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前村的人看到清河村的人賺錢,也來幫喜兒修柿子樹,請喜兒教他們嫁接育苗。
喜兒和家人把葡萄樹枝剪掉就放自家門外,誰需要誰自己來拿。沒人要就等曬乾了就用來引火。然而沒到天黑,一堆葡萄樹枝就被前村和本村村民瓜分殆盡。
年初二,陳冬日駕驢車載著妻女回他哥家,看到兄長院裡種的菜才跟如夢初醒似的對小薇說忘了給他哥留點。
小薇以為大伯哥更想在房前屋後和院裡種菜。聞言就叫陳冬日勤快點,舅母定會挑幾株小的叫他送來,興許今年就可以結果。
回到家中,二郎劈柴,陳冬日叫他歇著,二郎拿水桶,陳冬日先一步去井邊。喜兒抱著身上暖呼呼的小金毛問:「陳冬日,又想要什麼?」
小薇一聽舅母主動提起,才說忘了給她大伯哥留葡萄樹和柿子樹。
喜兒:「還以為你們不要。」
陳冬日連聲說要。開春,果樹可以移栽,喜兒挑三棵柿樹——一棵脆柿,一棵可以做柿餅,一棵吊柿,還有兩棵葡萄樹。今年便可結果,但只有零星幾個。
當年就可以看到收穫,陳冬日哥嫂認為這是個好兆頭,很愛護這幾棵樹。閒著無事又來幫忙,順便向喜兒請教種植方法。
陳家離清河村遠,陳冬日大哥也是到了村里才知道村民種的柿子也可以賣到長安。他本想學喜兒包地,他積蓄少,打算租四五畝。
尋常百姓存點錢不容易,二郎不希望他的錢打水漂,就問他村裡有沒有見不得別人發達的人。陳冬日大哥頓時不敢惦記此事。
二郎接著又表示姐夫上了年紀,不能幫他和喜兒給果樹澆水施肥。如果他願意,果園裡忙的時候叫陳冬日去找他,親兄弟明算帳,工錢跟去城裡做事一樣。喜兒的兩個哥哥幫他們幹活也是如此。
這一年喜兒只種五畝,五種藥材。喜兒不敢全指望玉佛空間,她和二郎認真學習,又帶著謝禮向城裡大夫請教。五畝藥材活了八成,第二年才擴大種植,然後澆稀釋後的玉佛水。
種藥材的時候,喜兒的哥哥嫂嫂侄女侄女婿,陳冬日的兄嫂都來幫忙。還有一些打著自願幫忙,其實想偷師的村民。村民願意用勞動換技術,喜兒也沒吝嗇。喜兒只討厭貪得無厭不勞而獲之人。
這一年有為、金寶和鐵柱都回來過,金寶住五天就走了,有為和鐵柱比他多幾日。父母勸他們早日娶妻,很想為自己拼一次,博個好前程的三人都表示不著急。
有二郎和喜兒兩個離經叛道的長輩做表率,三人毫不擔心無兒無女——沒有子女以後自有其他機緣。
一年又一年,春風吹綠了清河村兩岸,京師傳來消息,皇帝御駕親征。二郎收到他外甥的信,簡直想自戳雙目,來個眼不見為淨。
喜兒見他神色複雜,拿過信看一眼:「高句麗?」不確定地問,「很難打嗎?」
「不是難不難的問題。懋公還沒死,柴駙馬可為將,他那個姓薛的妹夫也可領兵,何須他親征。皇后也不攔著。」二郎氣得頭疼,「都四十八了。還當自己十八歲?」
喜兒:「你都說有懋公,有駙馬,用不著他親自調兵遣將,興許他只是隨大軍過去玩玩。」
「怎麼可能。」二郎看到信就頭疼,「收起來吧。」
喜兒折起來順手塞腰間荷包里:「今年兕子還來嗎?」
「來不來得問稚奴。年年都是他倆一起。」二郎沉吟片刻,「反正得給有為回信,叫有為問稚奴。」
