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裙裾上的血跡已然幹了,她不敢換,也不敢再看,蹲了一時,搖搖晃晃地又站起身,怕染了塵埃。
猶是邁不動步子,全靠慧慧張羅著人抬來輦轎,托著她坐好了,儀貞停了一停,說:「把燕妮一併帶走。」
慧慧下意識地應下,腳卻沒動:「娘娘,今日是燕妮闖的禍麼?」
儀貞搖搖頭,不是否認,而是無力:「我保不了她,攆她出宮去吧。」又說:「你們私下交情好不好,我管不著。」
慧慧會意,叮嚀抬轎眾人仔細些,自己依言走了一趟,向晚時分方回猗蘭殿,答覆說:「恰巧遇上拱衛司劉大人,託了他打點,給燕妮帶了些盤纏。甘棠那邊沒有捎來消息,那就是好消息了。」
儀貞知她是有意說得輕巧些,奈何聽不進心裡去:甘棠處事周到,為人則自有一套準則,自己縱然與她相處漸久,可依舊估不清她的事急從權,是以何為準。
全賴珊珊磨破嘴皮子勸著換了衣裳,那沾血的裙兒誰也不好處置,居然任由儀貞呆捧著不撂手。
珊珊與慧慧互換了個眼色,試探著提議:「不許咱們出去,可沒不許請大夫來。高院使若如常來診脈呢,說明一切無礙;若不來,再作打算也不晚。」
這裡的「無礙」,既指皇帝的康健,亦關乎儀貞的處境。
「我這一步,可是徹頭徹尾的昏招了?」儀貞總算從怔忡中抬起頭來,看了看慧慧,再看向珊珊。
因為慧慧與孫錦舟的那一層關係,過往她有什麼理不明的情思,常傾向於請教慧慧。而目下前路迷茫、無計可施的時刻,聽聽珊珊這個旁觀者的意思,說不定能夠另闢蹊徑。
隱去燕妮兒主動請纓一節,且談自己私心盤算:「當真選秀添一批妃嬪進宮,我又做不到真正毫無芥蒂,若是從咱們自己這裡出去的人,畢竟好些…」
「唉喲我的好娘娘,」珊珊脫口而出,「這差事便是現放著甘棠不派,也別交給燕妮呀!」
她心直口快慣了,被慧慧暗中一瞥,才磕巴著將話往回圓:「倒不是說燕妮有多少奸心歹意,只不過她歷來不大牢靠,毛毛躁躁的,偶爾連我都看不過眼。」
儀貞卻從她這副反應中撲捉到一絲轉機似的:「燕妮、燕妮確實不是上佳人選,那麼另選一個使得嗎?」
「這…」珊珊一時給問住了:「使得使不得,也不是我們說了算啊。」她真揣摩不來皇帝的喜好。
這話歪打正著,把儀貞那掩耳盜鈴的妄想給戳破了,連慧慧都沒能料到,一時有點不落忍——她的一顆心畢竟是向著儀貞的。
再看儀貞落寞地垂下眼,喃喃道:「我知道,是我太傷他的心了。可是我…我也實在無計可施。」
尋常人家沒有後嗣,大不了是一氏一族的事兒;皇室沒有繼承者,卻是與天下臣民都息息相關。
她仿佛有負眾望,不得不拿出個像樣的應對了。
若非皇帝這回咳了血,她甚至、甚至不會懲治燕妮兒的莽撞行事。
但那其實是不公平的。她料想著皇帝所遭遇的重重壓力比她只多不少,所以姑且與其他人「試一試」,也沒甚可指摘的。她不是不清楚皇帝的心性,可她覺得自己占著道義,有恃無恐。
該當皇帝緩過氣後,連見也不肯見著她,趕她回來禁足。
如今迷而知返,也不知是否為時已晚。儀貞猛地覺得小腹一陣絞痛,疼得忍不住蜷縮起來,下巴頦抵在膝蓋上,抬眼巴巴地望向立在自己面前的兩個夥伴。
慧慧與珊珊拿她沒奈何,對視一眼,珊珊道:「慧慧如今不便,我去請太醫吧!」
「唉…」儀貞期期艾艾的,片刻對著她的背影又添一句:「要是陛下那邊還離不得人手,就別真往咱們這兒請了。」
珊珊點頭應下,這就往外走,出了寢殿,未曾想在猗蘭殿宮門前被攔下了。
把守的太監口吻倒很客氣:「姑娘要什麼,儘管吩咐奴才們,奴才們替姑娘跑腿兒。 」
珊珊漲紅了臉兒,琢磨片刻,揚聲問他:「皇后娘娘鳳體欠安,難道說禁了足,就連延醫問藥也不能嗎?」
「這是哪裡的話!」太監忙請她稍安勿躁,一面支使一個年紀小些的內侍麻利著跑一趟。
珊珊還道他是要去請皇帝的示下,也不知孫秉筆那裡打不打發得了,誰知不過少頃,那名內侍果真領著位六品院判返來了。
這位副使大人雖不如高院使常在御前供奉,但一樣熟諳內宮裡的規矩,攜了個藥童兒同行,自己背了診箱,對著這位中宮跟前的大宮女略一頷首,便請她引薦進門。
至此,儀貞企望探聽皇帝動向的門路被堵得嚴嚴實實了。細想也合情合理——正當年的帝王咳了血,除卻少數心腹臣屬外,確實不宜再漏出一絲一毫的風聲。
她憂心忡忡地坐在珠簾後面,沒教院判診脈,聽著代為應答的慧慧向那位太醫索要來什麼補心安神丸,後來拿黃酒化了予她飲服。
