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轉身,他對著青荇重又吩咐了幾句,青荇遲疑了一下,卻抵不過他的堅持,仍是轉身回房,不一會,從房中搬出了一把又一把的秦箏。
當他親手將那一地秦箏點燃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心這麼疼是為了什麼。
他淡淡的攔住了想要衝上去搶箏的青荇和聽得動靜趕來的官衙守衛,異常安靜的注視著熊熊的火光,然而卻終究是沒有忍住,飛身沖入烈焰當中,搶出了那怎麼也割捨不下的一把秦箏。
他的手指,在已經焦了的紫檀木箏面上緩緩摩挲,似乎完全感受不到灼人的高溫一樣。
那一把箏,他曾親自上弦打磨,她曾親手撥弦彈奏。
其實此刻,他手中的箏,已經被火燒毀了一小半,不能再繼續彈奏了。
可是,沒有關係,他本來,也就不會讓任何人再去觸碰這一把箏。
我緩緩的閉上了眼,不想再看。
我去告訴他,是我讓他姐姐離開的時候,他正將那柄斷了的“玉柄龍”,差人送給齊越最好的鑄劍師修復。
我告訴他,不管他相不相信,原本他姐姐就有離意。
我告訴他,我不願意我們之間因為這件事產生任何隔閡,所以我親自來向他坦白,如果他要怪我,或者想要知道什麼,我希望是由我親自回答,而不是經由旁人的扣。
他看著我,眸光沉靜,並不見任何多餘的情緒,片刻之後緩緩開口道,我讓你覺得不安,是我的錯,可是你相信我,我一直都在盡力去做一個好丈夫,日後,也會盡力去做一個好父親。我會把整個天下,捧到你們面前。
不是不感動,可是心底的那一絲酸澀卻怎麼都揮之不去。
是因為,你永遠也沒有辦法像我愛你一樣的愛我,所以你才會想要用整個天下來補償,是不是?
我冰沒有讓這樣的情緒在面上顯露一絲一毫,我也不會讓它占據我的心房太久,我只是對著他含淚微笑,說,對不起,我明白,我一直都相信。
我告訴自己,不管怎麼樣,此刻擁有他的人是我,為他生兒育女的人是我,將來與他一同俯瞰這秀麗河山的人也只會是我。
其他任何不相干的人和事,我都不會讓它們來干擾我,破壞我的幸福。
我們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靜,平靜到我常常問懷疑,那個女子是不是真的曾經闖入過我們之間。
如若不是那一次,我撞見,他一個人對著那燒焦了的半面箏,長久出神的話。
我問青荇:“駙馬常常這樣嗎?”
他猶豫了一下,然後點頭,復又急急的替他的少爺解釋道:“公主,你不要怪少爺,他只是因為……”
我微笑著止住他:“我明白,我不會怪他,我現在所想的,只是怎麼樣打贏這一場仗,如此而已。”
齊越與南朝的這一場戰爭,嚴酷而浩大,持續多年。
每一個小小的戰役,我們都贏得萬般不易,但是所幸,我們一直在前進。
我不知道做了皇帝的南承曜,何以對這場戰事如此的漫不經心?
我曾經聽瀲提過,他是百年難得一樣的曠世名將,可是在戰火紛飛的如今,在我們一步步逼近南朝國都的如今,他依舊以一種無所謂的姿態,深居在上京紫荊宮中,仿佛從未有過任何御駕親征的打算。
而據上京那邊傳來的消息稱,他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也從來都是,只准奏,而不做出任何決定。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即便我們一直再贏,瀲的面上也很難染上喜色。
他傾盡心力的一役,原以為可以和勢均力敵的對手,堂堂正正的交鋒,卻沒有想到對方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可是,即便如此,到了此刻,所有的人都已經是停不下來了。
我們的面前,距離上京,只剩下最後的一道屏障,壅州。
而南朝守衛壅州的將領,是從漠北趕赴過來的,泰昭。
泰昭,這個名字我並不陌生。
是除了他二姐之外,他提得最多的一個名字。
我雖從未見過,但也能感覺到他們之間的情誼非同一般,我知道在他心中,泰昭亦師亦友。
我將兒子留在宮中,交給綠袖照顧,自己動身去了壅州。
我知道他要與泰昭兵刃相見心裡會有多難受,所以,在這個時候,我一定要陪在他身邊。
那個時候,他已經久攻壅州三月不下,壅州可謂僅憑泰昭一人,便穩穩的抵擋著齊越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我到軍營的時候,他正在宴客,只是我沒有想到,這個賓客,竟然是前來歸順的壅州知府趙天義。
“……駙馬爺幾次三番的勸降泰昭,情真意切,可那小資偏偏不識抬舉……當今天下,識時務者為俊傑,齊越一統天下已經是天命所歸……如果駙馬爺不嫌棄,趙某願意奉上泰昭的項上人頭以表誠意……”
趙天義喋喋不休的說著,瀲的面上一直帶著淡淡的笑意,只有與他相知甚深的人,才會察覺到他眼底的厭惡。
直到聽了趙天義的最後一句話,他才可有可無的問了一句:“哦,趙大人要如何做到呢?”
