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的動作還很慢,每走一步都留下兩個極深的腳印。
“師尊,是殭屍。”搖光的聲音極低,也分不清是興奮還是緊張。
巧兒眉頭緊皺,如果這便是杜百萬口中所說的阿德,那他的死亡時間顯然並不久,身上也不見長出白毛,怎麼可能就直接變成了殭屍呢?
她仔細觀察,卻也不見阿德脖子上有殭屍的咬痕,倒是它胸前心臟的地方凹了一塊,破開一大道口子。
她正欲結陣將它攔下,突然又是一陣風過,一個紅色人影擋在她身前,舉掌平推,掌心一吐力,那個阿德如過度充氣的氣球,砰地一聲炸了個四分五裂。
巧兒微慍,面前正是那隻紅衣女殭屍,它獲了殭屍血之後得綠瞳殭屍賜名紅衣。此刻擊碎了那隻阿德,它的神色卻極為漠然,在地面沙石上寫下一行殄文:真人請速回。
巧兒回到觀天苑時天已大亮,綠瞳殭屍去了海底,她提了壺酒去法陣中看樊少皇。樊少皇仍是在蒲團上盤腿而坐,陣外的寒風對他並無影響。
“樊少皇道長,早。”她將酒傾於陣前,樊少皇冷哼:“這時候過來,總不會單是為了問候我吧。”
巧兒在陣外的山石上坐下來,跟他講阿德的事,樊少皇閉目,倒是一直在聽。這些日子巧兒道法方面有不懂的也經常過來請教他。他陣中無聊,看心情也會指點一二。
“當時坑外的泥土裡有種味道,時間有些久了,但依稀可辨是桂花香,觀天苑很多殭屍都用。”巧兒仍有些猶疑:“而那個阿德,並未經歷白僵黑僵的過程。”
樊少皇飲了陣酒方開口:“你在懷疑什麼?”
巧兒沉吟了一陣方才開口:“我在想,這事應該是觀天苑的殭屍們幹的,是為了取什麼東西,而取的時候不慎令阿德的屍身染上了屍毒。這個取物的殭屍必定是其中一隻魃,不然屍毒不會令阿德直接屍變。”
樊少皇點頭:“那麼你想問我什麼?”
“我想問,是不是有一種方子,需要剛死之人的什麼東西?這樣特別的藥材,想必用的地方不是很多。”
樊少皇目光中竟然透出些許讚賞之意:“他若是被人生生打死,死前必有強烈地恨意,是以屍變之後他會第一時間回來復仇。這種屍體,若是用藥……大約是取其心頭活肉。方子麼,倒是有幾副,若不是用以煉魂制鬼屍,大約便是為了補屍,對癒合它身上殭屍血造成的損傷,倒是有些用處。”
巧兒將壺中余酒傾盡,站起身來:“補屍的方子裡面,除了活屍的心頭肉,還有什麼?”
樊少皇斂眉思索了一陣方道:“女魃乃遠古戰神,她的血造成的損傷,一般的東西補不了。若取活屍的心頭肉,大約還需要麒麟血、淨瓶水。”
晚上,殭屍們陸續從海底爬出來。綠瞳殭屍去到小木屋時巧兒在看書,外面化雪,天氣正寒。它接了她手中的書,將她抱到懷裡捂好:“從哪裡開始……”
它的聲音突然頓住,那本書記載著遠古神獸的神通法門,而巧兒琢磨的那一頁,正是麒麟。
它默不作聲地將那書擱了,另拿了一本念給她聽。巧兒摟了它的脖子,仰頭看它:“以後不要瞞著我做事,好嗎?”
它低頭瞅她,碧色的眼眸中似有奇異的紋路,深深淺淺斂人魂識一般:“嗯."
巧兒吧地一聲在它臉頰香了一個:“那讓我陪你去取麒麟血!”
