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文夫人卻不以為然:「真有什麼事情,你又能如何隨機應變?朝天宮是先帝的修行道場,任他哪一路人都不敢太過滋擾的,去那裡總是清淨些。何況殿下都吩咐下了。」
琴太微見她毫無留戀之意,遂道:「勞煩姐姐先去朝天宮,我再等等消息。」
文夫人略一點頭,便登車絕塵而去。
好在徐未遲倒也沒有去得太久,見了琴太微卻是一臉沮喪:「鄭先生昨晚就被太后請去診脈,現在還沒回來。我又去找乾爹,偏生他今日當值一步也出不來。」
「田公公可有什麼主意?」琴太微急問。
「乾爹也猜不准殿下怎麼想的。」徐未遲說,「只說殿下既然替琴娘子安排好了,娘子照做就是。旁的事情他去想辦法。」
琴太微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昨夜楊楝分明說過「真有那麼一天我會替你安排好」,頓時毛骨悚然。她摸了摸袖中的珍珠,不覺看了何諄諄一眼,問道:「去找你姨婆,請她立刻出城去找人,可辦得到?」
何諄諄一時不解,倒是徐未遲立刻明白了,接口道:「娘子提醒得很是。只是要去找小陸將軍還得儘快,若真要出大亂子,一會兒城門就封上了,誰也出不去。」
琴太微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小陸將軍——」
徐未遲跺腳道:「殿下早就知道了啊!」
琴太微窒了一下,登時滿面通紅。又想起楊楝走時偏偏問她珠子在哪裡,心中更是篤定。此時也不再細問,立刻拽出袖中的明珠,塞進徐未遲手中:「拿著這個,去找陸家哥哥,教他……教他定要……」
她一時急切,話也說不清了。徐未遲點著頭收了珠子:「教他去救殿下。」
琴太微連連點頭,衝著徐未遲跑開的背影大聲道:「追上文夫人的車,跟著他們出去!」
主僕二人在空蕩蕩的清馥殿門口呆立許久,不覺已是日上三竿。刺目的秋陽打在臉孔上卻無一絲暖意,中衣早被冷汗濕透了,滲得一身骨頭都是冰冰涼的。想必這時候,送行的御駕已從午門出發,浩浩蕩蕩直往永定門外。西苑偏在一隅,聽不到半點消息,仿佛皇城內外一切如常,毫無異兆,誰也猜不出、料不到下一個時辰會發生什麼事情。
何諄諄猶自惴惴:「娘子,殿下要是回不來,怎麼辦?」
琴太微顫聲道:「殿下回來之前,不許再提這個話。」
這一日巳時傳來了南海子兵變的消息。御駕親送福王出城,不知和哪路人馬打了起來,一時兵戈橫走,九門緊閉,城內眾說紛紜。
一開始便有人刻意散布消息,說是徵王楊楝勾結福王謀反,意欲逼宮奪位,幸有錦衣衛誓死護主,城外正在混戰。不久眾人便得知,駐在南海子的徐家軍亦捲入其中。
雖然情況未明,城中官民都不免浮想聯翩,徐安照一向支持福王楊樗。這回皇帝廢了賢妃,貶了福王,明著也打了忠靖府的臉。年來皇帝屢屢打壓徐黨,徐黨已經沒有多少後退的餘地,徐安照一向大膽,趕在福王離京之前,謀殺了皇帝,扶植福王上位,這也是他最後的辦法。至於徵王為何捲入其中,則各有猜測,有人指徵王自是徐家女婿,附和謀反必是為了分一杯羹。
然則也有人指出,徵王早同忠靖府疏遠,連議定的婚事都推掉了,他未必肯跟徐安照聯手,只怕是徐安照挾持了他來威脅太后,免得弒君之後,太后不肯支持福王登位。
這時候帶頭替楊楝說話的,自然是馮覺非那一群人。田知惠得了徐未遲的消息,迅速布置人手,趕在城外兵亂之前,分頭知會朝中同黨。