趙天義道:“若論武功民心,趙某自然比不得泰昭,但泰昭是君子,趙某隻是小人,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況且趙某今日來,沒有人知道,泰昭信任我,不會防我。總之,駙馬爺不用管趙某是怎麼做到的,只需要相信,趙某一定會做到便成。其實我之前的書信里就有提過,駙馬爺總是沒有回應,今日趙某親自來了,就是想向駙馬爺表示我的誠意。”
我沒有說話,迅速在腦海中盤算著趙天義的話語。
南朝擁有地勢之利,以逸待勞,而我軍長線作戰,糧糙供應已經漸漸跟不上了,若不能儘快攻下壅州,便只能折返整頓,重新再來,而這無疑讓南朝有了喘息之機,先前我們所取得的勝利很可能在頃刻間就會化為烏有。
而壅州之所以能夠撐到如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泰昭在,而一旦除去了他,那麼破城之機,便會指日可待。
我知道泰昭之於瀲,亦師亦友,可是戰爭的嚴酷根本容不得絲毫心慈手軟,更容不得什麼君子之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第三種折中的選擇。
我不能放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也不想讓我的夫婿背上愧疚的枷鎖,那麼,一切的決定,都有我來做,一切的罪名,也由我來擔吧。
“趙大人字字句句只提駙馬,就不把本宮放在眼裡了嗎?”我對著趙天義粲然一笑。
他一時失神,連連應著“不敢”。
我轉向瀲:“我有事要和趙大人談,請駙馬迴避。”
瀲沒有動。
我其實是料到他會這樣的,也不在意,只是笑了一笑:“駙馬不要忘了,如今在齊越,依舊還是我說了算,今天的這個機會,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趙大人,你介意隨我到另一個營帳詳談嗎?”
“不用了。”瀲驀地閉了閉眼,然後不帶任何一絲感情,沉聲開口:“留他全屍,不要讓他太痛苦。”
趙天義一愣,卻仍舊是點了點頭。
“……你動手之前最後再勸降他一次。”
趙天義道:“他要是肯降早就降了,何必還……”
“叫你去就去,哪那麼多廢話?!”瀲幾乎是暴怒著打斷了他。
掩面救不得,血淚相和流。
我明白,此時此刻,他的心裡有多疼。
最深的,最沉的,最哀的,最痛的,不是因為無能為力,而是有力而不能為。
並非救不得,而是,而是不去救,甚至要自己親手去促成他的死亡。
趙天義唯唯諾諾的應著“是”推力出去,我走到瀲面前,跪坐在他膝前,伸手撫上他的臉頰,讓他的視線與我相對,然後一字一句,輕而堅定的對他開口:“你的決定沒有任何錯誤,戰爭本來就是如此,不是他死,就是你亡,而你知道,我和煬兒都不能失去你,整個齊越也不能失去你。”
他的聲音裡帶了一絲疲倦:“可我寧願在戰場上親手殺了他,也不願意用這樣的手段。”
我起身,輕柔的將他的頭攬進懷中,溫寧堅定的繼續道:“戰爭的殘酷就在於,成王敗寇,永遠都只以成敗論英雄,而無關過程。瀲,你也知道,我們長線作戰,糧糙供應已經很乏力了,我剛才來的時候看見,很多軍士一餐僅能吃一個饅頭,這樣繼續拖下去,可能會死更多的人,他們或許不及泰昭對你重要,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兄弟妻兒。你這樣做,只是犧牲泰昭一人,壅州和齊越的上千軍士民眾,卻可以免受戰爭之苦,你的決定,並沒有任何錯誤。”
他側了個身,將臉埋進我懷中,緊緊的抱著我,長久無聲。
趙天義在回到壅州之後的第七天,兌現了他的承諾,我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也不想知道,更不想讓瀲知道。
我只是以齊越最尊貴的王侯之禮,厚葬了泰昭。
泰昭一死,壅州便成了一盤散沙,於是壅州知府趙天義站在城樓之上,對著全城兵士和滿城民眾流淚道:“趙某到壅州二十多年,沒有做出什麼大的功績,對滿城百姓霧恩無德,現在又連累大家受了那麼長時間的戰亂之苦,於心何忍?”
