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頁
准軍正逼近喀爾喀部, 但人數……似乎連一萬都沒有。
福全:「又搞虛張聲勢那一招, 沒意思。」
胤祉卻多長了個心眼兒,沒有放鬆警惕,並派人去別的路上巡邏, 興許策妄阿拉布坦是想分兵偷襲。
胤祉實在是想多了, 要不是策妄阿拉布坦手下也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將領幫他穩定人心,他們連一萬人都沒有。
隊伍遇到雪崩後, 軍中就有人建議撤兵回伊犁,開春再打。但和碩特部那邊都發兵了,他們這邊撤兵,策妄阿拉布坦不好跟達來汗交代,雪崩也得硬著頭皮上。
接下來又是一場暴雪,軍隊中凍死了許多將士,便有副將帶著麾下士兵反叛,還劫走了糧草。軍中一片大亂,叛逃的叛逃,凍死的凍死,餓死的餓死,到喀爾喀時就剩下一萬人了,這一萬人也是人困馬乏,
真到了兩軍對峙的時候,胤祉、福全看到准軍這狀態都有些不忍心了。
福全試圖勸降,早點低頭,保這一萬將士的性命。
如果沒有心腹叛逃的事情在前,策妄阿拉布坦或許真的會考慮暫時歸降,再尋求良機。
但他現在歸降,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臉。遇到雪崩的時候,大家都勸他撤兵,他不撤,一路損☆仙☆女☆整☆理☆失慘重見到清軍,又低頭了。若是如此,連這一萬人都不會服他!
於是,策妄阿拉布坦明知會敗,還是死戰到底。
最後,准軍慘敗,活捉策妄阿拉布坦。
胤祉、福全大勝,卻因蒙古這邊連日大雪,沒法趕回京城。
康熙送信,讓他們不著急回京,正好也看看新修建的歸化城有沒有什麼不足。
胤祉、福全在蒙古對抗準噶爾時,胤禛、胤祺則被安排去曲阜祭孔。
到山東還沒有火車,要坐馬車去,一來一回也要兩個多月。
這是胤祺第一次和兄長一起出外辦差,倆小少年又忐忑又興奮。胤祺也不敢貪玩兒了,跟四哥一起留意沿途的民生民情。
沿路的官員得到兩位小貝勒要去山東祭孔的消息,早早準備起來。
聽說四貝勒喜歡書畫,五貝勒喜歡美食,各地官員都是投其所好。
誰料這兩位小貝勒根本不搭理他們的討好,四貝勒是嚴肅拒絕,還會板著小臉將他們訓斥一番。
五貝勒看著好說話,卻沒答應任何一地鄉紳的邀請。
胤祺給的理由很簡單,白天趕路,沒怎麼活動,吃了大魚大肉容易積食,休息的時候就想吃點家常便飯。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借著送食物的機會賄賂胤祺,在食盒下面的隔層里放了兩根金條。
呂寶德拎著那食盒就覺得不對,看到裡面的金條,忙去請示胤祺。
他們這日休息的地方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這樣小縣城的縣令竟也如此大手筆。連胤祺都不由皺眉。
次日,他還是見了這名縣令,讓胤祺奇怪的是,對方並沒什麼要求胤祺的,只是說自己和胤祺的大舅道保有交情,所以送了些銀子孝敬五貝勒和宜妃娘娘。
胤祺把兩根金條推回去,「那麻煩您用一根金條搭個粥棚,救濟街上的乞兒流民,另一根金條做些冬衣,發給買不起冬衣的百姓。」
他說著還又掏出兩個三兩的銀錠子,「拿這個給手下差役發工錢,讓她們做事盡心一些。」
縣令:「這……這這如何使得?」
「你不是說這金條是孝敬我的嗎?我嫌帶著麻煩,索性直接在你這兒花了。」胤祺笑眯眯,他如果直接拒絕,又要推來推去好不麻煩。索性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縣令臉色漲紅,他還以為五貝勒是小孩心性,壓根沒注意外面的情形,而且,兩位貝勒入城時,他不是清過道嗎?怎麼還會有乞兒流民?
胤禛、胤祺進城時沒看到,但昨晚倆人偷偷溜出去逛了一圈,還是發現了瑟縮在僻靜小巷裡的乞丐。
乞丐各地都有,京城也不少見。並不能以此就判定此地的縣令是個壞官。但賄賂皇子就不應該了,還是得敲打敲打他。
縣令愣了片刻才轉過彎來,讓胤祺把錢收下,施粥和做冬衣的事兒理應由官府掏錢。
胤祺忙搖頭,「那不一樣的,你用衙門的錢辦事我不好過問,你用我的錢若是偷工減料的,我就有權追究責任了。」
縣令:「……」五貝勒好可怕!
胤禛得知此事後,欣慰地拍著他的肩膀,傻弟弟可算長大了。
為了監督縣衙真的在拿錢辦事,他們還特地留了個侍衛在這邊盯著。
侍衛盯得很仔細,粥不夠稠,冬衣裡面的棉花不夠厚,他都指出來去找縣令,不能拿著他們五阿哥的錢不辦事吧?是有多想不開,敢昧五阿哥的銀子?
縣令:「……」
他又不好說這錢是他的,那不就暴露自己賄賂五貝勒的事兒了嗎?
