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他從來沒有交過烏遠蒼的名字,更多的時候,是叫南越王的,並肩作戰的這些日子,也只是連名帶姓的叫,只有這次,略去了姓氏。
明明周遭吵吵嚷嚷,但秦闕卻能清晰地聽到那把劍沒入自己胸前血肉里的聲音。
時間在這一瞬好像定格了一樣,變得無比緩慢。
烏遠蒼擋去了面前的刀劍,轉過身來,看到的是秦闕唇角溢出鮮血,直直在他旁邊立著,話語艱難,他聽不清秦闕說了些什麼。
隱隱能辨別出來「蘅枝」兩個字。
但烏遠蒼顧及不上這麼多。
他只能先帶著秦闕離開。
軍中的秩序也在慢慢恢復,沖得很猛的楚兵也慢慢筋疲力盡。
營中全是屍骸,甚至不辨敵我。
章融的目的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秦闕受傷,軍中無主帥,烏遠蒼做不了燕軍的主。
在軍營中一片慌亂的時候,章融分兵襲擊了他們的糧倉,從當中搶了不少糧草回去,雖然不多,也能支撐一段時日。
秦闕這次傷得極重,沒有人想到,楚兵的兵器上是淬了毒的。
軍醫為他仔仔細細地處理了傷口,烏遠蒼帶來的苗醫也出手診治,但秦闕久久都在昏迷中,一直沒有清醒過來的趨勢。
慌亂之際,沒有來得及封鎖消息,秦闕在前線被重傷的事情不脛而走,一直到了金陵。
祝蘅枝此時正在清點著下一批要送往前線的軍糧,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腦中瞬間炸開。
她幾乎快要站不穩。
跟在她身邊保護她的是秦闕留下來的心腹,見狀,連忙將她扶住:「娘娘當心。」
秦闕重傷不醒,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沒有人可以預料。
難道要功敗垂成嗎?
她看著在她面前被裝上車的糧食,按著身邊錦衣衛的手腕,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這個時候,自己萬萬不能亂了。
祝蘅枝抬眼看向金陵城,熙熙攘攘,街上都是絡繹不絕的行人,好像百里之外正在發生的戰役和他們根本無關。
「立刻封鎖消息,這件事不許再傳出去,如有意外,先斬後奏,格殺勿論,不比來回稟我。」
跟在後面的其他錦衣衛稱是。
就在這時,她隨身攜帶者,冰涼且堅硬的物件卻提醒了她。
是秦闕留下來的虎符。
她想起了秦闕當時說得那句:「我把我的身價性命都交到你手中了。」
是,秦闕早早地將自己的一切,包括性命。
在這個時候,她還要逃避嗎?
她心頭一緊。
而後側身朝剛剛扶著她的那個錦衣衛說:「備馬,去京口前線。」
錦衣衛只負責奉命行事,無反抗之權。
他很快找來了快馬,牽到祝蘅枝面前。
祝蘅枝翻身上馬,又回頭朝其他人囑咐:「還是要將楚國原先的那些世家貴族看好,萬萬不能出了岔子,我離開金陵的事情,萬萬保密。」
錦衣衛躬身。
祝蘅枝一路幾乎是策馬狂奔,粘膩的風貼在她的鬢邊,她卻感受不到半點。
心中有個聲音在不斷地叫囂:「快點,再快點。」
終於在半夜的時候,到了京口陣營外。
那些士兵本來要攔她,但看清她的臉後,立刻躬身相迎。
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個女子的身份為何,但確實他們陛下從洛陽一路帶過來的。
而且,陛下似乎對她言聽計從。
出來巡營的烏遠蒼看到一道倩影,一眼就認出了她。
「皎皎!」說著朝她走來。
祝蘅枝和他打了招呼,一邊疾步向前走一邊問:「他怎麼樣?」
烏遠蒼心頭泛上一絲酸澀。
他心心念念的人,當時在他懷中哭泣的人,再次見面,第一句問得是另一個男人的情況。
難道,短短半年,真得能發生這麼多的改變嗎?
