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頁
第103章 長相思
女帝登基之事傳開, 沉寂一段日子的京師,又重新熱鬧起來。
沒了唐匡民將案子壓制,沈昌的死期順利定下來, 於寂寥深秋最後一日, 斬首示眾。
那一日,身穿孝衣的一眾老者, 捧著一個個牌位將刑場圍起來, 把下手的劊子手都嚇得夠嗆,心裡發毛。
恰在此時, 天邊飄起了細細碎碎的小雪, 夾著一點點的雨,像是天在泣淚。
洛懷珠身上的藥帶, 終於可以全部拆卸下來,穿回正常衣裳,不必再哆嗦著吹寒風, 生怕自己年紀輕輕就寒氣入骨。
她伸手將飄落的雪水接在掌心裡,看它在掌心融化以後,順著指縫一點一點往下滴落, 在地面積成一灘。
天光黯淡,劊子手手中的大刀都閃不出寒光。
沈昌脊骨斷裂,不能自理, 被一路拖著拉上刑場 , 如一根腐壞的稻草般,渾身沾著不明液體和爛泥,耷拉在地上, 被人按住腦袋塞進砍頭的台子。
縱然對方形容潦倒,洛懷珠也能認出那張臉, 的確是沈昌無疑。
她眼見刀鋒落下,濺起一道血痕,刀尖的血滴滴答答,在台上積起一灘紅水。
手腕驀然便支撐不住,軟軟向下垂落。
掌心化開的冰涼雪水便順著指縫,滑落指尖,再滴滴答答墜落。
「阿姊——」林衡將她的手撈回來,接過阿浮手上的布巾,將她掌心、指頭擦乾淨,捂進手爐中,「衡還在。」
他將自己的臉貼在對方冰涼的指背上。
方才有那麼一瞬間,他覺得自家阿姊就像冬日的冰雕一般,輕輕往地面一推,便會乍然碎裂開來,滾落滿地。
洛懷珠垂下眼皮,打量著手爐上的傷魂鳥紋樣,再抬起時便染上幾分溫度。
她起身,伸手拉了拉少年的衣襟,將褶皺理順,再讓阿浮給她披上薄裘,往外走去。
「走吧。」
他們還有正事要辦。
鑲著明珠的繡花鞋從娘子盛裝的華服中露出來,她接過阿浮手中的紅傘,自己踏上墜著冰霜的山間路。
紅傘將她視野遮住,她按照先前查到的地方,一步步數著。
爾後,入眼一襲淡青竹紋袍子。
她抬起傘,與青年手上素色油紙傘撞在一起。
水珠簌簌滾落,將他們兩人的衣擺打濕,黏黏貼在靴子和繡鞋上。
「謝景明。」她開口才發現,自己的嗓音竟有些啞,「你怎麼來了。」
青年將手中籃子提出來:「忌日將近,怕人發現,提前來供奉。」
習慣了,一時沒想起來唐匡民已不在,他不必偷摸著來。
唐匡民還在時,誰也不敢前來給老友上香。
他一倒下,沈昌的判決出來,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波人。
素來無人打理的墳頭,如今雜草全消,香燭還在風雨霜雪中跳著火光。
洛懷珠托著手爐的手伸出一根指頭,將籃子戳得擺動起來:「你是不是年年都來。」
對方沒有提,可她看得出來。
要不然,他不會是今日到來供奉。
謝景明「嗯」了一聲,並沒有否認自己偷摸做的事情。
他將傘遞給身後長文拿著,自己掖著袍子,將貢品擺好,點燃香燭,分給洛懷珠和林衡。
三人上過香,又恭敬拜過墳。
洛懷珠蹲下來,撫摸著沒有墓碑的墳頭:「阿耶阿娘,叔父,兄長們,阿玉和阿衡,來接你們回家了。」
林衡半跪著:「阿衡長大了,會好好保護阿姊。阿耶阿娘,伯父兄長們,都請放心。」
「是啊。」洛懷珠的手順著墳頭滑動,「一眨眼,六七年就過去了,我和阿衡都變了模樣。怕你們不認得我,特意將阿娘之前縫製的及笄服畫下來,尋慧姨替我做了一件。你們瞧瞧,好不好看。」
金線繡著的淡黃袖擺,從她手肘上,往下滑落,墜在墳土上。
她杏眸蓄滿淚水,卻笑著說道:「沈昌和唐匡民都死了,他們做過的事情,史官都載進冊子裡,從今往後——」她頓了頓,「可以光明正大與你們說話了。」
那些潑在身上的髒水,要徹底洗清楚,還不知道要多長的日子。
可無妨,她手上有書坊,可以將此事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一筆又一筆,從頭到尾複述清楚。
若是官府邸報寫得太正式,太難令人明白,她就寫成故事,讓人宣講,一次又一次,將身上掛著的那些污名,刷下來。
紅傘被她輕輕放在墳頭遮蓋。
她雙手將泥土一點點挖開,撥弄到一旁。
阿浮撐開另一把素色的油紙傘,撐在她頭上,遮擋雪雨。
謝景明也將衣袍掖好,陪她半跪下來,將突出來的墳包挖開。
後來,上門尋不著人的雲舒和沈妄川也來了,他們什麼也沒說,只是將貢品在墳前擺好,行過禮,便陪著一同半跪墳前,將墳包一點點撥弄開。
當年屍骨埋得淺,他們將墳包移開以後,再往下挖一掌左右深淺,便見著骸骨。
頂上的一副,是洛夫人的骸骨。
