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頁
瞧著揮下的屠刀離著嘉柔公主的頸間隱約只剩下兩寸距離,謝見君忍不住開口。
幾乎不等三皇子示意,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季同甫便從人群中將他揪了出來,那把原本要砍下嘉柔腦袋的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大膽狂徒,安王殿下的決策,也是你這宵小能置喙的?」
冰涼堅硬的觸感從脖頸間蔓延至全身,謝見君微閉了閉眸。
還以為自己要命喪此處,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不成想又有小兵急匆匆地跑來報信,說常知衍率兵往宮中來了。
三皇子趕忙命人去放信號煙,引埋伏在城中的北府軍去截殺常知衍。
信號煙一旦發出,便是覆水難收,且不論這三千騎兵會不會因此而全軍覆沒,這些被圍困的宮中的人也不會有活路。
謝見君一個翻身掙脫開季同甫的鉗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了欲朝天放信號煙的小兵。
小兵顯然沒有想到有人能在三皇子的眼皮子底下,不怕死地行逆悖之事,點燃印信的信號煙脫離自己掌心時,他還在陣陣發蒙,下一刻,就瞧見謝見君整個人正面摔倒在地上,將信號煙掩在身下掐滅了印信。
三皇子最先反應過來,一時怒極,要提刀砍死謝見君,哪知手中的刀剛剛揚起,就被前一支羽箭,後一柄長槍齊齊打落。
「安王殿下,別來無恙。」常知衍收起手中的長弓,丟給身邊的親信。
「常知衍,擅離軍陣大營,調兵破城,你是護駕,還是逼宮?」三皇子怒聲呵斥。
「都不對!」常知衍笑,伸出一根手指,在他面前搖了搖,「我是來救我夫人的!」
「沒有兵符和聖旨,你就敢率兵入宮!」
「誰說他沒有兵符和聖旨?」七皇子從常知衍身後站出來,將兵符和印有官印的聖旨奉上。
原本已然絕望的崇文帝,渾濁雙眸中倏地燃起了一束光。昨日,他命太子攜常知衍去盧山督查換防,遂將聖旨和調動常家軍所用的兵符都交給了太子,想來應是太子一早察覺出不對勁,讓七皇子帶著東西去找常知衍救駕。
而常知衍在看到滿崽出示的北府軍的腰牌時,便相信了三皇子謀逆之事,後來也正是得了七皇子的命令,才馬不停蹄地率騎兵起來救駕,不僅如此,他來的路上還特地派親信去通知威富軍,算著時辰,那邊應該也快要抵達上京城了。
三皇子頓感不安,余光中瞥見崇文帝蹣跚著要去拿七皇子呈上來地兵符,他立時將其拽到跟前,威脅眾人,「都給孤退下,否則父皇就沒命了!」
話音未落,七皇子毫不猶豫地拉弓射箭,動作之利落,似是被挾持的人並非是他的父皇一般,利箭不偏不倚地擦著崇文帝的肩膀,正中三皇子胸口。
三皇子神情錯愕,整個人後仰,一腦袋栽倒在地,直至斷氣時還死不瞑目。
大勢已去,殘存的餘孽再無翻身之力,隨三皇子一道兒謀逆的禁軍統領當場自刎,其餘禁軍則被羈押,聽候發落,涉謀逆案的北府軍以及官員們自然也逃不了清算,等待他們的是崇文帝掩藏著屈辱的滔天怒火。
然身為兒子的三皇子剛沒了聲息,挨著他一併倒下的崇文帝便連滾帶爬地撲倒他的身上,翻找出自己親筆寫下的詔書,用力地撕毀,直至再也拼不起來完全作廢,才滿意地撫著胸口,長舒出一口氣。
被季宴禮扶起來的謝見君見此景,只覺得心寒至極。