二郎把京師的房子過給有為,而鍾家東屋依然給有為留著。二郎的同僚比他年長,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人來他家住上一兩個月。他們不敢住鍾家東偏房,杜如晦以前住的那間正房被小薇和蓼藍布置成女兒家閨房,成了兕子的房間,他們就住有為房中。倘若一次來三四人,就叫其中一兩個去金寶家。
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杜如晦、虞世南或秦叔寶、柴駙馬一樣可以在此待幾個月。
二郎口中「姓薛的妹夫」的兄長早幾年病情反覆,皇帝叫他去清河村,同來的還有杜如晦。杜如晦剛到那日廚房缸里沒有玉佛水,他大抵心理作用,翌日依然比頭天精神多了。反倒是薛將軍一夜沒怎麼睡,夜裡有點響動就把他驚醒了。
起初杜如晦還安慰他過幾日習慣就好了。然而他跟宇文士及一樣無法習慣,決定回秦嶺休養。杜如晦納悶,行軍打仗時枕著兵器都可以酣然入睡,怎麼聽到老鼠野貓雞叫就睡不著了。
那位薛將軍自己也想不通。興許因為他越不想在意越在意,越在意越無法入睡。
喜兒假裝不知高句麗在哪兒,問二郎高句麗遠不遠。二郎抽一張紙畫給她看。喜兒問:「是不是越往北越冷?什麼時候下雪啊?」
二郎本能回答:「九月——」抬頭看喜兒,「最遲八月底就得班師回朝?」
喜兒:「也有可能我們剛過中秋節那邊就下雪了。」
二郎回想著高句麗的資料,說道:「不能一舉拿下,他明年還得去。」
皇帝確有此意。
五月底,稚奴來一封信,母親病了,他和妹妹不想母親分心,明年再來。二郎看到信絲毫不擔心他那位嫂子,還對喜兒說:「病得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喜兒和家人把葡萄樹枝剪掉就放自家門外,誰需要誰自己來拿。沒人要就等曬乾了就用來引火。然而沒到天黑,一堆葡萄樹枝就被前村和本村村民瓜分殆盡。
年初二,陳冬日駕驢車載著妻女回他哥家,看到兄長院裡種的菜才跟如夢初醒似的對小薇說忘了給他哥留點。
小薇以為大伯哥更想在房前屋後和院裡種菜。聞言就叫陳冬日勤快點,舅母定會挑幾株小的叫他送來,興許今年就可以結果。
回到家中,二郎劈柴,陳冬日叫他歇著,二郎拿水桶,陳冬日先一步去井邊。喜兒抱著身上暖呼呼的小金毛問:「陳冬日,又想要什麼?」
小薇一聽舅母主動提起,才說忘了給她大伯哥留葡萄樹和柿子樹。
喜兒:「還以為你們不要。」
陳冬日連聲說要。開春,果樹可以移栽,喜兒挑三棵柿樹——一棵脆柿,一棵可以做柿餅,一棵吊柿,還有兩棵葡萄樹。今年便可結果,但只有零星幾個。
當年就可以看到收穫,陳冬日哥嫂認為這是個好兆頭,很愛護這幾棵樹。閒著無事又來幫忙,順便向喜兒請教種植方法。
陳家離清河村遠,陳冬日大哥也是到了村里才知道村民種的柿子也可以賣到長安。他本想學喜兒包地,他積蓄少,打算租四五畝。
尋常百姓存點錢不容易,二郎不希望他的錢打水漂,就問他村裡有沒有見不得別人發達的人。陳冬日大哥頓時不敢惦記此事。
二郎接著又表示姐夫上了年紀,不能幫他和喜兒給果樹澆水施肥。如果他願意,果園裡忙的時候叫陳冬日去找他,親兄弟明算帳,工錢跟去城裡做事一樣。喜兒的兩個哥哥幫他們幹活也是如此。