它低頭,右手輕輕撫摸她的脖子,冷不防一個手刀下去,巧兒應聲而倒,趴在它懷裡
它將她放在棺材裡,拉過被子蓋好,臨走時又回身也學她一般咬咬她的下巴。外面紅衣殭屍已經在催促,它起身走出去,將門帶上。
巧兒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棺材旁邊趴著綠瞳殭屍,她伸手去摸,不知碰到了它哪裡的傷處,它呻吟了一聲,撒嬌似地往她懷裡拱,引著她的手去撫自己的傷處:“痛
巧兒大光其火,就想把它捉起來狠狠揍上一頓,但它身上被麒麟噴火烤了個七成熟,她一時下不去手:“你為什麼不去海里療傷啊!”
它自然知道她在生氣,只乖乖躺著,一聲不敢吭,半晌才在她手心裡輕輕寫字:去了海里,你醒來就看不見我,你會覺得我走了。
巧兒只得去給它找藥,跟它著實生不起氣。
麒麟雖是神獸,要取其血倒不是難事,難的是後面的淨瓶水。犼與女魃不同,他可沒有一個黃帝那樣的義父。沒有後台,當然就只有自身更強大些。誅殺麒麟取血一事已經引起神界警覺,要取觀音的淨瓶水可謂天方夜譚。
也正是因為沒有後台,一隻平民殭屍能有的選擇或者能等待的時機也就更少些。
這幾日它都悶在海底養傷,半夜溜出來陪巧兒睡覺。是非常純潔的睡覺,純潔到讓鬼車極為不耐——這也太純潔了!
它決定出去為自己家老大、老二尋覓教材。
第四十三章 淨瓶水
相比麒麟血,觀世音的淨瓶水就要棘手很多,那時候她已是西天如來座下高徒,又因其悲芸芸眾生苦難,普渡慈航,一直便廣受天下香火。
要對付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失敗必將與整個神界宣戰,其後果不是一個人造古神所能承擔的。
這道理其實不用多說,綠瞳殭屍心裡有數。但是一個人造的古神通常比天然的古神勇敢很多,所以它心裡也有打算----如果這件事觀世音已經無法再說出去,神界又怎麼可能知道呢?
至於怎麼樣讓觀世音不說出去麼-----
巧兒依舊天天研習術法,閒來無事便帶著眾殭屍小妖挖坑、鋪橋、修路。可以這麼說,觀天苑如如今的聲名,是她領著這些殭屍,小妖一鋤頭一鐵鍬地刨出來的。
翠微山則沒有替觀天苑澄清什麼,但是觀天苑的香客開始日漸增多。百姓最相信的始終是自己的眼睛,而且巧兒確實也竭盡所能地,在不違背命理、道德的情況下達成著眾香客各式各樣的願望。
觀天苑曾經幾多詬病,但從來沒有質疑過它的靈驗程度。
綠瞳殭屍在海底憋足了勁兒休養,十數天後傷勢已經痊癒,那時候巧兒剛好立下一條規矩:凡觀天苑所修路、橋、井,除翠微山弟子以外一律免費使用,翠微山弟子使用費用由當地村鎮自發收取。
樊少景很無語,他自恃名門大派,實在想不到觀天苑跟他來如此幼稚的一招。觀天苑所修的路和井對於翠微山弟子而言是個惱火的玩意兒,但最可恨的還是橋----路你可以繞開,水你可以不喝,但一條大河橫面前,你總不能游泳吧?
樊少景並沒有和觀天苑玩修橋鋪路挖井大比拼,他清楚翠微山的實力----人再如何努力,體力和精力終究有限,又怎麼能比得上觀天苑這一群變態?
他的做法很直接----在弟子開銷中加入過路費,水費,過橋費三項開支。凡遇此類收費,一律報銷。
觀天苑終究是在做善事不是?他覺得這也總比一群殭屍成天亂晃要好。
晚間提了酒壺去觀天苑看樊少皇,他的魂魄初時只是淡淡的影子,如今已經呈半透明狀,修為明顯進步了些,但想要衝破這陣……目前看來前路渺茫。
他自己卻並不著急,“它已經得到了活屍心、麒麟血,下一步的目標估計是淨瓶水了。”
樊少景有些疑惑,“翠微山弟子最近也回報了情況,我就覺得是副補屍的方子,師弟,這是你的手筆麼?”