但祝蘅枝沒有留意到烏遠蒼的神色,只是向前走著,等著烏遠蒼的回答。
烏遠蒼壓下心中的難受,開口和祝蘅枝道:「還是老樣子,傷口的毒已經清理了,但人已經昏迷了四日了。」
祝蘅枝只只知道秦闕受傷的事情,卻不知到底是因為什麼,於是開口問烏遠蒼:「怎麼好好的,會受這麼重的傷?」
語氣重儘是擔憂。
可烏遠蒼記得,分明去年的這個時候,在澧州,看著醉倒在她門口,不省人事的秦闕,祝蘅枝不是這麼說得。
她當時明明是衣服無所謂的樣子,現在卻截然不同。
在澧州的時候,他沒能將祝蘅枝留住,在洛陽的時候,他沒能將她帶走,如今在京口,還是一樣的結局。
祝蘅枝對他沒有半句關切之詞。
甚至沒有來信問他這一路上如何,有沒有受傷,都沒有。
他每次看到燕軍來的信箋,都會在心中暗暗期待,祝蘅枝有沒有給他來信,問問他的近況,哪怕是一句話也可以。
但每次都沒有等到。
只有燕軍很生硬的軍情匯報。
人都是自私的,烏遠蒼又怎能不在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明明周遭吵吵嚷嚷,但秦闕卻能清晰地聽到那把劍沒入自己胸前血肉里的聲音。
時間在這一瞬好像定格了一樣,變得無比緩慢。
烏遠蒼擋去了面前的刀劍,轉過身來,看到的是秦闕唇角溢出鮮血,直直在他旁邊立著,話語艱難,他聽不清秦闕說了些什麼。
隱隱能辨別出來「蘅枝」兩個字。
但烏遠蒼顧及不上這麼多。
他只能先帶著秦闕離開。
軍中的秩序也在慢慢恢復,沖得很猛的楚兵也慢慢筋疲力盡。
營中全是屍骸,甚至不辨敵我。
章融的目的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秦闕受傷,軍中無主帥,烏遠蒼做不了燕軍的主。
在軍營中一片慌亂的時候,章融分兵襲擊了他們的糧倉,從當中搶了不少糧草回去,雖然不多,也能支撐一段時日。
秦闕這次傷得極重,沒有人想到,楚兵的兵器上是淬了毒的。
軍醫為他仔仔細細地處理了傷口,烏遠蒼帶來的苗醫也出手診治,但秦闕久久都在昏迷中,一直沒有清醒過來的趨勢。
慌亂之際,沒有來得及封鎖消息,秦闕在前線被重傷的事情不脛而走,一直到了金陵。
祝蘅枝此時正在清點著下一批要送往前線的軍糧,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腦中瞬間炸開。
她幾乎快要站不穩。
跟在她身邊保護她的是秦闕留下來的心腹,見狀,連忙將她扶住:「娘娘當心。」
秦闕重傷不醒,帶來的結果是什麼,沒有人可以預料。
難道要功敗垂成嗎?
她看著在她面前被裝上車的糧食,按著身邊錦衣衛的手腕,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這個時候,自己萬萬不能亂了。
祝蘅枝抬眼看向金陵城,熙熙攘攘,街上都是絡繹不絕的行人,好像百里之外正在發生的戰役和他們根本無關。
「立刻封鎖消息,這件事不許再傳出去,如有意外,先斬後奏,格殺勿論,不比來回稟我。」
跟在後面的其他錦衣衛稱是。
就在這時,她隨身攜帶者,冰涼且堅硬的物件卻提醒了她。
是秦闕留下來的虎符。
她想起了秦闕當時說得那句:「我把我的身價性命都交到你手中了。」
是,秦闕早早地將自己的一切,包括性命。
在這個時候,她還要逃避嗎?
她心頭一緊。
而後側身朝剛剛扶著她的那個錦衣衛說:「備馬,去京口前線。」
錦衣衛只負責奉命行事,無反抗之權。
他很快找來了快馬,牽到祝蘅枝面前。
祝蘅枝翻身上馬,又回頭朝其他人囑咐:「還是要將楚國原先的那些世家貴族看好,萬萬不能出了岔子,我離開金陵的事情,萬萬保密。」
錦衣衛躬身。
祝蘅枝一路幾乎是策馬狂奔,粘膩的風貼在她的鬢邊,她卻感受不到半點。
心中有個聲音在不斷地叫囂:「快點,再快點。」
終於在半夜的時候,到了京口陣營外。
那些士兵本來要攔她,但看清她的臉後,立刻躬身相迎。
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個女子的身份為何,但確實他們陛下從洛陽一路帶過來的。
而且,陛下似乎對她言聽計從。
出來巡營的烏遠蒼看到一道倩影,一眼就認出了她。
「皎皎!」說著朝她走來。
祝蘅枝和他打了招呼,一邊疾步向前走一邊問:「他怎麼樣?」
烏遠蒼心頭泛上一絲酸澀。
他心心念念的人,當時在他懷中哭泣的人,再次見面,第一句問得是另一個男人的情況。
難道,短短半年,真得能發生這麼多的改變嗎?
但祝蘅枝沒有留意到烏遠蒼的神色,只是向前走著,等著烏遠蒼的回答。
烏遠蒼壓下心中的難受,開口和祝蘅枝道:「還是老樣子,傷口的毒已經清理了,但人已經昏迷了四日了。」
祝蘅枝只只知道秦闕受傷的事情,卻不知到底是因為什麼,於是開口問烏遠蒼:「怎麼好好的,會受這麼重的傷?」
語氣重儘是擔憂。
可烏遠蒼記得,分明去年的這個時候,在澧州,看著醉倒在她門口,不省人事的秦闕,祝蘅枝不是這麼說得。
她當時明明是衣服無所謂的樣子,現在卻截然不同。
在澧州的時候,他沒能將祝蘅枝留住,在洛陽的時候,他沒能將她帶走,如今在京口,還是一樣的結局。
祝蘅枝對他沒有半句關切之詞。
甚至沒有來信問他這一路上如何,有沒有受傷,都沒有。
他每次看到燕軍來的信箋,都會在心中暗暗期待,祝蘅枝有沒有給他來信,問問他的近況,哪怕是一句話也可以。
但每次都沒有等到。
只有燕軍很生硬的軍情匯報。
人都是自私的,烏遠蒼又怎能不在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