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秦闕說著低眸看她,眸中的溫情可以化成一脈青山、一江春水。
「什麼?」
祝蘅枝不經意間蹭了蹭,髮絲剛好撩撥過秦闕的喉結,讓他這句聲音中帶了些情調。
「你說,岳母大人的牌位還供奉在金陵的太廟裡,我不想讓她老人家覺得她的女婿是個混帳玩意兒,我想,她大抵還是希望金陵城中沒有血腥和硝煙的。」
祝蘅枝沒有料到,秦闕能想到自己的母親。
記憶中的阿娘,的確是一個善良溫和的女子,見不得血腥和殺戮,但並不是菟絲花。
可惜和她有關的事情,祝蘅枝只能記得三歲以後了。
一想起阿娘,她就不由得鼻尖一酸,帶的眼眶也濕潤了。
秦闕輕撫著她的肩頭,安慰著她,又徵詢著她的意思:「今天天氣不錯,金陵城的風光和往日沒有什麼區別,要不要去轉一轉,素聞秦淮景致,我們也可以體驗一下菱歌泛夜?」
祝蘅枝想了想,搖了搖頭,「我想先去拜祭一番我阿娘,再從太廟中將她的牌位請出來。」
秦闕沒有反對。
曹氏的「墳墓」是在紫金山上的。
這裡的南坡是楚宮的亂葬崗,當時的曹氏病逝以後,就是被扔到這裡的。
位置並不好找,但祝蘅枝卻對方向無比熟悉,仿佛經常來一樣。
當年曹氏被用一張草蓆裹著扔出宮裡後,她從宮中通向外面的小暗渠里跳進去,出了宮,一個人走到亂葬崗,克制著恐懼與噁心,在一大堆屍體中找到了自己的阿娘。
她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阿娘和別人分開,拖著有些破舊的草蓆,走走停停,終於找到了一塊還算乾淨的地方,徒手挖了一個淺淺的坑,剛好夠將母親埋下去。
她當時年紀尚小,身上沒有銀錢,也不敢去當掉自己手上唯一的那個鐲子,那是母親留給她最後的東西了,而且,她也怕被人騙了。
她沒有給母親立牌位,但神奇的是,往後的每年清明節和阿娘忌日的時候,她悄悄溜出宮來祭拜母親時,總能直接找到位置。
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變過。
「你好像對這裡很熟悉?」這段路並不好走,秦闕伸手想要扶住她,卻被她拒絕了。
「年年都來,只有兩年斷過,」祝蘅枝拽著一旁垂下來枯樹枝上了這個突出來的小坡,「一次是當時剛嫁給你的那個春天,在上京,來不了,還有一次,是今年的清明節,在行軍的路上,趕不到。」
秦闕心中湧上濃重的愧疚感,他喉頭微微哽咽:「對不住,蘅枝。」
祝蘅枝卻充耳未聞一樣,繼續道:「我後來到了澧州,有了錢來金陵,遠蒼當時問我要不要給阿娘換個地方,改一口楠木棺,我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為什麼?」秦闕不解。
「阿娘人生最後幾年,過得很不好,我記得她走的時候,並不傷心,反而是有種解脫的感覺,當時不懂,現在突然就明白過來的,她大抵也是想入土為安的,這麼多年了,何必打擾她呢?」
祝蘅枝聲音很小,像是在給秦闕說,又像是給自己說。
祝蘅枝一路上講了許多她能記起來的和曹氏之間的事情,有些瑣碎,但秦闕也沒有打斷,只是認真地聽著。
終於拐到了曹氏的墳前。
她蹲下來,輕輕用袖子擦去後面立的那個木牌的塵土,又跪了下來,「我每次來都想問問當年的自己,是怎麼找到這麼一塊偏僻的地方的,不過想想,是為了見我阿娘,便覺得,多遠都值得了。」
秦闕知道,這個位置,已經是當年那個孤苦伶仃的小蘅枝能找到的最適合安葬她母親的地方了。
於是也陪著祝蘅枝跪下來。
她向曹氏的靈牌磕了三個頭後,才道:「阿娘,你不用擔心我了,我找到哥哥了,他現在很好,應該像你期待的那樣,頂天立地,功成名就,說不定今年您忌日的時候,他就會帶著我的小嫂子來見您了。」
祝蘅枝說著笑了笑,又道:「我現在也很好,我有很多很多的錢,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當年的事情,我也都替您了結了,您可以安心了。」
但說著說著,她總覺得漏了什麼,卻又想不起來,而後轉頭看了眼秦闕。
還沒等她說話,素來穩重的秦闕卻迫不及待地開口了:「岳母在上,請受小婿秦闕一拜。」
他說著,真得拜了下去。
帝王只拜天地和父母,所以,秦闕這是將她阿娘也算在他的長輩里了?