這一年喜兒只種五畝,五種藥材。喜兒不敢全指望玉佛空間,她和二郎認真學習,又帶著謝禮向城裡大夫請教。五畝藥材活了八成,第二年才擴大種植,然後澆稀釋後的玉佛水。
種藥材的時候,喜兒的哥哥嫂嫂侄女侄女婿,陳冬日的兄嫂都來幫忙。還有一些打著自願幫忙,其實想偷師的村民。村民願意用勞動換技術,喜兒也沒吝嗇。喜兒只討厭貪得無厭不勞而獲之人。
這一年有為、金寶和鐵柱都回來過,金寶住五天就走了,有為和鐵柱比他多幾日。父母勸他們早日娶妻,很想為自己拼一次,博個好前程的三人都表示不著急。
有二郎和喜兒兩個離經叛道的長輩做表率,三人毫不擔心無兒無女——沒有子女以後自有其他機緣。
一年又一年,春風吹綠了清河村兩岸,京師傳來消息,皇帝御駕親征。二郎收到他外甥的信,簡直想自戳雙目,來個眼不見為淨。
喜兒見他神色複雜,拿過信看一眼:「高句麗?」不確定地問,「很難打嗎?」
「不是難不難的問題。懋公還沒死,柴駙馬可為將,他那個姓薛的妹夫也可領兵,何須他親征。皇后也不攔著。」二郎氣得頭疼,「都四十八了。還當自己十八歲?」
喜兒:「你都說有懋公,有駙馬,用不著他親自調兵遣將,興許他只是隨大軍過去玩玩。」
「怎麼可能。」二郎看到信就頭疼,「收起來吧。」
喜兒折起來順手塞腰間荷包里:「今年兕子還來嗎?」
「來不來得問稚奴。年年都是他倆一起。」二郎沉吟片刻,「反正得給有為回信,叫有為問稚奴。」
二郎把京師的房子過給有為,而鍾家東屋依然給有為留著。二郎的同僚比他年長,這幾年幾乎年年都有人來他家住上一兩個月。他們不敢住鍾家東偏房,杜如晦以前住的那間正房被小薇和蓼藍布置成女兒家閨房,成了兕子的房間,他們就住有為房中。倘若一次來三四人,就叫其中一兩個去金寶家。
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杜如晦、虞世南或秦叔寶、柴駙馬一樣可以在此待幾個月。
二郎口中「姓薛的妹夫」的兄長早幾年病情反覆,皇帝叫他去清河村,同來的還有杜如晦。杜如晦剛到那日廚房缸里沒有玉佛水,他大抵心理作用,翌日依然比頭天精神多了。反倒是薛將軍一夜沒怎麼睡,夜裡有點響動就把他驚醒了。
起初杜如晦還安慰他過幾日習慣就好了。然而他跟宇文士及一樣無法習慣,決定回秦嶺休養。杜如晦納悶,行軍打仗時枕著兵器都可以酣然入睡,怎麼聽到老鼠野貓雞叫就睡不著了。
那位薛將軍自己也想不通。興許因為他越不想在意越在意,越在意越無法入睡。
喜兒假裝不知高句麗在哪兒,問二郎高句麗遠不遠。二郎抽一張紙畫給她看。喜兒問:「是不是越往北越冷?什麼時候下雪啊?」
二郎本能回答:「九月——」抬頭看喜兒,「最遲八月底就得班師回朝?」
喜兒:「也有可能我們剛過中秋節那邊就下雪了。」
二郎回想著高句麗的資料,說道:「不能一舉拿下,他明年還得去。」
皇帝確有此意。
五月底,稚奴來一封信,母親病了,他和妹妹不想母親分心,明年再來。二郎看到信絲毫不擔心他那位嫂子,還對喜兒說:「病得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