因皇帝出城,這日的早朝是取消了的。馮覺非得了田知惠的消息,驚得一身冷汗,匆匆趕往戴綸家中。戴學士剛剛起床,心知事情緊急,老先生亦顧不得禮數,蓬著頭就將馮覺非延入書齋中密議。
「徐安照以庶子身份襲爵,唯恐人說他名不正言不順。年來他時時鋒芒外露,實指著爭一件奇功下來,將福王扶上儲君之位,他也好在忠靖府中站穩腳跟。」馮覺非道,「如今眼見福王壞了事,他竟然起了謀逆之心。只是倉促起事,尚不知結果如何。若換作徐功業本人,怕是不會如此鋌而走險。」
戴綸擺了擺手,沉吟片刻道:「徐安照有不臣之心,只怕皇帝早已心中有數。不然深更半夜密召徵王,所圖為何?」
馮覺非一怔:「老師的意思是,皇上猜到福王和徐安照要反——或根本就是做下套子誘他們反,然後再捎上徵王?」
戴綸點頭。
「竟是學生誤判了,」馮覺非頓足道,「總以為皇上要對付徐家,也得三五年功夫,其間不會拿殿下怎麼樣。這回看來,竟是要將殿下和徐家一鍋端了。如此心急,竟不像皇上的作為。」
戴綸道:「如今不必管皇上何以如此。目今看來,皇上和徐家尚不知誰勝誰負。若是皇上有心做局,只怕徐安照勝算不多。如若皇上成功平亂,則必定徵王與徐安照一同以謀逆論罪。若徐安照果然成事,則他也不會放過徵王。」
馮覺非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不由得顫聲道:「老師以為目今該怎麼辦?據田公公稱,已有人向小陸將軍傳話,只望他能於亂軍中救出殿下一命。但是救命容易,免罪則難。」
戴綸倒還鎮定,道:「目今我們只有盼著皇上成功平亂,或者殿下還有一線生機。皇上至少不肯輕易得罪文臣,他骨子裡畢竟是個書生,別的事情猶可,他頭一樁在意的,是他那張仁君的面子。」
琴太微見她毫無留戀之意,遂道:「勞煩姐姐先去朝天宮,我再等等消息。」
文夫人略一點頭,便登車絕塵而去。
好在徐未遲倒也沒有去得太久,見了琴太微卻是一臉沮喪:「鄭先生昨晚就被太后請去診脈,現在還沒回來。我又去找乾爹,偏生他今日當值一步也出不來。」
「田公公可有什麼主意?」琴太微急問。
「乾爹也猜不准殿下怎麼想的。」徐未遲說,「只說殿下既然替琴娘子安排好了,娘子照做就是。旁的事情他去想辦法。」
琴太微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昨夜楊楝分明說過「真有那麼一天我會替你安排好」,頓時毛骨悚然。她摸了摸袖中的珍珠,不覺看了何諄諄一眼,問道:「去找你姨婆,請她立刻出城去找人,可辦得到?」
何諄諄一時不解,倒是徐未遲立刻明白了,接口道:「娘子提醒得很是。只是要去找小陸將軍還得儘快,若真要出大亂子,一會兒城門就封上了,誰也出不去。」
琴太微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小陸將軍——」
徐未遲跺腳道:「殿下早就知道了啊!」
琴太微窒了一下,登時滿面通紅。又想起楊楝走時偏偏問她珠子在哪裡,心中更是篤定。此時也不再細問,立刻拽出袖中的明珠,塞進徐未遲手中:「拿著這個,去找陸家哥哥,教他……教他定要……」
她一時急切,話也說不清了。徐未遲點著頭收了珠子:「教他去救殿下。」
琴太微連連點頭,衝著徐未遲跑開的背影大聲道:「追上文夫人的車,跟著他們出去!」