「方才是你丟的長槍吧?」他問季宴禮。即便方才常知衍沒有射出那支箭,三皇子手中的刀,也會被突如其來的長槍打落,救他一命。
「我的好師弟,我都快被你嚇死...」季宴禮話還未說完,上書房中驟然響起一聲驚呼,眾人的眸光齊齊被吸引了過去。
「爹...」季同甫不可置信地看著沒入自己胸口的長刀,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喊出了一聲為什麼。
他追隨三皇子做事是季東林默許的,三皇子伺機行謀逆之事,他也提早告知了季東林,但他不明白,為什麼做阿爹的人會沒有半分猶豫地持刀捅死自己。
「微臣教子無方,縱使其遭受他人矇騙,危及陛下龍體,以及公主殿下鳳體,還請陛下降罪於微臣!」季東林扔掉手中沾著親兒子的鮮血的刀,嫌惡地踏過季同甫的屍首,而後向崇文帝叩首請罪。自始至終,他神色如常,似乎死的並不是自己的兒子,殺死季同甫的人也並不是他,平日裡的唯唯諾諾,兢兢戰戰,不過是假象而已。
「還真是....有意思。」突然起來的變故讓季宴禮心頭漫上來寸寸荒涼,他扯了扯嘴角,剛想要跟與自己並肩站在一起的謝見君揶揄兩句,才注意到身側不知何時已然空了。
他的好師弟踉蹌著揪住救駕大功臣的常知衍的衣領,厲聲質問道:「我兒子呢!我兒子呢!」
常知衍被質問的先是一怔,反應過來是問的大福,忙不迭指了指殿外的方向,「大福沒什麼事,我剛剛讓程琰將他送回你府上....」
面前閃過一陣風,謝見君翻身上馬,往宮外飛馳而去。
此時此刻,他再也顧不上什麼恭而有禮,什麼殿前失儀,心裡只盼著身下的馬跑得快些!能再快些!
尋常不過一炷香的腳程,今日卻如此的漫長,以至於他趕到家門口時,冷汗漣漣,腿腳酸軟到連腳蹬都踩不住,稍一歪身子,便從馬背直挺挺地跌落在地上,遲遲站不起來。
幾乎不等三皇子示意,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季同甫便從人群中將他揪了出來,那把原本要砍下嘉柔腦袋的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大膽狂徒,安王殿下的決策,也是你這宵小能置喙的?」
冰涼堅硬的觸感從脖頸間蔓延至全身,謝見君微閉了閉眸。
還以為自己要命喪此處,他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不成想又有小兵急匆匆地跑來報信,說常知衍率兵往宮中來了。
三皇子趕忙命人去放信號煙,引埋伏在城中的北府軍去截殺常知衍。
信號煙一旦發出,便是覆水難收,且不論這三千騎兵會不會因此而全軍覆沒,這些被圍困的宮中的人也不會有活路。
謝見君一個翻身掙脫開季同甫的鉗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到了欲朝天放信號煙的小兵。
小兵顯然沒有想到有人能在三皇子的眼皮子底下,不怕死地行逆悖之事,點燃印信的信號煙脫離自己掌心時,他還在陣陣發蒙,下一刻,就瞧見謝見君整個人正面摔倒在地上,將信號煙掩在身下掐滅了印信。
三皇子最先反應過來,一時怒極,要提刀砍死謝見君,哪知手中的刀剛剛揚起,就被前一支羽箭,後一柄長槍齊齊打落。
「安王殿下,別來無恙。」常知衍收起手中的長弓,丟給身邊的親信。
「常知衍,擅離軍陣大營,調兵破城,你是護駕,還是逼宮?」三皇子怒聲呵斥。
「都不對!」常知衍笑,伸出一根手指,在他面前搖了搖,「我是來救我夫人的!」
