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第二日、第三日,平淡無奇的日子如靜水深流,沒有任何異動散入猗蘭殿。儀貞提著的那口氣似乎可以稍稍鬆懈些。
她的起居同樣未曾發生任何改變。從前要個什麼現成沒有的東西,還得差人去取一趟,而今僅需開個口,連邁腿的工夫都省了——若非如此,殿外伺候的小宮人甚至不清楚,皇后娘娘被禁了足。
八月桂盛開的時候,鐵面無私的把守太監尚送了兩瓶極繁茂的花枝進來,任憑珊珊怎樣軟磨硬泡,終不肯透露可否得了誰的授意。
儀貞醒來,正聽見她同慧慧悄聲抱怨,便出聲道:「花兒香不就好了,何苦去為難別個。」
珊珊吐了吐舌頭,走到她跟前來,笑勸:「還早呢,再睡一陣吧?」
「睡飽了。」儀貞搖頭:賦閒一個多月,前頭連夜失眠欠的覺斷斷續續地補了回來,不過白日裡瞌睡畢竟不踏實,閉眼睜眼皆是昏昏沉沉的。
她握著梳子,一面梳頭,一面走到花瓶前,不等細嗅,先忍不住揮手扇了扇,驚異道:「濃得叫人身上要起疹子了!」扭開臉,簡直欲嘔。
慧慧心中莫名一跳,不假思索地捧了那兩瓶花往外去:「咱們開了窗通通氣兒吧。」
作用不大。今歲的桂花格外肆虐,門內門外都瀰漫著重巒疊嶂的馥郁。
儀貞手撐著妝檯,慢慢在凳子上坐定:「不必折騰,它香就任它香。」端起溫熱的茶水抿了兩口,接著對鏡自照:「我好像,變難看了…」
「怎會?」皇帝的眼睛藉由鏡面與她相望,眸色的波光瀲灩掩不住譏諷:「長相思,摧心肝。心肝全無的人自然免受憔悴苦楚。」
「啊!」她憤懣地叫喊,胳膊撞擊在堅實的木料上,渾身一掙,這回是真正驚醒過來,放眼四顧,天色確實已經大亮,珊珊確實正與慧慧低語,窗前的桌案上確實供著極香的桂花,唯獨皇帝不曾在。
蒲桃從外頭走進來,說:「孫秉筆傳陛下口諭。」
儀貞精神一振,忙下地與眾人一道行禮恭聆——「今夜在永寧宮賞月,讓皇后早些過來。」
明明是喜出望外的。她笑盈盈地接旨遵命,又站直了身子,受孫錦舟的禮。孫錦舟顯然是重得帝心,不勞她發問,主動提及聖躬早就大安了,多虧高院使妙手仁心,如今陛下理政一如往常;朝臣們每日奏稟事宜數以萬計,國本之立相較而言,倒也不算迫在眉睫。
後頭這半截就全仰賴慧慧的情面了。儀貞心裡拎得清,秉筆太監慣常絕不妄議這些。
她向孫錦舟道辛苦,又謝過他的美意,支使慧慧請他下去喝茶,便於二人一聚。再吩咐珊珊與蒲桃去打理衣裳首飾,鋪排得有聲有色,自己獨留在屋中時,卻發覺滿宮的喜氣洋洋恰如熟透的果實,沉甸甸喘不過氣的甘美墜地,最終竟釀出一汪酸苦。
大約是太久沒能相見了,她一想起皇帝,居然全是夢魘里那般模樣。
永寧宮多年不開宴,冬暖夏涼的妙處不知是否已更改。儀貞自己攏了鶴氅不算,又特意把給皇帝做的一襲披風裝起來,一併捧著過去。
並非她手快,恰恰相反,年初她就開始裁裁剪剪,原本是為春日預備的,結果拖到這會兒方收尾,釘上兩條系帶,拎在手裡端詳端詳,風韻飄逸,不失為秋日勝春朝。
一應打點妥當,時辰尚早,索性不傳輦,徐徐走著過去,權當活動手腳。不料皇帝比她還悠閒一般,坐在薔薇館前那架鞦韆上,低頭斂眉,不知在思量什麼。
儀貞上前蹲了個福,先把包袱皮解開給他看,喉嚨有些發緊:「我給陛下做了件披風,陛下可要瞧瞧?」
皇帝撩起眼皮,眸子並不如夢裡那般瀲灩多情,而似將凝未凝的墨跡,落筆人也許尚未走遠,但他落筆那一刻的心境已無從猜想:「多謝。」
他自鞦韆上站起來,接過披風輕輕一抖擻,展開披在身上,一面說:「這鞦韆凳從前放得低,我叫人重新加固過,往高里收了幾寸。」
他的語調與往日一般無二,儀貞聽得卻不是滋味——真換作往日,他即便不問她要不要坐,至少不會此般有始無終。
借著他整理衣帶的空隙,她才得以仔細打量他:他嫌棄過緋色輕浮,頭一回肯上身,實在是春花秋月鍾毓,看不真可曾清減。
她自然是不願見他病骨支離的,囁嚅片刻,終究問了出口:「陛下身體好些了嗎?」
「沒甚大礙。」皇帝著意看了她一眼,道:「太醫素來說我愛動氣,隱而不發,肺久失宣降,咳出毒血來,反而是好事。」
儀貞低低「嗯」了一聲,手不知不覺抓住他的袖口:「我往後也再不惹你動氣了。這一次,當真是我糊塗,大錯特錯…」
皇帝不欲多提,握著她的手,從袖子上鬆開,改為十指相扣:「別站這兒了。到那邊殿裡去吧。」
