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氣氛陡然鬆快下來。
謝景明作為四人最長者,主動將正事提上來。
「聖上昏迷的功夫,已經長達十一個時辰之久,等到他再次醒來,陷入昏睡之後,恐怕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雲舒唇邊的笑意收斂起來,沉聲道:「我去見他。」
她隨洛懷珠慢慢挪到房裡去,見著一臉遮不住青灰的唐匡民,心情翻滾著諸多滋味。
最終,她只是將這些情緒壓下去,在陳德搬來的杌子上端正坐下,靜候在床頭,細細打量這個已經不再意氣風發,更加不能再躁動的帝王。
他們同為先帝血脈,面容上亦有幾分相似之處。
不過唐匡民身上的陰鬱之氣太重,且多疑,山根額間少了幾分大氣,五官緊湊起來,顯得有幾分刻薄寡恩。
事實上,這也的確是那麼一個人。
「雲——舒——」
唐匡民短暫醒來,瞧見床頭上的人,艱難呼喊一聲。
「陛下。」雲舒肅著臉回應對方。
她的語氣更是寡淡,並沒有多少難過情緒。
唐匡民張著嘴巴,艱難吐字。
雲舒低著頭,全神貫注去聽那些虛弱抖動出來的字,才勉強聽清楚,對方讓她為他穿甲,他要去城牆上看看。
沒料到對方臨死之前,會有這樣的心愿。
她垂眸,卻問了個毫不相關的問題:「陛下,我只想問你一句,昔年你將舅舅與阿兄射殺,陷害林家滿門只為拿到虎符,可有後悔?」
起居郎:「!」
洛娘子隨口的調侃,竟然是真的!
他將自己隱在暗色之中,奮筆疾書記下來。
唐匡民胸口劇烈起伏,咽喉里「霍霍」喘著粗氣,似是辱罵什麼,雲舒沒興趣聽,只道:「若讓你給林家翻案,陛下願意嗎?」
他自然不願意。
「那我同陛下的意思一樣,」雲舒看著帝王渾濁的眼神,一字一句道,「陛下身體欠佳,自當好好休養。」
她知道唐匡民在想什麼,無非是不想窩囊死在床上,哪怕是以殘軀沖入戰場,屍骨無存,但能留下個「天子死守國門」的美譽,也就夠了。
可是,憑什麼她要成全呢?
雲舒從杌子上站起來,冷眼俯看至死不肯承認自己做錯的年壯帝王。
「對了,你還不知道吧。」她嗓音也如謝景明般,冷硬起來,琥珀色澤的眼眸中,暗光涌動,「先帝有兩紙遺詔。一為阿兄登基之詔,二為阿娘登基之詔。」
起居郎:「!!」
「舅舅到死都從未想過,會讓你登基。」她眼神愈發淡漠,「你不過是竊位的小人罷了。」
講完,她不再看對方一眼,拂袖離開,甩出一片乾涸的雪泥,濺在明黃的床帳上。
身後帝王咽喉咯咯半晌,失力昏迷過去。
翌日。
雲舒宣布班師回朝。
朝中勢力紛雜,聽聞雲舒伴隨帝駕左右,無人靠近,心裡都打起主意來。
又聽滇軍已到京郊五十里駐紮,平陽大長公主一身甲衣,大步如流星,踏颯回京。
沒兩日,帝王便在毒素的侵染中扭曲著手腳死去,第二日才被宮人發現。
不等太子上位,平陽大長公主就把京城圍了,拿出先帝詔書。
是日,鳳凰飛天,金光紫氣籠罩平陽大長公主周身,而巨石降臨長街,空白光滑無字。
及晚,巨石夜生日光之璀璨,浮現十六字,上書:「凰火降世,滅盪白狼,治定功成,應天受命。」
老百姓不知什麼勢力權衡,只知道滅了靺鞨人的是平陽母女二人,更從小報、說書先生、閒談學子嘴裡,知曉了兩人在戰場上的故事。
京師與上北平原等地,都在流傳凰火護天的傳說。
縱然如此,也有人不甘心,想法子聯絡上被囚困起來的太子,想要將平陽推
翻。
朝中亦有不少人更傾向太子即位,以順遂古制的說法,反駁女帝登位。
「呵,」平陽大長公主高坐上位,聞言步下台階,看向冒頭的官員,「何為古制?因循守舊豈能救國?我從小戰場廝殺,掙下來的功績,能與我一比的唯有兄長一人。區區小兒,論功績不如我,論治國手段,挽一國之將傾不如我,連容人的雅量都不如我。他勝在何處可為帝王!」
官員被一句句逼問,額頭上淌下冷汗來。
平陽大長公主拖著先帝御賜朝服,繞著他轉動,嗓音從容和緩,卻也堅定有力:「靺鞨舉兵,帝駕親征,太子在何處?調動輜重軍需?籌集軍糧?安定後方軍心?撫慰身後百姓?還是他曾握刀上馬,水中潛伏,與靺鞨死戰陣前?」
她看著官員越發不穩的身形,被她氣勢壓得蒼白的臉龐,冷笑一聲,拂袖向著高位去。
「我平陽雖是女流,卻也可上馬挽弓救國,案前治定天下。」平陽大長公主轉身,將袍子一掀坐下,手肘枕於扶手,傾身向前,「諸位,可曾找得一位唐家人,文武皆能與我相比,又得詔令之輩?」
見群臣無聲,她便開口定下:「欽天監,擇日登基。」
窗牖日光穿透鳳凰尾羽,落在她側臉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謝景明作為四人最長者,主動將正事提上來。
「聖上昏迷的功夫,已經長達十一個時辰之久,等到他再次醒來,陷入昏睡之後,恐怕就再也醒不過來了。」
雲舒唇邊的笑意收斂起來,沉聲道:「我去見他。」
她隨洛懷珠慢慢挪到房裡去,見著一臉遮不住青灰的唐匡民,心情翻滾著諸多滋味。
最終,她只是將這些情緒壓下去,在陳德搬來的杌子上端正坐下,靜候在床頭,細細打量這個已經不再意氣風發,更加不能再躁動的帝王。
他們同為先帝血脈,面容上亦有幾分相似之處。
不過唐匡民身上的陰鬱之氣太重,且多疑,山根額間少了幾分大氣,五官緊湊起來,顯得有幾分刻薄寡恩。
事實上,這也的確是那麼一個人。
「雲——舒——」
唐匡民短暫醒來,瞧見床頭上的人,艱難呼喊一聲。
「陛下。」雲舒肅著臉回應對方。
她的語氣更是寡淡,並沒有多少難過情緒。
唐匡民張著嘴巴,艱難吐字。
雲舒低著頭,全神貫注去聽那些虛弱抖動出來的字,才勉強聽清楚,對方讓她為他穿甲,他要去城牆上看看。
沒料到對方臨死之前,會有這樣的心愿。
她垂眸,卻問了個毫不相關的問題:「陛下,我只想問你一句,昔年你將舅舅與阿兄射殺,陷害林家滿門只為拿到虎符,可有後悔?」
起居郎:「!」
洛娘子隨口的調侃,竟然是真的!
