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敗之,以洗柔化子民心中敵意。

  此戰敗後,謝寧等人是將退守梳茶關內。

  但數月中間不停有拉鋸之戰,卻始終不定勝負,為的是讓雙方陷入疲憊之態,是以加劇民與兵之間的厭倦之情。

  此事至嘉榮二十二年五月,一切皆如計劃所行,謝寧心中雖緊張,卻也逐漸對計劃增有信心。

  爾後至五月,再戰,此戰,亦是必敗。

  是此戰敗,仍以之清柔化心中仇恨。

  但按原計劃,此戰敗後,中原軍退至關內後,京中謝蓁蓁因此為由,而向京師請纓,前往支援戰場。

  然後在剛入燕西之地時,將一直壓守在淋河上沿線的中央軍帶至前線,從南至北設防。

  此時再有江上其餘藩軍過瑄遙一脈,從東至西設防,是從兩面夾擊,以退柔化大軍。

  而在將柔化大軍退回柔化境內後,卻會立刻停下進攻。

  此時再讓謝蓁蓁以從朝廷帶來的天子御詔,以肯定梁顯揚為柔化旗王之位,恢復柔化自立之態,望修兩境之友好,築互幫互助之系。

  如此行之,是敬兩境之尊,不辱其一,又加信於梁顯揚,讓梁顯揚得朝廷支持,之後可定柔化內亂。

  但是此計,就在梁顯揚那晚忽然偷襲之間,毀於一旦。

  此之偷襲,是斷然激起了中原軍的憤怒和仇恨。

  更加是因為主帥謝寧身受重傷,甚至差點因此喪生。

  謝寧為天子親兄,朝廷重臣,江下主城藩王,此番襲擊,是為奇恥大辱。

  但是如此這些,並未傳回京中。

  京中所得消息,只道中原軍敗,是退關內,主帥謝寧受傷,並為將事態嚴重報之。

  所以謝蓁蓁從京中而出時,是還以為一切皆如計劃而行。

  直到她來到瑄西大本營處,所見之處,皆為傷病殘員,再入帳內,是見謝寧遍體鱗傷,甚至行走困難,只在榻上,是昏沉憔悴。

  當日在伯荊山上,謝寧第一次在謝蓁蓁面前受傷,那時謝寧身上不過一道箭傷,謝蓁蓁早已是心如刀割。

  此時此刻眼中所見的謝寧,是臉色蒼白,身段清瘦,甚至連臉頰都凹陷進去,臉上,脖子上,所有外露的體膚皆帶傷痕。

  謝蓁蓁那日身著戎裝騎服,掀幕而入時,謝寧正靠在床倚,和馮晉等人商議軍事。

  二人見面,謝蓁蓁一直站在幕後原地。

  她盯著看著謝寧好久好久,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相信,此時面前這個形容枯槁的男子,是一年前在府中與自己爭論不休的親弟弟,是那個曾經英勇出戰汶州,是那個在伯荊山上一人勇對刺客的謝寧。

  謝蓁蓁眼中是忍不住溢滿淚水,謝寧見到謝蓁蓁時,臉上也只是閃過一瞬間的喜悅,之後更多是悲哀的苦澀。

  他見謝蓁蓁一直沒有上前,便扶著馮晉和任鏡堂就要下床走過去。

  結果他剛掀開被子,謝蓁蓁卻忽然兩步上前,甩手就要打在謝寧臉上。

  但是被任鏡堂馮晉眼疾手快地就將她拉開,連連說著「殿下還傷著還傷著」。

  在謝蓁蓁就要一巴掌甩到自己臉上時,謝寧是不躲也不閃,甚至連眼都沒有閉起。

  眸上的悲哀,不比任何一個人少。

  謝蓁蓁好不容易從二人之中掙開,臉上早已是落滿淚水,她哭著罵道:「謝知行你走的時候答應過我什麼!?你答應過我什麼!?你說你會平平安安的!你說你一定會好好的!」

  謝蓁蓁罵完謝寧,又走到馮晉賀奉昌等人面前甩手就要扇過去,眾人也是不躲不閃,最終還是任鏡堂上前將她趕緊帶走。

  謝蓁蓁卻還是不停哭著罵道:「賀奉昌高煒你們幾個...你們都答應過我什麼...你們說過...會保護好你們主帥的...」

  任鏡堂和馮晉都忍不住別過頭,不敢說話,謝寧更加是緩緩轉過頭,不看謝蓁蓁,可他眼中卻早已是淚水洋溢。

  馮晉本還想勸說「戰場上手上難免」,但話未出口,便被任鏡堂趕緊拉著走出了營帳。

  帳內是一片死寂,許久之後,謝蓁蓁才一步一步走到謝寧床邊,側身坐下,伸手顫抖著放在謝寧臉上,讓他面對著自己。

  但是謝寧早已是淚流滿面,他雙眼緊閉,不停地抽泣,不停地小聲念著:「姐姐...對不起...對不起...」

  謝蓁蓁好不容易止住的淚水又再次流出,她吸了吸鼻子,才哽咽問道:「疼不疼...告訴姐姐,哪裡疼?」

  謝寧卻使勁搖頭,謝蓁蓁終於是再也忍不住,上前將謝寧抱入懷中,卻是極其小心謹慎,生怕稍微用力,都會拉扯到謝寧身上的傷。

  那日之後,謝寧將主帥的金牌交給謝蓁蓁,他的病時好時壞,謝蓁蓁好幾次抓住任鏡堂來問緣由。

  任鏡堂是無奈說道:「身心身心,身心一連,是傷痛疾病在身,身可敗心,但若心不安寧,更可敗身。」

  所有人都清楚明白,謝寧為何心不安寧。

  便是如今中原軍營之內,上至謝蓁蓁賀奉昌等領導之人,下至大小兵卒,是無一能夠安寧。

  如此膠著,再過又是二月,而入隆冬時節,燕西嚴寒之地,謝寧的病更加是越發反覆,甚至許多時候連藥都喝不下,任鏡堂是又哄又罵,軟硬兼施,才能起碼讓他把藥用下。

  到嘉榮二十三年,初春。

  謝寧謝蓁蓁與眾人商議之下,決定最後放手一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