主僕二人在空蕩蕩的清馥殿門口呆立許久,不覺已是日上三竿。刺目的秋陽打在臉孔上卻無一絲暖意,中衣早被冷汗濕透了,滲得一身骨頭都是冰冰涼的。想必這時候,送行的御駕已從午門出發,浩浩蕩蕩直往永定門外。西苑偏在一隅,聽不到半點消息,仿佛皇城內外一切如常,毫無異兆,誰也猜不出、料不到下一個時辰會發生什麼事情。
何諄諄猶自惴惴:「娘子,殿下要是回不來,怎麼辦?」
琴太微顫聲道:「殿下回來之前,不許再提這個話。」
這一日巳時傳來了南海子兵變的消息。御駕親送福王出城,不知和哪路人馬打了起來,一時兵戈橫走,九門緊閉,城內眾說紛紜。
一開始便有人刻意散布消息,說是徵王楊楝勾結福王謀反,意欲逼宮奪位,幸有錦衣衛誓死護主,城外正在混戰。不久眾人便得知,駐在南海子的徐家軍亦捲入其中。
雖然情況未明,城中官民都不免浮想聯翩,徐安照一向支持福王楊樗。這回皇帝廢了賢妃,貶了福王,明著也打了忠靖府的臉。年來皇帝屢屢打壓徐黨,徐黨已經沒有多少後退的餘地,徐安照一向大膽,趕在福王離京之前,謀殺了皇帝,扶植福王上位,這也是他最後的辦法。至於徵王為何捲入其中,則各有猜測,有人指徵王自是徐家女婿,附和謀反必是為了分一杯羹。
然則也有人指出,徵王早同忠靖府疏遠,連議定的婚事都推掉了,他未必肯跟徐安照聯手,只怕是徐安照挾持了他來威脅太后,免得弒君之後,太后不肯支持福王登位。
這時候帶頭替楊楝說話的,自然是馮覺非那一群人。田知惠得了徐未遲的消息,迅速布置人手,趕在城外兵亂之前,分頭知會朝中同黨。
因皇帝出城,這日的早朝是取消了的。馮覺非得了田知惠的消息,驚得一身冷汗,匆匆趕往戴綸家中。戴學士剛剛起床,心知事情緊急,老先生亦顧不得禮數,蓬著頭就將馮覺非延入書齋中密議。
「徐安照以庶子身份襲爵,唯恐人說他名不正言不順。年來他時時鋒芒外露,實指著爭一件奇功下來,將福王扶上儲君之位,他也好在忠靖府中站穩腳跟。」馮覺非道,「如今眼見福王壞了事,他竟然起了謀逆之心。只是倉促起事,尚不知結果如何。若換作徐功業本人,怕是不會如此鋌而走險。」
戴綸擺了擺手,沉吟片刻道:「徐安照有不臣之心,只怕皇帝早已心中有數。不然深更半夜密召徵王,所圖為何?」
馮覺非一怔:「老師的意思是,皇上猜到福王和徐安照要反——或根本就是做下套子誘他們反,然後再捎上徵王?」
戴綸點頭。
「竟是學生誤判了,」馮覺非頓足道,「總以為皇上要對付徐家,也得三五年功夫,其間不會拿殿下怎麼樣。這回看來,竟是要將殿下和徐家一鍋端了。如此心急,竟不像皇上的作為。」
戴綸道:「如今不必管皇上何以如此。目今看來,皇上和徐家尚不知誰勝誰負。若是皇上有心做局,只怕徐安照勝算不多。如若皇上成功平亂,則必定徵王與徐安照一同以謀逆論罪。若徐安照果然成事,則他也不會放過徵王。」
馮覺非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不由得顫聲道:「老師以為目今該怎麼辦?據田公公稱,已有人向小陸將軍傳話,只望他能於亂軍中救出殿下一命。但是救命容易,免罪則難。」
戴綸倒還鎮定,道:「目今我們只有盼著皇上成功平亂,或者殿下還有一線生機。皇上至少不肯輕易得罪文臣,他骨子裡畢竟是個書生,別的事情猶可,他頭一樁在意的,是他那張仁君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