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那個從來爭強好勝,耀武揚威的褚芳華,終於在此刻崩潰。
她該嘲笑的應是自己。
老太太痛心疾首,八十藤條打在崔賓身上,卻疼在她心。
可當大家以為此事會在崔賓收到家法懲戒後落定。
哪知道,老太太卻震杖一呼,說出了段叫大家震驚良久的話,「老身今日召大家前來,並未是來看老二受罰。老身今日是想趁著大家都在,於列祖列宗的見證下,將自老家翁亡故後一直未曾解決的事情說清。」
「從即日起,汴京祖產歸大房崔寓所有。二房崔賓大逆不道,有悖崔家門風,辱沒祖宗禮訓。不配得先祖遺物,故驅逐回祖籍雍丘老宅。平康伯府自此——」
「分家。」
第129章 哭了
五月芳菲, 院外的那棵老槐開滿繁花。
香了滿院繁華。
崔漸春從閨房打簾出來,扶腰站在門廊下。
自那日老太太在祠堂分家,已有月余之久。若非後來喻悅蘭領著大房幾個媳婦替他們求情, 說是讓她與褚芳華養好傷再走也不遲。恐怕就以她二人的傷勢, 一路顛簸,得不到像汴京這樣好的醫治, 會落下什麼樣的病根,也未可知。
往前, 崔漸春也覺喻悅蘭跋扈,可如今從頭再看, 她才是這伯府最最純良的人。
陣風吹過, 槐花的香氣,叫人安心。崔漸春年輕, 身上的傷早已好的差不離, 她轉眸望向那邊幹活的小女使,忍不住張口問:「盈兒, 母親那邊還好嗎?」
看來, 儘管在開封府說過決絕的話, 崔漸春卻還是放不下。
盈兒拍了拍晾曬的被褥,回頭作答:「小娘子放心, 奴婢今早到那邊去問過, 夫人已無大礙,都能下地走動了。奴婢瞧著, 夫人後天出發去雍丘一點也不會耽擱。」
崔漸春得到想要的答案,嗯了一聲, 沒再多言。
瞧她剛回過眸,就有人興高采烈地領著郎中進了院, 崔漸春亦是轉瞬笑臉相迎地喚了聲: 「堂嫂。」
自那風波過後,倆人關係甚是親昵。
箏更是隔三差五便會叫著郎中來給崔漸春瞧傷,她是生怕崔漸春落下什麼病根,往後不好跟老五交代。提裙上階,箏笑問:「春兒,你怎在這兒站著?」
崔漸春抿嘴一笑,伸手朝院牆指去,「外頭的槐花開了,我出來瞧瞧。堂嫂你聞,這吹來的風是不是很香?」
箏負手與之並肩站在廊下,沖她手指的方向,深吸了口氣後,大道:「好香——五月百花齊放,真是個好時節。」
箏正感嘆著,崔漸春卻在望見院中靜立的女郎中說:「堂嫂,今日怎的換了郎中?」
箏回過神,才剛看向女郎中,女郎中便絲毫不怯地開口回復道:「在下是專給將軍府女眷看病的郎中,趙南星。今日在下是奉了我家太夫人之命,前來給小娘子診治。」
箏跟著點點頭,她最近沒少在夏不愚面前忙活,今天總算是看見些成果。
箏說:「今兒是你最後一次看診,老五聽說之後,就特意求了他家老太太,叫趙郎中來給你瞧。嘿嘿,我還真從未見過我家老五對誰這般細心過。」
愚哥兒。
心中的悸動,若被風吹動的垂柳,來去蕩漾。
原來,他還念著她。
可如今風波初定,崔漸春在汴京的名聲算不得太好。她雖早有準備,但還是會悲傷。當在心頭遙遙去望記憶中的他,崔漸春想一個將軍府的嬌貴舍人,與伯府落魄的女郎,又如何相配呢?
