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頁
「您可以試探試探汗阿瑪的意思。」四格格道:「五弟明年也要入朝站班了,汗阿瑪既然如此偏疼他,應該已經想好了要把他安排到何處。」
宜妃想了想,「最好是安排些無關緊要的差事,對嗎?」
四格格搖頭,「若是太閒的差事,就說明汗阿瑪以後也會時常叫五弟到跟前幫忙。」小姑娘說著不由皺眉,汗阿瑪是想扶持一股新的勢力,來打破朝中現在的黨爭局面嗎?
現在朝中大體可分為三派,滿洲勛貴、宗室王公支持大哥,索額圖及其黨羽,以及一些漢臣支持太子,剩下的漢臣兩邊不站,但這些人在朝中說話沒那麼管用,偶爾也會依附明珠或者索額圖。
如今索額圖被罷官,明黨這邊有了優勢,汗阿瑪要保護二哥,定然不會讓明黨太風光,培養老五,讓宗室勛貴多一個選擇,分裂明黨的勢力,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
她把自己的分析講給宜妃,宜妃有些呆愣,四格格小小年紀,比她想得還深。
「這可怎麼辦?」宜妃這下更急了,她可不希望自家老五卷進太子之位的爭奪中。
四格格道:「您先問問汗阿瑪的態度,如果汗阿瑪真有此意,咱們只能找老祖宗和皇瑪嬤幫忙了。」
康熙病癒後忙著處理積攢下來的朝政,過了幾日才來翊坤宮。
因這回胤祺和四格格侍疾盡心,也算有功,康熙給宜妃和四格格賞賜了些東西。
宜妃謝過恩後,跟康熙閒聊幾句,便把話題繞到老五的事情上。
康熙一聽她問對老五的安排,就知道宜妃在擔心什麼。
「老五的讀書進度和老七他們一樣,五經還沒讀完,不著急領別的差事。」康熙道。
宜妃:「……」她和四格格竟都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不過想想也是,老五雖然只比老四小一歲,學習進度可差了兩三年的。
她莫名就鬆了口氣,只要還在尚書房讀書,不接觸外朝的事情,官員們想攀附老五都沒機會。
康熙病癒後才得知朝臣們私下的擔憂,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在這時候得瘧疾,反而給他的計劃又加了一項佐證。
不過這些消息傳到準噶爾時已經是兩個月後,是由去準噶爾的商隊帶過去的。
策妄阿拉布坦這兩年之所以按兵不動,是在解決準噶爾內部的矛盾,收拾那些忠於噶爾丹的貴族們。
直到今年,準噶爾內部才算安定了一些,但兵力還是不如噶爾丹在的時候。
僅憑準噶爾現在的兵力,東征恐怕有些危險。策妄阿拉布坦不是莽夫,立刻想到和和碩特部求助。
正好和碩特部的達來汗也對清廷有所不滿,漠北那兩位活佛干涉尋找達來的轉世靈童,十有八/九是清廷指使。
和碩特部和策妄阿拉布坦一拍即合,打算分兵攻打大清,策妄阿拉布坦率兩萬大軍攻打喀爾喀部。和碩特部的達來汗則率兵從青海入甘。
聽說這兩年甘肅等地有旱災,當地駐軍肯定沒多少糧草儲備,事不宜遲,說打就打。九月,和碩特部這邊先發兵。
他們沒想到的是,老將費揚古早帶著三萬大軍在甘肅等他們了,糧草充足。
因為這兩年陝甘兩地遭災,朝廷為了方便運糧,特意修了一條從京城到西安的鐵路。
不僅糧草是通過蒸汽車運來的,連士兵們都是坐著火車來的。
到了西安再騎馬趕往甘肅,時間省掉了一大半。
如果說和碩特部這邊是靠蒸汽火車搶占先機,策妄阿拉布坦那邊就純屬他倒霉,剛出伊犁就遇上了雪崩,隊伍被困在路上,舉步維艱。原本準噶爾就有很多人不贊同如此草率地東征。且不說準噶爾的元氣還沒恢復,就算已經恢復到了前兩年準噶爾汗國的實力,攻打大清也沒那麼容易。而且大清這兩年和準噶爾的商隊往來越來越頻繁,許多貴族從中獲利,一打仗,他們又沒賺錢的機會了。
趕到喀爾喀督軍的福全和胤祉在喀爾喀等了一個月,愣是沒等到人。
說好的兩萬大軍呢?再不來他們就回京城過年了啊。
第173章
康熙本來是想親自趕往喀爾喀督軍的, 愣是被朝臣們攔下來了。太子還沒回來,萬歲爺又御駕親征,朝中沒人鎮著, 還不亂套?
康熙估算了下策妄阿拉布坦的兵力,再看看已經成親,有點大人樣子的胤祉,最終還是決定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不過, 胤祉心思簡單, 容易被下面人騙了。康熙還是派福全跟著他,遇事兩人能有個商量。
喀爾喀三部是真沒想到策妄阿拉布坦會如此草率的發兵,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是聽說今年萬壽節佛祖沒有賜書,博格達汗又患了瘧疾,就以為大清國運由盛轉衰了。
可就在他們剛發兵不久, 太后聖壽, 佛祖又賜書了啊!
