎,我卻又一次差點摔倒。我磕磕巴巴地問: 「啊?」
季錦突然抓住我的下巴,傾身吻住了我的唇: 「見色起意,不懂嗎?」
第73章
番外十五
南方卑熱,丈夫早夭,這是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都對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的刻板印象。
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氣候溫暖,種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 「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溫熱的氣候造就的不只是適宜農耕的環境,還有各種各樣的蚊蟲疾病。這些在古老的醫療條件下難以發現以及治療的可怕存在成為了讓所有人一提起就膽戰心驚的存在。
但是放著這麼大片適合種植與生存的土地不要,讓大量的人口都擠在長江以北那些已經被大量開發的土地上,實在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應該做的事。
於是白未晞下達了一條關於移民的命令,即對願意遷往南方等地生根發芽的人家給予土地,免稅等政策,讓這些人充實南方。
政策一開始推行的並不算順利,畢竟天下重新整合之後,很多人都在長江以北的地方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這讓他們哪怕生活貧苦,也不願意去南方拼一拼。
但隨著第一批去南方生根發芽的人傳來的好消息,那樣一大片土地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逐漸變了。
白未晞和游溯白龍魚服來到江南,第一站便去了荊南地,擔任武陵郡郡守的王團也微服前來迎接。
這個當年鬧著要和鬼面軍一起造反的少年也長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臨民官,白未晞拍了拍王團的肩膀,說道: 「你做的很不錯,政績我與陛下都看在眼中。」
被偶像拍了肩膀,王團幸福地差點要暈過去。他激動地說: 「下官還有很多不足,還請令公不吝賜教。」
游溯涼颼颼地看著這狗腿子,只覺得這人狗腿的比二狗這條真狗還狗。
王團帶著他們上了小船,船上貼心地備了吃食。王團說道: 「二位公子要去鄉下?那裡路程不算好走,還請二位多擔待些。」
游溯不在意地擺擺手: 「無妨。」
說著,游溯又問: 「修路很困難嗎?是財政問題?」
王團立刻搖頭: 「回公子,財政問題尚且還好,武陵郡自己的稅收就足夠覆蓋。問題主要在於武陵郡多山,山間修路不易,需要的人手過多。但是武陵郡現在人口不多,刨除農耕的農戶,能用來修路的黔首數量並不多。」
畢竟農耕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給修路工人的工錢決不能高於農戶。否則無人種田了,根基就要壞了。根基都壞了,再好的上層建築也沒有用。
只是如此一來,前來修路的人數就不多。武陵郡又大,以至於哪怕他們的進度並不慢,但是比起總工程量來,還是有些杯水車薪。
白未晞然地點點頭,卻也只能說: 「那便先不著急。移民的事不能著急,等這裡發展上來了,自然會有黔首自發地前往長江以南的。」
順著水路,幾人來到了一座小村莊。村莊門口有一棵碩大的梨樹,看上去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
王團解釋道: 「這個村子叫做梨花村,以這棵梨樹聞名的。村子地理位置還不錯,是第一批修上路的村子。」
他將我背上的荊條全部抽出扔遠,拉著我的手一步一步地進入他的寢殿。他和我說: 「陟南,一場敗仗而已,無妨,孤都不在乎。」
我想解釋,但是我剛剛一張口,他便抵住了我的唇。他說: 「孤說了,無妨,你不要放在心上。」
我當時不明白這個動作究竟是意味著什麼,但是許久之後我才恍惚間有了些許感覺。
那時候他已經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蜀王錦,而是在戰敗之後降了游雍,成為了游雍朝廷中一個敗軍戰俘。
好在雍王溯沒有折辱主公,他派主公去治理黃河,季錦對這項任務沒有表達出反對的意思,反而興致勃勃地拉著我去找人治河。
蜀地多水,治河的事他有經驗。季錦從蜀地找了好多工匠來,雖然黃河的水治理起來比蜀地的那幾條江難得多,但好在游雍很大方,只要是季錦開口說要治理黃河,白先生給錢都很大方,要多少給多少。
