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信中三皇子數次承諾旗黑,說自己一朝登位,便許狄歷部落歸順於熹和,不僅出兵援助部落,以擺脫西戎的迫害,還派遣匠人前去扶持牧民。
最後一次來信,是讓旗黑派人去刺殺睿王,大抵是在國師投毒一案敗露之後,三皇子起了殺心。
「來人,傳旨!」崇文帝忽而起身,「宣安王進宮,朕要親自問問他,阿黨比周,謀害親王,他究竟要幹什麼!」
內官領了旨,匆匆地往殿外走,還未及殿門口,禁軍們押著一個小太監請旨面聖。
「陛下,微臣見這小太監鬼鬼祟祟,似是在圖謀些什麼,微臣擔心會對陛下不測,故而將其捉拿。」
小太監「哐哐」往地上叩頭,「奴才是尿急,想去溲解!」
「胡說!」禁軍首領出聲駁斥,「你方才所去的方向,分明是宮門口!」
崇文帝踉蹌著從龍案後,走到冷汗漣漣的小太監面前,「你是想去給老三通風報信,對不對?」
小太監哪裡還敢說話,哆哆嗦嗦地抖成個篩子,「奴奴奴奴才....」
局勢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很多事情就差捅破窗戶紙,崇文帝沒聽他繼續辯解,擺擺手讓禁軍將其帶下去,責令嚴查宮中所有內侍,一旦發現存心不良,吃裡扒外之人,盡然交給刑部處置。
那小太監叫嚷著「陛下饒命」,被禁軍一左一右架著拖出了殿門外,前去宣旨的人也變成了常知衍。
謝見君籠袖,重新站回了原來的位置,等著這場鬧劇落幕。
二刻後,三皇子被帶到了崇文帝的面前。
「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召兒臣前來,所為何事?」他屈膝行禮,瞧著七皇子同在殿中,他笑了笑,「孤久居府上,不知七弟凱旋歸來,恭喜七弟。」
「你還有臉說恭喜?」崇文帝將奏章丟到他面前,「看看你做的好事!」
早在失去使團的消息時,三皇子便預知到出了事,遂入宮前,他已經做好了抵死不認的準備,直到看到那些書信。
「父皇,兒臣冤枉吶!兒臣不曾命人刺殺過七弟,更不曾與旗黑有過來往!」他強忍著心中的震驚,迅速地替自己找補起來。
「你從頭到尾都不知情?」七皇子反問,掩藏在衣袖下的拳頭攥得發白。
「七弟,你我雖並非一母同胞,但也是我至親的兄弟,我怎會謀害你呢!」三皇裝模作樣地辯解,引著謝見君都往他這邊望了一眼。
「你還知道他是你至親的兄弟!」崇文帝怒不可遏,一腳將他踹倒在地,「你眼裡除了朕身下的這把椅子,還有半點父子兄弟情意嗎?」
「父皇聖明,此事來的蹊蹺,兒臣雖不知七弟為何要將遇刺一案栽贓給兒臣,但兒臣懇請父皇明察。」他不知是何處出了紕漏,讓老七這個雜碎抓到了把柄,要將他趕盡殺絕,但勾結外敵,刺殺皇子的罪名,他斷斷是不能認下的。
「老七...」他回眸看向七皇子,「本王自認待你不薄,你是受了何人指使構陷本王?還有你!」他緊接著直指謝見君,神情咄咄逼人,「當初西戎求和,本王記得你最先贊成此事,連老七奉命出使,都是你陪同,如今看來跟狄歷部落朋比作奸,你的嫌疑最大,最應該被明察的就是你!」
這潑天的罪名砸下來,謝見君可不能老實接住。今日之事,不成功便成仁,若不能將三皇子一擼到底,待這人有朝一日東山再起,最先清算的就是自己了。
眼見著眾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個兒身上,他緩了緩神,「陛下,您若認為前前後這些事皆是微臣一人所為,那微臣為證清白,甘願受審,不過在受審之前,微臣有一人,想請陛下過過眼。」
「誰?」崇文帝挑眉,「讓他進來。」
話音剛落,薩爾其滿從殿外緩緩進門,「安王殿下,您還記得鄙人嗎?」他早已等候多時,為的就是在此刻出現,給三皇子致命一擊。
「你是誰?本王不曾見過你,何來記得你一說?」三皇子只瞟了他一眼後,便迅速斂回眸光,開口否決。
「安王殿下您日理萬機,不記得鄙人很正常,那這個呢?」薩爾其滿從腰間掏出一塊玉佩,「當年您前來狄歷部落,提出與王上合作,王上擔心來者不善,遭人戲弄,曾請您表明自己的皇室身份,您當時給的,便是鄙人手裡的東西。」
那玉佩是金裹麒麟,每位皇子出生時,內務府都會特地打造,因著嘉柔受寵,她雖為公主,但也得了一塊金裹鳳凰的玉佩,這麒麟和鳳凰只熹和的皇室所用,旁人不得僭越,違者輕則革職流放,重則斬首示眾,別說是熹和人了,連關外人都知曉,遂當年三皇子亮出此物以表身份,旗黑立馬答應了合作的事情。
「難怪本王的玉佩不見了,居然是被宵小之徒偷拿,另作他用!」三皇子梗著脖子抵死不認。
「你還嘴硬!」崇文帝怒極,將龍案拍得咣咣作響,「你這些年做了什麼,你當朕一無所知?如今被擱到檯面上來,你非但沒有半點悔過之心,還妄圖攀咬這個,誣陷那個來為自己脫罪!」
他劇烈地咳了幾聲,連將將痊癒的身子都跟著抖動起來。
「父皇息怒。」太子上前,給他撫了撫胸口,「三弟年輕浮躁,行事難免魯莽衝動了些,父皇莫要同他一般見識。」
