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這樣的文書,權知府自認不會蓋章。
按道理,必然要打回到并州去,質問并州當地知縣,為何會用這樣的案卷,把人抓起來,還送到開封衙門。
糟糕就糟糕在,權知府蓋章確認收監了,他一旦收監,并州那邊就有可能否認,說自己當初交的不是這份案卷,也可以說自己當初送來的不是這個犯人。
如此一來,鍋就甩到權知府頭上。
權知府若不能查明白這一點,那這鍋他不背也得背。
按理說,這樣簽收的流程沒道理,他查不出問題來。
為何還需要旁人指點才會來懷疑王駿?
因為事情過去的有些久,權知府壓根記不起自己到底有沒有蓋章過。
權知府心裡擔憂,會不會自己稀里糊塗蓋了這個印。
他就算想把這事兒推脫出去,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背鍋人。
而這個王駿只是管理文書的,接觸不到官印,權知府甚至懷疑過寇推官,懷疑過給自己打下手的主簿,都沒有懷疑過王駿。
因為他實在是太不起眼,權力也實在小的可憐,能做的事情簡直微乎其微。
偏偏這樣的小人物,可能是那個蓋下官印,收監陳姑的人。
王駿聽到寇推官的來意,溫和的笑了下。「寇推官也不必與我繞彎子,我知道你們為何而來。沒錯,陳姑案的印是我偷偷蓋上的,我被人要挾,不得不做下此事。這件事情如鯁在喉,我早知有一日會被人揭發出來。所以也預料到,會有什麼下場。」
寇推官還以為他會否認,做好了多番試探的準備。
沒想到他如此坦白,驚訝好一會兒才問:「你是如何能接觸到知府官印的?」
這東西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碰的。
王駿看著他,卻譏諷的笑了笑。
「寇推官,你們這些大官人,總是自以為是,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卻似乎忘了底下真正辦事當差的,是我們這些小人物。你們的命令能不能抵達,誰來做,從不是你們能決定的。」
寇推官對上他的眼,忽然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說的話,讓寇推官意識到,自己的確這樣認為的。
第九十章 微不可查小人物,自以為是大官人
權知府的官印蓋章的時候,自然是需要權知府親自來的。
但權知府事務繁忙,並不能時時刻刻守在衙門,等著給別人蓋章。
更多時候,這些事是手下的書吏主簿去辦。
在權知府的認知里,他的官威足以震懾手下,下面的人不敢糊弄他。
直到陳姑的事出來,權知府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主簿們忙的時候,一些繁瑣的事,會理所當然的丟給我。」
王駿淡淡的喝了一口茶,模樣一如他在人前表展現的那樣溫和敦厚,看著是個老好人。
他模樣普通,實在是不起眼。做事又過於老實,不善言辭,誰都沒有想到,他會介入這件事。
可寇推官此時卻意識到,自己從前或許真的自以為是想當然了,所以一葉障目。
誰能想到,這樣小小的一個人物,會逼得權知府進退兩難。
那一日,并州城裡送來好幾個犯人,都是要等到權知府審理,再交由大理寺覆核的。
偏偏那一天,權知府喝多了。
王駿略微諷刺,見寇推官臉色有些難看,嘆息一聲:「說到底,哪怕權知府是個好官,可也做不到每件事都符合規矩,事事親力親為。」
當差的人,怎麼能白日飲酒。
可權知府那天偏偏飲酒了,而請他喝酒的不是別人,是比他官職更高,更有權勢的幾個上級大官。
這樣的人請喝酒,人情世故,權知府沒法推。
因為他那天喝了酒,所以便命令手下的人檢驗簽收文書。
官印就是由下面的人蓋上。
本來應該交給李主簿,可李主簿那天有私事著急離開。
「這些事,李主簿也常交給我做,所以他沒有遲疑就走了。我便是那個時候,把陳姑的案卷加進去蓋章存檔。」
「所以權知府審核過的案卷里,是沒有陳姑案卷的?」
王駿點點頭,「自然是沒有的,他們大約是害怕做的越多錯的越多,所以用的還是當年的卷宗。我查驗過,這份卷宗與陳姑當年被判刑時所述說的案件一模一樣。若是當年辦理這案子的老知府還在,自然能看得出來。」
說著,又看看寇推官:「若您當時在,也能一眼看出貓膩。」
寇推官覺得不對:「若是如此,李主簿應該實話實說才是,為何他從未提及你?」
哪怕為了脫罪,也該把王駿推出來才是。可他咬死不說,還不承認見過陳姑案卷,這不正常。
若不是沒有證據,他們早捉拿李主簿。
王駿笑笑:「若是不認,這事兒永遠算不到他身上。若是認了,那他從前做的某些事,才是真藏不住。」
寇推官這才明白,李主簿不是包庇王駿,而是害怕自己做過的錯事被發現。
「他做過什麼?你們這麼做,就不怕上面查出來?」
王駿苦笑著搖了搖頭,「他能做什麼,不過是以私,收受賄賂好處而已。至於害怕,怎麼不怕?就算你們不查,這也是一條人命,被關的又是死牢,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可我沒有辦法。我父親病重,手裡實在沒錢,那些人又恰好找上來。他們許諾重金,只要求我辦這一件事。我總不能看著我父親死。那便只有狠心,接下這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按道理,必然要打回到并州去,質問并州當地知縣,為何會用這樣的案卷,把人抓起來,還送到開封衙門。
糟糕就糟糕在,權知府蓋章確認收監了,他一旦收監,并州那邊就有可能否認,說自己當初交的不是這份案卷,也可以說自己當初送來的不是這個犯人。
如此一來,鍋就甩到權知府頭上。
權知府若不能查明白這一點,那這鍋他不背也得背。
按理說,這樣簽收的流程沒道理,他查不出問題來。
為何還需要旁人指點才會來懷疑王駿?