遂開城門稱降,迎齊越大軍如壅州。
入城前瀲下了嚴令約束軍士,不得傷民擾民一分一毫。
我騎在馬上看向北邊,上京紫荊宮那扇金鑲玉砌的大門,仿佛已經遙遙在望。
及至我們攻入紫荊宮的時候,父皇已經過世,瀲成為了齊越名正言順的國君。
我沒有要女皇的身份,而是選擇當他的皇后,戰在他身側。
有些守舊的大臣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勸說,我只是一笑置之,一來,我是真心愛他,並不在意這些虛空的名分。
二來,是因為我將這局勢看得很透,如今他在齊越的民心威望,已經在我之上,與其有一天,他想要來拿這頂寶座,又或者是有人想要逼我讓出,我寧願現在給予。
我這麼做,雖然說不上眾望所歸,但至少,我在他眼底心中,位置會更穩固,我要的,也不過如此。
瀲騎在馬上,對與他並轡馳騁的我微微一笑,那樣的風神氣度,直叫周遭一切黯然失色。
他對我說,天戀,我說過,我會為你贏得整個天下,現在,我們一起去開創屬於我們的王朝。
他並沒有把我藏在身後,我也從來不是那樣的女子。
當他親手將那一地秦箏點燃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自己的心這麼疼是為了什麼。
他淡淡的攔住了想要衝上去搶箏的青荇和聽得動靜趕來的官衙守衛,異常安靜的注視著熊熊的火光,然而卻終究是沒有忍住,飛身沖入烈焰當中,搶出了那怎麼也割捨不下的一把秦箏。
他的手指,在已經焦了的紫檀木箏面上緩緩摩挲,似乎完全感受不到灼人的高溫一樣。
那一把箏,他曾親自上弦打磨,她曾親手撥弦彈奏。
其實此刻,他手中的箏,已經被火燒毀了一小半,不能再繼續彈奏了。
可是,沒有關係,他本來,也就不會讓任何人再去觸碰這一把箏。
我緩緩的閉上了眼,不想再看。
我去告訴他,是我讓他姐姐離開的時候,他正將那柄斷了的“玉柄龍”,差人送給齊越最好的鑄劍師修復。
我告訴他,不管他相不相信,原本他姐姐就有離意。
我告訴他,我不願意我們之間因為這件事產生任何隔閡,所以我親自來向他坦白,如果他要怪我,或者想要知道什麼,我希望是由我親自回答,而不是經由旁人的扣。
他看著我,眸光沉靜,並不見任何多餘的情緒,片刻之後緩緩開口道,我讓你覺得不安,是我的錯,可是你相信我,我一直都在盡力去做一個好丈夫,日後,也會盡力去做一個好父親。我會把整個天下,捧到你們面前。
不是不感動,可是心底的那一絲酸澀卻怎麼都揮之不去。
是因為,你永遠也沒有辦法像我愛你一樣的愛我,所以你才會想要用整個天下來補償,是不是?