自卑在心中發芽,崔漸春垂下了眸,不再敢看了。
她退卻著,與太史箏說:「嫂嫂,不必…不必勞煩了吧。我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怎好再去驚動……」
箏抬起頭,似乎從她的話語中讀出了幾分落寞。
只見崔漸春的話音未落,箏驟然拉起她的手臂,亦如從前般堅定,「春兒,事情已經過去了。所有的前因後果,我也都與老五見面時說明,你可知,他在聽到這些事後說了句什麼?」
「什麼?」
崔漸春心下忐忑,她想像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箏卻帶著她,走去院中,在那槐香最濃的牆角坐下,「老五說,你很勇敢。你是他見過的,最勇敢的女郎。他還讓我告訴你,他會遵守和你的約定,永遠都不會忘。」
彎起的嘴角上,有一雙含淚的眼,崔漸春顫顫地不說話。箏繼而又言,「所以,老五後天出征,春兒你會去送他嗎?」
後天……
崔漸春默默抽出被太史箏緊握的手背,有些猶豫。
箏見狀勸慰道:「春兒,無論你現在是怎麼想的,但在老五出征之前,你就遂了他的心愿讓趙郎中給你瞧瞧。如此,也好叫他安心到渭州去,莫有牽掛。」
一個眼神示意,趙南星上了前。崔漸春便也漸漸抬起手腕,擱在了石桌。
她不想讓夏不愚多牽掛。
而後,趙郎中為崔漸春認真診治過,斂容回稟說:「小娘子已無大礙,除卻有些氣虛外,無甚異常。開些補中益氣的方子,調養些時日,便可無礙。少夫人不必擔憂。」
崔漸春收起手腕,緩和不少,瞧她聽了趙南星的話,同太史箏感謝道:「這些時日,若非嫂嫂細心照拂,我也不會好得這麼利落。春兒,在這兒謝過嫂嫂。」
箏搖搖頭,「誒,春兒,你說得這是什麼話?咱們都是一家人,照顧不是應該?更何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該嘲笑的應是自己。
老太太痛心疾首,八十藤條打在崔賓身上,卻疼在她心。
可當大家以為此事會在崔賓收到家法懲戒後落定。
哪知道,老太太卻震杖一呼,說出了段叫大家震驚良久的話,「老身今日召大家前來,並未是來看老二受罰。老身今日是想趁著大家都在,於列祖列宗的見證下,將自老家翁亡故後一直未曾解決的事情說清。」
「從即日起,汴京祖產歸大房崔寓所有。二房崔賓大逆不道,有悖崔家門風,辱沒祖宗禮訓。不配得先祖遺物,故驅逐回祖籍雍丘老宅。平康伯府自此——」
「分家。」
第129章 哭了
五月芳菲, 院外的那棵老槐開滿繁花。
香了滿院繁華。
崔漸春從閨房打簾出來,扶腰站在門廊下。
自那日老太太在祠堂分家,已有月余之久。若非後來喻悅蘭領著大房幾個媳婦替他們求情, 說是讓她與褚芳華養好傷再走也不遲。恐怕就以她二人的傷勢, 一路顛簸,得不到像汴京這樣好的醫治, 會落下什麼樣的病根,也未可知。
往前, 崔漸春也覺喻悅蘭跋扈,可如今從頭再看, 她才是這伯府最最純良的人。
陣風吹過, 槐花的香氣,叫人安心。崔漸春年輕, 身上的傷早已好的差不離, 她轉眸望向那邊幹活的小女使,忍不住張口問:「盈兒, 母親那邊還好嗎?」
看來, 儘管在開封府說過決絕的話, 崔漸春卻還是放不下。
盈兒拍了拍晾曬的被褥,回頭作答:「小娘子放心, 奴婢今早到那邊去問過, 夫人已無大礙,都能下地走動了。奴婢瞧著, 夫人後天出發去雍丘一點也不會耽擱。」