她篤定慧慧二人不會害她,只是不了解這些藥丸子幾時起效,連酒意加持亦不覺得如何,這一晚她前所未有地失眠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猶是邁不動步子,全靠慧慧張羅著人抬來輦轎,托著她坐好了,儀貞停了一停,說:「把燕妮一併帶走。」
慧慧下意識地應下,腳卻沒動:「娘娘,今日是燕妮闖的禍麼?」
儀貞搖搖頭,不是否認,而是無力:「我保不了她,攆她出宮去吧。」又說:「你們私下交情好不好,我管不著。」
慧慧會意,叮嚀抬轎眾人仔細些,自己依言走了一趟,向晚時分方回猗蘭殿,答覆說:「恰巧遇上拱衛司劉大人,託了他打點,給燕妮帶了些盤纏。甘棠那邊沒有捎來消息,那就是好消息了。」
儀貞知她是有意說得輕巧些,奈何聽不進心裡去:甘棠處事周到,為人則自有一套準則,自己縱然與她相處漸久,可依舊估不清她的事急從權,是以何為準。
全賴珊珊磨破嘴皮子勸著換了衣裳,那沾血的裙兒誰也不好處置,居然任由儀貞呆捧著不撂手。
珊珊與慧慧互換了個眼色,試探著提議:「不許咱們出去,可沒不許請大夫來。高院使若如常來診脈呢,說明一切無礙;若不來,再作打算也不晚。」
這裡的「無礙」,既指皇帝的康健,亦關乎儀貞的處境。
「我這一步,可是徹頭徹尾的昏招了?」儀貞總算從怔忡中抬起頭來,看了看慧慧,再看向珊珊。
因為慧慧與孫錦舟的那一層關係,過往她有什麼理不明的情思,常傾向於請教慧慧。而目下前路迷茫、無計可施的時刻,聽聽珊珊這個旁觀者的意思,說不定能夠另闢蹊徑。
隱去燕妮兒主動請纓一節,且談自己私心盤算:「當真選秀添一批妃嬪進宮,我又做不到真正毫無芥蒂,若是從咱們自己這裡出去的人,畢竟好些…」
「唉喲我的好娘娘,」珊珊脫口而出,「這差事便是現放著甘棠不派,也別交給燕妮呀!」
她心直口快慣了,被慧慧暗中一瞥,才磕巴著將話往回圓:「倒不是說燕妮有多少奸心歹意,只不過她歷來不大牢靠,毛毛躁躁的,偶爾連我都看不過眼。」
儀貞卻從她這副反應中撲捉到一絲轉機似的:「燕妮、燕妮確實不是上佳人選,那麼另選一個使得嗎?」
「這…」珊珊一時給問住了:「使得使不得,也不是我們說了算啊。」她真揣摩不來皇帝的喜好。
這話歪打正著,把儀貞那掩耳盜鈴的妄想給戳破了,連慧慧都沒能料到,一時有點不落忍——她的一顆心畢竟是向著儀貞的。
再看儀貞落寞地垂下眼,喃喃道:「我知道,是我太傷他的心了。可是我…我也實在無計可施。」
尋常人家沒有後嗣,大不了是一氏一族的事兒;皇室沒有繼承者,卻是與天下臣民都息息相關。
她仿佛有負眾望,不得不拿出個像樣的應對了。
若非皇帝這回咳了血,她甚至、甚至不會懲治燕妮兒的莽撞行事。
但那其實是不公平的。她料想著皇帝所遭遇的重重壓力比她只多不少,所以姑且與其他人「試一試」,也沒甚可指摘的。她不是不清楚皇帝的心性,可她覺得自己占著道義,有恃無恐。
該當皇帝緩過氣後,連見也不肯見著她,趕她回來禁足。
如今迷而知返,也不知是否為時已晚。儀貞猛地覺得小腹一陣絞痛,疼得忍不住蜷縮起來,下巴頦抵在膝蓋上,抬眼巴巴地望向立在自己面前的兩個夥伴。
慧慧與珊珊拿她沒奈何,對視一眼,珊珊道:「慧慧如今不便,我去請太醫吧!」
「唉…」儀貞期期艾艾的,片刻對著她的背影又添一句:「要是陛下那邊還離不得人手,就別真往咱們這兒請了。」
珊珊點頭應下,這就往外走,出了寢殿,未曾想在猗蘭殿宮門前被攔下了。
把守的太監口吻倒很客氣:「姑娘要什麼,儘管吩咐奴才們,奴才們替姑娘跑腿兒。 」
珊珊漲紅了臉兒,琢磨片刻,揚聲問他:「皇后娘娘鳳體欠安,難道說禁了足,就連延醫問藥也不能嗎?」
「這是哪裡的話!」太監忙請她稍安勿躁,一面支使一個年紀小些的內侍麻利著跑一趟。
珊珊還道他是要去請皇帝的示下,也不知孫秉筆那裡打不打發得了,誰知不過少頃,那名內侍果真領著位六品院判返來了。
這位副使大人雖不如高院使常在御前供奉,但一樣熟諳內宮裡的規矩,攜了個藥童兒同行,自己背了診箱,對著這位中宮跟前的大宮女略一頷首,便請她引薦進門。
至此,儀貞企望探聽皇帝動向的門路被堵得嚴嚴實實了。細想也合情合理——正當年的帝王咳了血,除卻少數心腹臣屬外,確實不宜再漏出一絲一毫的風聲。
她憂心忡忡地坐在珠簾後面,沒教院判診脈,聽著代為應答的慧慧向那位太醫索要來什麼補心安神丸,後來拿黃酒化了予她飲服。
她篤定慧慧二人不會害她,只是不了解這些藥丸子幾時起效,連酒意加持亦不覺得如何,這一晚她前所未有地失眠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