我冰沒有讓這樣的情緒在面上顯露一絲一毫,我也不會讓它占據我的心房太久,我只是對著他含淚微笑,說,對不起,我明白,我一直都相信。
我告訴自己,不管怎麼樣,此刻擁有他的人是我,為他生兒育女的人是我,將來與他一同俯瞰這秀麗河山的人也只會是我。
其他任何不相干的人和事,我都不會讓它們來干擾我,破壞我的幸福。
我們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靜,平靜到我常常問懷疑,那個女子是不是真的曾經闖入過我們之間。
如若不是那一次,我撞見,他一個人對著那燒焦了的半面箏,長久出神的話。
我問青荇:“駙馬常常這樣嗎?”
他猶豫了一下,然後點頭,復又急急的替他的少爺解釋道:“公主,你不要怪少爺,他只是因為……”
我微笑著止住他:“我明白,我不會怪他,我現在所想的,只是怎麼樣打贏這一場仗,如此而已。”
齊越與南朝的這一場戰爭,嚴酷而浩大,持續多年。
每一個小小的戰役,我們都贏得萬般不易,但是所幸,我們一直在前進。
我不知道做了皇帝的南承曜,何以對這場戰事如此的漫不經心?
我曾經聽瀲提過,他是百年難得一樣的曠世名將,可是在戰火紛飛的如今,在我們一步步逼近南朝國都的如今,他依舊以一種無所謂的姿態,深居在上京紫荊宮中,仿佛從未有過任何御駕親征的打算。
而據上京那邊傳來的消息稱,他即便是在朝堂之上,也從來都是,只准奏,而不做出任何決定。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即便我們一直再贏,瀲的面上也很難染上喜色。
他傾盡心力的一役,原以為可以和勢均力敵的對手,堂堂正正的交鋒,卻沒有想到對方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可是,即便如此,到了此刻,所有的人都已經是停不下來了。
我們的面前,距離上京,只剩下最後的一道屏障,壅州。
而南朝守衛壅州的將領,是從漠北趕赴過來的,泰昭。
泰昭,這個名字我並不陌生。
是除了他二姐之外,他提得最多的一個名字。
我雖從未見過,但也能感覺到他們之間的情誼非同一般,我知道在他心中,泰昭亦師亦友。
我將兒子留在宮中,交給綠袖照顧,自己動身去了壅州。
我知道他要與泰昭兵刃相見心裡會有多難受,所以,在這個時候,我一定要陪在他身邊。
那個時候,他已經久攻壅州三月不下,壅州可謂僅憑泰昭一人,便穩穩的抵擋著齊越一波又一波的攻勢。
我到軍營的時候,他正在宴客,只是我沒有想到,這個賓客,竟然是前來歸順的壅州知府趙天義。
“……駙馬爺幾次三番的勸降泰昭,情真意切,可那小資偏偏不識抬舉……當今天下,識時務者為俊傑,齊越一統天下已經是天命所歸……如果駙馬爺不嫌棄,趙某願意奉上泰昭的項上人頭以表誠意……”
趙天義喋喋不休的說著,瀲的面上一直帶著淡淡的笑意,只有與他相知甚深的人,才會察覺到他眼底的厭惡。
直到聽了趙天義的最後一句話,他才可有可無的問了一句:“哦,趙大人要如何做到呢?”
趙天義道:“若論武功民心,趙某自然比不得泰昭,但泰昭是君子,趙某隻是小人,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況且趙某今日來,沒有人知道,泰昭信任我,不會防我。總之,駙馬爺不用管趙某是怎麼做到的,只需要相信,趙某一定會做到便成。其實我之前的書信里就有提過,駙馬爺總是沒有回應,今日趙某親自來了,就是想向駙馬爺表示我的誠意。”
我沒有說話,迅速在腦海中盤算著趙天義的話語。
南朝擁有地勢之利,以逸待勞,而我軍長線作戰,糧糙供應已經漸漸跟不上了,若不能儘快攻下壅州,便只能折返整頓,重新再來,而這無疑讓南朝有了喘息之機,先前我們所取得的勝利很可能在頃刻間就會化為烏有。
而壅州之所以能夠撐到如今,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泰昭在,而一旦除去了他,那麼破城之機,便會指日可待。
我知道泰昭之於瀲,亦師亦友,可是戰爭的嚴酷根本容不得絲毫心慈手軟,更容不得什麼君子之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沒有第三種折中的選擇。
我不能放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也不想讓我的夫婿背上愧疚的枷鎖,那麼,一切的決定,都有我來做,一切的罪名,也由我來擔吧。
“趙大人字字句句只提駙馬,就不把本宮放在眼裡了嗎?”我對著趙天義粲然一笑。
他一時失神,連連應著“不敢”。
我轉向瀲:“我有事要和趙大人談,請駙馬迴避。”
瀲沒有動。
我其實是料到他會這樣的,也不在意,只是笑了一笑:“駙馬不要忘了,如今在齊越,依舊還是我說了算,今天的這個機會,我無論如何也不會放過--趙大人,你介意隨我到另一個營帳詳談嗎?”