樊少皇不予作答,“觀世音並不容易對付,但是以它目前的修為來看……並不是不可能。你記著,關鍵時刻,一定要讓觀世音活著逃走。如此收伏它就不必道門中人出手了。”
樊少景又扔了一顆小石子砸他:“幫助觀世音脫困,師弟啊,你掌門師兄我實在是不願翠微山弟子白白犧牲啊。”
樊少皇低頭看著那顆穿過自己身體的石子,第二十八顆。他默默地記數:“那就提前通知觀世音,愚蠢。”
樊少景頓悟,滿意而去。
陣中樊少皇將二十八顆小石子費力地挪動到一起---古戰神應龍,是睚眥必報的。
那時候混沌已開,人道已穩,神界和人間已經完全隔離開來,但修為通玄的修道人士仍然有辦法靈魂出竅,通往神界。
樊少景回去便在翠微山分觀擺了法壇,靈魂脫竅,去向觀世音報信。
然則一路趕到西天,正逢元始天尊講經時間,樊少景在門口等了一個時辰也不見人影,連守門的小童都不見了。他抿了抿嘴決定進到講經閣。
若是如來責怪……他想了好幾十個理由,比如佛渡有緣人,如今貧道恰巧趕上,亦是有緣;比如久仰釋伽牟尼尊者大名,故明知此乃大韙之舉仍拼死欲見得一面,死亦無撼……
他一路苦思著溜進講經閣,發現閣上各人均閉目沉思----根本沒有人點名!
講經閣內金光繚繞,各尊菩薩俱都光芒萬丈,眼花繚亂中他一時還真找不出觀世音,便只得悄悄混了個沒人的位置坐下。
壇上釋伽牟尼尊者仍閉目講得如痴如醉:“本尊前身釋伽牟尼未得道前,曾轉世為大毒龍,龍有艷學,名為一瞪就死。被其瞪死之人不計其數,本尊也因此結許多惡果,但世間不畏死之人良多,前來龍目送死者仍前赴後繼,絡繹不絕。後本尊得一高人點化,始令送死者絕。眾,可知本尊受了何種點化嗎?”
樊少景道長第一次聽佛陀講經,雖釋道不同,仍是心中激動----他聽過這個典故,“高人指點釋伽牟尼所化巨龍:謂之殺生者久積其怨,害人者必受人之害。若能謹奉不殺戒,必能脫離畜生道,脫離無邊苦海。此龍聽聞後奉行不殺戒,後遇獵人慾謀其皮,予之,得大解脫。”
說來也怪,他進來到現在眾人都未發現異常,但此言一出,立時所有光芒萬丈的菩薩都睜開了雙眼,目光交匯,意思非常明顯:“有外人混進來了!”
倒是正在講經的佛祖為終於有人接嘴則歡樂不已:“回答錯誤,遣出,於門外罰站一個對時!”
有小童前來架了樊少皇道長出去,他不服:“佛家典籍上明明就是此般記載的!”
但是他還沒來得及為自己申辯,就聽身後元始天尊以祥和之音娓娓講來,“那釋伽牟尼得一高人點化,高人曰:死何懼哉?可怖者,瞪一眼就懷孕是也。釋伽牟尼照此施行,前來求瞪者跡盡絕,殺業始止。”
樊少景道長淚流滿面,哭醒,送信之事失敗。次日再往,元始天尊仍講經,所有菩薩均外出雲遊,不知所蹤。
綠瞳殭屍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堵住了觀世音,它刻意想瞞住巧兒,奈何巧兒這次再不上當,跟在它身後寸步不離,它心中便更堅定了除去觀世音的決心----若是神界報復,它吉凶難卜,巧兒的吉凶就好卜多了----
觀世音高坐蓮台,左手掐訣、右手持淨瓶,瓶中插楊柳枝,周繞祥雲,所經之處仙樂飄飄,祥瑞處處。但當眼前一物攔住她的去路時,她蹺課雲遊的好心情就全部給破壞了----這、這、這東西也太醜了些。
“師尊,是殭屍。”搖光的聲音極低,也分不清是興奮還是緊張。
巧兒眉頭緊皺,如果這便是杜百萬口中所說的阿德,那他的死亡時間顯然並不久,身上也不見長出白毛,怎麼可能就直接變成了殭屍呢?