崔漸春得到想要的答案,嗯了一聲, 沒再多言。
瞧她剛回過眸,就有人興高采烈地領著郎中進了院, 崔漸春亦是轉瞬笑臉相迎地喚了聲: 「堂嫂。」
自那風波過後,倆人關係甚是親昵。
箏更是隔三差五便會叫著郎中來給崔漸春瞧傷,她是生怕崔漸春落下什麼病根,往後不好跟老五交代。提裙上階,箏笑問:「春兒,你怎在這兒站著?」
崔漸春抿嘴一笑,伸手朝院牆指去,「外頭的槐花開了,我出來瞧瞧。堂嫂你聞,這吹來的風是不是很香?」
箏負手與之並肩站在廊下,沖她手指的方向,深吸了口氣後,大道:「好香——五月百花齊放,真是個好時節。」
箏正感嘆著,崔漸春卻在望見院中靜立的女郎中說:「堂嫂,今日怎的換了郎中?」
箏回過神,才剛看向女郎中,女郎中便絲毫不怯地開口回復道:「在下是專給將軍府女眷看病的郎中,趙南星。今日在下是奉了我家太夫人之命,前來給小娘子診治。」
箏跟著點點頭,她最近沒少在夏不愚面前忙活,今天總算是看見些成果。
箏說:「今兒是你最後一次看診,老五聽說之後,就特意求了他家老太太,叫趙郎中來給你瞧。嘿嘿,我還真從未見過我家老五對誰這般細心過。」
愚哥兒。
心中的悸動,若被風吹動的垂柳,來去蕩漾。
原來,他還念著她。
可如今風波初定,崔漸春在汴京的名聲算不得太好。她雖早有準備,但還是會悲傷。當在心頭遙遙去望記憶中的他,崔漸春想一個將軍府的嬌貴舍人,與伯府落魄的女郎,又如何相配呢?
自卑在心中發芽,崔漸春垂下了眸,不再敢看了。
她退卻著,與太史箏說:「嫂嫂,不必…不必勞煩了吧。我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怎好再去驚動……」
箏抬起頭,似乎從她的話語中讀出了幾分落寞。
只見崔漸春的話音未落,箏驟然拉起她的手臂,亦如從前般堅定,「春兒,事情已經過去了。所有的前因後果,我也都與老五見面時說明,你可知,他在聽到這些事後說了句什麼?」
「什麼?」
崔漸春心下忐忑,她想像不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箏卻帶著她,走去院中,在那槐香最濃的牆角坐下,「老五說,你很勇敢。你是他見過的,最勇敢的女郎。他還讓我告訴你,他會遵守和你的約定,永遠都不會忘。」
彎起的嘴角上,有一雙含淚的眼,崔漸春顫顫地不說話。箏繼而又言,「所以,老五後天出征,春兒你會去送他嗎?」
後天……
崔漸春默默抽出被太史箏緊握的手背,有些猶豫。
箏見狀勸慰道:「春兒,無論你現在是怎麼想的,但在老五出征之前,你就遂了他的心愿讓趙郎中給你瞧瞧。如此,也好叫他安心到渭州去,莫有牽掛。」
一個眼神示意,趙南星上了前。崔漸春便也漸漸抬起手腕,擱在了石桌。
她不想讓夏不愚多牽掛。
而後,趙郎中為崔漸春認真診治過,斂容回稟說:「小娘子已無大礙,除卻有些氣虛外,無甚異常。開些補中益氣的方子,調養些時日,便可無礙。少夫人不必擔憂。」
崔漸春收起手腕,緩和不少,瞧她聽了趙南星的話,同太史箏感謝道:「這些時日,若非嫂嫂細心照拂,我也不會好得這麼利落。春兒,在這兒謝過嫂嫂。」
箏搖搖頭,「誒,春兒,你說得這是什麼話?咱們都是一家人,照顧不是應該?更何況——」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