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頁
聽到禮部尚書詳細說了章程,雲舒頓時就皺了眉。
蕭謹行的傷雖然這一路養好了些,但到底沒有完全恢復。
於是他道:「蕭將軍傷未好,你去將他那裡所有跪拜環節全部去掉,另外所有能簡化的地方儘量簡化,讓他好好養傷。」
禮部尚書汗顏,他光想著可不能在典禮上薄待了皇夫,卻忘了皇夫還受著傷。皇夫若是被大婚典禮這些流程累得舊傷復發,甚至影響了陛下的洞房花燭,那他的罪過就大了。
禮部尚書當即領命退下,將蕭謹行那裡的章程又看了一遍,最終又改了一版,爭取既能展現皇家對皇夫的重視,又不會讓皇夫累著。
納采時,呂衡及邊實出任大婚的正副使,由他們代替雲舒去蕭家納采,而蕭家也得按照規定和禮儀章程隆重接待。
此後的問名和納吉也就是走個過場,大婚之日是早就占卜好的,怎麼算都是吉。
而納吉之後便是納徵,也就是贈送聘禮的環節。雲舒在禮部擬出來的聘禮單子後,又找來丁嘉禾將自己的私產加上,洋洋灑灑添了十多頁,直看得禮部尚書瞪直了眼。
陛下的私產居然這麼多?還都給了皇夫?
而對於雲舒來說,禮部擬的單子是從國庫以及原先承安帝的私庫出的,而他後添的這個,才是他自己給蕭謹行的聘禮。
怎麼說也是娶夫,理當給他最好的。
聘禮浩浩蕩蕩從皇宮一路往蕭府運去。
圍觀的百姓算是見識到了什麼是帝後大婚的排場。
「真是開了眼了,這聘禮隊伍,前頭都已經入了蕭府的門,後來還在宮裡頭呢。太上皇大婚那次,可沒有這樣的排場啊。」
「怪不得說陛下非蕭將軍不娶呢,光是這聘禮就足夠讓人羨慕一輩子了。」
蕭相和蕭夫人也沒料到雲舒下的聘禮這般多。
蕭夫人原先嫁兒子酸澀的心情,也被這長長的聘禮隊伍給沖淡了不少。
謹行這也算是寵冠後宮了吧?
也不對,聽說陛下身邊連個貼身伺候的那種侍從都沒有,整個後宮也只有謹行一人。
蕭夫人頓時更加放心了。
-
八月初八,便是吉日。
天還未亮,雲舒便被叫起來更衣。
即便是夏日,這帝王袞服也層層疊疊足有好幾層,配上十二旒冕,更顯得莊重而肅穆。
今日時間緊迫,需得先舉辦登基大典,去太廟敬告天地祖先,接受朝臣跪拜,隨後更換大婚禮服,舉辦大婚典禮。
光是登基典禮便好一通折騰。
按理來說,在登基大典之後,雲舒可以休息一陣,待正副使去蕭府冊封皇夫,將人迎回宮後,再一道行禮。
雖然民間六禮的最後一項是親迎,但是在皇家,帝王貴為天子,便將這最後一項親迎改為了奉迎,由使者帶領眾多大臣去迎娶皇后。
但云舒卻沒要正副使代勞,而是堅持自己親自去接親。
新帝登基帝後大婚,舉國歡慶,京都百姓們更是早早等在街邊,準備看皇夫出嫁依仗。
只是等著等著,看熱鬧的百姓們便發現,剛結束登基大典的新帝,一刻也沒休息。接受完文武百官的朝覲慶賀後,便親自乘著鑾駕,帶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親自去蕭府接人了。
「陛下居然親自迎娶,這還是有史以來頭一遭吧?」
「可不是嘛。不過蕭將軍這男皇后本就是有史以來第一人,那陛下親自迎娶好像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你說得也在理啊。」
雲舒親自來了,那精簡過防止皇夫累到的流程,就變得更為簡單了。
本該由持案官將冊寶交給正副使,由正副使交給內監官,再由內監官將其放在冊寶案上。待一切準備好,蕭謹行再從屋內出來,取出冊寶按照規定叩拜。
雖禮部尚書將叩拜改了,但仍舊需要按照章程拜謝,才算是正式冊封成功。
如今雲舒來了,也懶得讓人將冊寶傳來傳去,他直接從持案官手裡將皇夫的冊寶拿出,隨後推門進了蕭謹行的屋子。
將冊寶遞到蕭謹行的面前。
「蕭將軍,我依約來娶你了。」
雲舒笑得眉眼彎彎,「以後你就是我皇夫,想跑也跑不掉了。」
蕭謹行看著站在自己眼前,與自己穿著同樣喜服的雲舒,眼中滿是繾綣情深,他勾了下唇角露出一點笑意。
「不跑。」
見蕭謹行接了冊寶,旁邊立即有人提醒他行禮謝恩,雲舒大手一揮,道:「行了,你我之間就不必拜謝了。」
兩人這般不拘小節,讓門口的呂衡和邊實著實沒眼看。殿下當著眾人的面,恨不得將蕭將軍捧在手心裡了。
雲舒見差不多了,於是轉身問呂衡:「這是不是成了?可以回宮行禮了嗎?」
呂衡牙疼,你冊寶都給了,那還能算不成嗎?
「回陛下,成了。」
雲舒點頭,直接伸手拉過蕭謹行的手,「那咱們現在就去拜別父母,然後隨我入宮行禮了。」
聽說雲舒直接簡化了所有流程而剛剛趕到的蕭蕪:「……」
這麼快就將兒子拐跑了?
也不多留一會兒?