她仔細觀察,卻也不見阿德脖子上有殭屍的咬痕,倒是它胸前心臟的地方凹了一塊,破開一大道口子。
她正欲結陣將它攔下,突然又是一陣風過,一個紅色人影擋在她身前,舉掌平推,掌心一吐力,那個阿德如過度充氣的氣球,砰地一聲炸了個四分五裂。
巧兒微慍,面前正是那隻紅衣女殭屍,它獲了殭屍血之後得綠瞳殭屍賜名紅衣。此刻擊碎了那隻阿德,它的神色卻極為漠然,在地面沙石上寫下一行殄文:真人請速回。
巧兒回到觀天苑時天已大亮,綠瞳殭屍去了海底,她提了壺酒去法陣中看樊少皇。樊少皇仍是在蒲團上盤腿而坐,陣外的寒風對他並無影響。
“樊少皇道長,早。”她將酒傾於陣前,樊少皇冷哼:“這時候過來,總不會單是為了問候我吧。”
巧兒在陣外的山石上坐下來,跟他講阿德的事,樊少皇閉目,倒是一直在聽。這些日子巧兒道法方面有不懂的也經常過來請教他。他陣中無聊,看心情也會指點一二。
“當時坑外的泥土裡有種味道,時間有些久了,但依稀可辨是桂花香,觀天苑很多殭屍都用。”巧兒仍有些猶疑:“而那個阿德,並未經歷白僵黑僵的過程。”
樊少皇飲了陣酒方開口:“你在懷疑什麼?”
巧兒沉吟了一陣方才開口:“我在想,這事應該是觀天苑的殭屍們幹的,是為了取什麼東西,而取的時候不慎令阿德的屍身染上了屍毒。這個取物的殭屍必定是其中一隻魃,不然屍毒不會令阿德直接屍變。”
樊少皇點頭:“那麼你想問我什麼?”
“我想問,是不是有一種方子,需要剛死之人的什麼東西?這樣特別的藥材,想必用的地方不是很多。”
樊少皇目光中竟然透出些許讚賞之意:“他若是被人生生打死,死前必有強烈地恨意,是以屍變之後他會第一時間回來復仇。這種屍體,若是用藥……大約是取其心頭活肉。方子麼,倒是有幾副,若不是用以煉魂制鬼屍,大約便是為了補屍,對癒合它身上殭屍血造成的損傷,倒是有些用處。”
巧兒將壺中余酒傾盡,站起身來:“補屍的方子裡面,除了活屍的心頭肉,還有什麼?”
樊少皇斂眉思索了一陣方道:“女魃乃遠古戰神,她的血造成的損傷,一般的東西補不了。若取活屍的心頭肉,大約還需要麒麟血、淨瓶水。”
晚上,殭屍們陸續從海底爬出來。綠瞳殭屍去到小木屋時巧兒在看書,外面化雪,天氣正寒。它接了她手中的書,將她抱到懷裡捂好:“從哪裡開始……”
它的聲音突然頓住,那本書記載著遠古神獸的神通法門,而巧兒琢磨的那一頁,正是麒麟。
它默不作聲地將那書擱了,另拿了一本念給她聽。巧兒摟了它的脖子,仰頭看它:“以後不要瞞著我做事,好嗎?”
它低頭瞅她,碧色的眼眸中似有奇異的紋路,深深淺淺斂人魂識一般:“嗯."
巧兒吧地一聲在它臉頰香了一個:“那讓我陪你去取麒麟血!”
