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要忌憚,那也是在征服星辰大海之後去了,早著呢!

  所以。

  幾位皇子的恭維,根本沒有達到挑撥離間的作用。

  反而還被老皇帝抓住機會,當場宣布。

  「顧愛卿與科學書院眾學子當賞!朕之九子麒麟兒,心懷百姓,胸有天下,領導書院師生做出如此利國利民之物,深得朕心,眾位皇子推舉,堪稱大器。」

  「傳朕旨意昭告天下,即日起,立九皇子為太子!」

  老皇帝睜眼說瞎話,出其不意將太子之位拍定。

  幾位皇子聞言,差點沒吐血。

  什麼叫眾位皇子推舉?他們什麼時候推舉了!他們剛才明明在讚美顧燁,半個字都沒提老九好不好!

  可金口玉言。

  老皇帝已經把話當眾說出來,還有牛痘和新製鹽法的功勞,這旨意是改不了了。

  九皇子榮獲撿漏王。

  幾位皇子則狠狠瞪向顧燁,恨不得撲上去吃了他。

  都怪顧燁這個混帳,每回不搞事情則已,一搞事情就要他們老命。

  老九到底哪裡比他們好,值得顧燁這般忠心相幫?

  第206章

  太子之位當眾宣布定下,九皇子鬆口氣。

  父皇如今年紀不小,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去了,有了封太子的聖旨,就不用擔心父皇突然逝世,導致自己上位名不正言不順了。

  不過。

  這對其餘皇子而言,卻是猶如雷劈的噩耗。

  太子之位一旦定下,只要沒有被廢,那他們這些皇子無論用什麼辦法上位,必定都會在史書上留下謀反的惡名。

  或許會有人說,留下如此惡名那就留下唄,不過名聲二字,又不影響實際得到的好處。

  可事實當真這麼簡單嗎?

  不!

  縱觀歷史,對於華夏的歷代人來說,講究的就是師出有名,順理成章,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氣節對華夏人來說,重如萬金。

  這種在外國人看來虛無縹緲的東西,卻是被華夏人世世代代用生命守護堅持。

  看看歷史中那些沒有順位繼承當上皇帝的皇子,有幾個真正坐穩龍椅的?

  而造反坐穩龍椅的,無不是驚才絕艷之輩,功績斐然的千古一帝。

  現在大晉朝的幾位皇子雖說品行有些問題,可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他們可沒有像唐太宗李世民,以及明成祖朱棣那般驚世才華。

  若是他們學人家造反上位,結果可能不會太理想……

  且如今大晉朝民間安穩,百姓生活太平,他們要是因皇位掀起戰爭,百姓們也不會支持,起勢困難。

  文鬥不過!武也不敢用!

  所以。

  現在二四五皇子真是恨不得吃掉顧燁的心都有了,如果沒有顧燁的幫助,以老九還未到弱冠的年齡,也沒有母族支持,怎麼可能上位?

  沈首輔和謝太傅、祁太師也是在家唉聲嘆氣。

  「時不待老夫,時不待老夫啊。」

  如果沒有顧燁,如果沒有顧燁……

  可惜現實就是現實,沒有如果,自古與驚才絕艷之輩生在同一個,都少不了遺憾。

  幾位皇子氣悶得不行,但又不想死心。

  突然想起沈首輔幾人派去勾引顧家哥兒的孫子,這幾年忙著朝堂爭鬥,差點把這美男計的事情給忘了。

  雖然結果看起來好像是失敗了,畢竟要是美男計成功的話,現在九皇子也不至於被立為太子。

  但萬一呢?

  萬一還有意外呢?

  於是。

  不想死心的二四五皇子趕緊催促沈首輔等人回家詢問,心中抱著一絲僥倖希望。

  然後結果,自然是沈首輔三隻老狐狸,被自己孫子給策反了。

  ……

  沈府。

  已英俊勃發郎君的沈良,看向自己已經老態龍鐘的祖父,語氣很是無奈。

  「祖父,其實孫兒不太明白,我們的目標明明是振興家族,您為何非得在四皇子這顆樹上吊死?」

  「四皇子有多少能力,您應當清楚,與九皇子著實天才地別。還是說,祖父想做那權傾朝野,謀朝篡位之事,所以才非四皇子這等庸才不可?」

  此話落下。

  沈首輔瞬間變臉,生氣呵斥,「閉嘴!胡說八道些什麼!咱們沈家乃忠良之後,豈能做那謀朝篡位的賊子之事!」

  「正所謂一奴不侍二主,自古上位者最忌諱的就是牆頭草,九皇子雖有才能,可我們與四皇子的牽扯太深了,九皇子一旦上位,豈能容忍我們這些站了位的皇子舊臣?」

  「良兒,不是祖父頑固不化,而是事實不給咱們沈家重新選擇的機會,沈家想要活,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啊……」

  沈首輔嘆氣。

  他是有些貪權之心,當初才會選擇能力稍差的四皇子,而不是當初能力算計更厲害的三皇子,但他確實沒有謀反之心,只是要一個好糊弄的主子而已。

  現在的形式他豈會不清楚?豈會不知道九皇子才是明君?

  可他沒有反悔的機會了啊。

  不過。

  沈良卻是搖頭,「祖父,您是一葉障目了……」

  「自古君王確實大多氣量狹小,但九皇子卻是其中特例之一,您覺得像顧大人那麼聰明的人,如果九皇子是心胸狹隘之人,他會那般毫無顧忌的幫助九皇子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