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
「皇六子謝淮,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2]
眾人低眉斂目,跪了一地,一字一句聽完,略感驚訝,但細想之下,又覺理所應當,大皇子二皇子無甚政績,不堪大用,三皇子心思難測,城府頗深,疑點諸多,唯有六皇子,性格平和,奮勇敢搏。
只是,如今謝淮並不在京中。
夜深露重,喪鐘長鳴。
「聖上——駕崩——」
忽聞噩耗,大臣們紛紛趕赴宮中,伏跪於地,後宮娘娘和皇子們也齊齊趕來,而殿內,閣老們面目沉靜,那封聖旨被好生收了起來,並沒有大肆公布。
趙在澤默不作聲地看著,沒有多言。
宮中哭聲震天,眾人縞素。
此時,腳步聲響起,禁衛軍來來往往,將這宮中圍了個水泄不通,一干大臣哭聲頓住,驚慌不已,常戎安擋於宮門口,寸步不讓。
「我遵陛下口諭鎮守宮中,直到新皇登基,這段時日,便委屈諸位大人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齊齊看向常戎安,常戎安從懷中掏出一枚虎符,擲地有聲地說:「即日起,不得出宮!」
這下所有人都瞭然了,常戎安多年不離京,便是為此。
趙在澤拿過遺詔,高聲誦讀,而後手捧詔書前行,他行至趙渝身旁,跪地呈上。
「此詔交由娘娘再合適不過。」
趙渝同他對視一眼,接過了詔書。
「趙大人!」
幾位閣老怒道:「這般作為,卻是將我等置於何地?!」
趙在澤明擺著不信他們,誰人不知常戎安是他舅舅,而趙渝更是他親妹,這番大膽行徑,無非是仗著如今情勢,將他們的臉皮放在地上踩。
趙渝起身,冷聲道:「本宮身為皇子正妃,先皇金口玉言親下婚書,雖有違禮制,然現下殿下正在疆場,不同往日,自當變通一二,莫非諸位是不信本宮?!」
她巡視在場眾人,目光沉沉,不怒自威,身後是一片持刀的禁衛軍,常戎安大馬金刀地立於她身側,率先出言:「怎敢懷疑娘娘?」
王侍郎緊跟著符合道:「如此也可,交由娘娘再好不過。」
許御史:「如今情勢緊急,倘若聖旨有失,諸位可能擔當地起?娘娘身份貴重,實在合情合理。」
「……」
閣老們氣得發抖,到底形勢比人強,一些重臣均是贊同,如今宮中已被常戎安把持,還能說什麼,況且沒必要得罪新皇。
謝津眼光沉沉,他上前來:「莫非連本殿也不得出?」
「殿下身為兄長,若連殿下們也不得出,卻又是個什麼道理?!」
「常將軍,莫非是想擁兵自重,圍困皇親?」
「……」
霎時便有數位大臣出言,常戎安握緊劍柄,他盯著謝津,說:「恕我得罪。」
謝津扯了扯嘴角:「常將軍威勢大得很。」
「此番罪責,自等新皇定論。」
常戎安拔出劍來,逼視眾人:「所有人等,一律不許出!違者當斬!」
「噌噌——」
禁衛軍紛紛拔出劍來,劍光雪亮,照此長夜。
作者有話說:
[1]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出自康熙遺詔
[2] 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出自康熙遺詔
第60章
◎天下興亡◎
聖上駕崩, 宮中亂作一團,常戎安守住宮門,趙在澤督查百官, 趙渝坐鎮宮闈,只是待到次日,忽有朝臣暴斃。
「常將軍——!」
「你莫非是想將我等一一謀害不成?!」
「無論如何, 後事當辦!」
「……」
此時, 先皇后趕來,徑直跪地:「還請將軍念及舊情,著人送遺體歸家,大人們為大衛辛勞多年, 勞苦功高,便是先皇也感念於懷, 懇請將軍放開一線,全此禮法,如若不然, 我愧對諸位大人,無顏再見世人,就讓我就此隨先皇而去。」
「……」
常戎安頂住壓力,仍然不放開宮門, 只遣人運送遺體而出,正是這一點空隙,謝津於宮中失蹤。
「嘭——!」
常戎安咬牙:「宮中果然有人接應。」
趙在澤:「戰事將起, 還請舅舅即刻點兵鎮守。」
常戎安嘆息一聲,匆匆而去。
待到處理完一應事宜後, 已至深夜。
趙渝坐於桌案前, 於燈下看著這封詔書, 她神情沉靜,眉峰蹙起,長靜靜立一旁。
「叩叩。」
趙在澤敲門而入,低聲道:「妹妹。」
眼下他們都出不了宮,這是一早便打算好的,為了防止有人藏匿或偽造遺詔,勾結串通,先行一步封鎖皇宮,守住遺詔,眼下最需要的便是時間。
趙渝:「京城不安全,這封詔書必須送到謝淮手上。」
「我會讓舅舅全力配合。」
趙在澤頓了頓,看著她,忍不住輕聲道:「妹妹。」
「大哥你不用勸我。」趙渝閉了閉眼,語氣堅定:「我不能走,我會讓謝淮留下的人接應,京城也不能有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皇六子謝淮,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2]