它低頭,右手輕輕撫摸她的脖子,冷不防一個手刀下去,巧兒應聲而倒,趴在它懷裡
它將她放在棺材裡,拉過被子蓋好,臨走時又回身也學她一般咬咬她的下巴。外面紅衣殭屍已經在催促,它起身走出去,將門帶上。
巧兒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中午,棺材旁邊趴著綠瞳殭屍,她伸手去摸,不知碰到了它哪裡的傷處,它呻吟了一聲,撒嬌似地往她懷裡拱,引著她的手去撫自己的傷處:“痛
巧兒大光其火,就想把它捉起來狠狠揍上一頓,但它身上被麒麟噴火烤了個七成熟,她一時下不去手:“你為什麼不去海里療傷啊!”
它自然知道她在生氣,只乖乖躺著,一聲不敢吭,半晌才在她手心裡輕輕寫字:去了海里,你醒來就看不見我,你會覺得我走了。
巧兒只得去給它找藥,跟它著實生不起氣。
麒麟雖是神獸,要取其血倒不是難事,難的是後面的淨瓶水。犼與女魃不同,他可沒有一個黃帝那樣的義父。沒有後台,當然就只有自身更強大些。誅殺麒麟取血一事已經引起神界警覺,要取觀音的淨瓶水可謂天方夜譚。
也正是因為沒有後台,一隻平民殭屍能有的選擇或者能等待的時機也就更少些。
這幾日它都悶在海底養傷,半夜溜出來陪巧兒睡覺。是非常純潔的睡覺,純潔到讓鬼車極為不耐——這也太純潔了!
它決定出去為自己家老大、老二尋覓教材。
第四十三章 淨瓶水
相比麒麟血,觀世音的淨瓶水就要棘手很多,那時候她已是西天如來座下高徒,又因其悲芸芸眾生苦難,普渡慈航,一直便廣受天下香火。
要對付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旦失敗必將與整個神界宣戰,其後果不是一個人造古神所能承擔的。
這道理其實不用多說,綠瞳殭屍心裡有數。但是一個人造的古神通常比天然的古神勇敢很多,所以它心裡也有打算----如果這件事觀世音已經無法再說出去,神界又怎麼可能知道呢?
至於怎麼樣讓觀世音不說出去麼-----
巧兒依舊天天研習術法,閒來無事便帶著眾殭屍小妖挖坑、鋪橋、修路。可以這麼說,觀天苑如如今的聲名,是她領著這些殭屍,小妖一鋤頭一鐵鍬地刨出來的。
翠微山則沒有替觀天苑澄清什麼,但是觀天苑的香客開始日漸增多。百姓最相信的始終是自己的眼睛,而且巧兒確實也竭盡所能地,在不違背命理、道德的情況下達成著眾香客各式各樣的願望。
觀天苑曾經幾多詬病,但從來沒有質疑過它的靈驗程度。
綠瞳殭屍在海底憋足了勁兒休養,十數天後傷勢已經痊癒,那時候巧兒剛好立下一條規矩:凡觀天苑所修路、橋、井,除翠微山弟子以外一律免費使用,翠微山弟子使用費用由當地村鎮自發收取。
樊少景很無語,他自恃名門大派,實在想不到觀天苑跟他來如此幼稚的一招。觀天苑所修的路和井對於翠微山弟子而言是個惱火的玩意兒,但最可恨的還是橋----路你可以繞開,水你可以不喝,但一條大河橫面前,你總不能游泳吧?
樊少景並沒有和觀天苑玩修橋鋪路挖井大比拼,他清楚翠微山的實力----人再如何努力,體力和精力終究有限,又怎麼能比得上觀天苑這一群變態?
他的做法很直接----在弟子開銷中加入過路費,水費,過橋費三項開支。凡遇此類收費,一律報銷。
觀天苑終究是在做善事不是?他覺得這也總比一群殭屍成天亂晃要好。
晚間提了酒壺去觀天苑看樊少皇,他的魂魄初時只是淡淡的影子,如今已經呈半透明狀,修為明顯進步了些,但想要衝破這陣……目前看來前路渺茫。
他自己卻並不著急,“它已經得到了活屍心、麒麟血,下一步的目標估計是淨瓶水了。”
樊少景有些疑惑,“翠微山弟子最近也回報了情況,我就覺得是副補屍的方子,師弟,這是你的手筆麼?”
