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頁
披星踏月趕回來的男人不及梳洗,素來好潔的癖好也顧不上了,就這麼裹著披風,支肘靠在床頭,近乎貪戀的回味她身上的氣息。
像剝粽子一般,將她的腦袋從被窩裡露出來。屋裡沒點燈,他就著窗外透進的月光,輕柔碰觸她面頰。
聽她在夢裡喚他,他疲累的心,淌過一股暖流。連日來的奔波,再見她,疲憊一掃而光。
幸而,幸而她安然無恙。兩個小的,亦然。
「卿卿,喚世恆。」原來她在夢裡,膽子大到直呼他名諱。清醒時,從來都是老實又規矩喚他聲「大人」。偶爾床笫間,被他逼得急了,憋出句「夫君」來,他以為已是她能做到的極致。
今日方知,他錯怪了她。背著他,她膽大如斯。
若說之前感到從背後傳來的暖意是做夢,那麼眼下湊在她耳邊,熱騰騰一聲呢喃,她怎能傻乎乎自欺欺人,還以為這還是在夢裡?
嘩一聲翻轉過來,被她揚起的被褥正正砸在他臉上。滑稽的,當頭罩著他,隆起半個人形。
一時間,屋裡靜極。
被被褥蓋著的那人,不悅的,將阻擋之物挑落開去。抬眼對上她鼓著眼睛,怔怔凝望他的視線。
此刻她披頭散髮,毛茸茸亂糟糟的腦袋,絕對算不得好看。可他嘴角漸漸彎起,眼裡柔情似水,將似乎受了頗大衝擊,一時還沒緩過神來之人,輕輕帶進懷裡。
「卿卿,吾歸矣。」
就這麼一句話,破開她多日來的壓抑。
「哇」一聲,她如小兒般,在他懷裡劇烈掙扎抗拒。一頭痛哭,一頭拼了命的推他,狀若瘋癲,對他,破口大罵。
「顧衍,混蛋!」
奈何她終究是斯文人,在此之前,兩輩子沒與人動過粗。來來回回只會這麼一句,再難聽的話,實難說得出口。
拳頭如雨點般落在他肩上,自來溫婉之人,動起氣來,比尋常人更難撫慰。
頭一回見她如此失態,他初時一懵,極快便反應過來,不止不動怒,反倒無賴般,死纏爛打擁著她,片刻也不鬆手。
「阿瑗不哭。吾歸矣,吾歸矣……」
一遍遍重複,縱使外間推崇他學富五車,而他到了她跟前,只會如此念叨這麼一句。
歸矣,歸矣。兩字何其沉重。
她在他懷裡放聲大哭,這般大動靜,自然惹得在前頭打地鋪的春英,嚇得立馬就要衝進內室。直到莽莽撞撞掀了帘子,聽得裡面傳出一聲低沉的呵斥,春英一愣,這才欣喜若狂,連滾帶爬,真就退了出去。
「不許你吼她!」她正沖他撒氣呢,便聽他比她聲氣還大,竟有功夫管她的婢子。
那人無奈一笑,拍著她背心,好脾氣的遷就,「然,都聽卿卿的,不吼便不吼。」
若非怕她事後怪他當底下人面前,害她沒臉。他又何需畏懼人言。
看她哭得眼睛通紅,也知她如此,這幾日必定過得辛苦。他抽過矮凳上疊放的乾淨裙裳,也不管那料子是今歲新進貢的蟬紗,便是國公府,也只得了一匹。
拎起一角,就這麼替她細心擦拭糊花了的小臉。
她哭,他抹。永遠比她更有耐性。
於是她哭累了,力氣也沒他大,仿佛知道再這麼下去,他是不吝陪她鬧到天明的。末了重重捶他一下,泄氣般扭過身,粗魯的拽過被子,將自個兒捂得嚴嚴實實。一點兒也不給他留,一絲頭髮也不叫他碰到。
**
這夜過後,整個營地都知曉,國公大人已然親至。
公孫幾個,連帶崔媽媽春英,無不喜笑顏開,仿佛隨著他歸來,頭頂的烏雲都散了。尤其兩個小的,更是整日整日粘著他。阿荇嘟嘴兒老大不樂意沖他抱怨,「娘親將阿荇壓在馬上顛來顛去,壓的阿荇肚子疼。」
小小的孩童,還不知逃亡時,母親是用性命在保全她。可他知道,心裡頓時一痛,只一想像那副場景,他額角便突突的跳。
詵哥兒立在他身旁,揚起脖子,深深皺起眉頭,「父親,母親這幾日,夜裡總是偷偷哭泣。兒不敢去勸,唯恐越勸,母親越傷心。」
聞言,他牽起愁眉不展的少年郎的手,又將阿荇抱在膝頭,慈和的摸摸他二人發頂,不發一言,眼底帶著深深的思量。
**
也是這一日,春英忐忑的發愁。
原來她家主子不發脾氣便罷了,一旦動了真火,竟這般倔強,誰的話也聽不進去。這都連著好幾日對大人不理不睬,夜裡也是分榻而眠,這可如何是好?
