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頁
最後顧及著雙方的身體,這次的擦槍走火只能換個方式解決。
直接月上中天,第一間艙房才第一次傳了膳。
-
難得有個假期,雲舒自然不能放過,權當是提前度蜜月了。雖然其中一位新郎不良於行,但自從知道蕭謹σw.zλ.行並無大礙後,雲舒就徹底放了心,甚至還有心情在船靠岸補給時,與蕭謹行一同上岸遊玩半天。
他是不急了,卻將京都的一眾大臣急得不行,天天盼著信來,問殿下走到哪了。
聽到殿下又在某處遊玩時,又忍不住胡思亂想。
「殿下會不會半路落跑,不回來了?」
「不會吧,如今大雍一統,殿下怎麼會想不開不當太子了?」
「這可說不準,我聽吳大人說,他親耳聽到殿下說,『當太子就已經全年無休了,那當了皇帝豈不是累死累活當牛做馬,還不如普通百姓來得快樂。』」
「當真?」
「你若不信,可以去問吳大人。」
「談大人說得在理啊。若殿下真的在意如今的位置,那接了蕭將軍後,就應該緊趕慢趕回來。都說遲則生變,殿下如今一點不擔著急,到底是胸有成竹,還是根本不在意這個位置啊?」
這話說得大家都心慌起來。殿下這悠閒的樣子,還真的像是被放飛了的鳥。
大家頓時害怕起來,要是這鳥飛慣了,不回來了,他們上哪再找一個鎮得住場子的回來?
大雍不會剛一統,就又要四分五裂吧?
雲舒壓根不知道朝臣們的擔憂。
大臣們還有休沐的時間,他連休沐都沒有。如今有了假期,不好好休息玩樂一番,如何對得起自己。
於是,在雲舒遊玩到一半的時候,不問世事已經半年多的承安帝突然給他來了一道旨意。
雲舒一開始還以為承安帝又要作妖,卻沒想到這居然是一道禪位詔書。
承安帝直接下達詔書,向全大雍宣布,將皇位傳於雲舒,自己則稱為太上皇。
雲舒細問下才知道,京中朝臣以為他不想回去了,於是去請了李老太傅。
眾臣以李老太傅和蕭相為首,去了承安帝處,請承安帝退位讓賢,要將雲舒徹底綁在皇位上。
雲舒:「……」
而朝臣們此番還體貼得過分。他們不僅直接逼得承安帝寫了禪位詔書,甚至還貼心地在承安帝的禪位詔書之前,幫雲舒和蕭謹行弄好了賜婚詔書。
而這大婚的日期,便與登基大典是同一天。
朝臣:殿下此前定要娶蕭將軍,此次他們將登基與大婚辦到同一天,殿下肯定滿意。
成親的同時,順道接個皇位。
雲舒:「……」
你們可真是我的好臣子。
此道詔書一到,呂將軍等人紛紛恭賀雲舒和蕭謹行。
雲舒揚了揚手裡的詔書,衝著蕭謹行道:「要不順道成個親?」
蕭謹行回看他,唇邊掛著笑,「好。」
第184章
詔書剛下,雖然雲舒和蕭謹行還未歸來,但禮部、蕭府,甚至是整個京都,都已經忙了起來。
帝王大婚的規模和流程是有明文規定的,雖時間緊迫,但大婚該有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冊後等六禮須得一個不少。
雖然在冊立雲舒為太子時,便下了賜婚聖旨,但由於此前種種因素,納采等事項一直並未進行。所以這大婚日期一出,時間便顯得緊迫起來。
而且蕭謹行作為史上第一位男皇后,不止是蕭家不知該如何應對,就連禮部也有些手忙腳亂。
好在兩人的婚事早就定下,只是大婚的日子一直不確定罷了。而這大半年的時候,也足夠禮部翻閱所有典籍,找到合適的禮儀章程。
不同於以往皇后的鳳冠霞帔,皇夫的禮服與皇帝的禮服形制上相差無幾,只是上面的繡紋不同,一個是龍,一個是鳳。
這也是禮部經過商議後決定的。龍鳳,並不表示龍與鳳是一對,而是表示龍族和鳳族,龍鳳圖騰象徵高貴的身份。
且鳳凰一族,鳳為雄鳥,凰為雌鳥,因此皇夫用鳳的紋飾也是有禮可依的。
雲舒和蕭謹行回京都的時候,距離大婚只剩三日。兩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被分開教導大典及大婚當日的禮儀。
雲舒剛學了一刻鐘,就發現這禮儀多到令人頭大。
這倒也不怪禮部,禮部尚書覺得作為開疆擴土締造有史以來最大版圖的帝王,雲舒的登基大典要是簡單了,就是他們禮部最大的失職,所以他們是怎麼繁複華麗怎麼來。
雲舒當即叫來了禮部尚書,彈了彈厚厚一沓章程,打著商量:「就不能簡單點?」
禮部尚書畢恭畢敬回稟,「陛下,這已經是按照您的吩咐簡化過後的了,朕不能再簡了。」
雲舒想了想,又問道:「蕭將軍那裡也如此繁複嗎?」
禮部尚書低頭,「皇夫那裡大婚章程會比您這邊的,還要複雜一些。」
蕭謹行那邊是參照以往皇后出嫁的禮儀稍作修改的,所以在蕭府有一套出嫁的章程。又由於兩人之前不在,六禮都得等他兩回來,在這幾日內補齊。
例如第一日便是納采問名,第二日納吉納徵請期,第三日稍作休息,準備接下來的大婚。
而這納采問名等等,每一項都有嚴格的章程,根本不是雲舒以為的,兩方坐下來吃個茶就能把過場給走了。
直接月上中天,第一間艙房才第一次傳了膳。
-
難得有個假期,雲舒自然不能放過,權當是提前度蜜月了。雖然其中一位新郎不良於行,但自從知道蕭謹σw.zλ.行並無大礙後,雲舒就徹底放了心,甚至還有心情在船靠岸補給時,與蕭謹行一同上岸遊玩半天。
他是不急了,卻將京都的一眾大臣急得不行,天天盼著信來,問殿下走到哪了。
聽到殿下又在某處遊玩時,又忍不住胡思亂想。
「殿下會不會半路落跑,不回來了?」
「不會吧,如今大雍一統,殿下怎麼會想不開不當太子了?」
「這可說不準,我聽吳大人說,他親耳聽到殿下說,『當太子就已經全年無休了,那當了皇帝豈不是累死累活當牛做馬,還不如普通百姓來得快樂。』」
「當真?」
「你若不信,可以去問吳大人。」
「談大人說得在理啊。若殿下真的在意如今的位置,那接了蕭將軍後,就應該緊趕慢趕回來。都說遲則生變,殿下如今一點不擔著急,到底是胸有成竹,還是根本不在意這個位置啊?」
這話說得大家都心慌起來。殿下這悠閒的樣子,還真的像是被放飛了的鳥。
大家頓時害怕起來,要是這鳥飛慣了,不回來了,他們上哪再找一個鎮得住場子的回來?