樊少皇不予作答,“觀世音並不容易對付,但是以它目前的修為來看……並不是不可能。你記著,關鍵時刻,一定要讓觀世音活著逃走。如此收伏它就不必道門中人出手了。”
樊少景又扔了一顆小石子砸他:“幫助觀世音脫困,師弟啊,你掌門師兄我實在是不願翠微山弟子白白犧牲啊。”
樊少皇低頭看著那顆穿過自己身體的石子,第二十八顆。他默默地記數:“那就提前通知觀世音,愚蠢。”
樊少景頓悟,滿意而去。
陣中樊少皇將二十八顆小石子費力地挪動到一起---古戰神應龍,是睚眥必報的。
那時候混沌已開,人道已穩,神界和人間已經完全隔離開來,但修為通玄的修道人士仍然有辦法靈魂出竅,通往神界。
樊少景回去便在翠微山分觀擺了法壇,靈魂脫竅,去向觀世音報信。
然則一路趕到西天,正逢元始天尊講經時間,樊少景在門口等了一個時辰也不見人影,連守門的小童都不見了。他抿了抿嘴決定進到講經閣。
若是如來責怪……他想了好幾十個理由,比如佛渡有緣人,如今貧道恰巧趕上,亦是有緣;比如久仰釋伽牟尼尊者大名,故明知此乃大韙之舉仍拼死欲見得一面,死亦無撼……
他一路苦思著溜進講經閣,發現閣上各人均閉目沉思----根本沒有人點名!
講經閣內金光繚繞,各尊菩薩俱都光芒萬丈,眼花繚亂中他一時還真找不出觀世音,便只得悄悄混了個沒人的位置坐下。
壇上釋伽牟尼尊者仍閉目講得如痴如醉:“本尊前身釋伽牟尼未得道前,曾轉世為大毒龍,龍有艷學,名為一瞪就死。被其瞪死之人不計其數,本尊也因此結許多惡果,但世間不畏死之人良多,前來龍目送死者仍前赴後繼,絡繹不絕。後本尊得一高人點化,始令送死者絕。眾,可知本尊受了何種點化嗎?”
樊少景道長第一次聽佛陀講經,雖釋道不同,仍是心中激動----他聽過這個典故,“高人指點釋伽牟尼所化巨龍:謂之殺生者久積其怨,害人者必受人之害。若能謹奉不殺戒,必能脫離畜生道,脫離無邊苦海。此龍聽聞後奉行不殺戒,後遇獵人慾謀其皮,予之,得大解脫。”
說來也怪,他進來到現在眾人都未發現異常,但此言一出,立時所有光芒萬丈的菩薩都睜開了雙眼,目光交匯,意思非常明顯:“有外人混進來了!”
倒是正在講經的佛祖為終於有人接嘴則歡樂不已:“回答錯誤,遣出,於門外罰站一個對時!”
有小童前來架了樊少皇道長出去,他不服:“佛家典籍上明明就是此般記載的!”
但是他還沒來得及為自己申辯,就聽身後元始天尊以祥和之音娓娓講來,“那釋伽牟尼得一高人點化,高人曰:死何懼哉?可怖者,瞪一眼就懷孕是也。釋伽牟尼照此施行,前來求瞪者跡盡絕,殺業始止。”
樊少景道長淚流滿面,哭醒,送信之事失敗。次日再往,元始天尊仍講經,所有菩薩均外出雲遊,不知所蹤。
綠瞳殭屍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堵住了觀世音,它刻意想瞞住巧兒,奈何巧兒這次再不上當,跟在它身後寸步不離,它心中便更堅定了除去觀世音的決心----若是神界報復,它吉凶難卜,巧兒的吉凶就好卜多了----
觀世音高坐蓮台,左手掐訣、右手持淨瓶,瓶中插楊柳枝,周繞祥雲,所經之處仙樂飄飄,祥瑞處處。但當眼前一物攔住她的去路時,她蹺課雲遊的好心情就全部給破壞了----這、這、這東西也太醜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