要怪也只能怪準噶爾的消息太不靈通了。
這大冬天的, 最不適宜動兵。策妄阿拉布坦也是急糊塗了。
胤祉、福全還以為準軍想搞偷襲呢, 如臨大敵地每日派斥候打聽,過了幾日,總算是有消息了。
宜妃想了想,「最好是安排些無關緊要的差事,對嗎?」
四格格搖頭,「若是太閒的差事,就說明汗阿瑪以後也會時常叫五弟到跟前幫忙。」小姑娘說著不由皺眉,汗阿瑪是想扶持一股新的勢力,來打破朝中現在的黨爭局面嗎?
現在朝中大體可分為三派,滿洲勛貴、宗室王公支持大哥,索額圖及其黨羽,以及一些漢臣支持太子,剩下的漢臣兩邊不站,但這些人在朝中說話沒那麼管用,偶爾也會依附明珠或者索額圖。
如今索額圖被罷官,明黨這邊有了優勢,汗阿瑪要保護二哥,定然不會讓明黨太風光,培養老五,讓宗室勛貴多一個選擇,分裂明黨的勢力,或許是個不錯的辦法。
她把自己的分析講給宜妃,宜妃有些呆愣,四格格小小年紀,比她想得還深。
「這可怎麼辦?」宜妃這下更急了,她可不希望自家老五卷進太子之位的爭奪中。
四格格道:「您先問問汗阿瑪的態度,如果汗阿瑪真有此意,咱們只能找老祖宗和皇瑪嬤幫忙了。」
康熙病癒後忙著處理積攢下來的朝政,過了幾日才來翊坤宮。
因這回胤祺和四格格侍疾盡心,也算有功,康熙給宜妃和四格格賞賜了些東西。
宜妃謝過恩後,跟康熙閒聊幾句,便把話題繞到老五的事情上。
康熙一聽她問對老五的安排,就知道宜妃在擔心什麼。
「老五的讀書進度和老七他們一樣,五經還沒讀完,不著急領別的差事。」康熙道。
宜妃:「……」她和四格格竟都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不過想想也是,老五雖然只比老四小一歲,學習進度可差了兩三年的。
她莫名就鬆了口氣,只要還在尚書房讀書,不接觸外朝的事情,官員們想攀附老五都沒機會。
康熙病癒後才得知朝臣們私下的擔憂,他也沒想到自己會在這時候得瘧疾,反而給他的計劃又加了一項佐證。
不過這些消息傳到準噶爾時已經是兩個月後,是由去準噶爾的商隊帶過去的。
策妄阿拉布坦這兩年之所以按兵不動,是在解決準噶爾內部的矛盾,收拾那些忠於噶爾丹的貴族們。
直到今年,準噶爾內部才算安定了一些,但兵力還是不如噶爾丹在的時候。
僅憑準噶爾現在的兵力,東征恐怕有些危險。策妄阿拉布坦不是莽夫,立刻想到和和碩特部求助。
正好和碩特部的達來汗也對清廷有所不滿,漠北那兩位活佛干涉尋找達來的轉世靈童,十有八/九是清廷指使。
和碩特部和策妄阿拉布坦一拍即合,打算分兵攻打大清,策妄阿拉布坦率兩萬大軍攻打喀爾喀部。和碩特部的達來汗則率兵從青海入甘。
聽說這兩年甘肅等地有旱災,當地駐軍肯定沒多少糧草儲備,事不宜遲,說打就打。九月,和碩特部這邊先發兵。
他們沒想到的是,老將費揚古早帶著三萬大軍在甘肅等他們了,糧草充足。
因為這兩年陝甘兩地遭災,朝廷為了方便運糧,特意修了一條從京城到西安的鐵路。
不僅糧草是通過蒸汽車運來的,連士兵們都是坐著火車來的。
到了西安再騎馬趕往甘肅,時間省掉了一大半。
如果說和碩特部這邊是靠蒸汽火車搶占先機,策妄阿拉布坦那邊就純屬他倒霉,剛出伊犁就遇上了雪崩,隊伍被困在路上,舉步維艱。原本準噶爾就有很多人不贊同如此草率地東征。且不說準噶爾的元氣還沒恢復,就算已經恢復到了前兩年準噶爾汗國的實力,攻打大清也沒那麼容易。而且大清這兩年和準噶爾的商隊往來越來越頻繁,許多貴族從中獲利,一打仗,他們又沒賺錢的機會了。
趕到喀爾喀督軍的福全和胤祉在喀爾喀等了一個月,愣是沒等到人。
說好的兩萬大軍呢?再不來他們就回京城過年了啊。
第173章
康熙本來是想親自趕往喀爾喀督軍的, 愣是被朝臣們攔下來了。太子還沒回來,萬歲爺又御駕親征,朝中沒人鎮著, 還不亂套?
康熙估算了下策妄阿拉布坦的兵力,再看看已經成親,有點大人樣子的胤祉,最終還是決定給他一個立功的機會。
不過, 胤祉心思簡單, 容易被下面人騙了。康熙還是派福全跟著他,遇事兩人能有個商量。
喀爾喀三部是真沒想到策妄阿拉布坦會如此草率的發兵,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是聽說今年萬壽節佛祖沒有賜書,博格達汗又患了瘧疾,就以為大清國運由盛轉衰了。
可就在他們剛發兵不久, 太后聖壽, 佛祖又賜書了啊!
要怪也只能怪準噶爾的消息太不靈通了。
這大冬天的, 最不適宜動兵。策妄阿拉布坦也是急糊塗了。
胤祉、福全還以為準軍想搞偷襲呢, 如臨大敵地每日派斥候打聽,過了幾日,總算是有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