大雍不會剛一統,就又要四分五裂吧?
雲舒壓根不知道朝臣們的擔憂。
大臣們還有休沐的時間,他連休沐都沒有。如今有了假期,不好好休息玩樂一番,如何對得起自己。
於是,在雲舒遊玩到一半的時候,不問世事已經半年多的承安帝突然給他來了一道旨意。
雲舒一開始還以為承安帝又要作妖,卻沒想到這居然是一道禪位詔書。
承安帝直接下達詔書,向全大雍宣布,將皇位傳於雲舒,自己則稱為太上皇。
雲舒細問下才知道,京中朝臣以為他不想回去了,於是去請了李老太傅。
眾臣以李老太傅和蕭相為首,去了承安帝處,請承安帝退位讓賢,要將雲舒徹底綁在皇位上。
雲舒:「……」
而朝臣們此番還體貼得過分。他們不僅直接逼得承安帝寫了禪位詔書,甚至還貼心地在承安帝的禪位詔書之前,幫雲舒和蕭謹行弄好了賜婚詔書。
而這大婚的日期,便與登基大典是同一天。
朝臣:殿下此前定要娶蕭將軍,此次他們將登基與大婚辦到同一天,殿下肯定滿意。
成親的同時,順道接個皇位。
雲舒:「……」
你們可真是我的好臣子。
此道詔書一到,呂將軍等人紛紛恭賀雲舒和蕭謹行。
雲舒揚了揚手裡的詔書,衝著蕭謹行道:「要不順道成個親?」
蕭謹行回看他,唇邊掛著笑,「好。」
第184章
詔書剛下,雖然雲舒和蕭謹行還未歸來,但禮部、蕭府,甚至是整個京都,都已經忙了起來。
帝王大婚的規模和流程是有明文規定的,雖時間緊迫,但大婚該有的納采、問名、納吉、納徵、告期和冊後等六禮須得一個不少。
雖然在冊立雲舒為太子時,便下了賜婚聖旨,但由於此前種種因素,納采等事項一直並未進行。所以這大婚日期一出,時間便顯得緊迫起來。
而且蕭謹行作為史上第一位男皇后,不止是蕭家不知該如何應對,就連禮部也有些手忙腳亂。
好在兩人的婚事早就定下,只是大婚的日子一直不確定罷了。而這大半年的時候,也足夠禮部翻閱所有典籍,找到合適的禮儀章程。
不同於以往皇后的鳳冠霞帔,皇夫的禮服與皇帝的禮服形制上相差無幾,只是上面的繡紋不同,一個是龍,一個是鳳。
這也是禮部經過商議後決定的。龍鳳,並不表示龍與鳳是一對,而是表示龍族和鳳族,龍鳳圖騰象徵高貴的身份。
且鳳凰一族,鳳為雄鳥,凰為雌鳥,因此皇夫用鳳的紋飾也是有禮可依的。
雲舒和蕭謹行回京都的時候,距離大婚只剩三日。兩人還沒來得及喘口氣,便被分開教導大典及大婚當日的禮儀。
雲舒剛學了一刻鐘,就發現這禮儀多到令人頭大。
這倒也不怪禮部,禮部尚書覺得作為開疆擴土締造有史以來最大版圖的帝王,雲舒的登基大典要是簡單了,就是他們禮部最大的失職,所以他們是怎麼繁複華麗怎麼來。
雲舒當即叫來了禮部尚書,彈了彈厚厚一沓章程,打著商量:「就不能簡單點?」
禮部尚書畢恭畢敬回稟,「陛下,這已經是按照您的吩咐簡化過後的了,朕不能再簡了。」
雲舒想了想,又問道:「蕭將軍那裡也如此繁複嗎?」
禮部尚書低頭,「皇夫那裡大婚章程會比您這邊的,還要複雜一些。」
蕭謹行那邊是參照以往皇后出嫁的禮儀稍作修改的,所以在蕭府有一套出嫁的章程。又由於兩人之前不在,六禮都得等他兩回來,在這幾日內補齊。
例如第一日便是納采問名,第二日納吉納徵請期,第三日稍作休息,準備接下來的大婚。
而這納采問名等等,每一項都有嚴格的章程,根本不是雲舒以為的,兩方坐下來吃個茶就能把過場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