合著五貝勒是在扮豬吃老虎,根本沒表面上看著那麼單純。得和周圍幾縣相熟的官員說一聲兒,別被五貝勒的外表給騙了。
胤禛、胤祺到曲阜後,除了按照流程祭祀孔廟外,還見了當地的衍聖公及其子弟。
福全:「又搞虛張聲勢那一招, 沒意思。」
胤祉卻多長了個心眼兒,沒有放鬆警惕,並派人去別的路上巡邏, 興許策妄阿拉布坦是想分兵偷襲。
胤祉實在是想多了, 要不是策妄阿拉布坦手下也有幾個忠心耿耿的將領幫他穩定人心,他們連一萬人都沒有。
隊伍遇到雪崩後, 軍中就有人建議撤兵回伊犁,開春再打。但和碩特部那邊都發兵了,他們這邊撤兵,策妄阿拉布坦不好跟達來汗交代,雪崩也得硬著頭皮上。
接下來又是一場暴雪,軍隊中凍死了許多將士,便有副將帶著麾下士兵反叛,還劫走了糧草。軍中一片大亂,叛逃的叛逃,凍死的凍死,餓死的餓死,到喀爾喀時就剩下一萬人了,這一萬人也是人困馬乏,
真到了兩軍對峙的時候,胤祉、福全看到准軍這狀態都有些不忍心了。
福全試圖勸降,早點低頭,保這一萬將士的性命。
如果沒有心腹叛逃的事情在前,策妄阿拉布坦或許真的會考慮暫時歸降,再尋求良機。
但他現在歸降,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臉。遇到雪崩的時候,大家都勸他撤兵,他不撤,一路損☆仙☆女☆整☆理☆失慘重見到清軍,又低頭了。若是如此,連這一萬人都不會服他!
於是,策妄阿拉布坦明知會敗,還是死戰到底。
最後,准軍慘敗,活捉策妄阿拉布坦。
胤祉、福全大勝,卻因蒙古這邊連日大雪,沒法趕回京城。
康熙送信,讓他們不著急回京,正好也看看新修建的歸化城有沒有什麼不足。
胤祉、福全在蒙古對抗準噶爾時,胤禛、胤祺則被安排去曲阜祭孔。
到山東還沒有火車,要坐馬車去,一來一回也要兩個多月。
這是胤祺第一次和兄長一起出外辦差,倆小少年又忐忑又興奮。胤祺也不敢貪玩兒了,跟四哥一起留意沿途的民生民情。
沿路的官員得到兩位小貝勒要去山東祭孔的消息,早早準備起來。
聽說四貝勒喜歡書畫,五貝勒喜歡美食,各地官員都是投其所好。
誰料這兩位小貝勒根本不搭理他們的討好,四貝勒是嚴肅拒絕,還會板著小臉將他們訓斥一番。
五貝勒看著好說話,卻沒答應任何一地鄉紳的邀請。
胤祺給的理由很簡單,白天趕路,沒怎麼活動,吃了大魚大肉容易積食,休息的時候就想吃點家常便飯。
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借著送食物的機會賄賂胤祺,在食盒下面的隔層里放了兩根金條。
呂寶德拎著那食盒就覺得不對,看到裡面的金條,忙去請示胤祺。
他們這日休息的地方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這樣小縣城的縣令竟也如此大手筆。連胤祺都不由皺眉。
次日,他還是見了這名縣令,讓胤祺奇怪的是,對方並沒什麼要求胤祺的,只是說自己和胤祺的大舅道保有交情,所以送了些銀子孝敬五貝勒和宜妃娘娘。
胤祺把兩根金條推回去,「那麻煩您用一根金條搭個粥棚,救濟街上的乞兒流民,另一根金條做些冬衣,發給買不起冬衣的百姓。」
他說著還又掏出兩個三兩的銀錠子,「拿這個給手下差役發工錢,讓她們做事盡心一些。」
縣令:「這……這這如何使得?」
「你不是說這金條是孝敬我的嗎?我嫌帶著麻煩,索性直接在你這兒花了。」胤祺笑眯眯,他如果直接拒絕,又要推來推去好不麻煩。索性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縣令臉色漲紅,他還以為五貝勒是小孩心性,壓根沒注意外面的情形,而且,兩位貝勒入城時,他不是清過道嗎?怎麼還會有乞兒流民?
胤禛、胤祺進城時沒看到,但昨晚倆人偷偷溜出去逛了一圈,還是發現了瑟縮在僻靜小巷裡的乞丐。
乞丐各地都有,京城也不少見。並不能以此就判定此地的縣令是個壞官。但賄賂皇子就不應該了,還是得敲打敲打他。
縣令愣了片刻才轉過彎來,讓胤祺把錢收下,施粥和做冬衣的事兒理應由官府掏錢。
胤祺忙搖頭,「那不一樣的,你用衙門的錢辦事我不好過問,你用我的錢若是偷工減料的,我就有權追究責任了。」
縣令:「……」五貝勒好可怕!
胤禛得知此事後,欣慰地拍著他的肩膀,傻弟弟可算長大了。
為了監督縣衙真的在拿錢辦事,他們還特地留了個侍衛在這邊盯著。
侍衛盯得很仔細,粥不夠稠,冬衣裡面的棉花不夠厚,他都指出來去找縣令,不能拿著他們五阿哥的錢不辦事吧?是有多想不開,敢昧五阿哥的銀子?
縣令:「……」
他又不好說這錢是他的,那不就暴露自己賄賂五貝勒的事兒了嗎?
合著五貝勒是在扮豬吃老虎,根本沒表面上看著那麼單純。得和周圍幾縣相熟的官員說一聲兒,別被五貝勒的外表給騙了。
胤禛、胤祺到曲阜後,除了按照流程祭祀孔廟外,還見了當地的衍聖公及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