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她垂眸無言,她想今朝發生了這樣的事,想必最難過的,應是她了吧。
祠堂之下寂寂,外頭的天陰陰。
老太太立在列祖列宗面前,眸色戚戚。
她陡然想起老家翁走的那天,也是一樣的季節,一晃竟有十年了。
垂淚感懷,老太太思量著如今家中禍事橫出,大抵是她平日裡偏縱過度,總覺得二房不如大房如日中天,風生水起。所以一再放任包庇「弱者」,才釀成了今日這樣的大禍。
老太太那些年只覺伯府虧欠二房,卻不知,大房能有今日的成就與安寧,都是靠崔寓和喻悅蘭一點點掙出來的,孩子們的路,也是靠他們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醒悟來得太晚,老太太撐在鳩杖上,悲痛欲絕。是她沒有將這個家打理好。
崔寓孝順,他現下已然知曉那事的全貌,卻是一邊扛著朝中的壓力,一邊照顧著老太太的情緒道:「母親,您這又是何苦呢?您先坐下,您這身子骨剛好些,經不起這般動氣。這事不若就交給兒來處理。」
崔寓說著就要伸手向前挽起母親。
老太太卻回手制止住崔寓的關心,崔寓止步不前,不敢輕舉妄動。老太太斂容長嘆了一口氣,遂問:「褚芳華在哪?」
崔賓心頭一緊。崔寓如是說:「開封府那邊領完板子,這會兒應是正送回屋看傷。」
老太太聞言抬起頭,「把她給我叫過來。」
別看喻悅蘭平日裡得理不饒人,但她還是存著些善心的。喻悅蘭見狀勸慰起老太太來,「母親,今日之事老二媳婦是罪孽深重,可她也吃了苦頭,挨了刑罰。雖然她耽擱看傷倒也無妨,但媳婦就怕她又將您氣到,您這才剛好了多少時日?您難不成忘了往前您病里的模樣了?媳婦現在想想都後怕,您就不怕……」
可喻悅蘭這張破嘴,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說不中聽的話。
只瞧崔寓狠狠瞥了她一眼,喻悅蘭便很快收斂起來,說話的聲音也愈來愈小。
老太太卻沒去追究。
病的這幾個月,她才終於看清誰才是那個真正對她好的人。
她那驕縱偏愛的三丫頭自那日被喻悅蘭驅逐出門,就再沒回來看過她一眼。以及身後這她偏心偏袒的小兒子,同住一屋檐下,亦是連問也不問她一聲。
樹倒猢猻散。老太太怎麼也沒想到,這到了最後,能在床前盡孝的,竟是與她怨懟半生的大兒媳婦和大房的孫輩們。鳩杖震地,老太太怒不可竭道:「今日老身就是氣死在這祠堂,你們抬也得把褚芳華那賤婦,給老身抬過來——」
胳膊擰不過大腿,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崔寓迫於無奈,揚聲吩咐:「去去去,去二房抬人,順道將李郎中一併帶到祠堂來。」
事情發展到這般,宋明月和一群不明所以的崔家人一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只能待褚芳華過來,不,是抬過來,才能真相大白。
-
伯府不大,使人們很快將人帶了過來,只不過,褚芳華不是被人抬來的。
是被個老媽子背過來的。
老媽子進了祠堂,將人擱在地上,二話不說就退了出去。褚芳華面色憔悴癱倒在眾人面前,那樣子甚是狼狽不堪,崔賓竟看都不看她一眼,像是急於和身邊人撇清關係。
箏鄙夷視之,明明這事他也有份,怎的他就能全然身退?半點責任也不用負?可正當箏憤憤不平之際,老太太忽而轉過了身,怒視起二房夫妻倆來。
瞧老太太呵斥一聲:「崔賓,跪下。」
崔賓便頓時嚇得兩膝顫顫,撲通一聲就跪了地。
老太太威嚴依舊,當即下令,「二房勾結新榜進士,意圖做那停妻再娶的惡事。實在是家門不幸!雖是已叫叫開封府公正審判,但老身實在無顏面對列祖列宗。老大,給老二上家法。今朝聖上在開封府判了老二媳婦多少仗,你就給老二挨多少家法。老大媳婦,你替老大數著。一下也不准差。」
崔賓聞言惶恐至極,他不明白為何一向寵溺他的母親,今日會這般狠絕。
他上前拽住老太太的衣角,哀求道:「母親,此事與兒子無關啊——這事都是她褚芳華的主意,您知道的,兒子雖無才無能,但也不至於跟這毒婦一般狠絕。母親要相信兒子啊。」
老太太挪開裙角,失望地看向崔賓,「事到如今,你還在狡辯?好,老二,就算你沒有參與其中。那教妻不嚴,釀成大禍,為家族蒙羞的罪責。你也擔得。」
老太太語畢拂袖一揮,背過身去,不再多看這叫人心傷的兒子一眼。
她呵一聲:「老大,愣著作甚,給我打。」
老太太心意已決,崔寓自當尊重老太太的決定,瞧他握起藤條伸手往崔賓身上落去。聲聲哀嚎響徹,在場的眾人皆為這家中的驟變,老太太的轉變,感到震驚。
一十,二十,三十……
崔寓藤條下的哀嚎聲,越來越弱。
直至,崔賓與褚芳華一樣癱倒在地板上,這八十杖的家法才終於落盡。
夫婦二人,利慾薰心,
兩敗俱傷,誰也沒落得個痛快。