祝蘅枝有些驚訝。
「您把蘅枝帶到這個世間,是上天給我最好的賞賜,我定然會好好珍惜她,不再讓她受半分委屈,也請您泉下有知,保佑我們。」秦闕說著將祝蘅枝的手握在掌心,久久不曾鬆開。
走的時候祝蘅枝還頻頻回頭,眉目間全是不捨得。
「以後年年清明與忌日,我都陪你來。」秦闕趁著這個空當將五指從她的指縫中傳了進去,而後,緊緊相握。
祝蘅枝本想挑個臨近一些的良辰吉日將曹氏的牌位從楚國的太廟裡請出來,但秦闕非要以太后之禮請,祝蘅枝遂欣然同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什麼?」
祝蘅枝不經意間蹭了蹭,髮絲剛好撩撥過秦闕的喉結,讓他這句聲音中帶了些情調。
「你說,岳母大人的牌位還供奉在金陵的太廟裡,我不想讓她老人家覺得她的女婿是個混帳玩意兒,我想,她大抵還是希望金陵城中沒有血腥和硝煙的。」
祝蘅枝沒有料到,秦闕能想到自己的母親。
記憶中的阿娘,的確是一個善良溫和的女子,見不得血腥和殺戮,但並不是菟絲花。
可惜和她有關的事情,祝蘅枝只能記得三歲以後了。
一想起阿娘,她就不由得鼻尖一酸,帶的眼眶也濕潤了。
秦闕輕撫著她的肩頭,安慰著她,又徵詢著她的意思:「今天天氣不錯,金陵城的風光和往日沒有什麼區別,要不要去轉一轉,素聞秦淮景致,我們也可以體驗一下菱歌泛夜?」
祝蘅枝想了想,搖了搖頭,「我想先去拜祭一番我阿娘,再從太廟中將她的牌位請出來。」
秦闕沒有反對。
曹氏的「墳墓」是在紫金山上的。
這裡的南坡是楚宮的亂葬崗,當時的曹氏病逝以後,就是被扔到這裡的。
位置並不好找,但祝蘅枝卻對方向無比熟悉,仿佛經常來一樣。
當年曹氏被用一張草蓆裹著扔出宮裡後,她從宮中通向外面的小暗渠里跳進去,出了宮,一個人走到亂葬崗,克制著恐懼與噁心,在一大堆屍體中找到了自己的阿娘。
她花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將阿娘和別人分開,拖著有些破舊的草蓆,走走停停,終於找到了一塊還算乾淨的地方,徒手挖了一個淺淺的坑,剛好夠將母親埋下去。
她當時年紀尚小,身上沒有銀錢,也不敢去當掉自己手上唯一的那個鐲子,那是母親留給她最後的東西了,而且,她也怕被人騙了。
她沒有給母親立牌位,但神奇的是,往後的每年清明節和阿娘忌日的時候,她悄悄溜出宮來祭拜母親時,總能直接找到位置。
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變過。
「你好像對這裡很熟悉?」這段路並不好走,秦闕伸手想要扶住她,卻被她拒絕了。
「年年都來,只有兩年斷過,」祝蘅枝拽著一旁垂下來枯樹枝上了這個突出來的小坡,「一次是當時剛嫁給你的那個春天,在上京,來不了,還有一次,是今年的清明節,在行軍的路上,趕不到。」
秦闕心中湧上濃重的愧疚感,他喉頭微微哽咽:「對不住,蘅枝。」
祝蘅枝卻充耳未聞一樣,繼續道:「我後來到了澧州,有了錢來金陵,遠蒼當時問我要不要給阿娘換個地方,改一口楠木棺,我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為什麼?」秦闕不解。
「阿娘人生最後幾年,過得很不好,我記得她走的時候,並不傷心,反而是有種解脫的感覺,當時不懂,現在突然就明白過來的,她大抵也是想入土為安的,這麼多年了,何必打擾她呢?」
祝蘅枝聲音很小,像是在給秦闕說,又像是給自己說。
祝蘅枝一路上講了許多她能記起來的和曹氏之間的事情,有些瑣碎,但秦闕也沒有打斷,只是認真地聽著。
終於拐到了曹氏的墳前。
她蹲下來,輕輕用袖子擦去後面立的那個木牌的塵土,又跪了下來,「我每次來都想問問當年的自己,是怎麼找到這麼一塊偏僻的地方的,不過想想,是為了見我阿娘,便覺得,多遠都值得了。」
秦闕知道,這個位置,已經是當年那個孤苦伶仃的小蘅枝能找到的最適合安葬她母親的地方了。
於是也陪著祝蘅枝跪下來。
她向曹氏的靈牌磕了三個頭後,才道:「阿娘,你不用擔心我了,我找到哥哥了,他現在很好,應該像你期待的那樣,頂天立地,功成名就,說不定今年您忌日的時候,他就會帶著我的小嫂子來見您了。」
祝蘅枝說著笑了笑,又道:「我現在也很好,我有很多很多的錢,每天都過得很開心,當年的事情,我也都替您了結了,您可以安心了。」
但說著說著,她總覺得漏了什麼,卻又想不起來,而後轉頭看了眼秦闕。
還沒等她說話,素來穩重的秦闕卻迫不及待地開口了:「岳母在上,請受小婿秦闕一拜。」
他說著,真得拜了下去。
帝王只拜天地和父母,所以,秦闕這是將她阿娘也算在他的長輩里了?
祝蘅枝有些驚訝。
「您把蘅枝帶到這個世間,是上天給我最好的賞賜,我定然會好好珍惜她,不再讓她受半分委屈,也請您泉下有知,保佑我們。」秦闕說著將祝蘅枝的手握在掌心,久久不曾鬆開。
走的時候祝蘅枝還頻頻回頭,眉目間全是不捨得。
「以後年年清明與忌日,我都陪你來。」秦闕趁著這個空當將五指從她的指縫中傳了進去,而後,緊緊相握。
祝蘅枝本想挑個臨近一些的良辰吉日將曹氏的牌位從楚國的太廟裡請出來,但秦闕非要以太后之禮請,祝蘅枝遂欣然同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