“不用了。”瀲驀地閉了閉眼,然後不帶任何一絲感情,沉聲開口:“留他全屍,不要讓他太痛苦。”
趙天義一愣,卻仍舊是點了點頭。
“……你動手之前最後再勸降他一次。”
趙天義道:“他要是肯降早就降了,何必還……”
“叫你去就去,哪那麼多廢話?!”瀲幾乎是暴怒著打斷了他。
掩面救不得,血淚相和流。
我明白,此時此刻,他的心裡有多疼。
最深的,最沉的,最哀的,最痛的,不是因為無能為力,而是有力而不能為。
並非救不得,而是,而是不去救,甚至要自己親手去促成他的死亡。
趙天義唯唯諾諾的應著“是”推力出去,我走到瀲面前,跪坐在他膝前,伸手撫上他的臉頰,讓他的視線與我相對,然後一字一句,輕而堅定的對他開口:“你的決定沒有任何錯誤,戰爭本來就是如此,不是他死,就是你亡,而你知道,我和煬兒都不能失去你,整個齊越也不能失去你。”
他的聲音裡帶了一絲疲倦:“可我寧願在戰場上親手殺了他,也不願意用這樣的手段。”
我起身,輕柔的將他的頭攬進懷中,溫寧堅定的繼續道:“戰爭的殘酷就在於,成王敗寇,永遠都只以成敗論英雄,而無關過程。瀲,你也知道,我們長線作戰,糧糙供應已經很乏力了,我剛才來的時候看見,很多軍士一餐僅能吃一個饅頭,這樣繼續拖下去,可能會死更多的人,他們或許不及泰昭對你重要,但他們也有自己的兄弟妻兒。你這樣做,只是犧牲泰昭一人,壅州和齊越的上千軍士民眾,卻可以免受戰爭之苦,你的決定,並沒有任何錯誤。”
他側了個身,將臉埋進我懷中,緊緊的抱著我,長久無聲。
趙天義在回到壅州之後的第七天,兌現了他的承諾,我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也不想知道,更不想讓瀲知道。
我只是以齊越最尊貴的王侯之禮,厚葬了泰昭。
泰昭一死,壅州便成了一盤散沙,於是壅州知府趙天義站在城樓之上,對著全城兵士和滿城民眾流淚道:“趙某到壅州二十多年,沒有做出什麼大的功績,對滿城百姓霧恩無德,現在又連累大家受了那麼長時間的戰亂之苦,於心何忍?”
遂開城門稱降,迎齊越大軍如壅州。
入城前瀲下了嚴令約束軍士,不得傷民擾民一分一毫。
我騎在馬上看向北邊,上京紫荊宮那扇金鑲玉砌的大門,仿佛已經遙遙在望。
及至我們攻入紫荊宮的時候,父皇已經過世,瀲成為了齊越名正言順的國君。
我沒有要女皇的身份,而是選擇當他的皇后,戰在他身側。
有些守舊的大臣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勸說,我只是一笑置之,一來,我是真心愛他,並不在意這些虛空的名分。
二來,是因為我將這局勢看得很透,如今他在齊越的民心威望,已經在我之上,與其有一天,他想要來拿這頂寶座,又或者是有人想要逼我讓出,我寧願現在給予。
我這麼做,雖然說不上眾望所歸,但至少,我在他眼底心中,位置會更穩固,我要的,也不過如此。
瀲騎在馬上,對與他並轡馳騁的我微微一笑,那樣的風神氣度,直叫周遭一切黯然失色。
他對我說,天戀,我說過,我會為你贏得整個天下,現在,我們一起去開創屬於我們的王朝。
他並沒有把我藏在身後,我也從來不是那樣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