褚芳華自地板的平行線向前望去,崔賓的狼狽摸樣,叫她想笑,她想大罵崔賓這個老匹夫也有今天。可當她餘光瞥見,一個個看熱鬧的旁觀者,用萬般輕視的目光將她相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祠堂之下寂寂,外頭的天陰陰。
老太太立在列祖列宗面前,眸色戚戚。
她陡然想起老家翁走的那天,也是一樣的季節,一晃竟有十年了。
垂淚感懷,老太太思量著如今家中禍事橫出,大抵是她平日裡偏縱過度,總覺得二房不如大房如日中天,風生水起。所以一再放任包庇「弱者」,才釀成了今日這樣的大禍。
老太太那些年只覺伯府虧欠二房,卻不知,大房能有今日的成就與安寧,都是靠崔寓和喻悅蘭一點點掙出來的,孩子們的路,也是靠他們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醒悟來得太晚,老太太撐在鳩杖上,悲痛欲絕。是她沒有將這個家打理好。
崔寓孝順,他現下已然知曉那事的全貌,卻是一邊扛著朝中的壓力,一邊照顧著老太太的情緒道:「母親,您這又是何苦呢?您先坐下,您這身子骨剛好些,經不起這般動氣。這事不若就交給兒來處理。」
崔寓說著就要伸手向前挽起母親。
老太太卻回手制止住崔寓的關心,崔寓止步不前,不敢輕舉妄動。老太太斂容長嘆了一口氣,遂問:「褚芳華在哪?」
崔賓心頭一緊。崔寓如是說:「開封府那邊領完板子,這會兒應是正送回屋看傷。」
老太太聞言抬起頭,「把她給我叫過來。」
別看喻悅蘭平日裡得理不饒人,但她還是存著些善心的。喻悅蘭見狀勸慰起老太太來,「母親,今日之事老二媳婦是罪孽深重,可她也吃了苦頭,挨了刑罰。雖然她耽擱看傷倒也無妨,但媳婦就怕她又將您氣到,您這才剛好了多少時日?您難不成忘了往前您病里的模樣了?媳婦現在想想都後怕,您就不怕……」
可喻悅蘭這張破嘴,還是一如既往地愛說不中聽的話。
只瞧崔寓狠狠瞥了她一眼,喻悅蘭便很快收斂起來,說話的聲音也愈來愈小。
老太太卻沒去追究。
病的這幾個月,她才終於看清誰才是那個真正對她好的人。
她那驕縱偏愛的三丫頭自那日被喻悅蘭驅逐出門,就再沒回來看過她一眼。以及身後這她偏心偏袒的小兒子,同住一屋檐下,亦是連問也不問她一聲。
樹倒猢猻散。老太太怎麼也沒想到,這到了最後,能在床前盡孝的,竟是與她怨懟半生的大兒媳婦和大房的孫輩們。鳩杖震地,老太太怒不可竭道:「今日老身就是氣死在這祠堂,你們抬也得把褚芳華那賤婦,給老身抬過來——」
胳膊擰不過大腿,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崔寓迫於無奈,揚聲吩咐:「去去去,去二房抬人,順道將李郎中一併帶到祠堂來。」
事情發展到這般,宋明月和一群不明所以的崔家人一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只能待褚芳華過來,不,是抬過來,才能真相大白。
-
伯府不大,使人們很快將人帶了過來,只不過,褚芳華不是被人抬來的。
是被個老媽子背過來的。
老媽子進了祠堂,將人擱在地上,二話不說就退了出去。褚芳華面色憔悴癱倒在眾人面前,那樣子甚是狼狽不堪,崔賓竟看都不看她一眼,像是急於和身邊人撇清關係。
箏鄙夷視之,明明這事他也有份,怎的他就能全然身退?半點責任也不用負?可正當箏憤憤不平之際,老太太忽而轉過了身,怒視起二房夫妻倆來。
瞧老太太呵斥一聲:「崔賓,跪下。」
崔賓便頓時嚇得兩膝顫顫,撲通一聲就跪了地。
老太太威嚴依舊,當即下令,「二房勾結新榜進士,意圖做那停妻再娶的惡事。實在是家門不幸!雖是已叫叫開封府公正審判,但老身實在無顏面對列祖列宗。老大,給老二上家法。今朝聖上在開封府判了老二媳婦多少仗,你就給老二挨多少家法。老大媳婦,你替老大數著。一下也不准差。」
崔賓聞言惶恐至極,他不明白為何一向寵溺他的母親,今日會這般狠絕。
他上前拽住老太太的衣角,哀求道:「母親,此事與兒子無關啊——這事都是她褚芳華的主意,您知道的,兒子雖無才無能,但也不至於跟這毒婦一般狠絕。母親要相信兒子啊。」
老太太挪開裙角,失望地看向崔賓,「事到如今,你還在狡辯?好,老二,就算你沒有參與其中。那教妻不嚴,釀成大禍,為家族蒙羞的罪責。你也擔得。」
老太太語畢拂袖一揮,背過身去,不再多看這叫人心傷的兒子一眼。
她呵一聲:「老大,愣著作甚,給我打。」
老太太心意已決,崔寓自當尊重老太太的決定,瞧他握起藤條伸手往崔賓身上落去。聲聲哀嚎響徹,在場的眾人皆為這家中的驟變,老太太的轉變,感到震驚。
一十,二十,三十……
崔寓藤條下的哀嚎聲,越來越弱。
直至,崔賓與褚芳華一樣癱倒在地板上,這八十杖的家法才終於落盡。
夫婦二人,利慾薰心,
兩敗俱傷,誰也沒落得個痛快。
褚芳華自地板的平行線向前望去,崔賓的狼狽摸樣,叫她想笑,她想大罵崔賓這個老匹夫也有今天。可當她餘光瞥見,一個個看熱鬧的旁觀者,用萬般輕視的目光將她相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