主子這彆扭再這麼折騰下去,表面上做戲做的再好,總有露馬腳的時候。當著小主子的面,和樂融融,一轉身,便給大人臉子看。
詵哥兒那般聰慧,今兒已起了疑心。將她單個兒叫到拐角,問母親是否還在與父親賭氣。春英沒敢點頭,只吞吞吐吐隨便找了個託詞,險險支吾過去。
這晚春英又偷偷摸到門邊,耳朵貼著門縫,仔細聽裡頭的動靜。
「阿瑗,還待氣我到何時?」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屋裡也沒回應。春英握緊拳頭,在外頭乾巴巴著急。
「不是與你細說過了,為夫不曾渡河。那橋也是我命人截斷。瞿河兩岸盛長葦草,逆黨潛伏其中,火攻逼其顯露行跡不難。王上身側有劉高在,劉高對行宮密道知之甚祥,一時半會兒,出不了岔子。為夫留下拖延些時候,混淆耳目,自有大軍自漳縣出,奔而勤王。」
像剝粽子一般,將她的腦袋從被窩裡露出來。屋裡沒點燈,他就著窗外透進的月光,輕柔碰觸她面頰。
聽她在夢裡喚他,他疲累的心,淌過一股暖流。連日來的奔波,再見她,疲憊一掃而光。
幸而,幸而她安然無恙。兩個小的,亦然。
「卿卿,喚世恆。」原來她在夢裡,膽子大到直呼他名諱。清醒時,從來都是老實又規矩喚他聲「大人」。偶爾床笫間,被他逼得急了,憋出句「夫君」來,他以為已是她能做到的極致。
今日方知,他錯怪了她。背著他,她膽大如斯。
若說之前感到從背後傳來的暖意是做夢,那麼眼下湊在她耳邊,熱騰騰一聲呢喃,她怎能傻乎乎自欺欺人,還以為這還是在夢裡?