他將自己隱在暗色之中,奮筆疾書記下來。
唐匡民胸口劇烈起伏,咽喉里「霍霍」喘著粗氣,似是辱罵什麼,雲舒沒興趣聽,只道:「若讓你給林家翻案,陛下願意嗎?」
他自然不願意。
「那我同陛下的意思一樣,」雲舒看著帝王渾濁的眼神,一字一句道,「陛下身體欠佳,自當好好休養。」
她知道唐匡民在想什麼,無非是不想窩囊死在床上,哪怕是以殘軀沖入戰場,屍骨無存,但能留下個「天子死守國門」的美譽,也就夠了。
可是,憑什麼她要成全呢?
雲舒從杌子上站起來,冷眼俯看至死不肯承認自己做錯的年壯帝王。
「對了,你還不知道吧。」她嗓音也如謝景明般,冷硬起來,琥珀色澤的眼眸中,暗光涌動,「先帝有兩紙遺詔。一為阿兄登基之詔,二為阿娘登基之詔。」
起居郎:「!!」
「舅舅到死都從未想過,會讓你登基。」她眼神愈發淡漠,「你不過是竊位的小人罷了。」
講完,她不再看對方一眼,拂袖離開,甩出一片乾涸的雪泥,濺在明黃的床帳上。
身後帝王咽喉咯咯半晌,失力昏迷過去。
翌日。
雲舒宣布班師回朝。
朝中勢力紛雜,聽聞雲舒伴隨帝駕左右,無人靠近,心裡都打起主意來。
又聽滇軍已到京郊五十里駐紮,平陽大長公主一身甲衣,大步如流星,踏颯回京。
沒兩日,帝王便在毒素的侵染中扭曲著手腳死去,第二日才被宮人發現。
不等太子上位,平陽大長公主就把京城圍了,拿出先帝詔書。
是日,鳳凰飛天,金光紫氣籠罩平陽大長公主周身,而巨石降臨長街,空白光滑無字。
及晚,巨石夜生日光之璀璨,浮現十六字,上書:「凰火降世,滅盪白狼,治定功成,應天受命。」
老百姓不知什麼勢力權衡,只知道滅了靺鞨人的是平陽母女二人,更從小報、說書先生、閒談學子嘴裡,知曉了兩人在戰場上的故事。
京師與上北平原等地,都在流傳凰火護天的傳說。
縱然如此,也有人不甘心,想法子聯絡上被囚困起來的太子,想要將平陽推
翻。
朝中亦有不少人更傾向太子即位,以順遂古制的說法,反駁女帝登位。
「呵,」平陽大長公主高坐上位,聞言步下台階,看向冒頭的官員,「何為古制?因循守舊豈能救國?我從小戰場廝殺,掙下來的功績,能與我一比的唯有兄長一人。區區小兒,論功績不如我,論治國手段,挽一國之將傾不如我,連容人的雅量都不如我。他勝在何處可為帝王!」
官員被一句句逼問,額頭上淌下冷汗來。
平陽大長公主拖著先帝御賜朝服,繞著他轉動,嗓音從容和緩,卻也堅定有力:「靺鞨舉兵,帝駕親征,太子在何處?調動輜重軍需?籌集軍糧?安定後方軍心?撫慰身後百姓?還是他曾握刀上馬,水中潛伏,與靺鞨死戰陣前?」
她看著官員越發不穩的身形,被她氣勢壓得蒼白的臉龐,冷笑一聲,拂袖向著高位去。
「我平陽雖是女流,卻也可上馬挽弓救國,案前治定天下。」平陽大長公主轉身,將袍子一掀坐下,手肘枕於扶手,傾身向前,「諸位,可曾找得一位唐家人,文武皆能與我相比,又得詔令之輩?」
見群臣無聲,她便開口定下:「欽天監,擇日登基。」
窗牖日光穿透鳳凰尾羽,落在她側臉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