武婕妤也來了。固然是情理之中,儀貞仍有點意外。她倒顯得頗為激動,匆匆見了禮,徑直笑臉迎向儀貞,強壓住哽咽:「娘娘,許久不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的起居同樣未曾發生任何改變。從前要個什麼現成沒有的東西,還得差人去取一趟,而今僅需開個口,連邁腿的工夫都省了——若非如此,殿外伺候的小宮人甚至不清楚,皇后娘娘被禁了足。
八月桂盛開的時候,鐵面無私的把守太監尚送了兩瓶極繁茂的花枝進來,任憑珊珊怎樣軟磨硬泡,終不肯透露可否得了誰的授意。
儀貞醒來,正聽見她同慧慧悄聲抱怨,便出聲道:「花兒香不就好了,何苦去為難別個。」
珊珊吐了吐舌頭,走到她跟前來,笑勸:「還早呢,再睡一陣吧?」
「睡飽了。」儀貞搖頭:賦閒一個多月,前頭連夜失眠欠的覺斷斷續續地補了回來,不過白日裡瞌睡畢竟不踏實,閉眼睜眼皆是昏昏沉沉的。
她握著梳子,一面梳頭,一面走到花瓶前,不等細嗅,先忍不住揮手扇了扇,驚異道:「濃得叫人身上要起疹子了!」扭開臉,簡直欲嘔。
慧慧心中莫名一跳,不假思索地捧了那兩瓶花往外去:「咱們開了窗通通氣兒吧。」
作用不大。今歲的桂花格外肆虐,門內門外都瀰漫著重巒疊嶂的馥郁。
儀貞手撐著妝檯,慢慢在凳子上坐定:「不必折騰,它香就任它香。」端起溫熱的茶水抿了兩口,接著對鏡自照:「我好像,變難看了…」
「怎會?」皇帝的眼睛藉由鏡面與她相望,眸色的波光瀲灩掩不住譏諷:「長相思,摧心肝。心肝全無的人自然免受憔悴苦楚。」
「啊!」她憤懣地叫喊,胳膊撞擊在堅實的木料上,渾身一掙,這回是真正驚醒過來,放眼四顧,天色確實已經大亮,珊珊確實正與慧慧低語,窗前的桌案上確實供著極香的桂花,唯獨皇帝不曾在。
蒲桃從外頭走進來,說:「孫秉筆傳陛下口諭。」
儀貞精神一振,忙下地與眾人一道行禮恭聆——「今夜在永寧宮賞月,讓皇后早些過來。」
明明是喜出望外的。她笑盈盈地接旨遵命,又站直了身子,受孫錦舟的禮。孫錦舟顯然是重得帝心,不勞她發問,主動提及聖躬早就大安了,多虧高院使妙手仁心,如今陛下理政一如往常;朝臣們每日奏稟事宜數以萬計,國本之立相較而言,倒也不算迫在眉睫。
後頭這半截就全仰賴慧慧的情面了。儀貞心裡拎得清,秉筆太監慣常絕不妄議這些。
她向孫錦舟道辛苦,又謝過他的美意,支使慧慧請他下去喝茶,便於二人一聚。再吩咐珊珊與蒲桃去打理衣裳首飾,鋪排得有聲有色,自己獨留在屋中時,卻發覺滿宮的喜氣洋洋恰如熟透的果實,沉甸甸喘不過氣的甘美墜地,最終竟釀出一汪酸苦。
大約是太久沒能相見了,她一想起皇帝,居然全是夢魘里那般模樣。
永寧宮多年不開宴,冬暖夏涼的妙處不知是否已更改。儀貞自己攏了鶴氅不算,又特意把給皇帝做的一襲披風裝起來,一併捧著過去。
並非她手快,恰恰相反,年初她就開始裁裁剪剪,原本是為春日預備的,結果拖到這會兒方收尾,釘上兩條系帶,拎在手裡端詳端詳,風韻飄逸,不失為秋日勝春朝。
一應打點妥當,時辰尚早,索性不傳輦,徐徐走著過去,權當活動手腳。不料皇帝比她還悠閒一般,坐在薔薇館前那架鞦韆上,低頭斂眉,不知在思量什麼。
儀貞上前蹲了個福,先把包袱皮解開給他看,喉嚨有些發緊:「我給陛下做了件披風,陛下可要瞧瞧?」
皇帝撩起眼皮,眸子並不如夢裡那般瀲灩多情,而似將凝未凝的墨跡,落筆人也許尚未走遠,但他落筆那一刻的心境已無從猜想:「多謝。」
他自鞦韆上站起來,接過披風輕輕一抖擻,展開披在身上,一面說:「這鞦韆凳從前放得低,我叫人重新加固過,往高里收了幾寸。」
他的語調與往日一般無二,儀貞聽得卻不是滋味——真換作往日,他即便不問她要不要坐,至少不會此般有始無終。
借著他整理衣帶的空隙,她才得以仔細打量他:他嫌棄過緋色輕浮,頭一回肯上身,實在是春花秋月鍾毓,看不真可曾清減。
她自然是不願見他病骨支離的,囁嚅片刻,終究問了出口:「陛下身體好些了嗎?」
「沒甚大礙。」皇帝著意看了她一眼,道:「太醫素來說我愛動氣,隱而不發,肺久失宣降,咳出毒血來,反而是好事。」
儀貞低低「嗯」了一聲,手不知不覺抓住他的袖口:「我往後也再不惹你動氣了。這一次,當真是我糊塗,大錯特錯…」
皇帝不欲多提,握著她的手,從袖子上鬆開,改為十指相扣:「別站這兒了。到那邊殿裡去吧。」
武婕妤也來了。固然是情理之中,儀貞仍有點意外。她倒顯得頗為激動,匆匆見了禮,徑直笑臉迎向儀貞,強壓住哽咽:「娘娘,許久不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