嘩一聲翻轉過來,被她揚起的被褥正正砸在他臉上。滑稽的,當頭罩著他,隆起半個人形。
一時間,屋裡靜極。
被被褥蓋著的那人,不悅的,將阻擋之物挑落開去。抬眼對上她鼓著眼睛,怔怔凝望他的視線。
此刻她披頭散髮,毛茸茸亂糟糟的腦袋,絕對算不得好看。可他嘴角漸漸彎起,眼裡柔情似水,將似乎受了頗大衝擊,一時還沒緩過神來之人,輕輕帶進懷裡。
「卿卿,吾歸矣。」
就這麼一句話,破開她多日來的壓抑。
「哇」一聲,她如小兒般,在他懷裡劇烈掙扎抗拒。一頭痛哭,一頭拼了命的推他,狀若瘋癲,對他,破口大罵。
「顧衍,混蛋!」
奈何她終究是斯文人,在此之前,兩輩子沒與人動過粗。來來回回只會這麼一句,再難聽的話,實難說得出口。
拳頭如雨點般落在他肩上,自來溫婉之人,動起氣來,比尋常人更難撫慰。
頭一回見她如此失態,他初時一懵,極快便反應過來,不止不動怒,反倒無賴般,死纏爛打擁著她,片刻也不鬆手。
「阿瑗不哭。吾歸矣,吾歸矣……」
一遍遍重複,縱使外間推崇他學富五車,而他到了她跟前,只會如此念叨這麼一句。
歸矣,歸矣。兩字何其沉重。
她在他懷裡放聲大哭,這般大動靜,自然惹得在前頭打地鋪的春英,嚇得立馬就要衝進內室。直到莽莽撞撞掀了帘子,聽得裡面傳出一聲低沉的呵斥,春英一愣,這才欣喜若狂,連滾帶爬,真就退了出去。
「不許你吼她!」她正沖他撒氣呢,便聽他比她聲氣還大,竟有功夫管她的婢子。
那人無奈一笑,拍著她背心,好脾氣的遷就,「然,都聽卿卿的,不吼便不吼。」
若非怕她事後怪他當底下人面前,害她沒臉。他又何需畏懼人言。
看她哭得眼睛通紅,也知她如此,這幾日必定過得辛苦。他抽過矮凳上疊放的乾淨裙裳,也不管那料子是今歲新進貢的蟬紗,便是國公府,也只得了一匹。
拎起一角,就這麼替她細心擦拭糊花了的小臉。
她哭,他抹。永遠比她更有耐性。
於是她哭累了,力氣也沒他大,仿佛知道再這麼下去,他是不吝陪她鬧到天明的。末了重重捶他一下,泄氣般扭過身,粗魯的拽過被子,將自個兒捂得嚴嚴實實。一點兒也不給他留,一絲頭髮也不叫他碰到。
**
這夜過後,整個營地都知曉,國公大人已然親至。
公孫幾個,連帶崔媽媽春英,無不喜笑顏開,仿佛隨著他歸來,頭頂的烏雲都散了。尤其兩個小的,更是整日整日粘著他。阿荇嘟嘴兒老大不樂意沖他抱怨,「娘親將阿荇壓在馬上顛來顛去,壓的阿荇肚子疼。」
小小的孩童,還不知逃亡時,母親是用性命在保全她。可他知道,心裡頓時一痛,只一想像那副場景,他額角便突突的跳。
詵哥兒立在他身旁,揚起脖子,深深皺起眉頭,「父親,母親這幾日,夜裡總是偷偷哭泣。兒不敢去勸,唯恐越勸,母親越傷心。」
聞言,他牽起愁眉不展的少年郎的手,又將阿荇抱在膝頭,慈和的摸摸他二人發頂,不發一言,眼底帶著深深的思量。
**
也是這一日,春英忐忑的發愁。
原來她家主子不發脾氣便罷了,一旦動了真火,竟這般倔強,誰的話也聽不進去。這都連著好幾日對大人不理不睬,夜裡也是分榻而眠,這可如何是好?
主子這彆扭再這麼折騰下去,表面上做戲做的再好,總有露馬腳的時候。當著小主子的面,和樂融融,一轉身,便給大人臉子看。
詵哥兒那般聰慧,今兒已起了疑心。將她單個兒叫到拐角,問母親是否還在與父親賭氣。春英沒敢點頭,只吞吞吐吐隨便找了個託詞,險險支吾過去。
這晚春英又偷偷摸到門邊,耳朵貼著門縫,仔細聽裡頭的動靜。
「阿瑗,還待氣我到何時?」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屋裡也沒回應。春英握緊拳頭,在外頭乾巴巴著急。
「不是與你細說過了,為夫不曾渡河。那橋也是我命人截斷。瞿河兩岸盛長葦草,逆黨潛伏其中,火攻逼其顯露行跡不難。王上身側有劉高在,劉高對行宮密道知之甚祥,一時半會兒,出不了岔子。為夫留下拖延些時候,混淆耳目,自有大軍自漳縣出,奔而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