原先該蕭蕪等人向雲舒行禮,但云舒堅持以尋常百姓的禮節,向蕭蕪及蕭夫人行禮,道了聲岳父岳母。
蕭謹行的傷雖然這一路養好了些,但到底沒有完全恢復。
於是他道:「蕭將軍傷未好,你去將他那裡所有跪拜環節全部去掉,另外所有能簡化的地方儘量簡化,讓他好好養傷。」
禮部尚書汗顏,他光想著可不能在典禮上薄待了皇夫,卻忘了皇夫還受著傷。皇夫若是被大婚典禮這些流程累得舊傷復發,甚至影響了陛下的洞房花燭,那他的罪過就大了。
禮部尚書當即領命退下,將蕭謹行那裡的章程又看了一遍,最終又改了一版,爭取既能展現皇家對皇夫的重視,又不會讓皇夫累著。
納采時,呂衡及邊實出任大婚的正副使,由他們代替雲舒去蕭家納采,而蕭家也得按照規定和禮儀章程隆重接待。
此後的問名和納吉也就是走個過場,大婚之日是早就占卜好的,怎麼算都是吉。
而納吉之後便是納徵,也就是贈送聘禮的環節。雲舒在禮部擬出來的聘禮單子後,又找來丁嘉禾將自己的私產加上,洋洋灑灑添了十多頁,直看得禮部尚書瞪直了眼。
陛下的私產居然這麼多?還都給了皇夫?
而對於雲舒來說,禮部擬的單子是從國庫以及原先承安帝的私庫出的,而他後添的這個,才是他自己給蕭謹行的聘禮。
怎麼說也是娶夫,理當給他最好的。
聘禮浩浩蕩蕩從皇宮一路往蕭府運去。
圍觀的百姓算是見識到了什麼是帝後大婚的排場。
「真是開了眼了,這聘禮隊伍,前頭都已經入了蕭府的門,後來還在宮裡頭呢。太上皇大婚那次,可沒有這樣的排場啊。」
「怪不得說陛下非蕭將軍不娶呢,光是這聘禮就足夠讓人羨慕一輩子了。」
蕭相和蕭夫人也沒料到雲舒下的聘禮這般多。
蕭夫人原先嫁兒子酸澀的心情,也被這長長的聘禮隊伍給沖淡了不少。
謹行這也算是寵冠後宮了吧?
也不對,聽說陛下身邊連個貼身伺候的那種侍從都沒有,整個後宮也只有謹行一人。
蕭夫人頓時更加放心了。
-
八月初八,便是吉日。
天還未亮,雲舒便被叫起來更衣。
即便是夏日,這帝王袞服也層層疊疊足有好幾層,配上十二旒冕,更顯得莊重而肅穆。
今日時間緊迫,需得先舉辦登基大典,去太廟敬告天地祖先,接受朝臣跪拜,隨後更換大婚禮服,舉辦大婚典禮。
光是登基典禮便好一通折騰。
按理來說,在登基大典之後,雲舒可以休息一陣,待正副使去蕭府冊封皇夫,將人迎回宮後,再一道行禮。
雖然民間六禮的最後一項是親迎,但是在皇家,帝王貴為天子,便將這最後一項親迎改為了奉迎,由使者帶領眾多大臣去迎娶皇后。
但云舒卻沒要正副使代勞,而是堅持自己親自去接親。
新帝登基帝後大婚,舉國歡慶,京都百姓們更是早早等在街邊,準備看皇夫出嫁依仗。
只是等著等著,看熱鬧的百姓們便發現,剛結束登基大典的新帝,一刻也沒休息。接受完文武百官的朝覲慶賀後,便親自乘著鑾駕,帶著浩浩蕩蕩的儀仗隊,親自去蕭府接人了。
「陛下居然親自迎娶,這還是有史以來頭一遭吧?」
「可不是嘛。不過蕭將軍這男皇后本就是有史以來第一人,那陛下親自迎娶好像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了。」
「你說得也在理啊。」
雲舒親自來了,那精簡過防止皇夫累到的流程,就變得更為簡單了。
本該由持案官將冊寶交給正副使,由正副使交給內監官,再由內監官將其放在冊寶案上。待一切準備好,蕭謹行再從屋內出來,取出冊寶按照規定叩拜。
雖禮部尚書將叩拜改了,但仍舊需要按照章程拜謝,才算是正式冊封成功。
如今雲舒來了,也懶得讓人將冊寶傳來傳去,他直接從持案官手裡將皇夫的冊寶拿出,隨後推門進了蕭謹行的屋子。
將冊寶遞到蕭謹行的面前。
「蕭將軍,我依約來娶你了。」
雲舒笑得眉眼彎彎,「以後你就是我皇夫,想跑也跑不掉了。」
蕭謹行看著站在自己眼前,與自己穿著同樣喜服的雲舒,眼中滿是繾綣情深,他勾了下唇角露出一點笑意。
「不跑。」
見蕭謹行接了冊寶,旁邊立即有人提醒他行禮謝恩,雲舒大手一揮,道:「行了,你我之間就不必拜謝了。」
兩人這般不拘小節,讓門口的呂衡和邊實著實沒眼看。殿下當著眾人的面,恨不得將蕭將軍捧在手心裡了。
雲舒見差不多了,於是轉身問呂衡:「這是不是成了?可以回宮行禮了嗎?」
呂衡牙疼,你冊寶都給了,那還能算不成嗎?
「回陛下,成了。」
雲舒點頭,直接伸手拉過蕭謹行的手,「那咱們現在就去拜別父母,然後隨我入宮行禮了。」
聽說雲舒直接簡化了所有流程而剛剛趕到的蕭蕪:「……」
這麼快就將兒子拐跑了?
也不多留一會兒?
原先該蕭蕪等人向雲舒行禮,但云舒堅持以尋常百姓的禮節,向蕭蕪及蕭夫人行禮,道了聲岳父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