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梁玦若有所思:“朝廷遲早要禁娼的,到那時妓館查封了,你們這些煙花女子又該如何,想過沒有。”
楚娘扭了扭身,滿不在乎道:“朝廷要禁,我能有什麼法子,只是他們也該指一條活路,叫我們有安身立命的去處,否則明面上禁了,私底下又多出無數的暗娼來,終究無用。”
梁玦抽完一撮煙,躺在榻上沒再說話。
楚娘笑睨著他,湊近去,用手挑逗他的臉:“梁公子,其實如你這般花了錢不嫖,只講道理的大善人,我不是第一次見,我也曉得你心裡很瞧不起我,但你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麼好命,一出生便不愁吃穿,這輩子最大的困擾無非就是科舉,考不中,你繼續做你的富家子弟,什麼時候來了興致,便跑到青樓勸人從良,我們能有多少覺悟,怎麼能跟你們這些平日裡談論治國安.邦、民生大計的讀書人相比?我看吶,你還是別費心思了。”
梁玦默了會兒:“我知道一個人,從前跟你一樣,在風塵里討生活,後來她改名換姓,給長官做幕賓……”
“你說縣衙里那位宋先生?最近她風頭很盛,前日還在寶宣書院講自己學幕的經歷,很令人欽佩,這條街上好幾個姑娘聽說她的事跡以後都從良了。”楚娘笑:“宋先生的確了不起,可如她這般氣魄、才華,還有背後吃的苦,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你想叫我幹些清白的營生,不就讓我吃苦嗎,可是憑什麼你們一出生便享受錦衣玉食,而我就非要吃苦呢?我不懂這個道理,也從來沒人教過我,如今泥足深陷,斷然出不來了,你還是救救那些尚未墮落的小姑娘才是正理。”
梁玦感到心力交瘁,心裡難受,拍拍她的肩:“你出去吧,我這裡不用伺候。”
“好的呀,”楚娘收拾花生和蜜餞:“對了,我還得多說一句,從明日起,我會告訴媽媽不做你生意了,你請找別的姑娘吧。”
“為何?我給的錢少了?”
“不少,梁公子出手很大方,”楚娘笑著:“只是啊,我輕狂慣了,做不得學生,即便對著你這張俊俏的臉蛋,每日聽道理,那也受不住。你是大善人,不會跟奴家計較的,對嗎?”
梁玦淡淡望著她,眼底如死水一般,沒有半點漣漪:“你去吧。”
“誒。”
於是這裡又剩下他一人,外頭隱隱傳來堂倌的叫喊,在喚:“鶯姐有客了!”接著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從樓下上來,由遠至近,隔壁房門打開,姑娘低聲笑說著什麼,迎了進去。
窗外嘎吱嘎吱,小船搖過。
梁玦在這昏沉里不知躺了多久,門外忽然出現兩三個人影,模模糊糊,略停頓片刻,悄聲進來了。
他坐起身,細看了幾眼,面色變得僵硬。
“宏大人讓我接你回去。”宋敏打量屋內擺設,臉上淡淡笑著,問:“你吃酒了嗎,要不要人攙扶?”
梁玦一動不動地盯住她:“我的事,用不著你們操心。”
宋敏走到窗前,半開窗扇,望著河岸燈火,喃喃說:“時辰還早,我陪你待會兒。”
梁玦冷笑:“此情此景,你瞧著很眼熟吧?”
“揚州二十四橋比這裡大多了。”宋敏笑道:“岸邊全是茶館酒肆,每入夜,上百盞紗燈亮起,姑娘們沐浴薰香,出巷子,盤桓在茶肆之間站關。燈火照著,臉上畫著濃妝,有的掀開竹簾,露出一截腳丫子,有的唱小詞,引人注目,遊客來來往往,有看中的,立刻拉著手往深巷裡去。那些沒被相中的,等到夜深,茶館打烊,獨自摸黑返回,少不得要被老鴇打罵一頓。”
梁玦聽得心裡發悶:“你也上街拉過客?”
宋敏搖頭低笑:“沒有,我還算紅牌,不必出門站關。若當時再做幾年,人老珠黃了,應該也是那般下場。”
梁玦沒來由的重複:“紅牌。”
“是呀。”宋敏坐到他身旁,氣定神閒地擺弄茶碗:“我幼時被牙婆買去,跟十幾個女孩住在一起,每日習學書畫琴棋,學梳妝,學儀態,也不許吃飽,養孱弱之姿,長大供富商挑選。識字後我便不大喜歡詩文,偏愛看律法公案,為這個沒少挨揍。後來那些買家見我滿腹經綸,都不敢要,於是最終淪落到了煙裊樓。”
梁玦垂著頭,僵硬地盯著茶盤。
宋敏說:“那年我十六歲,初夜賣給一位鹽商,據說是個季常癖,家裡原有個河東獅,被管教數十年,老婆一死,他便夜夜宿妓嫖.娼,猶如大赦一般。許是從前被壓制久了,生出一股怪癖,相處時非打即罵,口中污穢難當,我疼得不停哭喊,媽媽聽見了,在外頭拍門,叫他快些停手,說我們這兒不許虐待姑娘,再如此便要報官去,那人聽罷,另拿了一張銀票,媽媽賠笑,又勸兩句便走了。”
“煙裊樓七年,每夜春宵,男人們伏在我身上喘氣,不管老的少的,影子晃在牆上,猶如牲口那般,很多時候我也懷疑自己是牲口,賣身賣笑,活得不成人樣。”