「沒有兵符和聖旨,你就敢率兵入宮!」
「誰說他沒有兵符和聖旨?」七皇子從常知衍身後站出來,將兵符和印有官印的聖旨奉上。
原本已然絕望的崇文帝,渾濁雙眸中倏地燃起了一束光。昨日,他命太子攜常知衍去盧山督查換防,遂將聖旨和調動常家軍所用的兵符都交給了太子,想來應是太子一早察覺出不對勁,讓七皇子帶著東西去找常知衍救駕。
而常知衍在看到滿崽出示的北府軍的腰牌時,便相信了三皇子謀逆之事,後來也正是得了七皇子的命令,才馬不停蹄地率騎兵起來救駕,不僅如此,他來的路上還特地派親信去通知威富軍,算著時辰,那邊應該也快要抵達上京城了。
三皇子頓感不安,余光中瞥見崇文帝蹣跚著要去拿七皇子呈上來地兵符,他立時將其拽到跟前,威脅眾人,「都給孤退下,否則父皇就沒命了!」
話音未落,七皇子毫不猶豫地拉弓射箭,動作之利落,似是被挾持的人並非是他的父皇一般,利箭不偏不倚地擦著崇文帝的肩膀,正中三皇子胸口。
三皇子神情錯愕,整個人後仰,一腦袋栽倒在地,直至斷氣時還死不瞑目。
大勢已去,殘存的餘孽再無翻身之力,隨三皇子一道兒謀逆的禁軍統領當場自刎,其餘禁軍則被羈押,聽候發落,涉謀逆案的北府軍以及官員們自然也逃不了清算,等待他們的是崇文帝掩藏著屈辱的滔天怒火。
然身為兒子的三皇子剛沒了聲息,挨著他一併倒下的崇文帝便連滾帶爬地撲倒他的身上,翻找出自己親筆寫下的詔書,用力地撕毀,直至再也拼不起來完全作廢,才滿意地撫著胸口,長舒出一口氣。
被季宴禮扶起來的謝見君見此景,只覺得心寒至極。
「方才是你丟的長槍吧?」他問季宴禮。即便方才常知衍沒有射出那支箭,三皇子手中的刀,也會被突如其來的長槍打落,救他一命。
「我的好師弟,我都快被你嚇死...」季宴禮話還未說完,上書房中驟然響起一聲驚呼,眾人的眸光齊齊被吸引了過去。
「爹...」季同甫不可置信地看著沒入自己胸口的長刀,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喊出了一聲為什麼。
他追隨三皇子做事是季東林默許的,三皇子伺機行謀逆之事,他也提早告知了季東林,但他不明白,為什麼做阿爹的人會沒有半分猶豫地持刀捅死自己。
「微臣教子無方,縱使其遭受他人矇騙,危及陛下龍體,以及公主殿下鳳體,還請陛下降罪於微臣!」季東林扔掉手中沾著親兒子的鮮血的刀,嫌惡地踏過季同甫的屍首,而後向崇文帝叩首請罪。自始至終,他神色如常,似乎死的並不是自己的兒子,殺死季同甫的人也並不是他,平日裡的唯唯諾諾,兢兢戰戰,不過是假象而已。
「還真是....有意思。」突然起來的變故讓季宴禮心頭漫上來寸寸荒涼,他扯了扯嘴角,剛想要跟與自己並肩站在一起的謝見君揶揄兩句,才注意到身側不知何時已然空了。
他的好師弟踉蹌著揪住救駕大功臣的常知衍的衣領,厲聲質問道:「我兒子呢!我兒子呢!」
常知衍被質問的先是一怔,反應過來是問的大福,忙不迭指了指殿外的方向,「大福沒什麼事,我剛剛讓程琰將他送回你府上....」
面前閃過一陣風,謝見君翻身上馬,往宮外飛馳而去。
此時此刻,他再也顧不上什麼恭而有禮,什麼殿前失儀,心裡只盼著身下的馬跑得快些!能再快些!
尋常不過一炷香的腳程,今日卻如此的漫長,以至於他趕到家門口時,冷汗漣漣,腿腳酸軟到連腳蹬都踩不住,稍一歪身子,便從馬背直挺挺地跌落在地上,遲遲站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