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中謝文昕收到江上燕西謝寧傳來私信,信上道柔化已定, 可行先前之約。

  六月十八,怡都, 晚有清風,星明耀月。

  謝文昕獨自一人坐在謝寧府上的書房中。

  房門打開, 月光輕輕地流到屋中, 院中的花香緲緲環繞在謝文昕身旁,璞綿無聲守在門外。

  桌面上平放著兩張信紙, 左邊是王桓寄來的, 右邊是謝寧寄來的, 兩封信上面字句一模一樣,只是字跡不同。

  謝文昕不由想起,小時候在都子監讀書時, 每逢他寫不出作業, 謝寧王桓將作業給他抄時, 謝文昕也是這樣。

  將王桓的作業放在左邊, 謝寧的放在右邊。

  謝文昕今晚收到謝寧的信時, 心中一直懸掛了兩年的巨石,終於可以放下。

  過去兩年間, 他從未有過一夜能夠安眠,不是難以入睡, 便是睡下後不斷有夢魘侵擾, 之後他乾脆便到書房中去讀書, 或者擺弄棋局。

  有時孟詩云會陪伴在側,但每次謝文昕都會讓她先去休息,不必管他,對璞綿本也一樣,但璞綿始終堅持。

  璞綿每次都說,陛下一人在殿中,總會需要有人替您燃燈的。

  謝文昕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心中不由頓了頓。

  他好像好多年以前,曾經聽某人說過這句話,可是他總是想不起那個人究竟是誰。

  只是印象之中,那個人是清風霽月,是溫文儒雅,只是後來,好像便再也沒見過他了。

  謝文昕看著這兩封信看得出神,許久之後,他才從懷中將那紅玉如意吊墜,和那紅玉陰陽半魚玉佩取出,分別放在對應的信上。

  他自言自語道:「哥哥,我一定,一定會做個好皇帝,讓你們無論去到哪裡,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從前有人,是對著天地萬物豪言,要為他,為他謝文昕,守護這萬里河山。

  可是今日,謝文昕卻只是希望,自己能夠保護天下太平,是為了守護他們,是為了能夠守護,他們的萬里河山。

  從來萬里河山,不歸一人,是歸心中無疆。

  次日早朝,傳柔化捷報。

  如此之日,爾過兩年,才是終得四境安定,朝廷昕然。

  再兩日後,朝上忽然傳來消息,來報者道淮南王謝寧,在戰中身受重傷,久治不愈,是幾日前在燕西不幸離世。

  同時又有南境湟川,沅陵侯王桓,因得知謝寧離世消息,悲痛不已,舊病復發,不久便同撒手人寰。

  來報者還呈上二人隨身之物以為證明。

  乃王桓貼身紅玉如意吊墜,及謝寧隨身紅玉陰陽半魚玉佩。

  此則消息傳入朝廷,是頓如炸開鐵鍋。

  無人不驚,無一不為之感到震驚慨然,痛心疾首,你我之間相互低聲訴說,搖頭哀嘆,臉上是如出一轍的嘆息悲傷。

  只有何聯,簡臨風,還有謝文昕臉上,是終得解放的釋然。

  這些年間,他們所背負的千山萬水,是終於能夠放下。

  而所有人對他們這些年間的愧疚,也終於可以放下。

  又此之次日,六月廿一,多雲。

  早朝上,已有幾年未入朝堂的長白侯孟至源忽然出現,眾人皆詫異。

  孟至源過去這些年間一直在侯府中不出,更是少有見客,是多少人好幾年未曾見之一面。

  而今日再見,才是不由感嘆年歲不饒人。

  當年還能腳下生風的孟至源,今日再見,便是從流芳門到明英殿一路,都要孟遠莊攙扶。

  孟遠莊本也奇怪,為何其叔父今日忽然要上早朝,但是孟至源卻沒有回答。

  直到朝堂之上,孟至源將兩封書信交至謝文昕。

  謝文昕當堂勃然大怒,立刻讓人將孟遠莊拿下。

  孟遠莊猛地吃驚,他瞪圓雙眼緊緊盯著孟至源,而孟至源從頭到尾是一如平淡,甚至看都不看他一眼。

  孟至源所呈上的兩封信,皆是孟遠莊與謝定章通風報信的確鑿證據。

  孟遠莊當日被何聯押送慶律寺的路上,他一直垂頭無聲,就快要從宮門而出時,孟詩云的貼身婢女玥桃忽然從他身邊而過。

  孟遠莊悄悄地點點頭,玥桃也沒有停留,快步而過。

  那日剛好跟隨其後的簡臨風是目睹了這一切,他是心中頓起疑惑,卻只是皺了皺眉,沒有說話。

  可是那幾日他都一直覺得心中難安,卻又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對。

  這幾日每次到崇承宮與謝文昕下棋,或者到凰欽宮看望孟詩云時都總是神不守舍,二人皆疑,問其緣故,可他卻是自己都說不上來。

  直到七八日後,他看到玥桃陪伴著孟詩云從崇承宮而出時,才覺腦中一醒,大喊一聲「糟了」,立刻便去找謝文昕。

  謝文昕聽得其說,臉色頓時慌張,立刻趕到寢殿中,一番苦尋後,才頓地攤坐在座上。

  許久之後才回過神來,怒吼著立刻馬上將玥桃抓捕,送到他普同殿。

  與此同時,孟遠莊,殺無赦。

  七月十五,湟川。

  自二月南境,以及湟川平定之後,王桓於二月底入城。

  此時的謝連舟也早已康復,是恢復從前活蹦亂跳,一見到王桓便立刻撲上去,可是直到湊近了,王桓才看得見謝連舟身上臉上的傷痕。

  王桓一入城中,便立刻受到如今湟川王謝先智的尊敬以待,王桓也只是謙遜回禮,之後便和玉嫣一直在吳府住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