因為事情過去的有些久,權知府壓根記不起自己到底有沒有蓋章過。
權知府心裡擔憂,會不會自己稀里糊塗蓋了這個印。
他就算想把這事兒推脫出去,也要有一個合理的背鍋人。
而這個王駿只是管理文書的,接觸不到官印,權知府甚至懷疑過寇推官,懷疑過給自己打下手的主簿,都沒有懷疑過王駿。
因為他實在是太不起眼,權力也實在小的可憐,能做的事情簡直微乎其微。
偏偏這樣的小人物,可能是那個蓋下官印,收監陳姑的人。
王駿聽到寇推官的來意,溫和的笑了下。「寇推官也不必與我繞彎子,我知道你們為何而來。沒錯,陳姑案的印是我偷偷蓋上的,我被人要挾,不得不做下此事。這件事情如鯁在喉,我早知有一日會被人揭發出來。所以也預料到,會有什麼下場。」
寇推官還以為他會否認,做好了多番試探的準備。
沒想到他如此坦白,驚訝好一會兒才問:「你是如何能接觸到知府官印的?」
這東西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碰的。
王駿看著他,卻譏諷的笑了笑。
「寇推官,你們這些大官人,總是自以為是,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卻似乎忘了底下真正辦事當差的,是我們這些小人物。你們的命令能不能抵達,誰來做,從不是你們能決定的。」
寇推官對上他的眼,忽然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說的話,讓寇推官意識到,自己的確這樣認為的。
第九十章 微不可查小人物,自以為是大官人
權知府的官印蓋章的時候,自然是需要權知府親自來的。
但權知府事務繁忙,並不能時時刻刻守在衙門,等著給別人蓋章。
更多時候,這些事是手下的書吏主簿去辦。
在權知府的認知里,他的官威足以震懾手下,下面的人不敢糊弄他。
直到陳姑的事出來,權知府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主簿們忙的時候,一些繁瑣的事,會理所當然的丟給我。」
王駿淡淡的喝了一口茶,模樣一如他在人前表展現的那樣溫和敦厚,看著是個老好人。
他模樣普通,實在是不起眼。做事又過於老實,不善言辭,誰都沒有想到,他會介入這件事。
可寇推官此時卻意識到,自己從前或許真的自以為是想當然了,所以一葉障目。
誰能想到,這樣小小的一個人物,會逼得權知府進退兩難。
那一日,并州城裡送來好幾個犯人,都是要等到權知府審理,再交由大理寺覆核的。
偏偏那一天,權知府喝多了。
王駿略微諷刺,見寇推官臉色有些難看,嘆息一聲:「說到底,哪怕權知府是個好官,可也做不到每件事都符合規矩,事事親力親為。」
當差的人,怎麼能白日飲酒。
可權知府那天偏偏飲酒了,而請他喝酒的不是別人,是比他官職更高,更有權勢的幾個上級大官。
這樣的人請喝酒,人情世故,權知府沒法推。
因為他那天喝了酒,所以便命令手下的人檢驗簽收文書。
官印就是由下面的人蓋上。
本來應該交給李主簿,可李主簿那天有私事著急離開。
「這些事,李主簿也常交給我做,所以他沒有遲疑就走了。我便是那個時候,把陳姑的案卷加進去蓋章存檔。」
「所以權知府審核過的案卷里,是沒有陳姑案卷的?」
王駿點點頭,「自然是沒有的,他們大約是害怕做的越多錯的越多,所以用的還是當年的卷宗。我查驗過,這份卷宗與陳姑當年被判刑時所述說的案件一模一樣。若是當年辦理這案子的老知府還在,自然能看得出來。」
說著,又看看寇推官:「若您當時在,也能一眼看出貓膩。」
寇推官覺得不對:「若是如此,李主簿應該實話實說才是,為何他從未提及你?」
哪怕為了脫罪,也該把王駿推出來才是。可他咬死不說,還不承認見過陳姑案卷,這不正常。
若不是沒有證據,他們早捉拿李主簿。
王駿笑笑:「若是不認,這事兒永遠算不到他身上。若是認了,那他從前做的某些事,才是真藏不住。」
寇推官這才明白,李主簿不是包庇王駿,而是害怕自己做過的錯事被發現。
「他做過什麼?你們這麼做,就不怕上面查出來?」
王駿苦笑著搖了搖頭,「他能做什麼,不過是以私,收受賄賂好處而已。至於害怕,怎麼不怕?就算你們不查,這也是一條人命,被關的又是死牢,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可我沒有辦法。我父親病重,手裡實在沒錢,那些人又恰好找上來。他們許諾重金,只要求我辦這一件事。我總不能看著我父親死。那便只有狠心,接下這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