太子這不開口還好,一開口直接火上澆油。
最後一次來信,是讓旗黑派人去刺殺睿王,大抵是在國師投毒一案敗露之後,三皇子起了殺心。
「來人,傳旨!」崇文帝忽而起身,「宣安王進宮,朕要親自問問他,阿黨比周,謀害親王,他究竟要幹什麼!」
內官領了旨,匆匆地往殿外走,還未及殿門口,禁軍們押著一個小太監請旨面聖。
「陛下,微臣見這小太監鬼鬼祟祟,似是在圖謀些什麼,微臣擔心會對陛下不測,故而將其捉拿。」
小太監「哐哐」往地上叩頭,「奴才是尿急,想去溲解!」
「胡說!」禁軍首領出聲駁斥,「你方才所去的方向,分明是宮門口!」
崇文帝踉蹌著從龍案後,走到冷汗漣漣的小太監面前,「你是想去給老三通風報信,對不對?」
小太監哪裡還敢說話,哆哆嗦嗦地抖成個篩子,「奴奴奴奴才....」
局勢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很多事情就差捅破窗戶紙,崇文帝沒聽他繼續辯解,擺擺手讓禁軍將其帶下去,責令嚴查宮中所有內侍,一旦發現存心不良,吃裡扒外之人,盡然交給刑部處置。
那小太監叫嚷著「陛下饒命」,被禁軍一左一右架著拖出了殿門外,前去宣旨的人也變成了常知衍。
謝見君籠袖,重新站回了原來的位置,等著這場鬧劇落幕。
二刻後,三皇子被帶到了崇文帝的面前。
「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召兒臣前來,所為何事?」他屈膝行禮,瞧著七皇子同在殿中,他笑了笑,「孤久居府上,不知七弟凱旋歸來,恭喜七弟。」
「你還有臉說恭喜?」崇文帝將奏章丟到他面前,「看看你做的好事!」
早在失去使團的消息時,三皇子便預知到出了事,遂入宮前,他已經做好了抵死不認的準備,直到看到那些書信。
「父皇,兒臣冤枉吶!兒臣不曾命人刺殺過七弟,更不曾與旗黑有過來往!」他強忍著心中的震驚,迅速地替自己找補起來。
「你從頭到尾都不知情?」七皇子反問,掩藏在衣袖下的拳頭攥得發白。
「七弟,你我雖並非一母同胞,但也是我至親的兄弟,我怎會謀害你呢!」三皇裝模作樣地辯解,引著謝見君都往他這邊望了一眼。
「你還知道他是你至親的兄弟!」崇文帝怒不可遏,一腳將他踹倒在地,「你眼裡除了朕身下的這把椅子,還有半點父子兄弟情意嗎?」
「父皇聖明,此事來的蹊蹺,兒臣雖不知七弟為何要將遇刺一案栽贓給兒臣,但兒臣懇請父皇明察。」他不知是何處出了紕漏,讓老七這個雜碎抓到了把柄,要將他趕盡殺絕,但勾結外敵,刺殺皇子的罪名,他斷斷是不能認下的。
「老七...」他回眸看向七皇子,「本王自認待你不薄,你是受了何人指使構陷本王?還有你!」他緊接著直指謝見君,神情咄咄逼人,「當初西戎求和,本王記得你最先贊成此事,連老七奉命出使,都是你陪同,如今看來跟狄歷部落朋比作奸,你的嫌疑最大,最應該被明察的就是你!」
這潑天的罪名砸下來,謝見君可不能老實接住。今日之事,不成功便成仁,若不能將三皇子一擼到底,待這人有朝一日東山再起,最先清算的就是自己了。
眼見著眾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個兒身上,他緩了緩神,「陛下,您若認為前前後這些事皆是微臣一人所為,那微臣為證清白,甘願受審,不過在受審之前,微臣有一人,想請陛下過過眼。」
「誰?」崇文帝挑眉,「讓他進來。」
話音剛落,薩爾其滿從殿外緩緩進門,「安王殿下,您還記得鄙人嗎?」他早已等候多時,為的就是在此刻出現,給三皇子致命一擊。
「你是誰?本王不曾見過你,何來記得你一說?」三皇子只瞟了他一眼後,便迅速斂回眸光,開口否決。
「安王殿下您日理萬機,不記得鄙人很正常,那這個呢?」薩爾其滿從腰間掏出一塊玉佩,「當年您前來狄歷部落,提出與王上合作,王上擔心來者不善,遭人戲弄,曾請您表明自己的皇室身份,您當時給的,便是鄙人手裡的東西。」
那玉佩是金裹麒麟,每位皇子出生時,內務府都會特地打造,因著嘉柔受寵,她雖為公主,但也得了一塊金裹鳳凰的玉佩,這麒麟和鳳凰只熹和的皇室所用,旁人不得僭越,違者輕則革職流放,重則斬首示眾,別說是熹和人了,連關外人都知曉,遂當年三皇子亮出此物以表身份,旗黑立馬答應了合作的事情。
「難怪本王的玉佩不見了,居然是被宵小之徒偷拿,另作他用!」三皇子梗著脖子抵死不認。
「你還嘴硬!」崇文帝怒極,將龍案拍得咣咣作響,「你這些年做了什麼,你當朕一無所知?如今被擱到檯面上來,你非但沒有半點悔過之心,還妄圖攀咬這個,誣陷那個來為自己脫罪!」
他劇烈地咳了幾聲,連將將痊癒的身子都跟著抖動起來。
「父皇息怒。」太子上前,給他撫了撫胸口,「三弟年輕浮躁,行事難免魯莽衝動了些,父皇莫要同他一般見識。」
太子這不開口還好,一開口直接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