眾人低眉斂目,跪了一地,一字一句聽完,略感驚訝,但細想之下,又覺理所應當,大皇子二皇子無甚政績,不堪大用,三皇子心思難測,城府頗深,疑點諸多,唯有六皇子,性格平和,奮勇敢搏。
只是,如今謝淮並不在京中。
夜深露重,喪鐘長鳴。
「聖上——駕崩——」
忽聞噩耗,大臣們紛紛趕赴宮中,伏跪於地,後宮娘娘和皇子們也齊齊趕來,而殿內,閣老們面目沉靜,那封聖旨被好生收了起來,並沒有大肆公布。
趙在澤默不作聲地看著,沒有多言。
宮中哭聲震天,眾人縞素。
此時,腳步聲響起,禁衛軍來來往往,將這宮中圍了個水泄不通,一干大臣哭聲頓住,驚慌不已,常戎安擋於宮門口,寸步不讓。
「我遵陛下口諭鎮守宮中,直到新皇登基,這段時日,便委屈諸位大人了。」
此言一出,所有人齊齊看向常戎安,常戎安從懷中掏出一枚虎符,擲地有聲地說:「即日起,不得出宮!」
這下所有人都瞭然了,常戎安多年不離京,便是為此。
趙在澤拿過遺詔,高聲誦讀,而後手捧詔書前行,他行至趙渝身旁,跪地呈上。
「此詔交由娘娘再合適不過。」
趙渝同他對視一眼,接過了詔書。
「趙大人!」
幾位閣老怒道:「這般作為,卻是將我等置於何地?!」
趙在澤明擺著不信他們,誰人不知常戎安是他舅舅,而趙渝更是他親妹,這番大膽行徑,無非是仗著如今情勢,將他們的臉皮放在地上踩。
趙渝起身,冷聲道:「本宮身為皇子正妃,先皇金口玉言親下婚書,雖有違禮制,然現下殿下正在疆場,不同往日,自當變通一二,莫非諸位是不信本宮?!」
她巡視在場眾人,目光沉沉,不怒自威,身後是一片持刀的禁衛軍,常戎安大馬金刀地立於她身側,率先出言:「怎敢懷疑娘娘?」
王侍郎緊跟著符合道:「如此也可,交由娘娘再好不過。」
許御史:「如今情勢緊急,倘若聖旨有失,諸位可能擔當地起?娘娘身份貴重,實在合情合理。」
「……」
閣老們氣得發抖,到底形勢比人強,一些重臣均是贊同,如今宮中已被常戎安把持,還能說什麼,況且沒必要得罪新皇。
謝津眼光沉沉,他上前來:「莫非連本殿也不得出?」
「殿下身為兄長,若連殿下們也不得出,卻又是個什麼道理?!」
「常將軍,莫非是想擁兵自重,圍困皇親?」
「……」
霎時便有數位大臣出言,常戎安握緊劍柄,他盯著謝津,說:「恕我得罪。」
謝津扯了扯嘴角:「常將軍威勢大得很。」
「此番罪責,自等新皇定論。」
常戎安拔出劍來,逼視眾人:「所有人等,一律不許出!違者當斬!」
「噌噌——」
禁衛軍紛紛拔出劍來,劍光雪亮,照此長夜。
作者有話說:
[1]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敬天法祖之實在柔遠能邇、休養蒼生,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保邦於未危、致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寤寐不遑,為久遠之國計,庶乎近之。——出自康熙遺詔
[2] 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布告中外,咸使聞知。——出自康熙遺詔
第60章
◎天下興亡◎
聖上駕崩, 宮中亂作一團,常戎安守住宮門,趙在澤督查百官, 趙渝坐鎮宮闈,只是待到次日,忽有朝臣暴斃。
「常將軍——!」
「你莫非是想將我等一一謀害不成?!」
「無論如何, 後事當辦!」
「……」
此時, 先皇后趕來,徑直跪地:「還請將軍念及舊情,著人送遺體歸家,大人們為大衛辛勞多年, 勞苦功高,便是先皇也感念於懷, 懇請將軍放開一線,全此禮法,如若不然, 我愧對諸位大人,無顏再見世人,就讓我就此隨先皇而去。」
「……」
常戎安頂住壓力,仍然不放開宮門, 只遣人運送遺體而出,正是這一點空隙,謝津於宮中失蹤。
「嘭——!」
常戎安咬牙:「宮中果然有人接應。」
趙在澤:「戰事將起, 還請舅舅即刻點兵鎮守。」
常戎安嘆息一聲,匆匆而去。
待到處理完一應事宜後, 已至深夜。
趙渝坐於桌案前, 於燈下看著這封詔書, 她神情沉靜,眉峰蹙起,長靜靜立一旁。
「叩叩。」
趙在澤敲門而入,低聲道:「妹妹。」
眼下他們都出不了宮,這是一早便打算好的,為了防止有人藏匿或偽造遺詔,勾結串通,先行一步封鎖皇宮,守住遺詔,眼下最需要的便是時間。
趙渝:「京城不安全,這封詔書必須送到謝淮手上。」
「我會讓舅舅全力配合。」
趙在澤頓了頓,看著她,忍不住輕聲道:「妹妹。」
「大哥你不用勸我。」趙渝閉了閉眼,語氣堅定:「我不能走,我會讓謝淮留下的人接應,京城也不能有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