每次我陪著季錦去要錢,都能看到掌管戶部的官員看著我們的目光都在冒火,像是恨不得撲上來砍我們兩個敗家子幾刀。
沒到這個時候,季錦總是會挑釁地衝著他們笑,像是在嘲笑他們的無能狂怒。
我忍不住勸: 「殿下,我們要不要別這麼囂張?」
季錦嗤笑我: 「你怎麼這麼慫?當年孤身入蜀當細作的時候,孤還以為你不怕死呢。」
我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他扶住我,順便嘲笑我: 「瞅你這點膽子。」
我目瞪狗呆狗瞪目呆,覺得自己的耳朵出現了幻聽。
「殿下,你,你早就知道?」
「不然呢?」他瞥了我一眼, 「一個明顯讀過書的人卻是個樵夫,還出現在了孤回錦官城的必經之路上,恰巧在孤遇到土匪的時候突然出現——這麼多巧合,孤怎麼當成巧合啊。」
我頓時無言。許久之後,我才問: 「那殿下當初為什麼還要給我那麼多的信任?」
又讓我打氐人,又讓我打游雍,給予我兵權,給予我見止,還有那無窮無盡的,讓我為之心神不寧的信任。
「還能為什麼?見色起意唄。」
他說的滿不在乎,我卻又一次差點摔倒。我磕磕巴巴地問: 「啊?」
季錦突然抓住我的下巴,傾身吻住了我的唇: 「見色起意,不懂嗎?」
第73章
番外十五
南方卑熱,丈夫早夭,這是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後都對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的刻板印象。
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氣候溫暖,種田一年兩熟甚至三熟,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 「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溫熱的氣候造就的不只是適宜農耕的環境,還有各種各樣的蚊蟲疾病。這些在古老的醫療條件下難以發現以及治療的可怕存在成為了讓所有人一提起就膽戰心驚的存在。
但是放著這麼大片適合種植與生存的土地不要,讓大量的人口都擠在長江以北那些已經被大量開發的土地上,實在不是一個合格的統治者應該做的事。
於是白未晞下達了一條關於移民的命令,即對願意遷往南方等地生根發芽的人家給予土地,免稅等政策,讓這些人充實南方。
政策一開始推行的並不算順利,畢竟天下重新整合之後,很多人都在長江以北的地方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這讓他們哪怕生活貧苦,也不願意去南方拼一拼。
但隨著第一批去南方生根發芽的人傳來的好消息,那樣一大片土地在所有人心中的印象逐漸變了。
白未晞和游溯白龍魚服來到江南,第一站便去了荊南地,擔任武陵郡郡守的王團也微服前來迎接。
這個當年鬧著要和鬼面軍一起造反的少年也長成了能夠獨當一面的臨民官,白未晞拍了拍王團的肩膀,說道: 「你做的很不錯,政績我與陛下都看在眼中。」
被偶像拍了肩膀,王團幸福地差點要暈過去。他激動地說: 「下官還有很多不足,還請令公不吝賜教。」
游溯涼颼颼地看著這狗腿子,只覺得這人狗腿的比二狗這條真狗還狗。
王團帶著他們上了小船,船上貼心地備了吃食。王團說道: 「二位公子要去鄉下?那裡路程不算好走,還請二位多擔待些。」
游溯不在意地擺擺手: 「無妨。」
說著,游溯又問: 「修路很困難嗎?是財政問題?」
王團立刻搖頭: 「回公子,財政問題尚且還好,武陵郡自己的稅收就足夠覆蓋。問題主要在於武陵郡多山,山間修路不易,需要的人手過多。但是武陵郡現在人口不多,刨除農耕的農戶,能用來修路的黔首數量並不多。」
畢竟農耕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給修路工人的工錢決不能高於農戶。否則無人種田了,根基就要壞了。根基都壞了,再好的上層建築也沒有用。
只是如此一來,前來修路的人數就不多。武陵郡又大,以至於哪怕他們的進度並不慢,但是比起總工程量來,還是有些杯水車薪。
白未晞然地點點頭,卻也只能說: 「那便先不著急。移民的事不能著急,等這裡發展上來了,自然會有黔首自發地前往長江以南的。」
順著水路,幾人來到了一座小村莊。村莊門口有一棵碩大的梨樹,看上去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
王團解釋道: 「這個村子叫做梨花村,以這棵梨樹聞名的。村子地理位置還不錯,是第一批修上路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