洛懷珠將泥土在裙擺上擦乾淨才伸手,將那枯瘦的骨頭抓在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女帝登基之事傳開, 沉寂一段日子的京師,又重新熱鬧起來。
沒了唐匡民將案子壓制,沈昌的死期順利定下來, 於寂寥深秋最後一日, 斬首示眾。
那一日,身穿孝衣的一眾老者, 捧著一個個牌位將刑場圍起來, 把下手的劊子手都嚇得夠嗆,心裡發毛。
恰在此時, 天邊飄起了細細碎碎的小雪, 夾著一點點的雨,像是天在泣淚。
洛懷珠身上的藥帶, 終於可以全部拆卸下來,穿回正常衣裳,不必再哆嗦著吹寒風, 生怕自己年紀輕輕就寒氣入骨。
她伸手將飄落的雪水接在掌心裡,看它在掌心融化以後,順著指縫一點一點往下滴落, 在地面積成一灘。
天光黯淡,劊子手手中的大刀都閃不出寒光。
沈昌脊骨斷裂,不能自理, 被一路拖著拉上刑場 , 如一根腐壞的稻草般,渾身沾著不明液體和爛泥,耷拉在地上, 被人按住腦袋塞進砍頭的台子。
縱然對方形容潦倒,洛懷珠也能認出那張臉, 的確是沈昌無疑。
她眼見刀鋒落下,濺起一道血痕,刀尖的血滴滴答答,在台上積起一灘紅水。
手腕驀然便支撐不住,軟軟向下垂落。
掌心化開的冰涼雪水便順著指縫,滑落指尖,再滴滴答答墜落。
「阿姊——」林衡將她的手撈回來,接過阿浮手上的布巾,將她掌心、指頭擦乾淨,捂進手爐中,「衡還在。」
他將自己的臉貼在對方冰涼的指背上。
方才有那麼一瞬間,他覺得自家阿姊就像冬日的冰雕一般,輕輕往地面一推,便會乍然碎裂開來,滾落滿地。
洛懷珠垂下眼皮,打量著手爐上的傷魂鳥紋樣,再抬起時便染上幾分溫度。
她起身,伸手拉了拉少年的衣襟,將褶皺理順,再讓阿浮給她披上薄裘,往外走去。
「走吧。」
他們還有正事要辦。
鑲著明珠的繡花鞋從娘子盛裝的華服中露出來,她接過阿浮手中的紅傘,自己踏上墜著冰霜的山間路。
紅傘將她視野遮住,她按照先前查到的地方,一步步數著。
爾後,入眼一襲淡青竹紋袍子。
她抬起傘,與青年手上素色油紙傘撞在一起。
水珠簌簌滾落,將他們兩人的衣擺打濕,黏黏貼在靴子和繡鞋上。
「謝景明。」她開口才發現,自己的嗓音竟有些啞,「你怎麼來了。」
青年將手中籃子提出來:「忌日將近,怕人發現,提前來供奉。」
習慣了,一時沒想起來唐匡民已不在,他不必偷摸著來。
唐匡民還在時,誰也不敢前來給老友上香。
他一倒下,沈昌的判決出來,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波人。
素來無人打理的墳頭,如今雜草全消,香燭還在風雨霜雪中跳著火光。
洛懷珠托著手爐的手伸出一根指頭,將籃子戳得擺動起來:「你是不是年年都來。」
對方沒有提,可她看得出來。
要不然,他不會是今日到來供奉。
謝景明「嗯」了一聲,並沒有否認自己偷摸做的事情。
他將傘遞給身後長文拿著,自己掖著袍子,將貢品擺好,點燃香燭,分給洛懷珠和林衡。
三人上過香,又恭敬拜過墳。
洛懷珠蹲下來,撫摸著沒有墓碑的墳頭:「阿耶阿娘,叔父,兄長們,阿玉和阿衡,來接你們回家了。」
林衡半跪著:「阿衡長大了,會好好保護阿姊。阿耶阿娘,伯父兄長們,都請放心。」
「是啊。」洛懷珠的手順著墳頭滑動,「一眨眼,六七年就過去了,我和阿衡都變了模樣。怕你們不認得我,特意將阿娘之前縫製的及笄服畫下來,尋慧姨替我做了一件。你們瞧瞧,好不好看。」
金線繡著的淡黃袖擺,從她手肘上,往下滑落,墜在墳土上。
她杏眸蓄滿淚水,卻笑著說道:「沈昌和唐匡民都死了,他們做過的事情,史官都載進冊子裡,從今往後——」她頓了頓,「可以光明正大與你們說話了。」
那些潑在身上的髒水,要徹底洗清楚,還不知道要多長的日子。
可無妨,她手上有書坊,可以將此事不厭其煩,一遍又一遍,一筆又一筆,從頭到尾複述清楚。
若是官府邸報寫得太正式,太難令人明白,她就寫成故事,讓人宣講,一次又一次,將身上掛著的那些污名,刷下來。
紅傘被她輕輕放在墳頭遮蓋。
她雙手將泥土一點點挖開,撥弄到一旁。
阿浮撐開另一把素色的油紙傘,撐在她頭上,遮擋雪雨。
謝景明也將衣袍掖好,陪她半跪下來,將突出來的墳包挖開。
後來,上門尋不著人的雲舒和沈妄川也來了,他們什麼也沒說,只是將貢品在墳前擺好,行過禮,便陪著一同半跪墳前,將墳包一點點撥弄開。
當年屍骨埋得淺,他們將墳包移開以後,再往下挖一掌左右深淺,便見著骸骨。
頂上的一副,是洛夫人的骸骨。
洛懷珠將泥土在裙擺上擦乾淨才伸手,將那枯瘦的骨頭抓在手中。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