“有時來了葵水,或是生病,不能接客,夜裡睡著,聽見隔壁屋子傳來交歡的聲音,不知怎麼,竟嘔吐不止。我以為我會死在揚州,就像樓里的姐妹,得了楊梅瘡,長出幾個大包,化膿出血,臭水四流……”
楚娘扭了扭身,滿不在乎道:“朝廷要禁,我能有什麼法子,只是他們也該指一條活路,叫我們有安身立命的去處,否則明面上禁了,私底下又多出無數的暗娼來,終究無用。”
梁玦抽完一撮煙,躺在榻上沒再說話。
楚娘笑睨著他,湊近去,用手挑逗他的臉:“梁公子,其實如你這般花了錢不嫖,只講道理的大善人,我不是第一次見,我也曉得你心裡很瞧不起我,但你要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麼好命,一出生便不愁吃穿,這輩子最大的困擾無非就是科舉,考不中,你繼續做你的富家子弟,什麼時候來了興致,便跑到青樓勸人從良,我們能有多少覺悟,怎麼能跟你們這些平日裡談論治國安.邦、民生大計的讀書人相比?我看吶,你還是別費心思了。”
梁玦默了會兒:“我知道一個人,從前跟你一樣,在風塵里討生活,後來她改名換姓,給長官做幕賓……”
“你說縣衙里那位宋先生?最近她風頭很盛,前日還在寶宣書院講自己學幕的經歷,很令人欽佩,這條街上好幾個姑娘聽說她的事跡以後都從良了。”楚娘笑:“宋先生的確了不起,可如她這般氣魄、才華,還有背後吃的苦,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你想叫我幹些清白的營生,不就讓我吃苦嗎,可是憑什麼你們一出生便享受錦衣玉食,而我就非要吃苦呢?我不懂這個道理,也從來沒人教過我,如今泥足深陷,斷然出不來了,你還是救救那些尚未墮落的小姑娘才是正理。”
梁玦感到心力交瘁,心裡難受,拍拍她的肩:“你出去吧,我這裡不用伺候。”
“好的呀,”楚娘收拾花生和蜜餞:“對了,我還得多說一句,從明日起,我會告訴媽媽不做你生意了,你請找別的姑娘吧。”
“為何?我給的錢少了?”
“不少,梁公子出手很大方,”楚娘笑著:“只是啊,我輕狂慣了,做不得學生,即便對著你這張俊俏的臉蛋,每日聽道理,那也受不住。你是大善人,不會跟奴家計較的,對嗎?”
梁玦淡淡望著她,眼底如死水一般,沒有半點漣漪:“你去吧。”
“誒。”
於是這裡又剩下他一人,外頭隱隱傳來堂倌的叫喊,在喚:“鶯姐有客了!”接著一陣窸窸窣窣的腳步聲從樓下上來,由遠至近,隔壁房門打開,姑娘低聲笑說著什麼,迎了進去。
窗外嘎吱嘎吱,小船搖過。
梁玦在這昏沉里不知躺了多久,門外忽然出現兩三個人影,模模糊糊,略停頓片刻,悄聲進來了。
他坐起身,細看了幾眼,面色變得僵硬。
“宏大人讓我接你回去。”宋敏打量屋內擺設,臉上淡淡笑著,問:“你吃酒了嗎,要不要人攙扶?”
梁玦一動不動地盯住她:“我的事,用不著你們操心。”
宋敏走到窗前,半開窗扇,望著河岸燈火,喃喃說:“時辰還早,我陪你待會兒。”
梁玦冷笑:“此情此景,你瞧著很眼熟吧?”
“揚州二十四橋比這裡大多了。”宋敏笑道:“岸邊全是茶館酒肆,每入夜,上百盞紗燈亮起,姑娘們沐浴薰香,出巷子,盤桓在茶肆之間站關。燈火照著,臉上畫著濃妝,有的掀開竹簾,露出一截腳丫子,有的唱小詞,引人注目,遊客來來往往,有看中的,立刻拉著手往深巷裡去。那些沒被相中的,等到夜深,茶館打烊,獨自摸黑返回,少不得要被老鴇打罵一頓。”
梁玦聽得心裡發悶:“你也上街拉過客?”
宋敏搖頭低笑:“沒有,我還算紅牌,不必出門站關。若當時再做幾年,人老珠黃了,應該也是那般下場。”
梁玦沒來由的重複:“紅牌。”
“是呀。”宋敏坐到他身旁,氣定神閒地擺弄茶碗:“我幼時被牙婆買去,跟十幾個女孩住在一起,每日習學書畫琴棋,學梳妝,學儀態,也不許吃飽,養孱弱之姿,長大供富商挑選。識字後我便不大喜歡詩文,偏愛看律法公案,為這個沒少挨揍。後來那些買家見我滿腹經綸,都不敢要,於是最終淪落到了煙裊樓。”
梁玦垂著頭,僵硬地盯著茶盤。
宋敏說:“那年我十六歲,初夜賣給一位鹽商,據說是個季常癖,家裡原有個河東獅,被管教數十年,老婆一死,他便夜夜宿妓嫖.娼,猶如大赦一般。許是從前被壓制久了,生出一股怪癖,相處時非打即罵,口中污穢難當,我疼得不停哭喊,媽媽聽見了,在外頭拍門,叫他快些停手,說我們這兒不許虐待姑娘,再如此便要報官去,那人聽罷,另拿了一張銀票,媽媽賠笑,又勸兩句便走了。”
“煙裊樓七年,每夜春宵,男人們伏在我身上喘氣,不管老的少的,影子晃在牆上,猶如牲口那般,很多時候我也懷疑自己是牲口,賣身賣笑,活得不成人樣。”
“有時來了葵水,或是生病,不能接客,夜裡睡著,聽見隔壁屋子傳來交歡的聲音,不知怎麼,竟嘔吐不止。我以為我會死在揚州,就像樓里的姐妹,得了楊梅瘡,長出幾個大包,化膿出血,臭水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